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讓綠色的藻類,緩慢爬滿魚缸的石塊和造景?小魚缸親自實踐

2020-10-06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我們飼養各種原生觀賞魚,如果魚缸內能夠有些許綠色,一定可以為整個魚缸的造景平添幾多意境,如果說在金魚缸裡培養青苔,那個其實並不難,特別是室外的水缸,只要有陽光、水質較為清新就可以做到,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但是,如何能在飼養各種原生魚的玻璃魚缸內,培養出碧綠的絲藻和青苔呢?需要什麼樣的燈光,開啟的時間多長為好?

這種操作,養魚老道也是第一次試驗,並且獲得了一些心得,在此和各位魚友簡單分享一下。

第一、引種絲藻或者青苔,任其緩慢成長,這個期間我並沒有刻意加強光照

很多魚友問到了如何引種絲藻,到底應該怎麼放置它們?

絲藻是除了小球藻以外,最容易在室外的蓄水容器中形成的一種藻類,大部分的情況是,只要有些許光照,初期就會出現綠水和褐藻,關於這個綠水的控制,就是一個陽光的強度和有效的過濾效果,也就是說,光照不要太強,避免小球藻過度爆發。

如果過度爆發的話,我們可以使用到一個小過濾,去把它們有效去除,褐藻可以擦去或者不管它,只要是水質看起來不是菠菜湯,能夠一清見底,很快就會出現絲藻,到了後期,也會夾雜有部分的青苔。

這個時候,絲藻就會越長越長,我記得今年夏季有一次,我的整理箱中,一塊絲藻的長度就達到了一米多。

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稍微截取一小塊絲藻,直接扔進魚缸內,進行引種培養。

但是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過濾的水流不能過強,放置絲藻的位置儘量避開水流或者找一個造景石適度壓住即可。

也就是說,壓住絲藻的一角,剩餘的任其自由在水中飄蕩。

在那個期間,我並沒有去刻意加強光照,因為當時,我並沒有想到,要讓它們整缸鋪滿。

第二、加強了光照以後,魚缸的前半部分絲藻生長很旺盛

由於原生魚的進入,整個魚缸需要有綠色作為陪襯,因為我的兩側缸壁沒有遮擋,導致鰟鮍魚的發色不是很好,所以我決定,開始加強光照,把小小的普通魚缸燈,挪到了魚缸的最前部,並且光照的時間改為,從早上六七點鐘開始,一直到晚上十一點結束。

在這期間,這個魚缸曾經爆發過褐藻,最後通過一條清道夫給它去除了,只要是褐藻一去除,騰出來的有效空間,絲藻就開始野蠻生長,在沒有絲藻的位置,部分青苔也開始顯現,我們把它們統稱為綠苔吧。

因為這個魚缸只有一個小外掛,放置在魚缸的側面,所以這個魚缸燈想要放在整個魚缸的中間,不是那麼好安置,要麼只能放在前半部分,要麼只能放在後半部分。

之後,我就發現了一個小問題,魚缸的前半部分,絲藻生長的很旺盛,通過側面的玻璃就可以看得出來,玻璃前半部分已經爬滿絲藻,後半部分空空如也,包括了魚缸的造景石等等,它們放置的位置比較靠後,所以遲遲不見動靜,綠苔生長緩慢,因為魚缸燈一直放在魚缸前部。

這是發生在三天以前的事,我剛才查看了一下視頻,三天前的缸內石塊,僅有部分綠苔的痕跡。

第三、變換了魚缸燈位置,後半部分綠苔很快初見成效,相信不用幾天就可以完全鋪滿

發現了這個變化以後,我就把魚缸燈後移,直接放在了魚缸的最後面,然後就再也沒有去過度關注。

結果今天我就發現,一切正在悄無聲息的緩慢變化中,但是,比我預料的速度要快很多,因為畢竟即使魚缸燈在前,後面也會有部分光照的。

目前看來,在三天之前的魚缸左側、底側、右側石塊上,都是隱約有點綠苔的身影,而在三天後,已經開始成片,就是這麼快。

中間的那個豎立的紅色石塊,在三天前只是石塊最上部略微有點綠茸的感覺,現在正面已經開始鋪滿。

包括它前方底部的石塊,三天前也是只有一小塊綠苔,現在這個石塊的最上部已經全部鋪滿,這個速度可是相當快了。

而整個魚缸的背面,目前仍是星星點點,估計在如此強度的光照下,也會在短期內爬滿綠苔,這個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了,我們根據這個小魚缸之前的綠苔走向,就可以猜測得出來。

這樣的話,只是利用了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魚缸燈,連個品牌都不知道的魚缸燈,照樣也可以養出苔痕上階綠的感覺。

第四、造景是一回事,水體酸化又是另一回事

當整個魚缸成景以後,這個欣賞效果一定是相當不錯的,但是,很多問題也會接踵而至,比如說水質酸化問題。

少量的藻類完全可以忽略,這個藻類一多,所有問題都來了,特別注意的就是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密度一大,排洩物過多, 那麼,水體酸化的速度還會加快,這個時候就需要適度減密或者少量投喂,以及減少光照,維持在一個相對的平衡期。

還有一點就是不能讓過度的絲藻堵塞過濾的濾網,勤換水也必須及時跟上,至於說,這個魚缸內各種藻類的此消彼長,只要能夠培養的出來,就能想辦法去把它們抑制住,這就全靠個人的操作經驗了。

總而言之,要麼以造景為主,要麼以賞魚為主,二者想要兼得,就必須要嚴格控制各自的發展了,

而且,絲藻也好、青苔也罷,它們也會有一個更新換代的交替過程,多餘的、死亡的,部分可以被新生力量吸收,也可以通過置換水體、少量換水,或者是投放部分工具魚、工具蝦,來適度消除,這個分寸,全靠魚主人自行掌握,包括了合理、有效地控制住光照的時間。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在魚缸內放置隔離網、隔離盒、石塊造景等操作,會不會影響水質?
    尤其是把魚缸一分為二的隔離和在魚缸內放置多個隔離盒,都會阻礙魚缸的水流方向。至於說,在魚缸內適度造景,或者擺放石塊、假山等,都要看我們的具體飼養密度、過濾系統和投餵量等諸多因素。魚缸內部放置隔離盒繁殖小魚,總會發現靠近缸壁的隔離盒附近有大量泡沫或雜物,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由於某些特殊原因,在冬季我們繁殖孔雀魚等小魚苗的時候,為了水溫能夠恆定,只能在原缸繁殖,這個時候就需要設置隔離盒了,有些時候,並不是我們能夠預想到的,可能孔雀魚一窩接著一窩生,魚缸裡的上部空間就被隔離盒給佔滿了。
  • 在魚缸內放置隔離網、隔離盒、石塊造景等操作,會不會影響水質?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把一個魚缸一分為二,同時飼養兩種或者兩種以上不同的觀賞魚,還有觀賞魚要繁殖了,在魚缸裡設置一個隔離盒,或者是在魚缸的底部進行一些適當的造景,這些做法對於魚缸的水質掌控,和過濾系統的水流方向,會不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呢?
  • 已經鋪滿藻類的原生魚缸,敢不敢把過濾撤掉,根本不需要呢?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是一位魚友提出來的,針對的就是我那個小原生魚缸。因為這個魚缸的底部鋪設有陶粒、魚缸中還放有大量的小石子以及石塊,再者就是綠苔和絲藻正在緩慢爬滿缸壁,比起前兩天的情況,又前進了一大步。
  • 魚缸造景,青苔能代替水草嗎?我把答案告訴你
    魚缸造景青苔能代替水草嗎?我把答案告訴你魚缸造景是高手玩家的愛好了,很多新手朋友也想嘗試。有個魚友就問我能不能用青苔代替水草來進行魚缸造景,在這裡我就把答案告訴各位朋友。用青苔代替水草是不行的。魚缸裡面不適合,但是你要在池塘裡可以少量放一些,放在大池塘裡能起到維持生態平衡。但是放在魚缸裡,魚缸長期不換水,青苔就會大量生長,不僅起不到淨化水質的作用,而且還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有大量細菌產生,讓缸中的水變臭,影響魚兒的健康。水草在魚缸中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但是青苔不能。這就是水草和青苔的本質區別。
  • 漂亮的魚缸就要大?小魚缸這樣組合也能玩出好景致,還省心省力
    事實上,缸深淺的選擇,大小的選擇,買的魚生活習性如何,是否需要加氧,溫度如何控制,餵食頻率,換水頻率等都需要有所了解。否則你往往買的時候興致很高,但是死魚再買魚的概率也很高。我生活中也沒有啥大的追求,平時種種花、養養魚、擼擼貓,養魚近30年也沒能擠進高端水族玩家的行列,比新手小白多交不少的學費,但如今還是個「水族殺手」。
  • 雖然說無草不成缸,但是很多觀賞魚的魚缸造景,根本不需要水草
    底沙、沉木不放草,也很正常很多魚友飼養觀賞魚,哪怕是一些南美風情的觀賞魚,即使有魚缸造景,我們也不願去在魚缸裡栽種水草,因為比較麻煩,還會因為溫度問題,水草和觀賞魚發生衝突,再者有些水草的養護確實太麻煩,需要一定的專業設備和水草肥一類的東西,包括了除藻劑等,有些觀賞魚對於這些東西並不耐受。
  • 魚缸造景教程:速成水草種子,7天成景
    魚缸水族箱水草造景diy教程魚缸里舖上1-2cm的水草泥(注意:倒進魚缸之前,水草泥不能清洗),然後擺好造景材料,灑水至泥土溼潤即可。將種子均勻撒在水草泥上,每瓶大約可以種滿長1m左右的大魚缸,注意種子上面不要再蓋水草泥。
  • 魚缸裡面的藻類怎麼才能消除、抑制住?
    藻類絕對是影響魚缸美觀的一大障礙,常見的情況是整缸綠水(浮遊藻)、玻璃和底砂上長褐藻、水草上長綠色絲藻或黑色黑毛藻等,究其原因無外乎是水中營養物質過剩、光照過強。許多朋友對付藻類就是買除藻劑來處理,但這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沒多久藻類又再次冒出來了。
  • 小魚缸造景教程:運用水草種子7天製作一缸春景
    草缸魚缸水族箱造景教程準備好魚缸,水草泥和水草種子,還可以搭配一些簡單的造景材料。魚缸里舖上1-2cm的水草泥(注意:倒進魚缸之前,水草泥不能清洗),然後擺好造景材料,灑水至泥土溼潤即可。將種子均勻撒在水草泥上,綠藻水草種子每瓶大約可以種滿長1m左右的大魚缸,注意種子上面不要再蓋水草泥。種子均勻撒好後,注意無需往魚缸裡面加水,用園藝花灑噴灑水霧加溼裡面的空氣溼度,然後可以用保鮮膜把魚缸包住,在保鮮膜上戳幾個小洞,可以保持溫度穩定,減慢水分的蒸發。氣溫保持25-30℃最佳,保持陽光充足能促進水草種子的快速生長。3天基本已經開始發芽了。
  • 魚缸長藻類利於觀賞魚生長,如何讓魚缸快速爆藻?做好3點
    養金魚,或者玩原生缸的魚友都喜歡看到自己魚缸上附滿綠色的藻類的一番景象吧?藻類長起來後像綠毯一樣好看,除此之外,它還具備淨化水質的功能,可以吸收水中多餘的氯氣。並且原生缸的藻類進行光合作用之後還會產生大量氣泡,達到溶氧的目的,這對於原生缸中那些高耗氧的魚類是一個很大的好處。
  • 水草缸魚缸老水你怎麼利用的,如何用好,效果怎樣,我的實踐操作
    就是我們在新養水草缸或是魚缸的時候,如果你有條件的話,如何去用好你魚缸中的老水來輔助你在短時間裡,把你的整個水草缸或是魚缸運作起來。我來講一下我的實際應用,如何用,怎麼用,效果如何,都分享給大家。那麼有網友會問有沒有有害菌呢,當然有,包括藻類,這個我要說的是你不用擔心,因為在一個完整的生物系統中這些是一定會產生的,你就是用新水,也一樣會產生這些,所以你沒有必要去想這些,最後的結果是一樣,就是你一定要和有害菌和藻類做鬥爭的,這是一定不可避免的。
  •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合缸飼養?取決於以下很多因素
    第二、裸缸或者適度造景,小魚苗無處躲藏再者就是裸缸飼養,或者說少量造景和栽種水草,魚缸的剩餘空間太大,小魚苗根本就無處躲藏,當然會被大魚直接吃掉了。比如說,雙劍孔雀魚的個體較小,但是其他孔雀魚的個體,特別是雌魚,都很大,部分小魚苗進入魚缸後,可能暫時沒有問題,最後被這些大個體的孔雀魚消滅,這都太正常了。甚至於,我們的孔雀魚缸裡,還會混養有諸如:黑瑪麗、鬥魚、紅箭魚、燕魚等等其他觀賞魚類,它們的個體大小如何、嘴巴大小又如何,性情有多兇猛?
  •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合缸飼養?取決於以下很多因素
    第二、裸缸或者適度造景,小魚苗無處躲藏再者就是裸缸飼養,或者說少量造景和栽種水草,魚缸的剩餘空間太大,小魚苗根本就無處躲藏,當然會被大魚直接吃掉了。甚至於,我們的孔雀魚缸裡,還會混養有諸如:黑瑪麗、鬥魚、紅箭魚、燕魚等等其他觀賞魚類,它們的個體大小如何、嘴巴大小又如何,性情有多兇猛?這些小魚苗的存留概率就會很低。
  • 魚缸要不要鋪底砂?從觀賞魚的角度和魚缸造景角度分析其利弊
    魚缸要不要鋪底砂,常常成為很多剛剛開缸養魚的新手的一個問題。至於要不要鋪底砂這個問題,主要還是取決於自己的目前狀況和條件。底砂鋪了是有好處也有壞處的,盲目的選擇只會讓魚越養越差。到底要不要鋪底砂呢?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底砂在魚缸中起到了一個什麼作用。
  • 魚缸美容篇:不會造景,裸缸也能獨領風騷
    大家好,上個專題我們詳細講解了養水,有魚友留言想了解一下裸缸養魚好,還是添加造景、水草更好。其實,裸缸也好、造景也好、水草也好,都能養出一缸漂亮魚。這期我們著重講講裸缸養魚的優缺點。這是裸缸養魚的最大優勢,對於新手和一些時間管理者尤其如此,裸缸不僅便於掌握缸內水流和雜物流向,更方便收集缸底糞便,這點很容易理解。如果缸裡都是水草和造景,廢物就會隱藏在邊邊角角,很難被找到。因此,裸缸養魚最起碼物理過濾是過硬的。二是適合大型觀賞魚。
  • 魚缸中出現藻類,我們怎麼辦
    之前和大家講了小魚和小蝦,今天我們說一些養魚中除了水質不好、魚兒生病之外的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魚缸長了綠藻,有的朋友是不是覺得影響美觀了,覺得魚缸視覺效果不清爽了。不過我還挺喜歡這樣的,但有的朋友審美不一樣,擦還是不擦,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藻類的分類,您就會有答案了。
  • 養魚新手最愛入門陰性水草——莫斯的養殖和造景
    莫斯是一種苔蘚類植物,野生環境中經常生長在水流較緩的溪流岸邊,目前已知的莫斯種類有上萬種,有陸生、水生和半水生多種類型,常用於水草缸和水陸缸的造景。莫斯造景方法非常多,既可以鋪在底砂上形成草皮,也可以做成莫斯牆壁和樹木。
  • 魚缸造景有5個主要流派之前2,南美風最簡單,魚缸造景入門3
    大家下午好,很快我們就到了魚缸造景入門3了,不知道大家都這系列的分享反饋如何呢?瘋瘋人寫得有點興起,因為自己也挺喜歡造景的,在分享的過程中也學習到一些新的知識,感覺比較刺激!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下,造景的這幾個流派,這些是瘋瘋人自己總結的,也有一些水草造景書籍相關記載著,不過都的代表作者個人的一些觀點,所以這個也是代表瘋瘋人自己個人的觀點:一、南美風格魚缸造景這種風格的造景,我個人覺得是最簡答好上手的,用的水草泥也不是很多,而且適合中型魚缸或者大型魚缸
  • 水草缸雨林缸造景:見證簡易水草缸的誕生
    導讀:在水草缸造景這個過程中,慢慢發掘自己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從無到有一點點累積一個小小的自然世界,跟著大灰狼一起收穫造物世界滿滿的成就感。水草缸造景準備時期,找來了如下開缸素材,作為水草缸搭建支架,接下來就是見證小自然的誕生了。
  • 魚缸造景之水草種植
    導讀:水草是魚缸造景的重要材料。水草栽培注意不要太對稱、平衡,要疏落有致,高低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