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絲留言問識物君——「每次去超市看到一塊錢一包的小魚乾,都很疑惑,零售價居然比辣條還便宜,商家不會虧本?還是做工上有什麼貓膩?」
這個問題問得好,識物君早就想對很多老鐵們都愛吃的,可下飯可當零食、能就饃能下酒的小魚乾出手了。買它!!
No.1 小魚乾有營養價值嗎?
檢測數據顯示,小魚乾低脂高蛋白,比起膨化食品的高糖高脂、高熱量低蛋白,不得不說A類零食中,小魚乾絕對擁有姓名。
No.2 小魚乾油脂質量好不好?
看到小魚乾的油脂質量數據時,識物君意識到自己可能誇早了...具體我們從酸價和過氧化值兩個不同維度指標來看。
8款小魚乾樣品的過氧化值都達到了國家限量標準(≤0.25g/100g)且數值較低,這點還是值得肯定的!
過氧化值反映了油脂的氧化程度,油脂長期存放或反覆煎炸使用會使過氧化值提高,一定程度上,食品過氧化值數值越低越好。
酸價,通俗點可以理解為油炸食品新鮮度。酸價越低食品越新鮮,越高食品氧化變質越嚴重。
國標規定酸價的限量標準≤4.0mg/g,而此次檢測樣品中的3號鄉X嘴小汁魚、5號銀C湘味QQ魚、7號K水娃口水魚、8號三Z松鼠每日小魚仔,酸價都高於限量標準的1-2倍!
其中還包括大家都熟悉的大品牌,難道這又歸結為「貼牌銷售」的問題?看來我們終究還是錯付了。
No.3 小魚乾檢測出亞硝酸鹽?
最讓識物君不能接受的是,4號F太子跳跳魚竟檢出亞硝酸鹽。
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汙染物限量中規定,僅特殊膳食食用品等幾類個別產品中允許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檢出,因為不可避免會有一些汙染,但小魚乾食品中是不允許檢出的。
正常飲食情況下,我們並不會亞硝酸鹽中毒,因為人體對亞硝酸鹽的代謝還是比較快的。
但如果短時間內攝入0.2-0.5克亞硝酸鹽,就極有可能發生中毒的情況,特殊情況下攝入量超過3克時還可能致人死亡。
別覺得是危言聳聽!我們來細算下:
一包4號小魚乾僅12克,一口吃下去約進肚0.0204克亞硝酸鹽。
小包裝分量,輕輕鬆鬆吃個十來包不在話下,但這時你體內的亞硝酸鹽已經超0.2克了!已經開始遊走在中毒的邊緣了...
而且特定條件下,亞硝酸鹽會與蛋白質中的二級胺結合變成強致癌物「亞硝胺」,經常吃含有高亞硝酸鹽的食物,不排除有致癌的可能。
No.4 小魚乾檢測出重金屬超標?
一波三折,識物君還沒從亞硝酸鹽那兒緩過來,又發現重金屬鎘也檢出問題!
GB2762-2017 食品國家安全標準 食品中汙染物限量規定,肉及肉製品(禽畜內臟除外)鎘限量為≤0.1mg/kg,而2號舜H香辣魚仔鎘為0.37mg/kg,高出限量標準3.7倍!
長期大量攝入鎘含量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有極大危害,尤其是對兒童,會造成骨骼損傷、影響骨骼發育,嚴重還可引起腎功能損害。
就這還是某東好評度98%、評價1.3萬+的品牌,防不勝防的重金屬超標,即便蛋白質含量再高,這樣的食物也要直接PASS掉。
No.5 有賣家竟不知道賣的是啥魚?
為了查證小魚乾原材料出處,識物君還特意詢問了賣家,結果更是出乎意料,賣家居然答不上來具體是什麼魚,這?
識物君不甘心,又詢問了網上一些海鮮批發商,得到結論:小魚乾大部分是公幹魚、丁香魚、青鱗魚仔等,這些魚都是「長不大」的魚且繁殖量高的驚人。
目前網上查到的批發價一般在13元/斤左右,按此計算,一小包20g左右的小魚乾,原料成本不足5毛,看來超市裡單賣一元一小包也合情合理。
即便物美價廉,也「洗不白」部分小魚乾檢測不合格的事實!
食品千千萬,有害添加靠邊站。不管食品是否好吃,識物君覺得用料安全應當是商家最起碼的底線。
做了那麼多期食品檢測,我們真的很想每期檢測的食品都合格,給大家測評最優的食品,讓大家選擇,然而這麼簡單的訴求都很難實現!
///
寫在最後
這期沒有最優推薦,如果大家既想安撫胃又想吃放心的小魚乾,可以試著在家裡自製,也是解饞又健康的~
自製炸小魚步驟:
1.清洗、醃製
小魚清洗乾淨,加入適量蔥、姜、料酒、胡椒粉、少許鹽,醃製1小時;
2.拍粉/裹粉
將澱粉、麵粉(按4:6比例)撒入醃製好的小魚中,充分攪拌至看不到乾粉狀態;
3.過油炸
油溫控制在5成熱(用筷子插入微微冒泡)的狀態,將粘裹糊狀小魚逐個放入鍋中,小火慢炸至金黃的狀態撈出,待油溫再次升高,復炸兩遍即可(使小魚更加酥脆可口)。
想吃幹煸小魚的親,還可以在油鍋裡加入適量辣椒粉、花椒、少許鹽和白芝麻,將炸好的小魚進行翻炒幹煸,味道也是極美噠~成品如下:
END
識食物者,懂食物更懂你
檢測數據只對樣品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