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女侍寢後懷上皇子,皇帝抵賴不肯承認,太后卻說:進封她為皇妃

2021-01-08 文史磚家

文/格瓦拉同志

明光宗的生母孝靖皇后王氏,出身於中下級武官家庭,13歲時通過選秀的方式入宮,被分配到慈寧宮去服侍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后(孝定皇后)。在慈寧宮中,王氏雖然能經常見到皇帝,但由於她出身寒微,所以從未被皇帝拿正眼瞧過一次,更別提得到臨幸。時間一晃過去3年時間,先前姿色並不出眾的王氏,開始出落得標緻可人,而就在此時,她的命運迎來大轉折。

孝靖皇后王氏畫像

原來在萬曆九年(1581年)的某天,當明神宗向李太后問安時,無意間看了一眼宮女王氏,忽然間覺得她清秀可愛,不禁春心萌動,便在當晚臨幸了她。其實,明神宗並非真的喜歡王氏,他之所以命其侍寢,不過是一時興起。所以事後,皇帝並沒有按照慣例賞賜王氏,也禁止侍從提及此事,就當從未發生過一樣。

說來也真是夠巧,雖然只是一夕歡好,但王氏卻就此懷上龍種,眼見著肚皮一天天大了起來。李太后看在眼裡甚是疑惑,便將她叫到密室追問原委,王氏不敢欺瞞太后,便將實情全部說出。李太后聽後將信將疑,於是利用和皇帝一起用餐的機會,向兒子求證此事。

明神宗做了虧心事,非常害怕會遭到母親的責罰(李太后教子甚嚴,即使皇帝犯下小錯,也會對他進行重罰),所以起初百般抵賴,堅決不肯承認自己臨幸王氏的事情。李太后見兒子不肯承認,便命人拿來起居注,對照當時日期及相關的記載,一一指給明神宗看,並問他還有什麼話說。面對著確鑿的證據,明神宗啞口無言,只好勉強承認。

孝定皇后李氏畫像

不過這一次李太后並沒有懲罰明神宗,而是溫言勸慰道:「哀家老了,一直想抱孫子,如果這丫頭能生下男孩,也算是祖宗社稷之福啊。既然她已經懷了你的骨血,那麼按照宮中的慣例,就封她為皇妃吧!」沒想到明神宗聽後很不情願,嘟囔著說道:「她不過是個宮女,哪裡有資格當皇妃呢?」

沒想到李太后聽後臉色大變,氣咻咻地說道:「宮女怎麼了?難道你不是宮女生的?(李太后本是宮女)王氏雖然身份低賤,但既然懷上你的骨肉,那就不能再計較她的出身。」明神宗被母親一通斥責,嚇得再不敢表示異議,很快便進封王氏為恭妃。不久,王恭妃果然誕育皇子,此即明神宗的庶長子朱常洛,時在萬曆十年(1582年)八月。

明神宗朱翊鈞畫像

孝靖王太后,光宗生母也,初為慈寧宮宮人。年長矣,帝過慈寧,私幸之,有身...時帝諱之,故左右無言者。一日,侍慈聖宴,語及之。帝不應。慈聖命取內起居注示帝,且好語曰:「吾老矣,猶未有孫。果男者,宗社福也。母以子貴,寧分差等耶?」十年四月封恭妃。八月,光宗生。見《明史·卷一百一十四》。

由於皇后王喜姐(孝端顯皇后)一直沒有生育,為江山社稷考慮,作為皇長子的朱常洛理應被立為儲君,然而明神宗因為嫌棄王恭妃的出身,便以等待皇后生子為由,遲遲不肯這樣做。等到鄭貴妃得寵後,明神宗又打算立她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為儲,為此不惜和大臣們爭執、扯皮長達15年時間,史稱「國本之爭」(1586-1601年)。

明光宗朱常洛畫像

「國本之爭」造成皇帝與官僚集團間的尖銳對立,致使明朝政局動蕩不安,在這種情況下,李太后果斷站出來,命令兒子必須立朱常洛為太子。在母親的逼迫和群臣無休止地勸諫下,心力交瘁的明神宗最終妥協,在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正式冊立朱常洛為太子,並進封王恭妃為皇貴妃。

然而王恭妃雖然被進封為皇貴妃,兒子被立為太子,但是她的處境非但沒有得到改善,反而變得更加糟糕。原來,因為「國本之爭」的失敗,明神宗對王貴妃母子變得更加嫌棄,而鄭貴妃更是將他們視為「眼中釘」,用盡各種手段來誣陷、排擠他們。王貴妃飽受屈辱卻又不敢向他人傾訴,每日裡只能默默啜泣,並於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含恨而死,終年46歲。

明熹宗朱由校畫像

王貴妃死後,明神宗絲毫沒有表現出難過的情緒,不僅在葬禮事宜上極盡刻薄,並且在王貴妃下葬後,又不派人為她守墳,實在是令人寒心。等到王氏的孫子明熹宗即位後,才正式追諡她為孝靖皇后,並按照皇后應有的標準改葬(明光宗朱常洛在位僅1個月便駕崩,來不及辦理這些事情)。至此,王氏在死後多年,才算是贏回應有的尊嚴。

史料來源:《明史》、《明世宗實錄》。

相關焦點

  • 宮女懷上龍種,皇帝百般抵賴,太后召來一太監,皇帝當場認錯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皇帝都是擁有女人無數,基本上整個後宮的女性都可以算作是他的女人,有的皇帝甚至可以在後宮當中,隨便找一個女子就可以寵幸,而且很多宮女為了能夠往上爬,對於這種情況都是非常樂意的。而大多數皇上都希望自己的膝下的孩子能夠更多一些,如果有宮女懷上孩子之後,按理說皇帝是非常高興的,至少不會對自己的孩子不承認,但是卻有一個皇帝讓宮女懷孕之後想抵賴,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兒嗎?這位皇帝就是明朝時期的萬曆皇帝,據說萬曆皇帝有一次去拜訪自己的母親,結果發現自己的母親並不在宮殿當中,於是萬曆皇帝走進宮殿裡面。
  • 冷宮中的皇妃15天未吃飯,太監開門後:怎麼還活著?
    我們平時在電視劇中看過許多的宮鬥劇,影視中的宮女都非常讓然產生同情。凡是進入了宮中並且成為了妃子的,幾乎都會成為人們的「眼中釘」,但是也總會有失寵的一天。今天我們要說到的就是身為皇妃的她,失寵後被打入冷宮,15天不讓吃飯,太監去開門驚嘆道:為什麼還活著?
  • 本是宮女的她意外獲得恩寵,後被封為妃子,卻懷著孕在走道上去世
    而無論怎麼說,明朝這一朝代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還是十分深遠的。當然在明朝作為一名妃嬪也是十分不容易的,就比如說下面文章中出現的這一位,她在17歲的時候獲得了皇帝的恩寵,後來被晉封為妃嬪,但是最後的結果卻十分悲慘。她就是張裕妃,張裕妃在剛進宮時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宮女,而無論是那個朝代宮女的地位都是極其低下的。尤其是沒有家世背景做依靠的宮女,唯一的出路就是獲得皇帝的寵愛,飛上枝頭變鳳凰。
  • 被廢後位卻沒入冷宮,皇帝丈夫未死竟被封太后?家族還受恩賜進爵
    她也是女人,也渴望得到丈夫的愛和關注,但總是事與願違,被冷落的不甘和別人讓來的皇后之位越來越不穩定,這讓她拋棄了高貴的氣質也變得嫉妒、怨恨了。最終她還是被拋棄了,被廢黜了皇后之位。她也實在是可憐悲慘之人,但她也是幸運的,因為她並沒有被打入冷宮,而是被降封為了太后,與兒子一起安享晚年,她也是在兩漢時期少數的皇帝還沒去世而被封太后的人。她這一生也算是可憐悲慘而又幸運的吧!
  • 如懿:阿箬侍寢三年始終沒有懷上龍種,原來皇上與她早已立過規矩
    阿箬下線領盒飯竟然不是熱搜首頁,實在是太出乎小編意外了,想當初喜塔蠟爾晴下線,網友們可是從越南高興到國內的,一高興還上了好幾天的熱搜.只是被網友稱作欠揍101,能擊敗爾晴C位出道的阿箬這下線的不夠普天同慶啊,看來網友們太忙了,實在顧不上阿箬的生死了。
  • 慈禧太后的腳趾甲太長了怎麼辦?宮女有一套完整而嚴格的流程
    而作為慈禧太后本人來說,她的性格特點,甚至一些生活方面的小事情,也是很多的人比較有興趣的茶餘飯後之談,今天小編就挑一件比較有意思的關於慈禧太后生活方面的小事情,跟大家講一講。慈禧太后雖然地位非常的高,但是她畢竟是女人,女人天生對於個人的清潔衛生和一些方面都是比較注意的。慈禧太后自然也不會例外,據清宮留下的一些史料,我們可以得知,慈禧太后當年對於沐浴按摩這些事情是比較的在意的。
  • 一個終身未育的丫鬟 卻培養了千古一帝 死後所有皇子為她披麻戴孝
    說起清朝最偉大的女人,很多人都會想起孝莊太后。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孝莊太后的陪嫁丫鬟同樣值得我們尊敬,她為了培養清朝皇子,終身未育,但是死後所有皇子都為她披麻戴孝。此人就是蘇麻喇姑,她出生於貧苦的蒙古族牧民家庭,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蘇麻喇姑跟隨孝莊太后長途跋涉到了後金都城盛京。她一直擔任孝莊太后的貼身侍女,憑藉自己的努力和頭腦,蘇麻喇姑準確掌握了滿語和漢語,還寫得一手漂亮的滿文。由於蘇麻喇姑才能突出,深得孝莊太后的信任。除了讓她負責日常起居,還經常放手大膽地交給她更重要的工作。
  • 延禧攻略:瓔珞封貴人,被皇帝翻牌子,關鍵時刻一件裡衣救了她
    因此,導演於正在現今的公眾平臺上一邊向著參演的演員們表示恭喜,一邊向觀眾朋友們表示感謝。但是。我們聽到他的語氣其實還是隱含著一些炫耀的口氣吧。畢竟延禧攻略可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而且很多觀眾都被吸引了過來。其實剛開始的時候小編並不太看好飾演女主的吳謹言,因為對於她的長相來說可能缺乏了一些女主的氣質。但是作為一部宮廷劇來說,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對於延禧攻略還是有很多值得大家看的賣點的。
  • 相士說她會生皇帝,她在孕時夢見太陽入懷,後來果然生出一代英主
    此時,一個民間婦人,卻從相士口中得到一個令人又驚又喜的預言:你女兒王娡是大富大貴的命,將來要生下皇帝的!這位婦人,此時普普通通,其實她是燕王臧荼的親孫女,叫做臧兒。可是,祖父雖然貴為藩王,卻在漢朝建立兩年之後,就因謀反而被劉邦誅殺。臧兒雖然沒有受到太多牽連,卻已經嫁入民間人家,早已和百姓沒有什麼區別。
  • 甄嬛傳:剪秋才是最想「侍寢」的丫環,你看她對皇后說了啥話?
    導語:剪秋是皇后陪嫁丫環,她也算是皇后的心腹,對皇后忠心耿耿可以說是皇后的最強輔助,剪秋她聰慧靈敏,相對於其他妃子的宮女要優秀的多,每次皇后和剪秋配合的都非常默契,總能給皇后提點一下,出出主意,也是最能洞察皇后的心思的人。可其實這樣忠心耿耿,事事為皇后考慮的剪秋才是那個最想「侍寢」的丫環。
  • 皇帝三宮六院,妻妾成群,那麼皇帝是如何選擇侍寢的
    妃妾們當然都希望羊車停在自己門前,有一名聰明的妃子名叫潘淑妃,她在羊車經過的路上灑上鹽汁,引誘羊舔著鹽汁一路來到門前。由於羊老是停在潘淑妃的門前,文帝於是感嘆道:「羊都為你留連,何況人呢?」  據說風流皇帝唐玄宗在開元、天寶年間,後宮妃妾多至四萬人,他不知道該如何臨幸她們。
  • 古代妃子來大姨媽,不能侍寢時怎麼辦?戴上這個東西一眼就知道
    如果做錯事的話還會受到懲罰,因為宮女和太監是伺候皇帝和妃子的,所以對於他們吃的東西也是有很大的講究,不能吃味道太大的東西,比如說魚因為魚很腥,如果讓妃子皇帝聞到就不好了。那麼對於皇宮裡的妃子來說,她們也要遵守很多的制度,可以說一半多的制度是給妃子的,畢竟她們是皇帝的女人,在以後也很有可能會使未來的太后,那麼你們都知道,比如妃子在侍寢的時候,如果她來大姨媽不能侍寢的時候,該如何辦呢?在皇宮裡只要她們戴上這個東西,一眼就能夠明了,皇帝也自然不會讓她們侍寢。
  • 雍正的皇子們都是弘字輩,為何唯獨年氏的兒子是福字輩?
    說起歷代勤勉好學的皇帝,那麼,雍正帝絕對算得上是其中一位,胤禛六歲進尚書房學習四書五經、滿文,自幼受父皇和師傅的嚴格管束,年長後,胤禛便跟著康熙四出巡幸,並奉命辦理一些政事,善於治國的他深受文武百官的擁戴,同時也贏得了康熙的信賴,可以說胤禛在儲位鬥爭中能夠脫穎而出是必然的,雍正登基後雖然將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國事上,但是皇帝也是人,他也有七情六慾,看過《甄嬛傳》的朋友們都知道,劇中的雍正十分的喜愛甄嬛
  • 末代皇帝溥儀回憶悲慘童年:餓急了吃魚飼料,身體被宮女掏空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夠享受到這樣的待遇,其中的代表莫過於我們熟知的末代皇帝溥儀,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傀儡皇帝,也是過得最悽慘的一位皇帝,他的生活甚至還不如一位普通的百姓。作為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在退位以後經歷了很多的風雨飄搖,也經歷了很多的曲折,哪怕他在當皇帝期間,也是過得非常悽慘的,餓急了吃餵魚饅頭,身體還被宮女掏空,失去了生育能力,想想也是比較慘的,這樣的皇帝相信沒人願意當吧。
  • 《甄嬛傳》:安陵容每次侍寢後,為何都要半夜喊寶鵑?
    但安陵容身上有一點十分值得探究,就是她每次侍寢後都會在半夜喊寶鵑前來,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就隨小編一起,一探究竟吧!安陵容是小門小戶出身,入宮後也沒有自小服侍的宮女,只有入宮後指派的寶鵑作為貼身宮女照顧她,後雖然甄嬛為了有更多人照顧安陵容指派了自己宮裡的菊青去伺候,但多疑多思的安陵容卻從未相信過菊青,而寶鵑因私下撒香灰幫助安陵容「整治」一直看不起她的富察貴人等事,被安陵容視作可以信賴的心腹,無話不談,後期更是被委以重任,在安陵容每次侍寢後都會傳召。而安陵容為何每次侍寢後都會找寶鵑呢?
  • 小說中魏瓔珞什麼時候侍寢?
    電視劇《延禧攻略》正在熱播,隨著劇情的發展,皇上越來越喜歡魏瓔珞,那麼皇上強行的寵幸了魏瓔珞,並且封她為貴人是第幾集?下面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吧。當時瓔珞因為查姐姐的死因進宮,一開始以為是御前侍衛富察傅恆玷汙她的姐姐,沒想到卻猝不及防的灑了幾集狗糧,富察傅恆喜歡瓔珞,在幾次的接觸下,瓔珞也開始覺得傅恆為人正直,不像是會傷害姐姐。在這個過程中,瓔珞也漸漸對傅恆產生了情愫。另外一邊,原本十分討厭瓔珞的乾隆皇帝也漸漸發現自己喜歡上了瓔珞,傅恆請皇上將瓔珞賜給他時被皇帝拒絕了,皇帝是留著私心的,並將爾晴許配給了傅恆。
  • 鹹豐皇帝最愛的女人,進宮兩月成為皇后,慈禧每天給她請安
    慈禧太后可以說是一個清末標準的女強人,她在清朝末年的時候,執掌了實際的大權,還把清朝送上了滅亡的道路,很多人都覺得慈禧太后是一個狠角色,但其實早些年的慈禧在後宮裡見到慈安太后還是畏懼三分的。慈安太后出生於官宦世家,但是因為慈安太后的母親是一個漢族女子,所以幼年時代的慈安在家中並不是很受待見,這樣的環境造就了慈安太后不顧一切想要往上爬的性格。長大後的慈安太后通過選秀進入了皇宮,因為聰明美麗,當時的統治者鹹豐皇帝很喜歡她,並把她封為貞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