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管理+AI「玩轉」智慧農場

2020-11-2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農業管理+AI「玩轉」智慧農場

  日前,由廣州極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極飛」)與廣州世界幸福田園有限公司(下稱「幸福田園」)合作舉辦的的智慧農業示範基地活動在增城正式召開。作為大型現代農業產業園,幸福田園將在示範基地裡演示如何將無人機測繪、自動駕駛、農業物聯與人工智慧識別技術等運用於農場管理

  據悉,幸福田園在粵港澳大灣區擁有龐大的蔬菜產業資源,引入極飛智慧農業系統後,產業園正進一步普及使用新型農業科技,實現蔬菜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打造現代化智慧農業名片。

  「農田高清地圖」精準導航

  「沒有標準化,就難以實現規模化」。在智慧農業示範基地,工作人員正演示著如何利用無人機測繪與AI識別技術,為園區農田建立高清地圖,其RTK(實時動態測量)釐米級的高精度定位技術,能為自動化農業設備提供精準導航,從而保障標準化、規模化的農事服務

  幸福田園示範基地還曾助極飛測繪無人機與AI技術,進行菜苗的出苗分析與植株統計實地測試。基本苗是預測產量的重要依據,如果出苗數量偏少,就需要及時針對缺苗區域,採取補種措施;如果超過標準,則需要及時調整畝數。

  藉助此項技術,可精準統計單位種植區域內的出苗株數,並智能識別與計算缺苗面積,為農場精細化的生產管理提供科學生產決策

  智能農機作業「無人化」

  對於農場生產管理來說,勞動成本是一大支出。而智能農機憑藉日趨成熟的無人駕駛與自動化控制技術,正大力推動著農業生產的「無人化」。

  活動中,極飛農業無人機正進行自主施藥作業。據悉,通過採用iRASS智能離心霧化噴灑技術,能將藥液霧化成微米級顆粒,「此種作業方式可減少30%農藥化肥的浪費,節省近90%的農業噴灑用水。」現場工作人員介紹。

  極飛農業無人機可以搭載噴灑或播撒系統,進行自動化施藥或播種作業。以播種為例,極飛自主研發的高速氣流播撒技術,可以改進傳統飛播用量不準、播撒不均、傷害胚芽的缺點,通過高速氣流高效地將種子、化肥等1~10毫米的固體顆粒均勻噴射至準確位置。據了解,該技術「每小時能夠完成80餘畝的水稻播種作業,是人工播撒效率的50~60倍」。

  「智慧系統」助力生產降本增效

  通過引入極飛智慧農業系統,幸福田園智慧農場更大程度地實現了精準管理生產規劃和執行。如記錄不同生產階段所涉及的地塊、種肥農資耗材、農業設備使用情況等。農場管理人員通過系統後臺,就能實時監看選中地塊的農事記錄,並根據農機設備記錄的作業面積、施肥施藥量、畝收成量等數據,不斷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成本。

  「極飛的智慧農業生態系統為我們產業園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啟發。推廣新型農業科技,短期內雖然增加了投入,但長期看,一定比傳統的管理方式節省更多的成本,並將大幅提升效率,真正實現農業生產管理的現代化。」幸福田園智慧農業示範基地負責人表示。(遊仕文)

(文章來源:農業科技報)

(責任編輯:DF522)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智慧農業?ai+3d列印的三維農業生產數據監測系統
    什麼是智慧農業?ai+3d列印的三維農業生產數據檢測系統。它是由湖南智慧農業聯盟聯合湖南廣播電視大學、藍州天生科技共同打造的三維創新型農業產業生產信息系統。通過3d列印的立體智慧農業生產數據檢測系統,有效的預警農業問題,如病蟲害,營養消耗過快,農藥殘留超標,肥料使用過量等問題,從對接,代理商和經銷商對接,農業專業人員協助監督,品牌推廣,合作機構之間互聯互通,形成農業生產、農產品品牌的建設。
  • 家庭農場「玩轉」認養農業
    25日上午,位於九臺區九郊街道唐家村的微雨眾惠種植業家庭農場裡,來自九臺區九郊街道一家幼兒園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幼兒園認養的地塊,認識蔬菜作物,體驗採摘樂趣。紅纓好孩子幼兒園、白老師幼兒園、愛貝兒幼兒園……農場裡,一塊塊寫有不同單位名稱的標誌牌分外醒目。「這些都是被認養的地塊,每塊地88平方米。」
  • 農場經營|農場管理之六大錦囊
    農場管理方法必須經過探索、實踐、驗證的過程,才能找到農場最適合的管理方法,以下六條農場管理經驗可以幫助農場管理更加高效。 一、選對人員 農業管理跟別的行業不同,很難像工業那樣可以標準化,所以人對工作效果和效率的影響很大,同樣的工作,不同的人去完成,結果可能差別很大。因此要管理好農場,選人很重要。
  • 探秘數谷農場丨「嘗鮮」智慧農業,打卡梁平熱門研學旅行地
    」 ——重慶數谷農場 TA 集智慧農業、觀光旅遊、生態採摘於一體 憑藉滿滿的科技感 和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 成為我區
  • 共享農場興起,認養農業成為網際網路農場一個創新模式
    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場主,也開啟可智慧農場共享認養創新模式,網際網路共享認養農場利用「網際網路+認養農業模式平臺」的模式,通過認養農業模式平臺實現共享經濟,共享農場,打造現實版的開心農場。也可以在線發布農場活動,讓客戶參與報名,讓客戶親身體驗農場田園生活!模式優勢1近年來國家大力扶持網際網路+農業,重視網際網路+農業模式的發展及網際網路+農業品牌的建設。抓住國家政策快速發展更具競爭力的農業品牌及農業模式。
  • 打造智慧農業的崑山樣板
    CCTV發現之旅頻道 播出15分鐘專題片《智慧農業的崑山樣板》, 介紹我市通過打造智慧農業農村管理平臺, 賦能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 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走出了獨特的智慧農業
  • 臺灣農學教授手把手教農業:有機農場經營管理實務
    臺灣農學教授手把手教農業:有機農場經營管理實務 2014-04-20 09:41
  • 雷射平整機助力智慧農業發展
    按照傳統農業種植的方式,起碼上百人。而如今,在濱海新區灘河村唐家恂的智慧家庭農場裡,只需要3人便能輕鬆管理。方便快捷無人機助力智慧農業眼下正值春管的關鍵時節。唐家恂先成立了智慧家庭農場,並專門去南京學習先進種植技術。回來後,唐家恂一改傳統種植「人海戰術」,採用機械化種田模式。他還考取了低空飛行物操作證,並在今年4月購買了價值7萬元的大疆MG-1P-RTK農藥噴灑無人機。「現在種田都是規模化、機械化,我國也提倡智慧農業,所以我也要與時俱進,輕鬆種田。」唐家恂一邊操作著無人機,一邊告訴記者。
  • 「智慧農業」項目昨對接祐康集團
    記者 李長燦   實習生 華文潔 徐燕飛  「『智慧農業』擁有的上遊農場資源是我們祐康需要的,而我們非常有競爭力的冷鏈配送系統,以及多元化的銷售渠道也能為『智慧農業』項目打開市場,我們雙方還是有較大的合作空間
  • 認養農業走紅!網際網路+農業「種出」現實版開心農場
    由90後溫州創業青年巫逢洲、劉秀峰等創辦的「猴集」平臺,將「開心農場」遊戲變成現實,讓城裡人有機會當「農場主」,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體驗。  通過農產品預售平臺認領土雞、網上認種農田農地、認養楊梅樹可採摘品嘗……如今在溫州,越來越多的項目結合「網際網路+」的方式,實現農業智慧化生產。這種「認養農業」走出了鄉村振興的新模式,為農民擴產增收打開新渠道,也逐漸帶動一股城鄉互動的新風尚。
  • 我國傳統農業仍以家庭農場經營為主
    目前,我國傳統農業仍以家庭農場經營為主,家庭農場市場潛力大,空間大,抗風險能力強。在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傳統農業一般仍存在著財政投入少、人工成本高、技術成本高等問題。因此,對當前家庭農場市場進行細分會產生新的發展機遇,以下兩個方面可以簡單作為參考。
  • 九成功智慧農場迎來第一波認種認養客戶
    近日,東勝區教育體育局包聯幫扶九成功村智慧農場,在駐村工作隊、村委和駐地企業的努力下,現農場基礎建設都已完善,目前認種蔬菜(茄子、青椒、尖椒、秋葵、柿子、黃瓜、豆角)長勢喜人,黃瓜、尖椒等蔬菜可以採摘,配套開發了撿雞蛋等項目,來到九成功村還可以買到農家雞蛋及農戶家種植的豌豆及各種蔬菜,7月5日,正式開園,迎來了第一波認種客戶採摘。
  • 2020年江西省農業經理人到浙江省學習農業管理種植
    近日,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組織省農業經理人培訓班學員到浙江省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園、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實地進行學習、實訓,並聘請相關基地或者農業企業高管進行專題講座。學員們先參觀了浙江省金華市迷農家庭農場,了解當地家庭農場的發展模式和現存業態;接著到浙江一裡谷生態農業體驗園,現場感受了智慧農業的先進模式。在湖州,學員們先後參觀了雙林省級萬畝稻蝦混種基地、農業龍頭企業南潯南元裡生態科技農業有限公司、湖州湖羊養殖生態基地,對浙江省的農業發展業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 農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智慧農業」?有物聯網基因是前提
    智慧農業的概念對很多農業從業群體來說並不陌生,智慧農業能夠代替人工實現農業的生產管理,但是農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智慧農業?或者什麼樣的智慧農業研發機構才能真的讓農業更「智慧」?或許很多人並未想過。對智慧農業的定義,比較普遍的說法是智慧農業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中去,運用傳感器和軟體通過移動平臺或者電腦平臺對農業生產進行控制,使傳統農業更具有「智慧」,集成應用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物聯網技術、音視頻技術、3S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及專家智慧與知識,實現農業可視化遠程診斷、遠程控制、災變預警等智能管理。
  • 未來農業科技三個突破點:植物工廠、智慧農業、功能食品
    :植物工廠、智慧農業、功能食品。植物工廠技術的突破,使高樓農場、荒漠農場、太空農場、航海農場、極地農場等成為可能。根據目前的技術水平,1萬平方米的百層大樓可日產生菜、小白菜180噸,如果建設植物工廠,4棟大樓就能滿足新加坡 600萬人每年25萬噸蔬菜的需求。
  • 臺灣:60歲老農如何玩轉農場新營銷?
    由於規定休閒農業不得改變農地用途,即使是建造遊客休憩區等設施,也不能超過農場面積的10%,更不可能建造人工遊樂場。所以整體思路是以田園景觀、自然生態,結合農業活動及農家生活,提供大眾休閒,增進人們對農業的體驗,從而提高對農業農民的關注與支持。他們允許遊客來採摘,按照市面上的價格直接售賣,沒有了中間商這一環節,獲得的利潤更高。他們也租遊覽車,自己給遊客做導覽解說。
  • 大灣區智慧農業探索新模式 「網際網路+」助力糧食倉儲
    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夢想創未來之農業篇」中,科學界預測了「到2050年,全球糧食需求量增長70%左右,而且70%的人口將生活在城市,城市將成為未來農場的聚集地。」不可忽視的是,為了應對未來農業的需求,人們需要探索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並且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保證生物的多樣性,以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
  • 騰訊AI+農業落地中國:AIoT智慧種植方案iGrow,遼寧基地番茄豐收
    今日,騰訊公布兩個AI+農業領域項目的進展。首先是騰訊和世界著名農業學府荷蘭瓦赫寧根大學(下稱WUR)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國際智慧溫室種植挑戰賽」已經完美落幕。另外,騰訊AIoT智慧種植方案iGrow在農業大省遼寧的「小番茄栽培試點」引來第一波豐收,每畝每季的淨利潤增加了數千元。
  • 行業觀察 & 四招解決農場管理的磨洋工問題
    ,農場集合人力、物力、財力、管理等主要生產要素,進行統一搭配,在農業生產中獲得可持續競爭優勢。  農場人員管理的的重要性  農場人員管理是尤為重要的一環,如果管理跟不上,農場經營效率的優勢就不具備,甚至是劣勢。現代農業以農場為表現形式的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信息化、標準化等優勢明顯,怎樣提高農場管理水平,充分調動農場工人的勞動積極性,就成為農場經營成敗的關鍵。
  • 松江區農業農村委:「家庭農場」有法可依,農業再譜新篇章
    通過十三年來精心培育,松江「家庭農場」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可供借鑑的做法和經驗,近年來吸引全國各地考察團和專家學者來訪問、研究、探討。「家庭農場」掀起一股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創新的熱潮,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有生力量,「家庭農場」生產經營模式逐漸遍布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