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區教育要高質量高顏值發展

2021-01-11 深圳晚報

▲光明區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大會現場。

深圳晚報訊 (記者 石丹) 1月10日上午,光明區召開首次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大會,標誌著光明全面吹響從「有學上」向「上好學」的進軍號角。本次大會以現場和電視電話會議結合的形式,設置一個主會場和四個分會場同時開展。光明區委書記劉勝,深圳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立,光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周榮生、光明區政協主席李世清等出席會議。光明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負責人、光明集團企業代表,區各學校幼兒園代表參加。會議由區委副書記、區長候選人、區政府黨組書記蔡穎主持。

到2025年,光明區將新增基礎教育學位6.88萬座,包括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4.94萬座、新增幼兒園學位0.8萬座、新增公辦普通高中學位1.14萬座。

劉勝表示,基礎教育承載民生幸福、關乎千家萬戶、關係光明未來。全區上下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超常規的速度,加快打造與世界一流科學城相稱的高品質教育,以奮鬥者的姿態趕超奔跑,全力推動光明基礎教育實現高質量高顏值發展,打造一批質量高、叫得響的名校,培育一批有能力、有水平的名師,創建一批有影響、有分量的名課,產出更多有理想、有追求的優秀學子,做不負光明教育的追夢人。

藍圖

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4.9萬座

會議對《光明區公辦義務教育和公辦幼兒園學位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5年)》進行解讀。

為進一步優化公辦中小學及幼兒園布局結構,增加學位供給,推動區域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光明區根據全市基礎教育發展總體規劃並結合區內實際情況,制定了《方案》,提出「到2025年,光明區將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4.9萬座,新增幼兒園學位0.8萬座,全面實現基礎教育優質發展」。學位建設目標分為兩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從2020到2022年,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約2.8萬座,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約0.5萬座。將全面消除超國家標準班額現象,優質教育資源進一步擴充,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取得重大進展。

第二階段是從2023到2025年,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約2.1萬座,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約0.3萬座。將全面消除學校超核定規模辦學現象,形成資源充分、選擇多元、質量一流的基礎教育發展新格局,實現較高水平的教育現代化。

《方案》提出,要把公辦義務教育和幼兒園學位建設納入光明區「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為學位建設提供保障;優化教育布局,科學合理規劃中小學及幼兒園,促進各片區教育均衡發展;優化存量、擴展增量,創新土地供應機制,確保用地供給;加快專項規劃審批進度;改善交通環境,滿足教職工以及學生家長的出行需求。

當天下午,光明區教育系統分成八個討論組,圍繞「「強化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改革創新,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打好民辦教育規範提質攻堅戰,推進高端特色發展」「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鍛造『四有』好老師」「提升學前教育保教質量,奮力交出『幼有善育』教育民生滿意答卷」「建設一流教育服務體系,奮力交出『學有優教』教育民生滿意答卷」「打造高顏值、高品位、高質量的『百年名校』」「實施基礎教育學位保障攻堅行動,教育公平縱深推進」等主題展開充分研討並召開座談會,凝聚共識、集中智慧,共繪教育高質量發展藍圖。

跨越

區域教育高地雛形初現

光明行政區建立兩年來高度重視基礎教育發展,把基礎教育作為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石,推進力度、投入力度、質量提升成效實現「三個空前」,區域教育高地雛形初步顯現。

優質學位建設實現大跨越。兩年來,光明區新增中小學學位2萬餘個,新增幼兒園學位近1.8萬個,學位增量超過過去十年學位增量的總和。全市率先完成公辦幼兒園建設「5080」任務,引進6所市屬優質幼兒園分布在全區6個街道。高起點開辦華中師大附屬光明勤誠達學校、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深圳實驗光明學校,掀起了「光明名校潮」。

教師隊伍建設實現大提升。兩年來,光明區公開引進名校長10名,引進優秀骨幹教師107名。引進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外名校畢業生503人,研究生佔比85%以上。成立光明區教師發展中心,打造五級教師成長體系,累計開展培訓近5萬人次。光明區教師先後取得「全國優秀教師」「深圳市年度教師」「廣東省最美教師」零的突破。

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大突破。成立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光明分院,配齊配強教研隊伍,指導各學校有效開展線上線下教學,實現高效學習、科學備考。2019年全區公辦高中本科上線率首破80%,高考績效排名全市第二。2020年全區公辦高中本科上線率84.36%,穩中有進。2020年中考成績總分超過430分的考生增幅36.6%,區實驗學校一考生奪得全市唯一最高分。同時,光明區還率先在全市掛牌勞動教育實踐基地,6所學校獲評國家、省級特色學校。

光明教育將始終與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同頻奮進,打造深圳區域教育高地,全力推進新一輪跨越式發展,為光明區「爭做深圳參與未來科技競爭的第一艘「衝鋒舟』」深化根基,創造優越條件,培育一流資源,儲備未來智力,厚植「科技·生態·幸福」理念,探索出加快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的「光明路徑」。

相關焦點

  • 光明區國防教育基地揭牌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關萬學)昨日,光明區國防教育基地揭牌暨線上國防教育展館啟用儀式在光明區育新學校舉行。這是光明區探索區校合作建設模式、落實全民國防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
  • 光明區召開國防教育骨幹隊伍專題培訓會 推進全民國防教育常態化
    推進全民國防教育常態化 信息來源:光明區 信息提供日期:2020-11-19 09:38 【字體:大中小 】 視力保護色:   11月18日下午,光明區2020
  • 深圳光明區國防教育基地正式落戶育新學校,線上展館同步啟用
    光明區國防教育基地正式落戶育新學校,並正式啟用線上國防教育展館。據悉,光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國防教育工作,去年,光明區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區級國防教育辦公室,軍地合署辦公,實體化運作,全面統籌全區國防教育工作,整合全區軍地國防教育資源,初步實現了國防教育常態化
  • 和聲高八度,奏響高質量發展交響曲
    杭州市臨安區職業教育中心開展2020學年暑期師德培訓2020學年是學校由苕溪時代到集賢時代的過渡期,是學校提高辦學質量的爬坡期,更是學校實現現代化治理的關鍵期。「高質量升學、高品質就業」的辦學目標需要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教師隊伍。為此,學校於2020年8月12日至8月29日開展暑期師德培訓。
  • 西夏區完善「N+1」京銀教育合作模式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辦高品質教育,建高品質學校。今年西夏區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持續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全面提高教師綜合素養和教育質量,推動轄區教育高質量發展。 隨著網際網路+教育不斷推進,西夏區各學校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 金寨縣智慧學校建設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
    針對學校點多面廣、小規模學校較多、教師結構性短缺、課程開齊開足難這一突出短板,金寨縣以智慧學校建設為主抓手,著力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積極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努力實現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高站位積極推進。金寨縣把智慧學校建設作為促進優質教育均衡發展、讓城鄉孩子站上同一起跑線、徹底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努力補齊山區教育資源短板。
  • 讓學生站在教育的正中央!黃岡市初中教育高質量發展培訓會有感
    【編者按】《讓學生站在教育的正中央》,這是白果中心學校副校長、鎮中校長吳成效在參加黃岡市初中教育高質量發展培訓會後撰寫的一篇體會文章。文章旗幟鮮明地闡述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既有學習考察後的感悟體會,也有辦學過程中的探索實踐,還有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個人思考,是一篇有思想高度、有理論深度、有實踐廣度的文章,值得各位校長學習借鑑。
  • 國家發改委:打造師範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領頭雁
    新華網北京9月4日電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作為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也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師範教育是培養教師的教育,是教師隊伍的源頭活水。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推動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結構調整中,積極加大對師範院校的支持力度,並重點加強幼兒教師、特教教師等急需緊缺教師培養,有針對性地彌補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等突出短板。」優化周轉住房環境,讓鄉村教師居住安心。
  • 推動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
    大 中 小   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對體育工作寄予了新的期望。
  • 全國人大代表王雪梅:讓海洋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
    尤其提到要大力發展藍色經濟、建設海洋強國,再次表明了國家對海洋的高度重視,聽後很振奮。」3月20日,在日照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從北京回到日照的全國人大代表、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研究員王雪梅在接受採訪時,仍難掩激動。1987年,王雪梅從山東海洋學院(中國海洋大學前身)水產養殖專業畢業,如今已經在日照近海生物領域探索了30多年,成了名副其實的「海的女兒」。
  • 打造城市環境「高顏值」 服務經濟發展「高質量」
    一直以來,市城管局黨委把「環境美」作為矢志前行的核心追求,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高質量城市管理細節之中,實施城市「全周期管理」,推動更高水平美麗鎮江建設。進小區、下工地、理街巷破解「頑疾」。去年以來,新建、改建三中、雲開甲第等14個停車場,大力開展道路停車泊位排查工作,新增停車泊位4448個。
  • 76家評價組織參與1+X證書建設 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遊戲美術設計1+X證書體系由國內文創行業教育領域的高端品牌完美世界教育負責建設。  「十三五」期間,國內職業教育邁入了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有力服務國家戰略。為了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教育部採取了向產業開放、向企業開放和向世界開放等探索。像完美世界教育這樣的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就是企業開放導向的一部分。截止2020年12月,教育部共組建56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遴選了76家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
  • 新華網評:高起點開局 高質量推進
    翻開公報,有一個詞多次出現,即「高質量」: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方方面面的要求和部署匯總起來,高質量發展的未來圖景愈發清晰,一個「邁上新的大臺階」的中國的輪廓愈發清晰。  量積累到一定階段,必然轉向質的提升。
  • 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教育初心是什麼?「未來才俊」有答案
    青島理工大學牽住改革「牛鼻子」,用好「關鍵一招」,闖出一條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本期走進青島理工大學,探求學校的「發展密碼」。學高為師,身正為範。2020年11月,青島理工大學高偉俊教授再次向「未來才俊」獎學金項目捐款25萬元人民幣。自全職加盟學校以來,高偉俊兩年已經累計捐款61萬元。
  • 推動井岡山高質量發展的調查思考
    沒有現代化的產業支撐,只靠「輸血」不能「造血」,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就只能是空中樓閣。只有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在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上作示範」的重要要求,不折不扣落實到「向特色優勢要競爭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來,才能持續把為老區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
  • 逐夢大灣區建設浪潮 新橋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過去的2018年,新橋街道在營商環境、城市品質、公共服務等方面花心思、補短板、出實招,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躍升。新的一年,乘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東風,新橋街道各項事業正駛入發展快車道。2019年新橋街道將堅持「古鎮新韻、智造新城、綠美新橋」目標定位,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打造深圳西部城市中心品質城區,在建設先行示範區、創建強國城市範例的新徵程中爭當標杆。
  • 八大關鍵詞讀懂2020年深圳教育
    面對學位需求,深圳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千方百計建學校、增學位、提質量,但高供給仍難充分滿足入學需求。今年12月,深圳出臺《關於加快學位建設推動基礎教育優質發展實施意見》(下稱《意見》),將以最實舉措攻破學位建設「中梗阻」,到2025年新建基礎教育學位近百萬個。
  • 成工重工董事長朱文彪:以高品質裝載機推動砂漿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論壇上,成工重工董事長朱文彪應邀發表了《用技術推動高質量經濟發展》的主題演講。演講從「新經濟的方向」、「新經濟的微觀和宏觀價值」以及「影響新經濟發展的思維誤區」三個方面向參會嘉賓闡釋了成工重工對新經濟的理解。
  • 常州:以提案辦理高質量推進發展高質量
    以提案辦理高質量推進發展高質量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以來,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參加單位、專門委員會、界別組,以提案形式提出意見建議381件,立案359件,圍繞加快智能製造產業發展、提升城市能級和區域競爭力、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等積極建言。提案分別送交74家單位辦理,均已按時辦復,273件提案被採納,53件提案被部分採納或列入計劃採納。
  • 黃欽:未來五年,無錫要勇當全省高質量發展領跑者
    作為長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之一,省委對無錫「十四五」發展提出要求,要更有底氣地喊出「高質量發展看無錫」、在國家「強起來」 的歷史進程中烙下太湖印記。   2020年12月,江蘇「踐行囑託開新局」全媒體主題採訪行動第三站走進勇創全省「強富美高」建設示範區的無錫,無錫市委書記黃欽接受江蘇廣電總臺記者採訪,分享「十三五」發展經驗,描繪了「十四五」城市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