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市脫貧攻堅人物系列報導《待到山花爛漫時》第六集——種花記

2020-11-29 澎湃新聞

種花記

九月,在亞熱帶溼潤季風的作用下,水稻相繼成熟,即將全面開鐮收割,這個地處川中丘陵地區西部的小山村,一種名為金絲皇菊的植物也到了生長的關鍵期。

中江縣黃鹿鎮紅金村駐村第一書記 劉金龍

在大眾的眼裡,金絲皇菊它是有觀賞的價值。作為一名醫生我覺得他不僅有觀賞價值,還有藥用價值,還有食用價值。作為一名扶貧幹部,我覺得它有一個給我們村民帶來增收的價值。

紅金村,一個位於中江縣最北端的小鄉村,這裡淺丘環繞,水源充沛,鋪陳著田園牧歌的詩意,但也是「插花式」貧困地區。2018年,縣婦幼保健院醫生劉金龍打上背包來到紅金村,擔任了駐村第一書記。

彼時的紅金村,建檔立卡貧困戶58戶108名,1500多畝耕地當中一半水田一半旱地,生產方式傳統,種植結構單一,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200元。

中江縣黃鹿鎮紅金村駐村第一書記 劉金龍

2018年之前,我們村土地都還是種的傳統作物,然後經濟價值並不高,我們村雖然有很多青壯年,但是都外出務工了,留在村上的主要是老人、婦女、兒童,我們村那個時候又沒有村集體經濟,所有他們沒有增收的渠道。

2020年,脫貧攻堅決勝之年。打通紅金村奪取勝利的「最後一公裡」,這是一樁不能拖,又不能急的大事。對身為醫生,又是駐村第一書記的劉金龍而言,越到最後的關頭,越要像給病人看病一樣找準病根,才能對症下藥。

從醫院來到鄉村,從「坐機關」到「蹲田地」,三十出頭的劉金龍經歷的不只是工作場所與身份的轉換,他面臨的問題要比想像的多得多。直到駐村第3月的一天……

電話是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打來的,作為優秀畢業生的劉金龍受邀參加母校60周年校慶。回到母校,劉金龍避開熱鬧的人群,一頭鑽進了學校的中藥標本館。大學期間,劉金龍是這個「百草園」的常客,而這次的重逢讓他有了意外的收穫。

田勇向劉金龍推薦的金絲皇菊被譽為「菊花之皇」,因其經濟價值高而被市場稱作「軟黃金」。

興衝衝地回到村裡,劉金龍迫切希望拉上鄉親們一起種植金絲皇菊。在這位「九零後」第一書記看來,只要能增加鄉親們的收入,哪怕有一絲希望都值得一試。然而,劉金龍失算了。

一腔熱情換來的卻是一瓢「冷水」,讓劉金龍有些發懵。他意識到,要讓大伙兒接受金絲皇菊這個新事物,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

劉金龍決定「賭一把」,用事實來檢驗做這件事值當不值當。說來也巧,村裡正好有10畝撂荒已久的土地,於是劉金龍拿出5萬塊錢積蓄將它們流轉出來,把自費買來的2000株金絲皇菊幼苗種在了地裡。

時間一天天過去,金絲皇菊幼苗開始變粗長高,而讓劉金龍傷神費腦的問題也接踵而至:由於溝渠排水不暢,導致菊苗出現積水爛根的現象,再加上株距不夠,瘋長的雜草對菊苗也構成了威脅。

金絲皇菊「性情」嬌弱,在生長過程中不能用藥,於是劉金龍又自掏腰包請來十多位貧困村民幫著人工除草,劉金龍則每月為他們支付300元的報酬。

春去冬來,歷經7個月精心培育,這批「種子選手」終於在2019年初冬迎來了盛裝亮相的時刻:一朵朵金絲皇菊迎風綻放,山野間瀰漫著清幽淡雅的香氣。

採摘期結束,劉金龍粗略一算驚喜不已:十畝地共收穫金絲皇菊一千斤左右。初戰告捷,劉金龍的心裡就像一杯剛剛衝泡好的皇菊茶。

新鮮的皇菊不易保存,最穩妥的處理方式是低溫烘乾,但建成一個像樣的烘房少說也要18萬元。不得已,劉金龍火速把皇菊送到綿陽,託關係找到一個加工廠,這才解了燃眉之急。緊接著,劉金龍又馬不停蹄把樣品送到四川農業大學品質實驗室,他需要得到更加確信的答覆。

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 馮宗雲

從蛋白質、纖維和灰份、澱粉這些指標來看,你們這個金絲皇菊品種,就達到了優級標準,品質是比較好的。

最近幾年,金絲皇菊在國內的市場行情一直不錯,極品金絲皇菊每斤甚至能賣到1000多塊錢左右,品相一般的每斤也能賣300塊錢。劉金龍把一切閒暇時間利用起來,四處尋找買家。短短兩個月,一千斤金絲皇菊就全部脫手。這樣的結果,不僅讓劉金龍頓感快慰,也讓鄉親們感受到了什麼叫改變。

金絲皇菊的順利起步,極大鼓舞了劉金龍的信心。2020年,紅金村獲得省委組織部撥款資金 100 萬元,用於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金絲皇菊種植面積已達60畝,鮮花總產量有望達6000斤左右,產值可達50000元,貧困群眾戶均增收近千元左右。

劉金龍的新打算是,引進更優質的品種,打造具有觀賞特色的金絲皇菊產業,吸引遊客前來觀光旅遊,為村民提供更多就業創業機會,進一步拓寬增收致富的門路。

中江縣黃鹿鎮紅金村駐村第一書記 劉金龍

這是我自己拍的視頻,每當看到這些自由飛翔的白鷺,我就有一種特別的感受,這種感受就是生命和希望。紅金村窮過苦過,但我們一同致富奔康的念頭從來沒有斷過,只要心存希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一定能成功。

【文章來源:德陽頭條】

原標題:《德陽市脫貧攻堅人物系列報導《待到山花爛漫時》第六集——種花記》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幅美妙的景象,「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讀到這句詞你想到了什麼呢?在你的眼前一定浮現出來了她的樣子,一百個人的心目中就有一百個她的模樣。歷史上描寫梅花的詩句有很多,這首最值得人們細細的品味。
  • 山花爛漫——來自第一將軍縣的脫貧攻堅報告
    巍巍大別山,層巒疊翠,山花絢爛。 英雄的山孕育了一種精神——樸誠勇毅,不勝不休。 人間最暖是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這一年的春天,紅安漫山遍野盛開著映山紅,她是那麼的鮮豔奪目,絢麗芬芳。
  • 大型脫貧攻堅紀錄片《激越怒江》今晚播出第四集《峽谷迴響》
    《激越怒江》共分五集,每集時長40分鐘,分別是:第一集《一步千年》、第二集《搬出大山》、第三集《不負青山》、第四集《峽谷迴響》、第五集《大江奔流》。中國的脫貧事業既彰顯著改天換地的雄心壯志,又實實在在地改變著億萬人的生活,這項改變既是從外到內的幫扶,又是從內向外的奮發,二者有機結合,濃縮在了怒江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裡。
  • 待到山花爛漫 口袋照片印表機怎麼買?
    屆時全國已經進入四月,正是山花爛漫時節,你在叢中笑。這麼好的照片顯然要和通行好友分享,那隨時列印產品有什麼值得買的嗎?口袋照片列印產品的現狀口袋照片印表機技術流派分為三種:銀鹽、熱升華以及Zink。銀鹽是富士的技術,目前富士的很多產品依舊使用銀鹽技術。
  • 安徽臺臺長聶慶義:「高八度」吹響脫貧攻堅衝鋒號
    今年以來,全臺脫貧攻堅宣傳報導達5600餘條。第一書記》等專欄,實地探訪全省12個掛牌督戰扶貧村,深入介紹省內企業科學組織復工復產、助力脫貧攻堅經驗,全面報導安徽第七批(現任)第一書記和駐村扶貧隊的工作經歷,為我省克服疫情影響、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其中,《奔跑吧!
  •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⑾——脫貧攻堅督導有感系列詩詞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⑾——脫貧攻堅督導有感系列詩詞 2020-12-14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攻堅 法治報導丨8000隻兔子的銷路
    脫貧攻堅 法治報導丨8000隻兔子的銷路 2020-07-02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第四集 對望青山
    《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第四集 對望青山 2021-01-14 1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讓青春開成人生最美的花——記新幹沂江鄉脫貧攻堅一線幹部李昱
    四年前的今天,他還是央企國家電網公司的一名工程師,坐在北京市高檔寫字樓裡從事科研工作;四年後的今天,他成為中國農村最基層的一名公務員,穿梭於鄉間村野脫貧攻堅主戰場。  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少年時,李昱和很多出生在農村的孩子一樣,曾不顧一切地想逃離落後閉塞的家鄉,遠走高飛去實現理想。他努力讀書考大學,從本科到碩士,艱辛求學,倒也順風順水。
  • 脫貧攻堅的「一二三四五六七」
    原標題:脫貧攻堅的「一二三四五六七」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系列重要講話,聚焦「精準」,落腳「精準」,思想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既具雄渾的歷史高度,又有豐厚的理論深度和生動的實踐維度,是指引我們取勝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思想武器。
  • 【脫貧攻堅 扶貧人物】國投扶貧幹部:走遍千山萬水 想盡百計千方
    【編者按】3月13日,國資委黨委召開中央企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視頻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國資央企力量。
  • 我講脫貧攻堅故事——中國聯通青年志願宣講團側記
    積極響應號召 助力脫貧攻堅2020年10月16日中國聯通舉辦了「脫貧攻堅 聯通力量」主題大會,同步開啟線下展覽。黨旗所指,團旗所向。展覽開始前夕,集團公司直屬團委主動對接扶貧辦了解宣講需求,發布了「青春助力 脫貧攻堅」——中國聯通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工作匯報展青年志願宣講團招募公告,邀請總部及在京子公司有志青年加入到展覽講解工作中。
  • 脫貧攻堅看中國
    在今年的「扶貧日」到來之際,首次設立了「全國脫貧攻堅獎」,38名為脫貧攻堅做出突出貢獻的各界人士受到了國家級表彰。精準扶貧的勇氣召喚成為深化中國改革進程的時代特徵。
  • 2020電視收視數據:疫情防控節目、脫貧攻堅題材佔大比重
    《為了總書記的囑託——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指導過的貧困村脫貧紀實》《決戰脫貧在今朝》首播每集平均收視率分別為1.137%、1.271%,均進入當月首播紀錄片收視率前5。《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一村一寨總關情》講述扶貧故事,收視率居同時期所有節目前列。
  • 彭清華在涼山州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強調要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彭清華在涼山州調研督導脫貧攻堅時強調咬定目標全力衝刺 查漏補缺提升質量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全面勝利10月12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到越西縣越城鎮城北感恩社區調研,看望已搬入新家的脫貧群眾。他強調,要堅定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咬定目標全力衝刺,查漏補缺提升質量,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全面勝利,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0月12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到甘洛縣蓼坪鄉清水村調研,入戶看望搬入新家的脫貧群眾。十月的大涼山細雨霏霏、秋意正濃。
  • 決戰脫貧攻堅,點讚富美同安!第九屆廈門網絡文化節同安脫貧攻堅...
    【節目首播】第3期:勇做新時代新農民 帶領鄉親共圓小康夢隨著本期訪談的播出第九屆廈門網絡文化節同安脫貧攻堅紀實網絡專題活動也即將告一段落大家是否還有點意猶未盡還想看更多?下面就請跟著小編的步伐一起來回顧下吧~活動於8月5日正式上線推出內容豐富 精彩紛呈一「決戰脫貧攻堅 點讚富美同安」活動網絡專題頁面在廈門網開設專題頁面匯聚整合活動全部內容直觀呈現同安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成果市民網友可以通過該頁面全面深入了解相關內容
  • 雲展|貴州「脫貧攻堅」百米畫卷展播②筆墨描摹美麗山鄉
    至此,貴州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在貴州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殲滅戰同時,貴州書畫家們用「百米畫卷」,濃墨重彩展現貴州脫貧攻堅圖景。  由貴州省文史館、省扶貧辦共同主辦的「貴州脫貧攻堅百米畫卷」作品展,11月10日至30日在貴州美術館展出。作品由人物畫家黃天虎、山水畫家張潤生、書法家陳弘等80餘位省內外書畫名家、辭賦名家主創。
  • 百縣千村行|見證脫貧攻堅 寫有溫度有深度的新聞
    1月13日,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李明泉這樣評價四川日報全媒體「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大型報導「百縣千村行」採訪活動。成都國際鐵路港管理委員會主任鄭泉峰將一份《四川日報》擺在案頭,「報導是對過去成績的肯定,也是對今後工作的激勵。」「看,這是我們村。」
  • 2020年「脫貧攻堅故事」徵文啟事
    為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顯著成就和寶貴經驗,生動展示脫貧攻堅一線湧現的典型事件和人物,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 「亳州好人」,脫貧攻堅一路有你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扶貧路上,以劉雙燕、單三毛、李松濤等為代表的「亳州好人」發揮著「好人力量」,幫助村裡尋找發展項目,引導村民增強「造血功能」,帶領村民辛勤勞動努力增收……他們用心用情用力,書寫了一張張精彩答卷,奏響了亳州脫貧攻堅的決勝戰歌,助力中國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