不信神的工兵金剛川上演魔法,信神的牛仔蒼穹睹神跡《金剛川》

2021-01-13 千尋說電影88

《金剛川》故事背景發生在1953年7月的「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戰。

電影|《金剛川》劇照

大戰前夕,志願軍奉命穿過金剛川的一座重橋,與對岸的敵人決一死戰,而美軍得知這一情況後,晝夜不停地派飛機轟炸這座橋,前後投入了1000多枚飛彈、2500枚炮彈,依舊沒能摧毀這座生命之橋。影片用4個篇章還原了發生在7月12日晚上「炸橋-修橋-過橋」的全過程。

第一個章節,名字叫做「士兵」,詳盡介紹了志願軍的地面部隊如何在敵人的狂轟亂炸下過橋的過程,演員鄧超在這一部分的表現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個章節,名字叫做「對手」,這部分從美國空軍偵察兵的視角給我們展現了戰爭的殘酷性,以及志願軍的頑強。抗美援朝時期,美軍是武裝到牙齒的可怕對手,本片中本應該花很大筆墨展現美軍強大,不過因為拍攝時間時正是疫情期間,根本沒法找那麼多外籍演員,這一部分在展現美軍實力的時候鏡頭十分單一。

第三個章節,名字叫做「高炮連」,這一部分是具體人物刻畫,張譯和吳京飾演的高炮連的老張和老關,兩個人物都在戲中完成了轉變,他們並肩作戰的片段是本片最大的淚點。

第四個章節,名字叫作「橋」,這一部分是全片最後的高潮戲,在前三個章節的烘託下,觀眾的情緒被感染到了頂點,最後志願軍架起了一座「人橋」,之後而來的戰友踩著這座橋,奔赴對岸,用15天的時間擊退敵人,逼著美國在停戰協議上籤下了字。

電影前三個部分從士兵視角、美軍視角和高炮連戰士視角三個方面講述了同一時間發生的同一件事。

吳京原本是友情客串,在拍攝本片時腳上還有傷,是不能多折騰的,可是拍攝時,他的幾段文戲太過出彩,導演現場直接決定給他加戲,最後吳京戲份多到幾乎可以和張譯競爭男一號的地步。

他飾演的班長關磊完成了從兵痞到英雄的轉變,起初關磊因為白天吸菸暴露位置被查,從連長降級到了班長,他渾身戾氣,對張譯飾演的排長不屑一顧,一直以師傅的身份壓著,他和張譯互相拌嘴的鏡頭,也成了影片難得的輕鬆時刻。

張譯在影片中飾演的排長名字叫張飛,關磊就調侃他是莽撞人張翼德,還咿咿呀呀唱起了京劇,張譯飾演的角色也經歷了轉變,剛開始張飛是個軍憨,畏畏縮縮但心地善良,他惜彈如命,對關磊的挑釁步步退讓,還送人家一截珍貴的烤玉米,但戰場內兩人也結成了生死之交。關磊犧牲後,張飛內心極大地被觸動,他內心的鬥性被激發,爆發出了撼人心魄的力量。

在一個長鏡頭裡,張譯從隱藏的炮位點走到了吳京犧牲的高炮位,他無聲地流了兩行淚,悄然完成了轉變,然後和活著的戰友並肩作戰,情緒越來越激昂,觀眾的情緒一點點被推到了頂點。

當他被炸彈炸得失去一條胳膊和腿後,一個「軍憨」倒下了,一個鐵血硬漢站起來了,張譯帶著血肉之軀駕著高射炮和美軍飛機硬扛,他的怒吼,他抽動的嘴角,他帶著火焰的眼神,沒有長期的積澱真的來不了。

漢語詞典裡關於「橋」的解釋是這樣的:橋,漢語一級字,是一種用來跨越障礙的大型構造物。所謂障礙,可以是空間上的,文化上的,心理上的,認知上的,所以「橋」這個構造,也就不僅僅用於過河這件簡單的事情上。

《金剛川》所講述的,就是這樣一項目的非常明確的任務:過橋。但它的背後,又有著太多太多故事,盤根錯節,仿佛是一座座有大有小的障礙,等著你跨過去。比如劉浩班長在獎章和生死之間的抉擇,又比如獎章的看似榮光和背後的友情故事;比如誰站一號重要炮位:一個最易獲得戰功的炮位,卻也是最容易暴露的炮位,誰又負責隱藏在高粱地等待訊號,默默打著配合,卻只能眼睜睜看著暴露的戰友犧牲;再比如一個衝一個慫,一個因為抽菸被降級的上級和一個唯唯諾諾視炮火如命的下級「守財奴」——守著他僅有的幾十枚炮彈,能夠在彼此沒有一次順暢溝通的情況下,卻明白彼此的心思:戰功,不在乎,犧牲,交給我。

一個又一個相互支撐相互纏繞的情節,組成了《金剛川》這部電影:用鮮血築成新的長城。

相關焦點

  • 《金剛川》放映時長 電影金剛川是真實事件的嗎
    、電影金剛川是真實事件的嗎有人說「《金剛川》分為四個片段:工兵連、對手、高炮班、橋,前三個片段其實就是一個故事,只不過三個導演站在不同的角度將這個故事拍了出來。拍攝手法可取,但拍得並不好,因為有很多鏡頭重複了,所以說「快工出粗活」,三個月就拍攝製作完成的《金剛川》,大有圈錢之勢。」
  • 《金剛川》:不斷走向勝利的團隊,早已提前悄悄地幹掉了失敗
    實際修橋時間不足2小時,美軍轟炸沒一刻間斷過,這給負責修橋的工兵連還有後續的步兵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團隊的目標就是要過河,過河必須修橋,這個清澈見底的目標,讓志願軍戰士形成了堅不可摧的意志與無與倫比的紀律性。炮兵喀秋莎,前一分鐘美軍的榴彈炮剛剛轟擊了橋體,後一秒他直接端了美軍的炮兵陣地。
  • 《金剛川》,翻車了?是真的嗎?
    有人說金剛川是部爛片,重複鏡頭太多,將一個本來20分鐘的故事,硬生生用無限重複鏡頭拖到兩個小時。還有人說金剛川並沒有什麼真正的內涵,只是在抗美援朝70周年之際蹭熱度,消耗大家的愛國情懷罷了。可是,我想說的是:《金剛川》這部電影,你們真的認真看了嗎?真的看懂了它要表達的意思了嗎?在我看來,《金剛川》無疑是一部真正的意義上的國產巨作。無論說緊湊的情節,還是「好萊塢」級的大片特效,都可以稱得上是國內頂尖。至於說片中的循環敘事手法,個人覺得反倒是影片的一大亮點。
  • 從《金剛川》看中美實力差異下的勝仗:你們不是神,卻創造了神跡
    在戰火紛飛時代的洪流下,有著許多雖然瑣碎不起眼,卻至關重要的小事情,電影《金剛川》講述的,就是其中一段修橋的故事。1、「我也希望能有飛機護著我們」故事的時間節點定位於1953年7月12日,抗美援朝至關重要的最後一戰金城戰役之前。為了給前線增添補給的人員和物資,士兵們要橫渡金剛川抵達金城。
  • 《金剛川》上金剛橋,軍魂堅挺永不倒!
    電影《金剛川》是向紀念日獻上的一份厚禮。金城戰役於1953年7月13日打響,這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最後一次戰役,其意圖是教訓狂妄頑固的李承晚集團。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此役中殲敵5.3萬餘人,直接將南朝鮮軍4個師打殘,收復陣地160平方公裡。然而金城戰役輝煌的戰果背後是拼死血戰和無數犧牲。電影《金剛川》取材這場戰役,講述工兵連在高炮連的配合下艱辛架橋以將部隊和物資運往前線的故事。
  • 《金剛川》觀影:尋味跨越歷史的情感共鳴
    時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金剛川》不僅是一份來自電影人的行業答卷,更是一種身處和平、緬懷先烈的集體致敬。10月27日下午,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護管理公司北京項目維修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組織員工觀看電影《金剛川》,接受愛國主義洗禮。
  • 演員張譯:《金剛川》的主題如果僅停留在「犧牲」未免太膚淺了
    此外,在國慶檔之後的10月後半程,整個大盤也基本全靠《金剛川》硬撐,這種局面在進入11月後仍然沒有改變。不出意外,在11月後半程,在國內電影市場仍然沒有太能提振大盤的影片上映的情況下,《金剛川》仍將繼續擔起扛起內地電影市場的重任。
  • 《金剛川》俺們只有十七八歲,唯一想做的事,就是過那座橋!
    對M國敵人來說,那就是必須不計成本,狂轟亂炸毀掉它,M國多的是飛機和彈藥。 電影就是講述金剛川上的這座橋,而志願軍和美軍之間為護橋和毀橋雙方展開了生死較量的故事。
  • 《金剛川》是一部怎樣的電影?鄧超、吳京、張譯劇中結局悲慘
    不過有些影視劇,它因為需要特殊的手法,所以不得不運用多鏡頭多角度拍攝方法。    這不,就在昨日,某奇異平臺開放了由吳京、張譯主演的抗美援朝大電影《金剛川》的播放權限,所以我有幸去看了一下。  其中步兵連長高福來(鄧超飾)率部原地待命伺機通行木橋,工兵連長閻瑞(魏晨飾)指揮工兵修繕木橋,步兵班長劉浩(李九霄飾)山頭偵查偵察機,高炮班長關磊(吳京飾)和高炮排長張飛(張譯飾)用火炮抵禦偵察機轟炸,而美國飛行兵希爾(Vladimir Ershov飾)駕駛偵查機對橋體和山體進行了狂轟濫炸。
  • 《金剛川》:那座打不垮的橋
    《金剛川》,與其說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橋的故事,不如說講述的就是一個關於「地獄」的故事。橋在和平年代,是溝通交流、輸送美好與友誼的象徵;但在戰爭年代,就變成了「橋在,就是我們的地獄;橋不在,就是他們的地獄」。電影《金剛川》,與其說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橋的故事,不如說講述的就是一個關於「地獄」的故事。
  • 電影《金剛川》經典臺詞對白
    11、我們不能留下你,我不走了。12、我們連隊,奮勇殺敵,身先士卒。13、我們想勝利。14、我們這些俊人,一步都沒有退守。15、為什麼當兵,因為有你們,我們中國還有希望。電影《金剛川》經典對白渡江成功就是我們的地獄,摧毀橋梁就是他們的地獄。
  • 影片《金剛川》差評不斷,我們到底真的理解了影片的良苦用心嗎?
    隨著10月23日《金剛川》首映的結束,網絡上的爭議也是沸沸揚揚,豆瓣更是給出6.7的低評分。《金剛川》是由三大導演管虎丶郭帆丶路陽聯手合作,演員陣容也很強,集結了吳京丶張譯丶鄧超丶李九霄丶魏晨等實力演員,就在首日該片的排片率就排在最前面,當日票房就衝破1億,碾壓其他影片。
  • 《金剛川》特輯揭秘「人橋」幕後 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電影《金剛川》正在全國熱映中,截至11月3日票房已突破7.5億,連續11天穩坐單日票房首位,吸引了近兩千萬觀眾走進影院感受歷史光影。片中那座永遠炸不毀、衝不垮的人橋,更成為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精神的縮影,感動了每一位觀眾。影片日前曝光人橋特輯,從幕後製作的角度還原了人橋的拍攝故事。圍繞這座人橋,片中志願軍戰士們和幕後工作人員都以堅強的意志,詮釋了「血肉之軀築起中國長城」的精神內核,也使得人橋成為中國精神傳承與對話的橋梁。
  • 《金剛川》的故事背景與人物原型,本文無劇透地來介紹一下
    《金剛川》的故事,就發生在金剛山的金剛川上。更進一步講,是金剛川上的一座橋。原本,這裡沒用橋。為了戰爭,中國志願軍的工兵建了一座木橋,供作戰使用。《金剛川》就圍繞這座橋的建與毀,以及修與炸之間,反反覆覆。
  • 電影《金剛川》背後的歷史風雲
    《金剛川》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金剛川是朝鮮的一條河,這條河上有一座橋,是通向主戰場的一座動脈橋梁。影片的主要劇情發生在一個晚上的時間內,這座橋不斷被美軍飛機轟炸,志願軍則不停修復,最終成功保障大部隊通過金剛川。
  • 《金剛川》魏晨原型口述:飛機投下3500枚炮彈,37米長的橋炸了7次!
    《金剛川》魏晨的原型口述:飛機投下3500枚炮彈,37米長的橋炸了7次!電影《金剛川》上映了,而裡面的工兵連的連長,魏晨飾演的鐵血戰士原型張振智,2003年時78歲的老先生過世了,生前多次進校園給學生講戰鬥故事,作為當年工兵第十團第三連的連長,他也講過《金剛川》裡的故事,金剛川對於張振智,是一個永生難忘的地方。
  • 金剛川和長津湖,抗美援朝中為橋而打的兩場戰役,場場壯烈
    電影公司彷佛是了解人民的喜好,最近上線了很多戰爭片,前有管虎《八佰》,狂砍票房冠軍,馬上又有《金剛川》和《冰雪長津湖》要上映, 而金剛川和長津湖這兩場戰役全部發生於抗美援朝戰場上,更巧合的是,它們都是圍繞著一座橋來打的戰役,想要去電影院觀影的觀眾朋友們,一定要來了解一下這兩場戰役的故事,
  • 《金剛川》五大科普,883.7高地,原型張振智,管虎的情懷?
    #電影《金剛川》毫無疑問是一部獻禮電影,當然從題材方面更是有區別於紀錄片,我們總是說國產電影中,如《金剛川》《八佰》這樣的戰爭戲總能激起我們的熱情,一點不假,總體而言,《金剛川》還是很成功的,雖然說如今口碑有些分界,但是從全局出發,這也是藝術與現實之間、乃至歷史之間務必做出的抉擇。
  • 影評|《金剛川》同一個故事講三遍?就是這樣才好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金剛川》豆瓣只有6.7分?這是我比較納悶的。10月23日上映首日在影院看完後,覺得比《八佰》好,豆瓣可以衝個8分。第二天又和朋友去看了一遍。散場後,朋友表示電影還不錯。但她問,為什麼一個故事要講三遍,很多內容不都是重複的嗎?
  • 《金剛川》:新時代主旋律電影的一份滿意答卷 | 評論
    從一開始的毫不在意,到後來的對中國軍隊修橋速度的震驚,郭帆用「西部牛仔」的形象來展現希爾的內心變化。希爾戴上牛仔帽,開始對高炮班進行反擊,但卻在即將高光的時刻被擊中,故事講到這裡,開始進入第三節的敘述,也是整部電影最吸引人的一節——高炮班。這一節展現了吳京飾演的關班長和張譯飾演的張飛之間的兄弟情誼,同時也是串聯起前面兩節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