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發現1.25萬年前壁畫!已滅絕的冰河時代動物都被畫出來了

2020-12-01 英國那些事兒

微信的規則進行了調整

希望大家看完故事多點「在看」,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

這樣事兒君的推送才能繼續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才能繼續跟大家分享每個開懷大笑或拍案驚奇的好故事啦~

在亞馬遜雨林深處有什麼?

奇異的動物,潮溼的空氣,以及……畫在峭壁上的史前壁畫。

近日,一支英國考察隊公布他們在哥倫比亞奇裡比克特國家公園的重大發現。

在陡直的懸崖石壁上,他們找到距今有12500年歷史的原始壁畫。壁畫橫跨整個懸崖面,長達8英裡(約12.8公裡),景象十分壯觀。

領導整個考察團的是埃克塞特大學的考古學教授,何塞·艾裡亞特(Jose Iriarte)。

多年來,他一直在亞馬遜森林裡尋找原始人類的遺蹟。因為奇裡比克特國家公園的平頂山脈上已經發現了60多處壁畫,他們相信在其他地方還有更多,最後,他們在去年找到這裡。

這個8英裡壁畫出現的位置,是真正的原始秘境。

它在亞馬遜森林西北部一個叫Serrania La Lindosa的地方,13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但現在連原始部落都很難見到。

靠著徒步探索和無人機探查,艾裡亞特和隊員們穿過茂密的雨林,在一個滿是凱門鱷魚和南美蝮蛇的地方找到壁畫。

艾裡亞特告訴《衛報》,這次考察行動很困難,因為到處都是毒蛇,有的致死率高達80%。光是為了避開蛇,考察團就要多走半天的路。

「但這100%是值得的。」 艾裡亞特在採訪中說,「當你站在壁畫前,你的情緒就會噴湧而出……我們談論的是數以萬計的畫,光是記錄下它們就要很長時間。每走一步,就會來到新的壁畫牆前。」

在石壁上,考察團觀察到上面有很多描繪冰河時代動物的畫。比如乳齒象,它們長得像猛獁,但屬於乳齒象科,12000年前就在南美絕跡了。

還有已滅絕的駱駝科動物Palaeolama,它們曾在美洲大陸上繁衍,但在全新世早期就已消失。

壁畫上還有大懶獸,它們的體型比現代樹懶大500倍,和亞洲象差不多,體重可達5噸。這種動物在8000年前滅絕。

(博物館中大懶獸的骨架)

(壁畫中的形象)

根據這些動物,考察團推測壁畫至少是在12500年前出現的。

他們還推測出這片區域曾經不是熱帶雨林,而是一片草原,因為乳齒象等動物太大了,不會生活在密林裡。

壁畫上還有很多沒滅絕的動物,比如海龜、蜥蜴、鳥、魚,和美洲豹。其中,最常見的是美洲豹,在亞馬遜壁畫上近四分之一都是它。

在亞馬遜部落的神話裡,美洲豹是太陽和月亮的兒子,它背部的黃黑條紋來自父親,腹部的黑白毛來自母親。

部落的人認為它是動物之王,維持著亞馬遜生態的平衡。為了獲得獵物,部落獵人在打獵之前必須先讓巫師進行儀式,說服美洲豹把動物放到他們手上。

所以,在壁畫上,可以看到一群小人圍著美洲豹跪地抬手的樣子,這是他們在祈禱。

除了動物外,跳舞的小人和手掌印也十分常見。

有的小人兩腳朝外揮舞雙手,有的頭戴面具做出祭祀的姿勢,還有的在船和塔上蹦跳。這是史前部落的人記錄下自己的儀式和生活。

雖然都是簡單的火柴棍人,但有幾個竟然還挺傳神的。

至於手掌印,它們和現代人的大小差不多,遍布在石壁上,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不過,有時它們能體現出一絲藝術的美感。

抽象畫也是壁畫上的一大元素。考察團看到很多正方形圖案,裡面或是小點,或是曲線。

旁邊,還有很多波浪形線條和城牆線條,就像幼兒園小朋友在美術課上畫的。

人類學家認為,這種抽象圖案應該是有含義的,是部落的一種象形文字。

他們猜測城牆線條代表著「全範圍保護」,波浪線條意味著「傳遞」,至於正方形,則和木星有關。

在整面壁畫中,最讓人迷惑的,其實是作畫高度。

最頂部的壁畫有十幾米高,人無法爬上去,那麼是如何畫上去的呢?

考察團裡的考古學家埃拉·薩瑪西(Ella Al-Shamahi)猜測,當時的人們可能是在峭壁旁搭建了木塔,人站在上面作畫。

因為他們在壁畫上看到這種塔,還有小人從塔上跳下來,像蹦極一樣。

(埃拉·薩瑪西)

當時的作畫工具也找到了,那種土紅色的顏料是用赭石做的,考察團在石壁附近發現了赭石碎片。

不過,史前的部落人為什麼要費那麼大勁畫壁畫,還畫如此多?

薩瑪西認為,這一切來源於薩滿信仰。

這幅壁畫,相當於部落人的教堂。

「對亞馬遜人來說,動物和植物這些非人生物,也都是有靈魂的。他們通過石頭上的壁畫來學習薩滿習俗和儀式,用這種方式和靈魂產生溝通。」

「在壁畫中,能看到很多體型巨大的動物被高舉著雙手的人圍繞著,他們幾乎是在崇拜動物。」

對薩瑪西來說,壁畫最有趣的就是隨時間變化而改變的動物圖,它相當於歷史畫卷,記錄下過去的痕跡。

而艾裡亞特則期待著去探尋更多的地方,他十分確定還有更多的壁畫等待發現。

「我們僅僅找到了最表面上的東西。」 艾裡亞特在採訪中說,「一旦疫情被控制住,我們的團隊就會回來,繼續探索。」

在亞馬遜做考古研究可不容易。當地遊擊隊和哥倫比亞政府已經開展了50年的戰爭,很多壁畫所在的區域被遊擊隊佔領,不讓研究人員進入。

自2016年雙方籤署和平協議以來,砍伐森林、非法挖金、飼養牲畜等現象也開始出現,對壁畫區域形成了潛在威脅。

加上新冠疫情蔓延,這片區域更是被隔絕,為了保護裡面的土著居民。

希望在未來,一切都能安定,讓考古學家們好好研究壁畫。

因為每一幅,都是來自遠古的聲音啊……

ref: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20/nov/29/sistine-chapel-of-the-ancients-rock-art-discovered-in-remote-amazon-forest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5/jun/20/colombia-wilderness-film-maker-prehistoric-rock-art

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secrets-of-colombias-ancient-rock-art-its-the-rosetta-stone-of-the-americas-n2bbw5csm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8998147/Eight-mile-wall-prehistoric-paintings-animals-humans-discovered-Amazon-rainforest.html

--------------------

藻前:上面的圖案像很多毛衣的設計,所以某些方面其實一萬年了人類也沒什麼改變

落葉滿蒼山:一萬年後的考古學者對著洛杉磯星光大道的掌印腳印廢墟,會不會認為是宗教儀式

Uni康_:我真的對史前生物好感興趣

嗚嗚嗚

花道寄風-:這保存得太好了以至於我甚至有點懷疑

落葉滿蒼山:還記得年少時的猛獁,像朵永不凋零的花

相關焦點

  • 考古學家發現1.25萬年前壁畫!已滅絕的冰河時代動物都被畫出來了
    奇異的動物,潮溼的空氣,以及……畫在峭壁上的史前壁畫。近日,一支英國考察隊公布他們在哥倫比亞奇裡比克特國家公園的重大發現。在陡直的懸崖石壁上,他們找到距今有12500年歷史的原始壁畫。壁畫橫跨整個懸崖面,長達8英裡(約12.8公裡),景象十分壯觀。
  • 考古學家發現1.25萬年前壁畫!已滅絕的冰河時代動物都被畫出來了!
    奇異的動物,潮溼的空氣,以及……畫在峭壁上的史前壁畫。  近日,一支英國考察隊公布他們在哥倫比亞奇裡比克特國家公園的重大發現。  在陡直的懸崖石壁上,他們找到距今有12500年歷史的原始壁畫。壁畫橫跨整個懸崖面,長達8英裡(約12.8公裡),景象十分壯觀。
  • 亞馬遜熱帶雨林發現1.2萬年前壁畫,滅絕動物原貌被完整保存
    考古學家在亞馬遜雨林裡發現一面巨型巖畫,時間可追溯至1萬2500年前,而壁畫上也畫滿大量史前生物,包含滅絕1萬多年的乳齒象及冰河時期的馬類等,由於當地氣候溼熱,歷史文物幾乎難以保存,壁畫上的圖像還能夠如此完整,讓考古學家都驚嘆不已,甚至稱其為「史前版」的壁畫教堂。
  • 亞馬遜雨林發現1.2萬年前巨大巖畫!記錄大量冰河時期滅絕動物
    古團隊日前在亞馬遜雨林發現巨型巖石壁畫,描繪大量已滅絕的冰河時期動物和人類,畫作可追溯到1萬2500年前,總長8英裡(約12.8公裡)。綜合外媒報導,考古學家近日在哥倫比亞偏遠雨林發現大型史前壁畫,紀錄乳齒象(mastodon)、古時美洲駱(palaeolama)、巨型樹懶和冰河時期的馬類等已絕種動物,考古學家把壁畫與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等穹頂畫比較,將石壁譽為「史前的西斯汀小堂」(SistineChapel of the ancients)。
  • 壁畫描繪數萬年前滅絕動物袋獅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報導,現今澳大利亞大陸並沒有什麼陸地掠食性動物,但在3萬年前澳大利亞大陸存活著一種叫做「袋獅」(Thylacoleo carnifex)的有袋食肉性動物,這種已滅絕的物種在遠古澳大利亞相當於劍齒虎在南美大陸的地位,它體型龐大,撕咬力強,是兇猛的頂級掠食動物。
  • 附圖:北美冰河時代滅絕的10種巨獸,那時候的動物真大
    直到最後一個冰河時代結束,美洲獵豹、巨大的犰狳和巨大的樹懶都以北美為家。但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困惑於這些動物和其他體重超過45公斤的巨獸,為何在1萬年前滅絕。以下是北美冰河時代的10種滅絕動物。1.位於紐約市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哺乳動物學館長羅斯·麥克菲說,古馬生活在大約5000萬年前到1.1萬年前的北美,它們在最後一個冰河時代末期滅絕。
  • 附圖:北美冰河時代滅絕的10種巨獸,那時候的動物真大
    直到最後一個冰河時代結束,美洲獵豹、巨大的犰狳和巨大的樹懶都以北美為家。但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困惑於這些動物和其他體重超過45公斤的巨獸,為何在1萬年前滅絕。
  • 美發現冰河時代已滅絕 狼族及犬齒貓科動物化石
    美科學家在在賭城富含化石區域發現冰河時代已滅絕狼族的足骨化石點擊進入中國網海洋頻道>>>http://ocean.china.com.cn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大學組成的一個研究團隊最近在賭城拉斯維加斯西北部發掘出了一種已滅絕的狼種的化石遺骸,首次證明這種冰河時代的哺乳動物曾經生活在內華達州。
  • 婆羅洲洞穴4萬年前動物壁畫,取代歐洲,成人類最早的
    近日,澳洲一個考古團隊周三(7日)發表重大考古突破,指於印尼婆羅洲的洞穴中,發現至少有4萬年歷史、疑似繪畫了公牛的壁畫。此前學者一直認為,歐洲古人是最早開始繪畫動物的族群。今次發現揭示,亞洲和歐洲兩個大陸在相同時期,均已發展出繪畫動物形象的文明。
  • 研究稱冰河時代史前動物滅絕為人類所致
    該研究已發表在本周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期刊上。這是第一次證實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上巨型袋鼠和有袋犀牛、有袋豹在早期人類出現之前仍漫遊在島嶼上。該發現表明,塔斯馬尼亞島上大型史前動物的滅絕是由於人類打獵導致的,而並非是之前所認為的氣候變化所形成的。多年以來科學家們長期爭論著發生在冰河時代末期全球性大量物種滅絕的原因,通常他們認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氣候變化,或者是人類活動影響。
  • 5種已滅絕的動物,第一種10萬年前滅絕,可能有倖存者
    【5種已滅絕的動物,第一種10萬年前滅絕,可能有倖存者】第一種,北美獵豹,起源於400萬年前北美洲地區的貓科動物,大約10萬年前滅絕,它們與現代的獵豹很長得很像,但體型要大得多,幾乎和現代的非洲獅一樣大,被阿茲特克人稱為「奎拉米特利」,因發現過疑似蹤跡,被認為有一些個體可能倖存下來。
  • 亞馬遜叢林發現大量巖壁繪畫,史前人類記錄萬年前滅絕大型猛獸
    據英國媒體《太陽報》12月1日報導,最近一隊考古研究者在亞馬遜雨林裡發現了史前人類留下的大量巖壁繪畫。據推測這些巖畫大約來自一萬多年前的冰河時代,被發現的繪畫巖壁大約有8英裡(12872米)長,上面繪製了許多已經滅絕的巨大猛獸。
  • 冰河時代末期從地球上消失的猛獁象,到底為何被滅絕?
    猛獁象,又名毛象(長毛象),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 其中,母象的象牙普遍在1米5至2米。而公的猛獁象象牙平均長達2米2至2米5。個別的可以接近甚至超過3米。它身上披著金、紅棕、灰褐色的細密長毛,皮很厚,具有極厚的脂肪層,厚度最厚可達9釐米。 它們廣泛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生活年代距今約1萬1千年前猛獁象陸續滅絕,這被視作一個冰川時代結束的標誌。
  • 怎麼知道亞馬遜雨林中的壁畫,真的是冰河時期創作?
    怎麼知道亞馬遜雨林中的壁畫,真的是冰河時期創作?人類對藝術史的認識又有重大突破。一隊考古學家報告,在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中發現大批畫作,最早的年代超過一萬年。卻有些人質疑:那批畫看起來保存太好,怎麼能確定不是最近的作品,真的是冰河時期的創作呢?看起來不像真的?
  • 考古學家在 5 億年前發現了這幅壁畫那是在寒武紀誰在畫畫?
    隨著考古學家的深入研究,在這其中發現了很多和史前文明相關的事物,是否能證實史前文明存在呢?1870年考古學家在西班牙的一個洞窯內發現了史前壁畫,這些史前壁畫刻畫了人類生活痕跡,除此之外還包括早已滅絕的生物,比如猛獁象,當然在這其中還有很多其他動物,這些動物繪畫栩栩如生,當我們初次看到這些壁畫的時候,讓人類不得不感嘆一下,經過研究發現,這些壁畫距今已經有1.7萬年歷史,可是有很多人並不相信,他們認為這些壁畫可能是史前文明留下的。
  • 棕熊體內發現2.5萬年前滅絕洞熊的DNA
    科技日報北京8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27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稱,德國科學家團隊首次在人類譜系之外的現存種群內,發現了冰河時代已滅絕物種的DNA。研究分析了已滅絕的洞熊的基因組序列,結果表明,雖然該物種在2.5萬年前已經徹底消失,但是它們的DNA依然存在於今天的物種體內。
  • 冰河時期的大熊貓 猛獁象是如何滅絕的?
    在所有的已滅絕動物中,除了恐龍,最為人喜愛的恐怕就是猛獁象——按照受歡迎程度,它們可算冰河時期的大熊貓。巨大的象牙和長毛讓人過目不忘,在很多藝術作品中,最後一批倖存的猛獁闊步走在寒冷的西伯利亞苔原上,雄壯中透著一股悲涼。
  • 棕熊體內發現已滅絕動物基因,為重達一噸、3.5米高的洞熊
    據《每日郵報》報導,德國一項新的研究證實,約有0.9%至2.4%的活棕熊的DNA可追溯到冰河時代已滅絕的物種——史前洞熊。研究報告稱棕熊和洞熊這兩種物種在最後一次冰期期間,洞熊滅絕之前進行了雜交。這也是史前冰河時代巨獸的DNA首次在現代動物中被發現。研究報告已發表在本周的《自然-生態與演化》上。
  • 西伯利亞洞穴已經滅絕的冰河時代動物遺骸:完整熊木乃伊
    西伯利亞的獵鹿人曾發掘出一具已經滅絕的冰河時代動物的遺骸:一具洞穴熊的木乃伊。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具成年洞穴熊的遺體,其軟組織完好無損,包括皮毛,甚至還有黑色的鼻子。古生物學家提到這具木乃伊:「這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發現的帶有軟組織的完整的熊屍體。」「它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所有的內部器官都完好無缺。」
  • 西伯利亞洞穴已經滅絕的冰河時代動物遺骸:完整熊木乃伊
    西伯利亞的獵鹿人曾發掘出一具已經滅絕的冰河時代動物的遺骸:一具洞穴熊的木乃伊。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具成年洞穴熊的遺體,其軟組織完好無損,包括皮毛,甚至還有黑色的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