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為犬只植入晶片,引來熱議。未植入者將被視為無證養犬的政策,也被愛狗人士非議,引發眾多網友討論。
根據報導,據深圳市地方性的管理規定顯示,9月底之前,為警示期,督促養犬者主動為犬只注射電子晶片;10月份後,犬只未植入晶片,將被視為無證養犬。
深圳市寵物醫療協會會長喻信益專程來到活動現場,他給居民解釋說,給犬只植入的晶片,只有一顆米粒大小。只需注射在犬只的頸部右上側皮下,按壓幾分鐘即可。深圳注射的犬只晶片表面覆蓋了生物性的材料,材料與犬只體質相適應,防滑離和防損傷,對犬只的健康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此外,犬只晶片有認主功能,通過它可以證明犬只主人的身份,幫助市民儘快找回丟失犬只;有效杜絕遺棄犬只行為;為攜犬出入境做好準備等。
據統計,目前深圳有22萬隻犬。深圳犬只晶片記錄的為國際唯一編碼的一串15位數字,可通過專業設備經合法授權後讀取晶片編碼,並連接主管部門系統後臺可獲取養犬者姓名、聯繫方式、犬名、犬種等信息。該晶片有效期可達15年以上。
治理狗患、規範養犬,各地頻頻出招。比較而言,深圳此番舉措,採取了技術化的路徑,全市所有犬只都將免費植入晶片,堪稱另闢蹊徑。而且,整個項目由政府統一採購、委託服務。
植入晶片到動物體內,已是成熟的技術,此前在野生動物救助、野外放歸追蹤等領域已有運用。本質上說,此類晶片只是一個存儲載體,只用來表明犬只身份信息,並不涉及數據傳輸、實時交互等更高階的功能,故而其穩定性、安全性都更有保障。
給犬只植入晶片,在經濟層面、技術層面,都是可以接受的。有些人之所以心存疑慮,更多還是出於心理認同,比如,有人認為這有損動物福利。但是,福利(或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愛養寵物的人,就要擔負起相應的責任。
一些人過於偏執的「動保主義」和「動物福利」理論,往往沒有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近些年來,由於不文明養犬衍生的人犬矛盾前所未有的激烈,市民對於犬只的包容和耐心幾近耗盡。長遠來看,這反倒會擠壓犬只在城市正常的生存空間。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狂犬病疫苗批發總量2017年為7780.73萬份,產銷量高居世界第一,約佔全球數據總量的80%。僅2018年的前十個月中,因不文明養狗引發的傷人事件就多達7千餘起。近年來,關於養犬人不牽狗繩、不及時清理糞便、犬吠擾民等不文明養犬行為的投訴比比皆是,進而引發大量糾紛,已逐步演變為社會公害,成為影響居民生活的難點問題。
據相關媒體報導,2018年9月,懷孕8周的張女士在小區中被一條突然躥出的大狗咬傷小腿。張女士被告知,接種狂犬疫苗並不適宜懷孕三個月內的她,有可能會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從生育安全考慮,注射狂犬疫苗後,她不得不進行了人工流產。從天而降的犬傷,給張女士身心帶來極大創傷,至今未能平復。
許多養狗人士都以「自家的狗性情溫順,不會咬人」為由放鬆了警惕,以致釀成大禍。深圳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以來,深圳犬傷門診量以平均每年超過10%的幅度快速上升,而短短數年中,狂犬病疫苗接種人數超過了200%。
事實上,因不文明養犬而誘發的社會惡性事件絕非僅此一例。2018年6月,兩歲孩童被貴賓犬咬傷,其父與狗主人交涉未果,後將寵物狗摔死;9月,杭州一孕婦在散步時被未拴繩的寵物狗驚嚇,衝突中致其早產;
10月,有男子因鄰居家養的狗常吠影響其睡眠,多次交涉未果,而刺殺鄰居,致3死1傷;11月,因業主總是不剷除寵物糞便,物業工作人員張某在屢次交涉無果的情況下怒而出手,致狗主人手指骨折、爭執雙方全身多處挫傷。
以國內很多城市的情況看,辦理狗證、打疫苗主要靠自覺,不出事兒基本沒人管,咬了人大多也是賠錢了事。而在很多發達國家,養狗絕不是如此簡單,比如在加拿大,事先要接受「是否適合養狗」的資格審查;在瑞士,必須接受課程訓練並通過考試才能養狗;
在德國,要給狗買責任險;狗在法國和義大利,必須要植入微晶片,以保證各種信息可追溯,如果虐待或遺棄寵物,將會被重罰。其根本,就是將狗與主人建立起可見的聯繫,倒逼其履行應盡的責任,以確保公眾的利益不被侵犯。
根據《深圳市養犬管理條例》的硬性規定,是強制要求為犬只植入晶片。這意味著過渡期之後,無證養犬行為就包括了未給犬只植入晶片。即使有狗證,也將受到處罰。通過與寵物醫院聯動,無晶片的犬只,也將享受不到接受注射疫苗和治療等相關服務。
一枚小小晶片,就是一個身份,一份責任,並不會給犬只帶來損失,但會給市民帶來一份基於秩序之上的安全感。犬只相當於擁有了終身有效的電子身份證,可以證明犬只主人的身份,查詢疫苗注射情況。不僅在發生傷人事件之後便於追責,而且能夠有效避免遺棄犬只的行為,更好地保護動物權益,在尋找丟失犬只時也有很大幫助。進一步說,這也能在相當程度上倒逼市民文明養犬。(趙秋菊)
作者簡介:
趙秋菊,漯河市實驗小學語文教師。河南省作協會員,漯河市作協副主席。漯河市優秀班主任,漯河市優秀教師,漯河市骨幹教師,漯河市師德先進個人。喜歡沉浸在書香裡,陶醉在山水間,牽手紅黃藍,寄情訴筆端。
關注一下,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