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5G與工業網際網路的融合將加速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加速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當前,工業網際網路正在賦能千行百業的數位化轉型,推動我國數字經濟進入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並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在這個剛剛建成的生產輪胎的工業網際網路工廠裡,一條輪胎能迅速採集出45億條數據點,然後實時傳輸到生產線上,只要38秒就下線。
朱小兵告訴記者,過去研發一款新產品要用半年時間測試上萬條輪胎,現在首條新品下線就能達到標準要求。在工業大腦的指揮下,2020年賽輪的利潤一下增長了23%。目前,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已覆蓋全國300個城市、連接18萬家工業企業,覆蓋裝備製造、航空航天等30多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加速著各行業的創新變革。
國家政策不斷加碼的同時,各地也在出臺措施助推企業進行工業網際網路改造。在山東青島,政府推出了一個為企業進行工業網際網路賦能改造的服務平臺,企業發布需求,政府來解決難題。
目前,在青島,政府共發布了1000個「工業賦能」場景和100個「未來城市」場景,工業網際網路改造示範項目覆蓋了全市幾乎所有行業領域。
得益於產業配套政策的不斷完善,我國已建成70多個具有跨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連接工業設備達到4000萬臺(套),平臺服務工業企業近40萬家,行業賦能效果凸顯。在工信部遴選出的全國十大跨行業跨領域平臺中,排在首位的卡奧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上共聚集了400多萬家生態資源。
隨著工業網際網路與各行業融合創新的不斷深入,產業集聚和經濟帶動效應進一步顯現。目前,長三角地區正依託三省一市產業互補優勢構建首個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憑藉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優勢正成為全國規模化應用高地;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中西部地區也在發揮比較優勢,加快發展步伐。
統計顯示,2020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增加值規模約為3.1萬億元,佔GDP比重為2.9%。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規模約為2.5萬億元,對GDP增長的貢獻將超過11%,將帶動超過255萬個新增就業崗位。
來源:新聞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