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和出殯,都是人生中的大事,想必大家身邊也都有發生過,也親眼見過辦這些事一般都是比較隆重的。但是如果在同一條路上,一個辦紅事的隊伍和一個辦白事的隊伍相遇,又不能同時通行的話,那想必也是比較尷尬的。今天,有網友爆料稱,在雲南就發生了這麼一件事:一家出殤,死者24歲;一家結婚,新郎23歲,雙方在路上相遇,而且是在差不多的直角彎路相遇,路比較小,不能同時通行,又誰都不願退後讓行,就這麼堵了2個小時。
其實遇到這樣的問題,對於結婚的人而言,說不糟心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既然事情已經發生,那麼僵持著堵在路上肯定也不是辦法。一般從古人的相關經驗來說,大多都會優先遵從「逝者為大」的標準,讓辦喪事的人先過去。畢竟一個辦喜事的人「走在死者之前」,這說起來也是不吉利的。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死者的棺材也可意為「升官發財」,因此在協商讓辦喪事的一方優先通行的時候,可以順帶給辦喜事一方一些紅包之類的東西。這樣不僅就可以順利解決了問題,而且也會讓辦喜事的人心裡沒有那麼大的落差感。當然,具體的話,每個地方的風俗可能也不盡相同,具體也可根據本地的風俗來決定。總之,耗著肯定是不行,積極協商才能解決問題。
當然,對於這樣的事情,如果換個思路,其實也無所謂,誰讓誰先都一樣,看你自己怎樣想!結婚是兩個人一輩子的事情,來日方長,以後的日子過得好與壞,要看的是結婚雙方本身的品行和能力,這與死者無關。一對新人成為夫妻,是一個新的開始,懂得禮讓包容,才是婚姻長久幸福的基礎吧?
無論如何,如果這種時候已經遇上了,對於雙方來說,趕緊解決了事,才是最重要的事。畢竟這種事對雙方都是至喜至悲之事,誰心裡都不好受,也都「趕時間」。但是實在要說起來,與死者搶著「趕時間」,好像也不太吉利呢!
此時,隊伍裡要是有個善於調解的人,就十分重要了,說上兩句,這事就過了!不管同向還是反向,白事去的都是陰間,讓人家先走,也算是積德。如果一定要說結婚不走回頭路,那新人就下車,站旁邊等一會唄!辦喪事的人給新人發個紅包,那不就是「發財」了嘛!
無論如何,雙方和平協商解決,儘快處理好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呢!
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