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廢後位卻沒入冷宮,皇帝丈夫未死竟被封太后?家族還受恩賜進爵

2021-01-17 小一話史

「娶妻當得陰麗華」這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心願,最後他也如願的娶了陰麗華為妻,劉秀也成為了皇帝而且陰麗華最後還成為了皇后,母儀天下。但就在他們之間,還有一位可憐的女人,因為政治的需要,嫁給了劉秀。雖然也曾備受寵愛,但終究也是沒有比過原配、初戀的愛,最後成為了政治聯姻的犧牲品。她就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第一任皇后——郭聖通。她也是女人,也渴望得到丈夫的愛和關注,但總是事與願違,被冷落的不甘和別人讓來的皇后之位越來越不穩定,這讓她拋棄了高貴的氣質也變得嫉妒、怨恨了。

最終她還是被拋棄了,被廢黜了皇后之位。她也實在是可憐悲慘之人,但她也是幸運的,因為她並沒有被打入冷宮,而是被降封為了太后,與兒子一起安享晚年,她也是在兩漢時期少數的皇帝還沒去世而被封太后的人。她這一生也算是可憐悲慘而又幸運的吧!

01 出身名門望族,劉秀崛起

郭聖通,陽康思侯郭昌之女,真定王劉揚外甥女。也是出身名門望族。

公元8年,王莽篡位稱帝,建立新朝。但此時的天下非常混亂,王莽為穩定政權,緩解矛盾,進行了改革,但並沒有成功,反而更加激起了民眾紛紛揭竿起義。而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後裔,從小就跟隨叔父長大,很有軍事才能,他開始慢慢的嶄露頭角。公元22年,劉秀和他的哥哥也開始起兵反抗。公元23年,平林、下江、新市諸將擁立劉秀族兄劉玄為天子,建元更始。而此時劉縯的聲望也越來越高,而更始帝怕他們威脅到自己的政權,所以更始帝劉玄就找了個藉口將劉縯殺害了。一方面是為了消滅劉縯的勢力,另一方面也是想著殺一儆百吧。

更始帝劉玄

劉秀跟哥哥的感情非常好,他得知這個消息後非常的傷心,但是為了保住他們的軍隊,主動回到了宛城向劉玄謝罪,劉玄暫時放過了劉秀,但解除了劉秀的一切兵權,同時封了一個武信侯的空頭銜。此時的劉秀已經結識了陰麗華的哥哥陰識,並且已經愛慕陰麗華許久了,而陰家的人認為劉秀是個能成大事者,便把陰麗華嫁給了劉秀為妻。劉秀終於實現了「娶妻當得陰麗華」的心願,也為後來郭聖通後宮爭寵嫉妒被廢埋下了伏筆。

02 為得劉揚支持,與郭聖通聯姻

就在同年,更始帝劉玄要遷都洛陽,派劉秀以破虜將軍行大司馬事,持節北渡。而陰麗華並沒有陪在劉秀身邊,而是被劉秀送回了老家。後來劉秀脫離了更始帝的政權,想要自己建立新的政權,可此時的劉秀也沒有什麼自己的兵馬,打仗有點懸,於是他看中了真定王劉揚,劉揚手握十萬兵馬,他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拉攏真定王劉揚。畢竟十萬兵馬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而劉揚也看出來劉秀這一潛力股,但也提出了聯姻,將自己的外甥女郭聖通要嫁給劉秀。無奈之下的劉秀為了拉攏劉揚,同意了這門婚事。

03 郭聖通備受寵愛,劉秀建立新政權

郭聖通和劉秀的婚姻,也是一場地地道道的政治聯姻。沒有任何的感情基礎。但幸運的是,劉秀對郭聖通還是非常的寵愛的。得到了劉揚的兵力支持後,劉秀很快的就掃平了河北戰場,而後繼續徵戰四方。郭聖通也一直的陪在劉秀的身邊,跟隨他南徵北戰,後來還為劉秀生下了他們的長子劉彊。

公元25年,劉秀建立新政權稱帝,重建大漢王朝,史稱東漢王朝。劉秀為東漢的開國皇帝,光武帝。將自己的姐妹以及自己的原配妻子陰麗華也接到了宮中。

一個是自己深愛的結髮妻子,一個是對自己打天下大有幫助還有了孩子的人,劉秀在兩人中立誰為皇后左右為難,於是就先把倆人都封為貴人。郭聖通一開始並沒有將陰麗華放在眼裡,畢竟她有功於國,還生下了大皇子,她始終覺得自己是唯一的,後位必定會是自己的。

可是劉秀並不是這樣想的,陰麗華也是出身名門,是劉秀的結髮妻子,劉秀本就深愛著陰麗華,陰麗華也是貌美溫婉,大方善良,知禮節。他也想著立陰麗華為皇后。

公元26年,劉揚有謀反之心,被劉秀討伐了,正好劉秀想以此為藉口,要立陰麗華為皇后。可是被陰麗華拒絕了。郭聖通建國有功,跟隨劉秀四處徵戰,也受到了大臣們的支持,而陰麗華雖然是劉秀的最愛,但畢竟沒有雄厚的背景,而且郭聖通還生下了大皇子。最終劉秀還是立了郭聖通為皇后,並立長子為太子,並大赦天下,普天同慶。她又陸續為劉秀生下了劉輔,劉康,劉延,以及劉焉四位皇子以及劉紅夫公主。寵愛無衰。

04 嫉妒爭寵,惹劉秀厭煩

郭聖通也是名門之後,遺傳了母親的氣質,優雅端莊,高貴典雅。之前的郭聖通也是非常受寵的,她也很愛劉秀。但這一切在陰麗華來了之後都變了,劉秀本就覺得虧欠陰麗華,陰麗華還決然地推辭了。如此識大體謙讓有加的陰麗華,劉秀對其自然更加寵愛。當時天下還未徹底平定,劉秀為了能與陰麗華在一起,每次親徵都會命陰麗華隨軍,把她留在身邊。公元28年,劉秀親徵彭寵期間,陰麗華為其生下四子劉莊,即日後的漢明帝。

陰麗華誕下子嗣,劉秀自然高興,不過郭聖通卻對此產生了極大的威脅。郭聖通雖為皇后,但劉秀對她也是越來越冷淡,這讓她不能忍受,也非常的不甘心。我想任何一個女人也都是這樣吧。在感情面前,什麼高貴優雅端莊都被棄之腦後,隨後展現的就是一個女人的嫉妒,想要的就只有劉秀更多的關注和寵愛,於是便開始了抱怨。她三番五次的在劉秀的面前抱怨甚至吵鬧,表達自己的不滿與怨恨,甚至還將怨氣撒在陰麗華的身上,而陰麗華對此則總是默默退讓,以免後宮矛盾激化。這樣一對比,劉秀更加的寵愛陰麗華,也更加的反感厭惡郭聖通了。此時的劉秀恐怕就已經有了廢后的念頭了吧。

05 被廢黜皇后之位,但沒入冷宮

終於在公元41年,郭氏外戚的力量已經被削弱,而她的舅舅也因謀反被殺,曾經忌憚郭氏的政治因素也都不存在了,劉秀再也忍不下去了,劉秀以郭聖通「懷執怨懟」和「呂霍之風」為由,下詔廢后。同時,立陰貴人為皇后。

並下詔三公曰:「皇后懷執怨懟,數違教令,不能撫循它子,訓長異室。宮之內,若見鷹。既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豈可託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節,其上皇后璽綬。陰貴人鄉裡良家,歸自微賤。自我不見,於今三年。宜奉宗廟,為天下母。主者詳案舊典,時上尊號。異常之事,非國休福,不得上壽稱慶。」

立廢后同時進行,也實屬罕見。光武帝劉秀以廢后「異常之事,非國休福」為由,讓大家不必慶賀。至此,滿朝無聲。私寵和政治緣由不必深說。

郭聖通就此從入主16年的皇后尊位上跌落下來。

06 皇帝丈夫未死,而被封為太后,安度餘生

雖然郭聖通被廢黜了皇后之位,但是劉秀也念在他們之前的情分上,沒有將她打入冷宮。被封為了中山太后,兒子劉輔被封中山王,遂郭聖通改封為中山王太后,居北宮。以常山郡劃給中山國,以奉養郭聖通。後來又將中山王劉輔藩國遷往沛地,改封劉輔為沛王,郭聖通為沛王太后。從此郭聖通便一直與兒子在一起,頤養天年,安度餘生。郭聖通也成為兩漢歷史上第三個皇帝沒死而封「太后」的女人。

後來太子劉疆也審時度勢,固然地辭去了太子之位,降為東海王。立光武帝與陰麗華的長子劉莊為太子。而郭氏家族並沒有因郭聖通被廢後被牽連,反而有的人還因此得益,加官進爵,可能也是為了彌補對郭聖通的虧欠吧。而郭聖通和她的家族以藩王的母族,在當時的東漢備受尊崇,郭氏也因此而躋身東漢初期四大外戚家族之一。

公元52年六月,郭聖通去世。光武帝將她葬在之上,號為北陵。

結語

對於政治聯姻的犧牲品來說,她是不幸的,也是可憐之人。但她也是幸運的,因為她並沒有被打入冷宮,而是被降封為了太后,與兒子一起安享晚年,她也是在兩漢時期少數的皇帝還沒去世而被封太后的人。她這一生也算是可憐悲慘而又幸運的吧!

相關焦點

  • 多爾袞欽定人選,孝莊太后本家侄女,卻成為清朝第一位廢后
    說起廢皇后,那可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歡喜的自然是皇后之下的六宮妃嬪們,皇后被廢,就意味著她們有機會上位,而悲憂的自然是皇后以及背後的勢力家族,一旦被廢此生基本就是幽禁在冷宮中,孤獨老死,而皇后的家族勢力從此也會再無當年的勢頭,從此收起尾巴做人,這種事情就相當於是家門的醜事,因為廢后事關國體
  • 將軍與太后私混20餘年,不但沒受任何處罰,反而被封為王爺
    但世事總有意外,古時有一將軍,名叫韓德讓,與遼國太后私混了20多年,不但沒有受到任何處罰,反而還被封為了王爺,在朝中權勢滔天,無人能及。那麼這位將軍憑什麼成了「例外」?唐朝晚期,藩鎮割據,局勢一片混亂。此時,北方契丹人抓住你時機,時常侵略南方,擄走人口。韓德讓的爺爺就是這樣被擄到了北方,因自身是個秀才,能識文斷字,於是便成了遼國的一個小官員。
  • 順治帝、孝惠章皇后、董鄂妃、貞妃、淑惠妃,竟現身紅樓夢!
    清世祖順治(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是滿清第一位入關的皇帝。死後葬於河北遵化縣清東陵之孝陵。順治帝不僅娶了兩個表妹,還娶了表侄女為妻。清世祖身前有四任皇后等。一、博爾濟吉特·孟古青(廢后):孝莊太后的侄女。她是清代唯一的一位廢后。
  • 受封長信侯,一國太后還甘心為其生子
    可見,嫪毐不僅有自己的封地爵位,在趙姬的縱容下,他還可以隨便使用王室專用的車馬和器具等王室專用的物品。更甚者,趙姬的一切都交由嫪毐處理,權力可謂是很大的。呂不韋因何成就嫪毐眾所周知,在公元前的207年,大秦帝國在經歷了十四年的輝煌歷史之後便走向了滅亡。這個短命的王朝還成為了後世中最受關注的王朝之一,其王太后與丞相呂不韋和男寵嫪毐的私情更加是引人關注。
  • 她13歲成為大清皇后,在位時間長達64年,死後康熙嚎啕大哭!
    清朝後宮史上曾出現過許多傳奇女子,比如說扶育三位帝王的孝莊太后、晚清帝國無冕女皇慈禧太后等等,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名女子也有自己獨特的一面,雖然她從未參與朝政,卻在後位上穩坐了64年之久,她就是孝惠章皇后。
  • 宮女侍寢後懷上皇子,皇帝抵賴不肯承認,太后卻說:進封她為皇妃
    文/格瓦拉同志明光宗的生母孝靖皇后王氏,出身於中下級武官家庭,13歲時通過選秀的方式入宮,被分配到慈寧宮去服侍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后(孝定皇后)。在慈寧宮中,王氏雖然能經常見到皇帝,但由於她出身寒微,所以從未被皇帝拿正眼瞧過一次,更別提得到臨幸。
  • 張居正死後被萬曆皇帝清算,難道真的是因為和李太后私通?
    百官冬月雖承命賜爰耳,無一人敢御,張竟以此病亡」當然,關於張先生的風流韻事還不止於此,有的故事裡他還和萬曆皇帝的母親李太后不清不楚,分明又是一個嫪毐,這是個啥情況呢?(張居正和李太后,可能麼?)(雖然張居正的確長得相貌堂堂,但此時他已經四十九歲,比李太后的父親還要大兩歲)其次再來說說顏值,沒錯,張居正是帥,李太后也美,但隆慶皇帝死時張居正已經四十九歲,比李太后父親李偉的年紀都大(張居正是公元1525年生人,而李太后的父親李偉是1527年生人)雖說保養的肯定不錯,但四十九歲的老人多少不比盛年,所以您要說李太后尊敬、看重張居正,我沒意見,但要說暗戀,貌似人家李沒必要對一個比親爹年紀還大兩歲的老頭兒發花痴吧
  • 此女死後16年未下葬,死前頭一天太后去世,死後一個月皇帝又駕崩
    當年,曾有這麼一位清朝奇女子,長相極其豔麗,從未踏入後宮卻被封為皇后。其背後,是因為相貌的原因,還是其他事情的推波助瀾呢?雖未踏入後宮半步,卻母儀天下,死後還和鹹豐葬在一起。孝德顯出身優渥,是滿洲人,父親身居高職,是太常寺少卿。儘管有如此的身份和地位,在選秀期間,孝德顯卻沒有走後門,而是憑著本事過了選秀。憑著豔麗姣好的容貌,孝德顯在宮中備受矚目。很快,道光皇帝看中了她身上超凡的氣質,將其賜給四皇子當福晉,這一年孝德顯皇后才17歲(1848年)。
  • 甄嬛傳:難怪「赤色鴛鴦肚兜」把皇帝氣死了,你看太后曾做了啥?
    其實,不僅僅是赤色鴛鴦肚兜事件,也甄嬛出軌的事情也無關,而是皇帝小時候,經歷過一個童年陰影,在原著中有寫到:皇帝小時候撞見了太后和他的初戀情人,當時這位初戀情人正抱著太后,皇帝被這自己的母親給氣得說不出話來,而皇帝最恨的就是不忠誠的女人。
  • 漢明帝馬皇后:搶了賈妃兒子當太子,一生被丈夫、婆婆和養子偏愛
    在她還不是皇后的時候,就以「皇嗣未廣」為理由,喜歡給漢明帝推薦美人。每位被漢明帝臨幸過的宮人都能得到她的安慰和接納,如果被漢明帝多臨幸幾次,還能得到額外的待遇。在皇后人選未立的時候,馬氏卻做了皇后該做的事情,相信這給太后陰麗華帶來極大的便利。而如此做法,那些想爬上龍床的宮人、漢明帝、太后陰麗華、大臣們怎麼可能不喜歡呢?
  • 晉朝十五位皇帝簡圖
    西晉王朝第二位皇帝,頭腦有問題,八王之亂發生後,由諸王輾轉挾持,淪為傀儡,受盡凌辱。光熙元年(306年),被東海王司馬越迎回洛陽。光熙元年(307年1月8日),去世,時年四十八,諡號孝惠皇帝,葬於太陽陵。西晉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間,五胡亂華開始萌動,皇室權力鬥爭日漸嚴重。永嘉五年(311年),密詔苟晞討伐司馬越,導致東海王司馬越病逝,太尉王衍為石勒敗於寧平城。
  • 中考文言文《觸讋說趙太后》全文詳細翻譯
    太后不肯,大臣強諫。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左師官觸讋希望進見太后,太后氣衝衝地等著他。觸讋來到宮中,慢慢地小跑著,到了太后跟前謝罪道:「我腳上有毛病,竟不能快步走。好久都沒見您了,我還自己原諒自己哩。我怕您玉體欠安,所以想來見見您。」太后道:「我靠車子才能行動。」觸讋又問:「每日飲食該沒減少吧?」太后道:「不過吃點稀飯罷了。」
  • 老照片:慈禧太后三個娘家侄女,最醜的嫁皇帝,最美的嫁鎮國公
    身穿洋裝的靜榮與外國友人合影。慈禧太后與靜芬(右)等合影。靜芳。三侄女靜芳,長相不如大姐漂亮,但比二姐好看。她的婚事依然奉慈禧太后之命,嫁給順承郡王訥勒赫做了嫡福晉。靜芳(前排左二)出席外事活動。慈禧太后的三位娘家侄女,都在大齡剩女(那個年代女性18歲未婚就算大齡了)的時期找到了身份顯赫的郎君。最美的靜榮嫁給鎮國公載澤,最醜的靜芬則成了皇后,這其中的錯配可能不被慈禧太后注意,但深深影響著她們的幸福。
  • 《還珠格格》:皇帝雖偏愛令妃,但從未想過廢后,原因現實又扎心
    01 皇后的嘴「開了光」《還珠格格》中的皇后就是所有童話故事裡惡毒的後母,說話、做事都決絕又狠毒,哪怕對皇帝說話,也從不服軟,總是咄咄逼人。特別是在皇帝認小燕子和夏紫薇,還有皇帝封含香為香妃,後來又對香妃百般溺愛,以至於不顧自己的龍體,這些時候出來唱反調的,都是皇后。
  • 宇文護:孝子、妻控,卻殺了三個皇帝
    這個侄兒也爭氣,不似一般出生優渥作風浮華的紈絝子弟,憑著自己年年徵戰的軍功,一步步進爵為公,位至大將軍。宇文泰可能永遠也不會想到,這個氣度像自己,做事勤勤懇懇的侄兒,日後真的會「成為」另一個自己,甚至更殘忍。不過至少直到他去世的前一秒,兩人都是真誠的。
  • 歷史上恭讓章皇后胡善祥無大過,為什麼會被迫讓出皇后之位呢?
    而在胡善祥入宮之前,張太后的母親彭城夫人想明成祖推薦了剛滿十歲的孫氏。孫氏出生在大家族,從小就是美人胚子,從大家族出來的孫氏聰明伶俐、知書達理,朱瞻基對她很是喜歡。因此,朱棣便把孫氏很小的時候放在宮內養,將來如果不滿意他人,就讓孫氏做皇后。
  • 無兒無女無寵愛,卻在宋仁宗三位皇后中笑到了最後,曹皇后憑啥?
    就在這一年的冬天,太皇太后曹氏病逝,享年64歲,頗為諷刺的是,這個一生不得丈夫寵愛的女人最終被與自己的丈夫宋仁宗合葬在一起。一生無兒無女歷經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大宋王朝傳奇皇后就這樣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成為了宋仁宗三位皇后中最後一位去世的。那麼為何曹皇后能夠在不得皇帝寵愛又無兒無女的情況下笑到了最後呢?這裡面其實有著深刻的原因。
  • 她是孝莊太后最疼愛的女兒,一生兩次嫁人,歷經四朝活了69歲
    孝莊太后可以說是清朝歷史上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她歷經五朝,輔佐三位帝王,由此留下了不錯的名聲。一般說起來,與孝莊太后相關的,我們提到比較多的有皇太極、多爾袞、順治這幾位,尤其是她的兒子順治,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孝莊能有這樣的地位,也全仰仗這個兒子,然而我們不知道的是,其實,孝莊還有三個女兒,她們分別是皇四女固倫雍穆長公主、皇五女固倫淑慧長公主與皇七女固倫端憲長公主,在這三個女兒中,孝莊最疼愛的便是第五女固倫淑慧長公主。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她的被廢讓天下人同情,她為什麼被廢?
    但後宮之中勾心鬥角,一個老實人是無法明哲保身的,胡善祥的錯就錯在她沒有為皇帝剩下龍子,並且朱瞻基並不喜歡她。這兩個條件就註定了,胡善祥以後的路。胡善祥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元貝,在朱瞻基還是太孫的時候就素有賢名,她的出生只是一位錦衣衛百戶的女兒。其父親叫胡榮,胡善祥是第三女,她能夠進入宮中或許跟她的姐姐胡善圍在宮中任職有一定的關係。
  • 《清平樂》中皇帝被稱「官家」而太后不稱「哀家」,原因很簡單
    畢竟,平時看的劇都是稱呼皇帝為「皇上」、「陛下」、「萬歲爺」等,太后一般都是自稱「本宮」或是「哀家」等。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官家」這個詞。三國曹魏蔣濟《萬機論》云:「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南宋胡三省注《資治通鑑》云:「西漢謂天子為縣官,東漢謂天子為國家」二者兼之,就成了「官家」。所謂「官家」就是指做皇帝要至公無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