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妻當得陰麗華」這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心願,最後他也如願的娶了陰麗華為妻,劉秀也成為了皇帝而且陰麗華最後還成為了皇后,母儀天下。但就在他們之間,還有一位可憐的女人,因為政治的需要,嫁給了劉秀。雖然也曾備受寵愛,但終究也是沒有比過原配、初戀的愛,最後成為了政治聯姻的犧牲品。她就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第一任皇后——郭聖通。她也是女人,也渴望得到丈夫的愛和關注,但總是事與願違,被冷落的不甘和別人讓來的皇后之位越來越不穩定,這讓她拋棄了高貴的氣質也變得嫉妒、怨恨了。
最終她還是被拋棄了,被廢黜了皇后之位。她也實在是可憐悲慘之人,但她也是幸運的,因為她並沒有被打入冷宮,而是被降封為了太后,與兒子一起安享晚年,她也是在兩漢時期少數的皇帝還沒去世而被封太后的人。她這一生也算是可憐悲慘而又幸運的吧!
01 出身名門望族,劉秀崛起
郭聖通,陽康思侯郭昌之女,真定王劉揚外甥女。也是出身名門望族。
公元8年,王莽篡位稱帝,建立新朝。但此時的天下非常混亂,王莽為穩定政權,緩解矛盾,進行了改革,但並沒有成功,反而更加激起了民眾紛紛揭竿起義。而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後裔,從小就跟隨叔父長大,很有軍事才能,他開始慢慢的嶄露頭角。公元22年,劉秀和他的哥哥也開始起兵反抗。公元23年,平林、下江、新市諸將擁立劉秀族兄劉玄為天子,建元更始。而此時劉縯的聲望也越來越高,而更始帝怕他們威脅到自己的政權,所以更始帝劉玄就找了個藉口將劉縯殺害了。一方面是為了消滅劉縯的勢力,另一方面也是想著殺一儆百吧。
劉秀跟哥哥的感情非常好,他得知這個消息後非常的傷心,但是為了保住他們的軍隊,主動回到了宛城向劉玄謝罪,劉玄暫時放過了劉秀,但解除了劉秀的一切兵權,同時封了一個武信侯的空頭銜。此時的劉秀已經結識了陰麗華的哥哥陰識,並且已經愛慕陰麗華許久了,而陰家的人認為劉秀是個能成大事者,便把陰麗華嫁給了劉秀為妻。劉秀終於實現了「娶妻當得陰麗華」的心願,也為後來郭聖通後宮爭寵嫉妒被廢埋下了伏筆。
02 為得劉揚支持,與郭聖通聯姻
就在同年,更始帝劉玄要遷都洛陽,派劉秀以破虜將軍行大司馬事,持節北渡。而陰麗華並沒有陪在劉秀身邊,而是被劉秀送回了老家。後來劉秀脫離了更始帝的政權,想要自己建立新的政權,可此時的劉秀也沒有什麼自己的兵馬,打仗有點懸,於是他看中了真定王劉揚,劉揚手握十萬兵馬,他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拉攏真定王劉揚。畢竟十萬兵馬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而劉揚也看出來劉秀這一潛力股,但也提出了聯姻,將自己的外甥女郭聖通要嫁給劉秀。無奈之下的劉秀為了拉攏劉揚,同意了這門婚事。
03 郭聖通備受寵愛,劉秀建立新政權
郭聖通和劉秀的婚姻,也是一場地地道道的政治聯姻。沒有任何的感情基礎。但幸運的是,劉秀對郭聖通還是非常的寵愛的。得到了劉揚的兵力支持後,劉秀很快的就掃平了河北戰場,而後繼續徵戰四方。郭聖通也一直的陪在劉秀的身邊,跟隨他南徵北戰,後來還為劉秀生下了他們的長子劉彊。
公元25年,劉秀建立新政權稱帝,重建大漢王朝,史稱東漢王朝。劉秀為東漢的開國皇帝,光武帝。將自己的姐妹以及自己的原配妻子陰麗華也接到了宮中。
一個是自己深愛的結髮妻子,一個是對自己打天下大有幫助還有了孩子的人,劉秀在兩人中立誰為皇后左右為難,於是就先把倆人都封為貴人。郭聖通一開始並沒有將陰麗華放在眼裡,畢竟她有功於國,還生下了大皇子,她始終覺得自己是唯一的,後位必定會是自己的。
可是劉秀並不是這樣想的,陰麗華也是出身名門,是劉秀的結髮妻子,劉秀本就深愛著陰麗華,陰麗華也是貌美溫婉,大方善良,知禮節。他也想著立陰麗華為皇后。
公元26年,劉揚有謀反之心,被劉秀討伐了,正好劉秀想以此為藉口,要立陰麗華為皇后。可是被陰麗華拒絕了。郭聖通建國有功,跟隨劉秀四處徵戰,也受到了大臣們的支持,而陰麗華雖然是劉秀的最愛,但畢竟沒有雄厚的背景,而且郭聖通還生下了大皇子。最終劉秀還是立了郭聖通為皇后,並立長子為太子,並大赦天下,普天同慶。她又陸續為劉秀生下了劉輔,劉康,劉延,以及劉焉四位皇子以及劉紅夫公主。寵愛無衰。
04 嫉妒爭寵,惹劉秀厭煩
郭聖通也是名門之後,遺傳了母親的氣質,優雅端莊,高貴典雅。之前的郭聖通也是非常受寵的,她也很愛劉秀。但這一切在陰麗華來了之後都變了,劉秀本就覺得虧欠陰麗華,陰麗華還決然地推辭了。如此識大體謙讓有加的陰麗華,劉秀對其自然更加寵愛。當時天下還未徹底平定,劉秀為了能與陰麗華在一起,每次親徵都會命陰麗華隨軍,把她留在身邊。公元28年,劉秀親徵彭寵期間,陰麗華為其生下四子劉莊,即日後的漢明帝。
陰麗華誕下子嗣,劉秀自然高興,不過郭聖通卻對此產生了極大的威脅。郭聖通雖為皇后,但劉秀對她也是越來越冷淡,這讓她不能忍受,也非常的不甘心。我想任何一個女人也都是這樣吧。在感情面前,什麼高貴優雅端莊都被棄之腦後,隨後展現的就是一個女人的嫉妒,想要的就只有劉秀更多的關注和寵愛,於是便開始了抱怨。她三番五次的在劉秀的面前抱怨甚至吵鬧,表達自己的不滿與怨恨,甚至還將怨氣撒在陰麗華的身上,而陰麗華對此則總是默默退讓,以免後宮矛盾激化。這樣一對比,劉秀更加的寵愛陰麗華,也更加的反感厭惡郭聖通了。此時的劉秀恐怕就已經有了廢后的念頭了吧。
05 被廢黜皇后之位,但沒入冷宮
終於在公元41年,郭氏外戚的力量已經被削弱,而她的舅舅也因謀反被殺,曾經忌憚郭氏的政治因素也都不存在了,劉秀再也忍不下去了,劉秀以郭聖通「懷執怨懟」和「呂霍之風」為由,下詔廢后。同時,立陰貴人為皇后。
並下詔三公曰:「皇后懷執怨懟,數違教令,不能撫循它子,訓長異室。宮之內,若見鷹。既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豈可託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節,其上皇后璽綬。陰貴人鄉裡良家,歸自微賤。自我不見,於今三年。宜奉宗廟,為天下母。主者詳案舊典,時上尊號。異常之事,非國休福,不得上壽稱慶。」
立廢后同時進行,也實屬罕見。光武帝劉秀以廢后「異常之事,非國休福」為由,讓大家不必慶賀。至此,滿朝無聲。私寵和政治緣由不必深說。
郭聖通就此從入主16年的皇后尊位上跌落下來。
06 皇帝丈夫未死,而被封為太后,安度餘生
雖然郭聖通被廢黜了皇后之位,但是劉秀也念在他們之前的情分上,沒有將她打入冷宮。被封為了中山太后,兒子劉輔被封中山王,遂郭聖通改封為中山王太后,居北宮。以常山郡劃給中山國,以奉養郭聖通。後來又將中山王劉輔藩國遷往沛地,改封劉輔為沛王,郭聖通為沛王太后。從此郭聖通便一直與兒子在一起,頤養天年,安度餘生。郭聖通也成為兩漢歷史上第三個皇帝沒死而封「太后」的女人。
後來太子劉疆也審時度勢,固然地辭去了太子之位,降為東海王。立光武帝與陰麗華的長子劉莊為太子。而郭氏家族並沒有因郭聖通被廢後被牽連,反而有的人還因此得益,加官進爵,可能也是為了彌補對郭聖通的虧欠吧。而郭聖通和她的家族以藩王的母族,在當時的東漢備受尊崇,郭氏也因此而躋身東漢初期四大外戚家族之一。
公元52年六月,郭聖通去世。光武帝將她葬在之上,號為北陵。
結語
對於政治聯姻的犧牲品來說,她是不幸的,也是可憐之人。但她也是幸運的,因為她並沒有被打入冷宮,而是被降封為了太后,與兒子一起安享晚年,她也是在兩漢時期少數的皇帝還沒去世而被封太后的人。她這一生也算是可憐悲慘而又幸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