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女死後16年未下葬,死前頭一天太后去世,死後一個月皇帝又駕崩

2021-01-16 有品味的歷史

清朝女性地位低等,人微言輕,嫁個好人家成為了人生最關鍵的一步。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中,貌美如花的女性相當吃香。當年,曾有這麼一位清朝奇女子,長相極其豔麗,從未踏入後宮卻被封為皇后。其背後,是因為相貌的原因,還是其他事情的推波助瀾呢?

圖片來源網絡

此人乃是孝德顯皇后,生於1831年,死於1849年,終年18歲。雖未踏入後宮半步,卻母儀天下,死後還和鹹豐葬在一起。孝德顯出身優渥,是滿洲人,父親身居高職,是太常寺少卿。儘管有如此的身份和地位,在選秀期間,孝德顯卻沒有走後門,而是憑著本事過了選秀。

憑著豔麗姣好的容貌,孝德顯在宮中備受矚目。很快,道光皇帝看中了她身上超凡的氣質,將其賜給四皇子當福晉,這一年孝德顯皇后才17歲(1848年)。在見到孝德顯後,四皇子對她一見鍾情,非常愛惜她,孝德顯也體貼入微,對四皇子非常好。相處沒多久,兩人都非常享受彼此的時光,隨即結下了姻緣。

孝德皇后

可惜,在和四皇子結婚一年多後(1849年12月12日),孝德顯染上重病,無藥可治,離開人世,死時年僅18歲。在她死去的前一天,太后也走了,一個月後,道光更是駕崩而去。

宮中出了一趟接連一趟的喪事,四皇子忙成一顆陀螺,被趕上皇位,處理公事焦頭爛額,成為了後來的鹹豐皇帝。

在當上皇帝後,鹹豐的生活完完全全被剝削了,一點私人時間也沒有,單是處理外軍的入侵,就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經歷,更莫提抽個時間安排建造皇陵。

劇照

因此,儘管死了多年,孝德顯皇后始終沒有下葬,被放置了十六年之久,直到多年後皇帝抽了個時間,建成了皇陵,這才將孝德顯皇后和鹹豐一同下葬。

另外,由於孝德顯皇后和鹹豐結婚兩年,期間鹹豐還只是個皇子,也沒有後宮,孝德顯皇后也就從未踏進後宮半步,死後才被追封為皇后。

相關焦點

  • 老皇帝死後,新皇帝如何對待3000個小媽?一方法現在無法接受
    古代皇帝一般都是後宮佳麗三千,從秦始皇開始,每個皇帝都在追求長生不老之法,為了無限享受人世間的繁華景象和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是,皇帝雖然貴為天子,卻逃脫不掉死亡的命運,撇下後宮的許多美麗容顏。那麼老皇帝死後,這些後宮佳麗的命運又如何呢?
  • 慈禧駕崩一年才下葬,下葬那天臭氣燻天,棺槨流血?這才是真相!
    有網友問,慈禧的屍體放了一年多才被準備埋,下葬當天臭氣燻天,棺槨流血,這是歷史事實嗎?慈禧太后去世一年後才下葬,出殯那天的確是很臭的,而且還是臭味十足的燻天大臭!這個臭味,當然不是屍體散發出來的臭味,而是慈禧太后禍國殃民的名聲所散發出來的臭味!
  • 古代皇帝死後,新皇帝如何對待後宮小媽?方法確實讓人接受不了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軍哥說事」,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女子死後16年未下葬成乾屍 女兒稱其死前曾遭到強姦(3)
    面對面  死者父親:我想弄清女兒是怎麼死的  成都商報記者連日採訪發現,唐德清遺體一直未下葬,其中態度最堅決的是其父唐書全。他為何不下葬女兒?他到底為何堅持16年?對此,唐書全接受了成都商報記者的採訪。
  • 張居正死後被萬曆皇帝清算,難道真的是因為和李太后私通?
    先生今後再不必興此念。」三十歲........也就是說萬曆皇帝還得當十二年傀儡,看十二年別人的臉色,萬曆皇帝不是八歲,而是十八歲!這在古代孩子都能有好幾個了,光看過為兒子爭奪朝政大權,有誰看過還把這親政權力往外推的?所以有人就推測這是李太后捨不得張居正,老張要是回了湖北老家,兩人就再也見不到了,所以李太后才對張居正致仕反應如此強烈,還要求萬曆三十歲以前別想親政那事兒。
  • 光緒帝為何一死就入殮?專家:死得很慘,直到2008年才找到真相
    因為這樣簡單的記錄,清朝皇帝的死因出現了很多的謎團,例如有人認為雍正死於呂留良的後人呂四娘、嘉慶在承德避暑山莊被雷劈死、同治死於天花或是梅毒等等。而所有十二位皇帝之中,光緒皇帝的死亡原因應該是最值得懷疑的,因為當時光緒的病情突然惡化,僅三天時間就離開人世,死後光緒的屍體由宮中太監迅速入殮下葬。
  • 人死後放三天再下葬,不是迷信,看完你就知道
    大家都知道,親人去世會非常不舍,那麼從古代開始就有一個習慣,去世的人要放七天再下葬,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改成去世的人放三天。接下來一起看看,人死後放三天再下葬,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在戰國時期有一位神醫叫扁鵲,有一天神醫聽到太子突然去世,神醫連續問了幾個問題後表示可以救活太子,但是很多人都是不相信的,因為人都已經死沒了,就算是神醫怎麼可能將人救活呢?一開始大家也只是讓神醫試試看,經過神醫檢查一番,發現太子只是氣血混亂和陰陽失調,所以才會沒了知覺。這種是屬於假死,之後神醫施針開藥,太子沒多久也就醒了。
  • 孝莊太后死後在殿中停屍近40年,為什麼康熙一直不將祖母下葬呢
    這種現象的出現,不是康熙皇帝自己能夠控制的,他也想儘快把奶奶的棺木安放好,畢竟自古以來就有「落葉歸根,入土為安」的說法,只不過孝莊太后臨終前的囑託和清朝皇陵的規矩發生了違背,這也是孝莊太后一生中對康熙皇帝提出的難題。《清史稿》中記載:「梓宮太宗文帝安居已久,卑躬屈膝,此時此刻未合葬。
  • 慈禧最寵愛的太監李蓮英,主子死後過得怎麼樣?處世哲學不簡單
    1908年10月,統治清朝近半個世紀的傳奇女人慈禧駕鶴西去,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慈禧死後,太監李蓮英最大的靠山也消失了,他的命運將會是什麼樣的呢?按照《李氏族譜》記載「百日孝滿,出宮養老」,李蓮英在宮中為慈禧太后守靈百天,守孝期滿已經是1909年2月,此時後宮是隆裕太后在負責管理,李蓮英向隆裕太后提出退休申請。
  • 朱棣死後樸妃、安貴妃去哪兒了?朱棣棺槨旁的幾個小盒,慘絕人寰
    如成吉思汗去世後,挑選四十餘名女子,活活殉葬。朱元璋對於元朝這個慘絕人寰的殉葬制度,卻莫名其妙地承襲了下來。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時,「伺寢宮人盡數殉葬」,多達30人給他陪葬。因此,《大明風華》中,由當紅小花孫驍驍、趙韓櫻子出演的樸妃、安貴妃很可能被殉葬了,她們的棺槨擺放在朱棣棺槨旁邊,慘絕人寰。
  • 孫中山為什麼死後四年才下葬?宋慶齡說出了這個秘密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病逝世。但是孫中山先生死後,並沒有下葬,直到1929年才開始葬入南京紫金山的中山陵。孫中山四年後下葬竟然和蘇聯有關係?是的。孫中山死前遺願,死後不願入土,世人瞻仰。但孫中山死後,1925年的中國沒有技術保存孫中山的遺體,無奈就向蘇聯求助。當時蘇聯列寧去世後,蘇聯就把列寧的遺體保存在水晶棺裡,而且有了成功的經驗。當時,蘇聯也答應了免費為孫中山提供水晶棺。後來,蘇聯只給了水晶棺,卻沒有給防腐技術。等於說,蘇聯做好事眼看遺體不保,就又進行了防腐處理後用了美國的銅棺。
  • 慈禧死後總管太監李蓮英還活了3年,沒了主子,他過得怎麼樣?
    1908年11月15日,清末最有權勢的女人——慈禧太后,戀戀不捨地閉上了雙眼。 這是不少人所期盼結果,也是一些人日思夜想的事情,而光緒皇帝就是這部分人中的最好代表,但讓光緒想不到的事,年紀輕輕的自己,卻沒能熬過慈禧,竟然在慈禧太后死的前一天暴斃了。
  • 為何慈禧死後一年才下葬,出殯當天臭氣燻天,只因「黃道吉日」
    中國史上有諸多的歷史人物妄想「長生不老」,但是長生不老對於一個身體會隨著時間慢慢衰老的肉體來說簡直就是遙不可及,除了秦始皇有過這種念想之外,臭名昭著的慈禧也有過此種妄念,可是為何慈禧死後一年才下葬,出殯當天臭氣燻天,就只是因為「好日子」嗎?
  • 清朝末年光緒皇帝是如何駕崩的?答案已經水落石出!
    原標題:清朝末年光緒皇帝是如何駕崩的?答案已經水落石出!一百多年前37歲的光緒皇帝去世了對他的死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說他死於政治改革的失敗,有人說他是被西方太后殺死的光緒的死因是什麼?他正在追趕西方皇帝(慈禧)和光緒皇帝,作為負責禮儀和祭祀的最高官員,太后應該日夜守候在幸福長壽大廳外面,直到她去世,北京的其他部長也不例外,大臣們都焦慮不安,等待著房間流淚太后得了痢疾!
  • 宮女侍寢後懷上皇子,皇帝抵賴不肯承認,太后卻說:進封她為皇妃
    所以事後,皇帝並沒有按照慣例賞賜王氏,也禁止侍從提及此事,就當從未發生過一樣。說來也真是夠巧,雖然只是一夕歡好,但王氏卻就此懷上龍種,眼見著肚皮一天天大了起來。李太后看在眼裡甚是疑惑,便將她叫到密室追問原委,王氏不敢欺瞞太后,便將實情全部說出。李太后聽後將信將疑,於是利用和皇帝一起用餐的機會,向兒子求證此事。
  • 人死後,下葬前是人最後在世間的日子,喪葬流程這些不能少
    人死後,下葬前是人最後在世間的日子,喪葬流程這些不能少。先是裡外共四層壽衣,顏色從內到外由淺至深,之後放置門板上抬到堂屋內,點上長明燈,此燈必須專人看守不得熄滅,之後開始由女性哭喪,男子不允許。在當地,很多人家裡都養貓,不得讓貓靠近亡靈。(難道是怕貓臉老太的事情發生?)
  • 皇帝駕崩後,皇后讓內侍總管修陵墓,竟鬧出一陵除二奸的血腥大案
    宋真宗趙恆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皇帝,他和「三」結緣,他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的第三子,他上任後任用李沆等為相,勤於政事,勵精圖治,讓北宋的經濟迅速進入繁榮期,史稱「鹹平之治」。宋真宗趙恆不但理政能力強,而且喜好文學,擅長書法,著有《御製集》三百卷,其中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諺語就出自他的《勵學篇》。
  • 皇上死叫駕崩,和尚死叫圓寂,仇人死叫什麼?郭德綱神回復!
    導語:皇上死叫駕崩,和尚死叫圓寂,仇人死叫什麼?郭德綱神回復!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皇帝死了之後,都會被稱作駕崩。因為皇帝的死,就像是一座高山轟然崩塌,對人們來說是一件萬分悲痛的事情。所以用駕崩二字,一是體現出了皇權的尊貴,二是體現出了人們對皇帝的尊敬。所以說這兩個字是對於皇帝死亡的獨特稱呼。一般人是不能用這個詞的。那麼和尚死後我們會稱為圓寂。
  • 慈禧太后下葬時的豪華穿戴,首次曝光
    《後宮遺珍——清東陵慈禧及容妃服飾修復成果展》今年8月在中國絲綢博物館開幕。慈禧太后下葬時的豪華穿戴,首次向公眾公開展示。慈禧下葬時穿的三層衣服從外往裡依次是:龍袍、團壽長袍、福字袷衣為了體現自己的與眾不同,慈禧下葬穿了皇帝才能穿的龍袍,還繡滿了代表「老佛爺」的「佛」字。
  • 康熙為何將祖母孝莊太后在清東陵外的「暫安奉殿」裡停留了37年不...
    康熙二十六年臨近春節,75歲的孝莊太后去世,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孝莊死後整整37年沒有下葬,其棺槨一直停留在暫安奉殿達37年之久,直到雍正三年,雍正帝才為孝莊太后建昭西陵,孝莊太后才真正入土為安,那麼,為何孝莊太后會在死了37年之後才下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