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智慧農業?

2021-01-09 放學別走餓

就是利用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把農業和農民生產出來的農產品的某一特定屬性進行深度的改造,實現農產品的高端化、便利化、集約化以及產業化。

新型農業的發展,智慧農業已經離不開每一個老百姓。《中國智慧農業發展報告2017》指出,全國新型農業農村綜合體整體均可實現年增長35%以上,與我國經濟總量增長速度保持同步,已是繼美國、日本之後的新型農業大國。那麼,中國新型農業發展的新風口都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信息化的推動很多人以為,信息化只是一個集體智慧的增強,而對於整個新型農業所起的促進作用並不大。其實不然,信息化在推動新型農業發展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新型農業的發展需要有前端信息的全面共享,既要廣範圍擴大農產品的銷售渠道,還要增加網上商城渠道,以及給渠道加上網際網路思維。

而在信息共享上,新型農業還需要整合農業基礎設施、產業資源、人才資源等所有方面,促進整個村裡的發展,把農業生產做到真正的產業化、標準化,讓農業更上一個新臺階。分享可能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一個新型農業的發展形勢,近年來隨著農業的發展,農民的分享逐漸興起,農民之間圍繞分享而展開的內容豐富多彩。

這些內容通過微信、微博、甚至直播等手段傳播出去,給農業生產推動發展。甚至,這些可以隨時消費、帶來農產品增加的微創新,也提高了我國農業農村的生產效率。看一下我國近幾年農業農村的發展情況就可以明白,人均農產品產量進一步增加,農業基礎設施不斷改善,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進一步提高,消費者選擇更加自由,農產品溢價空間更大。智慧化新型農業,信息和基礎設施的發展,讓農產品從種植到深加工全生命周期發展,極大地加快了農業農村向高質量發展的進程。

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推動部分農產品質量和產量發展的基礎設施的健全和完善,也是新型農業發展的必要因素。農村將全面煥發新能量。新型農業已經越來越被廣大農民所看重。小戶經營、集約化、標準化將成為目前農業經營的主流形式。農村市場將超過原有的三分之二,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將越來越多。新型農業專業的農產品物流,每一畝地可創造極高的利潤。新型農業,發展農產品電商,讓農民專業化,讓農產品進城銷售。農業是一門高端的學問,只有深入了解農業,懂得農業的每一條消費線索,以及了解農產品如何出售,才能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

現在的農業,做農業的人很多,但是做好農業的人卻很少。現在的農業不是缺人,而是缺好人!農業是長期投資,需要很多時間,金錢投入,短期內很難看到投資回報率。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智慧農業?ai+3d列印的三維農業生產數據監測系統
    什麼是智慧農業?ai+3d列印的三維農業生產數據檢測系統。它是由湖南智慧農業聯盟聯合湖南廣播電視大學、藍州天生科技共同打造的三維創新型農業產業生產信息系統。通過3d列印的立體智慧農業生產數據檢測系統,有效的預警農業問題,如病蟲害,營養消耗過快,農藥殘留超標,肥料使用過量等問題,從對接,代理商和經銷商對接,農業專業人員協助監督,品牌推廣,合作機構之間互聯互通,形成農業生產、農產品品牌的建設。
  • 智慧農業:農業智能水肥一體化中的過濾器
    智慧農業:農業智能水肥一體化中的過濾器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將水通過直徑約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頭送到作物根部進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乾旱缺水地區農業生產中最有效的一種節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達95%。滴灌較噴灌具有更高的節水增產效果,同時可以結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
  • 毛球科技集團助力四川省德陽智慧農業發展,打造全新智慧農業平臺為...
    大會上毛球科技集團聯合中國農業銀行德陽分行與德陽市新型農業農村人士聯誼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智慧農業平臺為產業賦能。據介紹,此次合作將基於區塊鏈技術打造全新「智慧農業」平臺,充分應用傳感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前沿技術,構建成集新興的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一體,依託部署在農業生產場地的各種傳感器和通信網絡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
  • 農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智慧農業」?有物聯網基因是前提
    智慧農業的概念對很多農業從業群體來說並不陌生,智慧農業能夠代替人工實現農業的生產管理,但是農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智慧農業?或者什麼樣的智慧農業研發機構才能真的讓農業更「智慧」?或許很多人並未想過。對智慧農業的定義,比較普遍的說法是智慧農業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中去,運用傳感器和軟體通過移動平臺或者電腦平臺對農業生產進行控制,使傳統農業更具有「智慧」,集成應用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物聯網技術、音視頻技術、3S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及專家智慧與知識,實現農業可視化遠程診斷、遠程控制、災變預警等智能管理。
  • 農業管理+AI「玩轉」智慧農場
    原標題:農業管理+AI「玩轉」智慧農場   日前,由廣州極飛科技有限
  • 智慧農業撐起「脫貧傘」
    每日清晨,天微微亮,68歲的黃玉美便戴著帽子,到村外不遠聯一村朝陽綠色蔬菜種植基地(以下簡稱「智慧農業基地二期」)上班,一天就有80元工資收入。經過調研,發現關鍵是要因地制宜做強特色農業,強化產業發展,打造脫貧的內生動力。」廣汽集團派駐聯一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劉龍騰表示,根據聯一村耕地面積大的實際情況,將完成土地整合後的大片土地充分利用,依託廣汽在製造領域的優勢,導入智慧農業概念,實現集水肥一體化自動灌溉和遠程監測等,科學種植,破解勞動力缺乏難題,又提升貧困戶、村民、村集體收入。
  • 打造智慧農業的崑山樣板
    CCTV發現之旅頻道 播出15分鐘專題片《智慧農業的崑山樣板》, 介紹我市通過打造智慧農業農村管理平臺, 賦能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 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走出了獨特的智慧農業
  • 未來農業長啥樣?5G+智慧農業示範基地亮相臺創園
    2020-05-08 10:21圖文來源: 揚子晚報 未來農業長啥樣?5G+智慧農業示範基地亮相臺創園點點手機,20公裡外種植大棚被「喚醒」這邊生菜、空心菜養分不足需要施肥,那邊的西紅柿光照太強需要遮陽,草莓區空氣溼度不夠需要補水……這在傳統農業大棚裡,工人們定是忙得手忙腳亂,而在辦公室裡面喝著咖啡的南京科沃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苗珍只是輕點了幾下手機,遠在20多公裡外的大棚突然被喚醒,西紅柿東側的遮陽簾緩緩下降
  • 順豐發力智慧農業+智慧物流的一體化服務模式
    在熱火朝天的當下,中國水果產業到底需要些什麼? 順豐切入點:智慧農業+智慧物流的一體化服務模式 作為物流行業的高材生,一向以高品質著稱的順豐提出並開始實行了
  • 「智慧農業」項目昨對接祐康集團
    記者 李長燦   實習生 華文潔 徐燕飛  「『智慧農業』擁有的上遊農場資源是我們祐康需要的,而我們非常有競爭力的冷鏈配送系統,以及多元化的銷售渠道也能為『智慧農業』項目打開市場,我們雙方還是有較大的合作空間
  • 雷射平整機助力智慧農業發展
    按照傳統農業種植的方式,起碼上百人。而如今,在濱海新區灘河村唐家恂的智慧家庭農場裡,只需要3人便能輕鬆管理。方便快捷無人機助力智慧農業眼下正值春管的關鍵時節。唐家恂先成立了智慧家庭農場,並專門去南京學習先進種植技術。回來後,唐家恂一改傳統種植「人海戰術」,採用機械化種田模式。他還考取了低空飛行物操作證,並在今年4月購買了價值7萬元的大疆MG-1P-RTK農藥噴灑無人機。「現在種田都是規模化、機械化,我國也提倡智慧農業,所以我也要與時俱進,輕鬆種田。」唐家恂一邊操作著無人機,一邊告訴記者。
  • 智慧農業產學研職教創新聯盟在南京六合成立
    12月20日,2020智慧農業產教融合生態大會暨智慧農業產學研職教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南京六合區舉辦。該聯盟由南京市教育局、六合區人民政府支持,南京六合中等專業學校牽頭,國內20多家職業院校、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同發起,是一個非盈利性、開放型的智慧農業產學研合作平臺。
  • 第十一屆中國(四川)國際智慧農業展覽會
    --科技興農,服務三農  第十一屆中國(四川)國際智慧農業展覽會   時間:2021年7月26日-27日  地點: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   成都展·貴陽展·西安展   全國三大智慧農業設施展之一   2020年吸引來22000名觀眾齊聚盛會   為現代農業保駕護航  引領現代農業風向標   市場概況   隨著科技時代的發展,農業種植技術方式的不斷改進,不再是古代的傳統種植模式,現農村經濟收入不斷增加,由古代傳統的個體
  • 未來農業科技三個突破點:植物工廠、智慧農業、功能食品
    面朝黃土背朝天——這是人們對農業的印象。傳統農業是一種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產業,但科技的發展,特別是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物流業的飛速發展,正讓農業擺脫水土等資源和勞動力的束縛。那麼,未來農業什麼樣?:植物工廠、智慧農業、功能食品。
  • 智慧農業被持續炒作 芭田股份5連板後暴跌8%
    2019年以來,智慧農業板塊表現較為活躍,13隻成份股股價表現跑贏大盤,佔比逾六成。特別是本周一到本周四,更是被二級市場推上「風口浪尖」,板塊內個股「漲聲一片」。
  • 拼多多農研大賽:智慧農業萬裡長徵,從AI種草莓開始
    不過其市場意義在於,依託於拼多多連接的6.2億用戶,讓農業發展得到更多年輕人的關注和加入。有時候,這種外界的關注和鼓勵要比技術升級更加重要。智慧農業之輕,技術普及之重大約10年前,有關物聯網與現代農業的學術暢想已經被提出,並逐漸發展為更加系統的「智慧農業」。
  • 魚菜共生、滾筒式栽培……5G+智慧農業原來這麼厲害!
    20200423/ebc9e5e70e4845f6997c14aad8791332.shtml   魚的排洩物可為蔬菜提供養分,蔬菜吸收養分實現水質過濾;通過滾筒轉動栽培,讓植物均勻補光吸水……在南京江寧臺創園內的智慧農業科技展覽館裡
  • 大灣區智慧農業探索新模式 「網際網路+」助力糧食倉儲
    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夢想創未來之農業篇」中,科學界預測了「到2050年,全球糧食需求量增長70%左右,而且70%的人口將生活在城市,城市將成為未來農場的聚集地。」不可忽視的是,為了應對未來農業的需求,人們需要探索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並且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保證生物的多樣性,以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
  • 智慧農業時代的「新農人」
    新華社記者 劉 瀟攝  隨著現代農業不斷發展,各行各業不斷助力「三農」發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電子商務等新技術發揮支持作用,農村湧現出了越來越多區別於傳統農民的新行當,農村人的生活正逐漸發生變化。  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4位智慧農業時代的「新農人」,他們有的當上農業經理人,有的操控無人機做植保,有的探索用現代技術科學管理茶園,有的當上直播銷售員幫鄉親們帶貨。
  • 魚菜共生、數字魚 浙江德清讓農業更智慧
    在水產養殖領域,「智慧漁業」的聲音也越來越響亮。「你看這裡有條黑魚,我們可以把黑魚引到一個主要位置,然後進行投餵……」近日,禹越鎮三林村養殖戶陳建坤,向記者熟練地演示了他的養殖好「幫手」——「數字魚」的操作要領。禹越黑魚養殖已有20餘年歷史,是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