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猛獸與人類的一場搏鬥

2021-01-08 網易

2020-08-13 14:34:41 來源: 得藝ARTPLUS

舉報

  

  

  【作品解讀】

  這幅作品是魯本斯狩獵題材當中的巔峰之作。這是典型的金字塔式的構圖。所有一切亂作一團,就好像人們在一起撕打,但魯本斯的作品本身不給人煩亂的感覺,給人感受更多的是一種力量與速度之間的對抗。這就是歐洲人所謂的徵服與戰爭和掠奪的感覺。魯本斯在這方面用他的繪畫很好地為我們詮釋了這一點。

  魯本斯的作品描繪的實際上是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世界,這種大型猛獸雲集一堂和所有的人類在一起搏鬥的場景,在生活中無論如何也絕對見不到,但是魯本斯在三百年前自己的繪畫裡就做到了這一切。魯本斯的繪畫整體來看是一個傾斜的金字塔形狀,是不穩定的。以馬和一躍而起的老虎,包括下邊與巨石搏鬥的歷史之間的三角形的關係,是一個傳統的古典繪畫的三角形的構圖:金字塔式的構圖。但是這個金字塔好像要隨時被人拉垮一樣。

  魯本斯特別熱衷於畫這種帶有肌理的樣式,喜歡帶有裝飾性的紋樣,比如說他喜歡畫獸皮、虎皮、獅子的棕紋、人們的盔甲以及衣服絲綢的亮光的感覺,這些人整體感覺都在閃閃發光,給人一種錯覺。魯本斯的繪畫實際上除了寫實之外增加了一些裝飾效果,他的這個裝飾效果絕不是我們所謂的工藝美術性當中的裝飾性。魯本斯的繪畫解決了寫實繪畫如何具備華麗裝飾感的問題,這是巴洛克藝術要解決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魯本斯繪畫的局部特別真實,不管是動物還是人,包括這隻老虎一躍而起死死咬住騎士的肩膀,好像一瞬間就要把整個人和馬拽倒在地上。魯本斯喜歡畫這樣驚心動魄的場面,而且他的作品對於後世的影響特別大。魯本斯的繪畫作品經常給人一種夢幻的感覺,這就是典型的巴洛克風格帶給人的感受。

  

  

  

  

  

  

  

  

  【作者介紹】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教名伯多祿·保祿·魯賓斯,17世紀佛蘭德斯畫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節。魯本斯是佛蘭德斯畫家,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魯本斯出生於德國錫根,在他的父親去世後,12歲的魯本斯跟隨母親回到了西班牙統治下的家鄉安特衛普,並在那裡接受了天主教洗禮,而宗教也成為魯本斯畫家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個主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印一隻狗遇到一頭獅子,身型比其大兩倍,竟敢上前搏鬥嚇退獅子
    在動物世界中,獅子和老虎都是比較兇猛的猛獸,一般動物遇到它們,都會主動躲避。近日在印度的吉爾國家公園中,一隻獵犬遇到一頭獅子,獅子體型明明比其大兩倍,但這隻獵犬非常兇猛,竟敢上前搏鬥嚇退獅子,最後還大搖大擺地離開。
  • 我國為什麼很少有大型猛獸了?
    在當下,非洲大草原儼然成為了世界大型動物的「寶庫」,這裡有體重5噸的大象,有像攻城車一樣的犀牛,也有體重過噸的河馬以及數量眾多且體型龐大的水牛等等。但是,反觀我國的野生動物,除了動物園中,我們很難看到一些大型的猛獸。那麼,為什麼地大物博的我國如今的大型猛獸很少見了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 貓狗終極對抗:如果藏獒和猞猁進行殊死搏鬥,最後誰會是贏家?
    暑假期間,筆者我經常出沒於廣東周邊大大小小寵物猛獸圈子,對此樂之不疲。一來為了尋找更多有趣的素材,創造視頻圖文。二來希望結交些志同道合之友,共謀前程。期間,一個十分有趣的話題引起了我的注意:藏獒和進行殊死搏鬥,最後誰會是贏家?
  • 中國土地上為何很少有大型猛獸了?
    三個時辰後,眾男子拖著一具幾千斤的猛獸下山了。樂呵樂呵。今天,每家每戶得分多少肉呀!比過年還高興。縱向比較,古時候,華夏大地從來不缺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和各種猛禽猛獸。象,犀牛,虎,熊等等猛獸都曾在或者仍然在中國土地上生存。
  • 老虎、獅子等大型猛獸處於食物鏈頂端,為何反而更容易滅絕?
    像老虎、獅子、獵豹這些動物的整體數量都在減少,可它們是動物界裡令其它動物聞風喪膽的霸主,本該不愁吃喝,為什麼這些大型猛獸反而更容易滅絕呢?只要你熟悉食物鏈的構成,那麼這個問題並不難解釋。舉個例子:青草——兔子——狼,這三者就符合食物鏈的構成,草依靠光合作用生長,兔子吃草,狼吃兔子。而在這個食物鏈中,草的數量最多,兔子其次,狼的數量最少。
  • 實拍畫面告訴你,人和大型猛獸差距有多大
    最近在網絡上流行起了一種論調,就是如何用人類的「智慧」,不依靠現代武器來打敗大型的猛獸。而一位網友就提出了讓人忍俊不禁的說法,只要拿一把尖刀等待老虎撲過來,一個「滑鏟」就能將老虎劃得開腸破肚,當場去世。
  • 山魈面部色彩鮮豔形似鬼怪,能與中型的猛獸搏鬥
    成年山魈性格暴躁,兇猛好鬥,能與中型的猛獸搏鬥,領頭的老雄猴勇猛好戰,
  • 人類是能否徒手搏鬥豹子?歷史上僅3人成功,絕招都大同小異
    要想殺死老虎豹子這樣的猛獸,沒有武器是不行的。人類真能徒手搏鬥豹子嗎?在歷史上僅僅只有三個人徒手打死過豹子,他們是誰呢?他們分別是陳傳香,卡·爾阿克雷和丹尼爾,徒手打死豹子也並非他們所願,是在緊急情況下的無奈之舉,但絕招都是大同小異的。
  • 亞馬遜叢林發現大量巖壁繪畫,史前人類記錄萬年前滅絕大型猛獸
    據英國媒體《太陽報》12月1日報導,最近一隊考古研究者在亞馬遜雨林裡發現了史前人類留下的大量巖壁繪畫。據推測這些巖畫大約來自一萬多年前的冰河時代,被發現的繪畫巖壁大約有8英裡(12872米)長,上面繪製了許多已經滅絕的巨大猛獸。
  • 在史前,有哪些與人類共同存在的恐怖猛獸?
    雖然當下的人類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手握大多數生物的生殺大權,但是,人類能夠走到今天並不是一蹴而就,尤其是在進化初期的史前時期,人類與其他食肉動物毫無競爭力,甚至會淪為獵物。不過,在優勝劣汰和不斷的進化下,人類也在不斷的進步,最終有了今天的「地位」。那麼,在史前人類時期有哪些可怕的動物呢?我們一起來盤點幾種。
  • 地球上為什麼大型猛獸非常稀少?
    安氏獸裂肉獸 除了已經滅絕的大型食肉猛獸地球上為什麼大型猛獸非常稀少呢? 這可以從食物鏈的能量傳遞效率中找到答案。大型猛獸之所以非常稀少,原因就在於大型猛獸個體大,而且處在營養級的最上端。在生態系統中,營養級越多,在能量流動過程中損耗的能量也就越多;營養級越高,得到的能量也就越少,導致該層級的大型猛獸數量也不會太多。在食物鏈中營養級一般不超過5個,這是由能量流動規律決定的。 更多科學的解釋可閱讀《環境的科學》一書第2章「環境系統:聯繫、循環、環流與反饋環路」。
  • 人類在遠古時期走出非洲前,是猛獸的獵物嗎?
    人們普遍認為,在人類漫長的發展歷史中,人類一直扮演著智能獵手的角色,能夠捕獲包括大型食肉動物在內的各類動物。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提出,生活在2300萬年前的原始人類是天生具有本能殺人技能的獵人。然而,近年來,一些科學家提出,當人類祖先走出非洲叢林時,他們不是拿著長矛和飛鏢的獵人,而是被獵殺的獵物。
  • 人類在猛獸眼中是什麼段位?
    在我們人類世界裡面,很容易就看出一個人的實力究竟有多強,比如「牛高馬大」的人,肌肉發達的人,一般來說不會弱,那麼在野生動物裡面,它們又是如何判斷對手實力高低的呢?狗人類是直立行走的動物,在絕大多數野生動物眼中,看起來都非常高大,如果張開雙臂,在視覺效果層面上,還會「更上一層樓」,所以在一般的猛獸眼中,都會將人類當成是「不好對付」的對象。
  • 藏獒是世界大型犬只的「祖宗」
    藏獒是世界大型犬只的「祖宗」  ——西藏藏獒協會會長王永剛談藏獒  9日,2007中國武漢寵物博覽會暨全犬種大賽在武展舉行,西藏藏獒協會會長王永剛應邀攜一條價值430萬元的藏獒前來參展。藉此機會,記者對他進行了採訪。
  • 為何大部分猛獸都怕了人類?猛獸:在我們眼裡,你們賊厲害
    正如標題所言,猛獸為何會怕了人類?因為它們不是傻子!它們懂得最基本的一條:趨利避害。之所以怕了人類,則是因為在它們的眼裡,咱們人類是高大上的,不是好欺負的。那麼,動物又是如何區別這些的呢?而咱們人類,體形龐大則更不用說了。人,是直立行走的,且雙臂能直直伸展開,雙腿能大跨步,能大聲吼叫,有的長得五大三粗,這些信息都透露著「不好欺負」。所以,那些體形不大的生物,都會本能地懼怕人類。拿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狗來講,它判斷對手實力強弱的方式則是看自己的視線,若對手在自己視線之上,則會懼怕之,若對手在自己視線之下,則會欺負之。
  • 為何大部分猛獸都怕了人類?猛獸:在我們眼裡,你們賊厲害
    正如標題所言,猛獸為何會怕了人類?因為它們不是傻子!它們懂得最基本的一條:趨利避害。之所以怕了人類,則是因為在它們的眼裡,咱們人類是高大上的,不是好欺負的。那麼,動物又是如何區別這些的呢?在它們的腦海中,又是如何將眼前的生物看成是「不好欺負的」,又如何將眼前的生物看成是「好欺負的」呢?一看體型。在動物的世界裡,它們講究的是體型。
  • 假如犬科動物有了大型貓科的體型,能夠打贏獅子老虎嗎?
    在自然界,幾乎都是貓科動物稱王啊,犬科雖然有北美灰狼這種猛獸,但是一跟獅子、老虎這些大型貓科來比的話,就要遜色很多了,論單挑的話,灰狼甚至都不是獵豹的對手。歸根結底就是犬科動物的體型太小了,那麼我們作一種假設,假如犬科有大型貓科的那種體型,能夠與獅子、老虎一戰嗎?
  • 人類先祖能夠圍捕猛獸,為何如今不行,人類是進化還是退化了?
    我們都知道人類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並不算長,從目前已經發現的人類先祖算起來的話,人類在地球這片大地上僅僅存在了600萬年的時間。和地球上曾經的霸主恐龍比起來差了太多,恐龍在地球上生存了1.6億年之久。當然儘管存在的時間不算久,但是人類先祖最開始在非洲大陸上生活得非常困難,畢竟大家都知道非洲大草原上有著各種各樣的猛獸,其中還有很多現在已經見不到的動物,那麼為什麼人類先祖能夠在非洲大草原上生存下來呢?
  • 實際上搏鬥技巧上的差異並不能決定勝負
    實際上搏鬥技巧上的差異並不能決定勝負老虎和獅子都是大自然裡面最強的食肉動物,但是由於地理環境上的分布,使得老虎與獅子生活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環境裡面。老虎主要生活在深山老林裡面,而獅子則更喜歡生活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面。正是由於生長環境的不一樣,導致了它們在捕獵技巧和搏鬥本事上面的差別,比如獅子發展出了群居的狀態,其捕獵方式也是圍獵,老虎則跟大多數貓科一樣獨居生活。
  • 猛獸是原始人的天敵,它們中的一些為何又會成為人類最早的圖騰?
    而在崇拜的同時,還產生了許多圖騰禁忌,比如,以虎為圖騰的,就要禁止吃虎肉,一旦有老虎死了,還要在氏族內為虎設置靈堂,祭弔虎的亡靈……在那些茹毛飲血的洪荒時代,原始人類的生活條件極其惡劣,他們不僅時常受到飢餓的威脅,自然災害、疾病瘟疫、兇猛的野獸,更是能輕而易舉的奪走他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