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解讀】
這幅作品是魯本斯狩獵題材當中的巔峰之作。這是典型的金字塔式的構圖。所有一切亂作一團,就好像人們在一起撕打,但魯本斯的作品本身不給人煩亂的感覺,給人感受更多的是一種力量與速度之間的對抗。這就是歐洲人所謂的徵服與戰爭和掠奪的感覺。魯本斯在這方面用他的繪畫很好地為我們詮釋了這一點。
魯本斯的作品描繪的實際上是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世界,這種大型猛獸雲集一堂和所有的人類在一起搏鬥的場景,在生活中無論如何也絕對見不到,但是魯本斯在三百年前自己的繪畫裡就做到了這一切。魯本斯的繪畫整體來看是一個傾斜的金字塔形狀,是不穩定的。以馬和一躍而起的老虎,包括下邊與巨石搏鬥的歷史之間的三角形的關係,是一個傳統的古典繪畫的三角形的構圖:金字塔式的構圖。但是這個金字塔好像要隨時被人拉垮一樣。
魯本斯特別熱衷於畫這種帶有肌理的樣式,喜歡帶有裝飾性的紋樣,比如說他喜歡畫獸皮、虎皮、獅子的棕紋、人們的盔甲以及衣服絲綢的亮光的感覺,這些人整體感覺都在閃閃發光,給人一種錯覺。魯本斯的繪畫實際上除了寫實之外增加了一些裝飾效果,他的這個裝飾效果絕不是我們所謂的工藝美術性當中的裝飾性。魯本斯的繪畫解決了寫實繪畫如何具備華麗裝飾感的問題,這是巴洛克藝術要解決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魯本斯繪畫的局部特別真實,不管是動物還是人,包括這隻老虎一躍而起死死咬住騎士的肩膀,好像一瞬間就要把整個人和馬拽倒在地上。魯本斯喜歡畫這樣驚心動魄的場面,而且他的作品對於後世的影響特別大。魯本斯的繪畫作品經常給人一種夢幻的感覺,這就是典型的巴洛克風格帶給人的感受。
【作者介紹】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教名伯多祿·保祿·魯賓斯,17世紀佛蘭德斯畫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節。魯本斯是佛蘭德斯畫家,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魯本斯出生於德國錫根,在他的父親去世後,12歲的魯本斯跟隨母親回到了西班牙統治下的家鄉安特衛普,並在那裡接受了天主教洗禮,而宗教也成為魯本斯畫家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個主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