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有多美?看看《大國芬芳》的服飾設計手稿就知道了

2021-01-08 拾文化

文化君說:

詩歌、樂與舞,讓人想起北島的一首詩

青燈掀開夢的一角,你順手挽住火焰,化作漫天大雪

把酒臨風,你和中國一起老去

長廊貫穿春秋,大門口的陌生人,正砸響門環

——《青燈》

中國的歷史有多長,酒文化就在中國的土地上氤氳芬芳了多少年。五千多年來,一個酒字,成就了多少錦繡盛世的詩詞歌賦,又見證了多少才子佳人的傳奇故事?

當劉邦、李白、楊貴妃、李清照、《紅樓夢》金釵……這些我們在書卷裡讀到的名人自古時穿越而來,將自己的傳奇故事於同一方舞臺之上恢弘上演,又該是怎樣一種盛況?

以酒為媒,將酒文化與詩樂舞的藝術形式融於一體,《大國芬芳》算是開天闢地頭一遭。近日,劇方重磅發布了一組精美定妝照,經過精雕細琢各個角色造型美不勝收,中國傳統文化之至美直抵人心,藝術之匠心可見一斑。

與此同時,《大國芬芳》還同步曝光了一組服飾設計手稿,線條飄逸清麗,色彩明亮雅致,盡顯古風古韻。隨著這組手繪圖稿的面世,更多關於《大國芬芳》臺前幕後的故事和創作歷程亦變得有跡可循,這其中不但包含了導演及所有主創團隊成員對於劇目本身的定位,更包含了對於劇目氣質的描摹,以及反覆精雕細刻的創作用心。

華服盛景盡顯大國盛世之美

精雕細琢打造「醉美」中國風

《大國芬芳》的前期籌備工作長達一年,編導主創團隊首先在浩如煙海的名人、典故中精挑細選,忍痛割愛,擷取了十一幕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劉邦豪氣祝酒《大風歌》、李白的《將進酒》、楊貴妃瑤臺醉酒、李清照的曠世才情、陸遊與唐婉之間的愛情……盡在其中。

為了精準體現人物特點,由業內大師級設計師崔炳華、李銳丁、賈雷領銜,《大國芬芳》的服裝造型設計團隊經過與編導團隊的反覆商討、研究、修改,在大量的中國風元素中甄選,最終結合每個朝代、每個角色的不同特點,將傳統戲曲中的髯口、水袖、帽翅等標誌性元素完美融入其中。

為了呈現一代帝王劉邦的霸氣威武,設計師選擇了極富視覺衝擊力的黑色髯口,搭配氣場強大的紅色袍服,黑紅之間,威儀畢現;

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雍容美豔,回眸一笑百媚生,為了再現她瑤臺起舞的婀娜身姿,設計師特別採用了嫵媚曼妙的水袖元素,並將原來的雙水袖創新改良成了單水袖;

《紅樓夢》中的粉黛金釵常常對詩詞、行酒令,《大國芬芳》巧借戲曲中飄逸靈動的青衣長翎,將大觀園中的佳人佳話以及春風拂柳的美景娓娓道來。

對比定妝照可以發現,設計圖所展現的美感和氣韻在《大國芬芳》中都得到了極大的還原,各個角色與造型之間極致吻合,盡顯巧思,令人甚為驚豔,劇目的精良品質不容小覷。

與此同時,手稿中,團扇、琵琶、蓑笠、燈籠……諸多傳統元素也處處展現著中國風的大美大雅,配合由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張繼文老師打造的舞美設計,青綠山水、荷塘拱橋、剪紙、國畫……眾多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中國風的服裝、造型完美交融,一場詩樂舞的視覺盛宴就此開啟。

業內藝術名家實力助陣保駕護航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完美交融大放異彩

由四川省歌舞劇院精彩演繹,詩樂舞《大國芬芳》以「發現中國酒文化之美」為主題,在詩情、樂意、舞韻「三位一體」的舞臺藝術形式下,通過「酒揚漢風」「綠肥紅瘦」、「雲裳花容」等多幕劇情,重溫中國歷史上與酒相關的名人、佳作、禮儀、趣事,並以此,將等長於五千年華夏文明的中國酒文化娓娓到來。

總導演:劉凌莉(國家一級導演)

副導演:呂勇

舞美設計:張繼文(國家一級舞美設計)

領銜主演:青年舞蹈家、國家一級演員劉福洋、宋潔

作曲:業內大師級的作曲家林幼平、藍天、祁巖峰親自操刀

服裝設計:崔炳華(曾經打造過《遠山的花朵》《畫皮》《川茶鋪子》《紅軍花》《家》等多部大型劇目);李銳丁(曾經打造過《趙氏孤兒》《絲路花雨》《威尼斯商人》等多部劇目,上海2010年世博會開幕式首席服裝設計師)

造型設計:賈雷(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造型師)

傳承大國文明,譜寫盛世氣象,彰顯文化自信。作為四川省文化廳2018年重點扶持劇目,《大國芬芳》由捨得酒業,夢東方集團共同出品。

以酒為媒,《大國芬芳》是第一部全方位、多角度、大視野,對於中國酒文化的演變和歷史進行集中呈現的舞臺劇作,對於中國傳統酒文化進行了全新的藝術解讀。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聽盛宴,就等你來。

在全面樹立文化自信的時代背景之下,作為中國酒文化的傳播者,捨得酒業秉持著繼承和發揚中國酒文化的初衷,攜手業內頂級藝術名家,傾力打造我國首部以酒為媒的大型傳奇詩樂舞,全面彰顯了捨得酒業對於積極推動中國白酒文化走向世界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大國芬芳》的舞臺上,全球觀眾將從詩歌、音律、舞蹈、戲曲、服飾、建築等多個不同的藝術層次,深入領略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底蘊,共賞大國氣,品盛世芳華。

2018年3月20到24日,詩樂舞《大國芬芳》首演將於成都錦城藝術宮拉開帷幕,大麥、永樂、貓眼等官方購票渠道已全面開通。

- END -

相關焦點

  • 中華傳統服飾有多美?來國展,展示給你看
    華夏有衣,襟帶天地。中華傳統服飾有多美?12月5日—6日,由共青團中央宣傳部擔任指導單位的「中國華服日」活動,將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今年活動的主題是「溯夢金陵」。「中國華服日」活動以傳承民族精神、彰顯文化自信為宗旨,以中華傳統服飾為載體,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用美與自信向時代致敬。近年來,「中國華服日」系列活動已成功舉辦多屆,受到了世界華服愛好者的矚目,已經成為橫跨「華服圈」和「國風音樂圈」的超級IP。
  • 《大國芬芳》引領嶺南跨年新潮流,捨得打響白酒新春戰_行業綜合...
    像《大國芬芳》一樣具備深厚文化傳承與審美意象的精品劇目深受人們歡迎。因此,繼2020年亮相央視戲曲春晚、金鷹電視藝術節、中國網絡電影周后,捨得酒業開啟《大國芬芳》巡演作為大型文化惠民演出,給2020歲末增添一抹亮色。
  • 「服飾文化」設計大師們的珍貴手稿
    左圖:第一個高級女裝系列「Bettinablouse」手稿;右圖:紀梵希在工作室Karl LagerfeldAlber Elbaz——Lanvin設計總監Christian Lacroix設計的芭蕾舞演出服手稿Christophe Lemaire的系列服裝手稿圖Clare Waight Keller為英國凱特王妃設計的服裝手繪圖
  • 《大國芬芳》巡至廣東佛山,捨得酒業上演一場詩酒盛宴
    12月29日,《大國芬芳》巡至廣東佛山,在千年嶺南上演一場詩酒盛宴。由捨得酒業出品的《大國芬芳》,是首部中國白酒文化詩樂舞劇。以「發現中國詩酒文化之美」為主題,以中國詩酒文化和詩酒故事為題材,將傳統與現代、歷史與今天、舞蹈與詩歌、音樂與美酒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講述千年來中國古人與詩酒之間妙趣橫生的故事。
  • 捨得《大國芬芳》冬至無錫,文化國酒惠民更接地氣
    12月20日,由捨得酒業出品的大型詩樂舞劇《大國芬芳》走進無錫,開啟了一場絢麗的文化盛宴。2020年以來,捨得酒業全面實施老酒戰略,推出了一系列品牌、文化、產品及營銷工作,力爭「打造中國老酒第一品牌」。《大國芬芳》作為捨得文化品牌戰略中的重要一環,以詩酒融合的形式,講述捨得文化、美酒魅力的同時,也讓「捨得酒,每一瓶都是老酒」的理念在消費者心中紮根。
  • 弘揚傳統服飾之美—長安老子文化國學研究院國風服飾研創中心成立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服飾就像錦上之花,使中國歷史顯得更加異彩紛呈,充滿活力;又像是一條貫穿古今的五色彩帶,為我們展示著一副5000年的風俗畫卷。國風服飾,即中國風格的服飾,是建立在5000年的文明史孕育的獨特中國文化基礎上,蘊含著大量中國元素並有著適應全球流行趨勢的服飾風格。國風服飾以中國傳統服飾作為靈感來源,同時融合傳統文化元素,表現出不同凡響的生命力。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維吾爾族服飾
    維吾爾族是一個愛花的民族,在他們的庭院裡,葡萄藤爬滿院牆,色彩豔麗的各種花卉開滿庭院,主要有牡丹、玫瑰芍藥、百合等。這些美麗的花朵反映在服飾上,就是繡在領口、胸前、肩、褲腳等處的花團錦簇了。過去,刺繡是維吾爾族女孩必學的功課。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吐蕃告身制度
    本文乃作者琴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衣服裝飾的最初出現,根本意圖乃為實用(包括護身及原始宗教觀念),及後出於各種審美觀而日漸豐富多姿,並隨著經濟生產、技術和文化交流的發展最終形成一種頗具內涵的獨特文化。
  • 中國傳統文化,少數民族服飾,枇杷襟衣等服飾
    此類地區衣裙長短不一,有對襟、左右襟、斜襟之別,顏色有青、白、藍、雜之分,服飾做工有繡、挑、補蠟染之異。貴州、雲南、廣西、四川南部及海南等地均穿百褶裙,其裙子長短不一,有花裙、蠟染裙、白裙之分;上衣有大領、大襟,衣色有繡花蠟染、青色、白色等。雲南和貴州黔南等地的苗族女裝,上衣包括內、外衣,內衣大襟右衽,有領,袖子較長,外衣對襟大領,袖短。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文化,裝飾紋樣等介紹
    本文乃作者翟姚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鄧啟耀的《民族服飾:一種文化符號》一書中說:黔東南清水江流域的苗族,以龍圖案作為服飾的主要裝飾紋樣。它們一旦被某一群體所認同,便具有了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而凝固、現身在祭壇、神殿、文字、圖像、服飾等一切可以保存、傳達這一信息的文化符號之中。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文化,花卉、植物圖案在服飾上的運用
    從魚米之鄉到山坡之地,由於自然環境的影響,花卉植物圖案亦成為苗族服飾的主要裝飾。具體的從苗族五型的服飾中可以窺見一斑。湘西型服飾,剌繡以平繡為主,喜用折枝花圖案,形象逼真,多用於裝飾襟邊、袖口、圍裙、肩沿、背兒裙、門帘、帳簷等。其繡品圖案的種類有:牡丹花、石榴花、梅花、桃花、荷花、茶花(油茶花)、菊花等。
  • 藝術|日本真是把中國傳統文化發揮傳承到了極致!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每一個能在歷史長河中留存下來的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不惟日本。對於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是每一個民族念念不忘的責任,這更是避免自己成為無源之水的一劑良藥。
  • 古代服飾文化「知多少」
    穿漢服,更要懂得中華傳統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漢服愛好者在著漢服的那一刻,就承擔了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者這一新角色。服飾是人們衣食住行的重要組成部分,漢服是從何而來的?  中國自古以來稱為「華夏」,這一名稱的由來與服飾有關。《尚書正義》註:「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這裡將帽子、衣服的華美叫作華,將人口眾多的國家稱為夏。
  • 淺析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影響
    藝術設計為現代社會服務,為人們服務,優化我們的生存環境,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讓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有了基礎保障和文藝支撐。在現代藝術設計過程中,國家的傳統文化始終是支撐整個藝術設計始終的靈魂,將中國傳統文化有機融入到現代藝術設計中,是我國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1]。
  • 越南的傳統服飾奧黛,與中國的旗袍,到底有多少歷史關聯?
    那麼,越南奧黛與中國旗袍之間,到底有多少繼承關係呢?一、奧黛的前身五身襖,與中國的長襖非常接近首先,我們聊一下越南的歷史發展。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繼續擴大帝國的版圖,徵服了百越地區。百越地區的面積很大,其中就包括越南的北部。換而言之,越南的北部在中原王朝的直接管理之下。這樣的情況從秦朝一直持續到五代十國時期。
  • 服飾文化:從敦煌壁畫入手,品味唐朝時期供養人的服飾文化
    我們從文物中窺探一個時代的風貌風採,同時也走進相應的文化。此次我們將通過敦煌莫高窟。來一窺其背後相對應的中國傳統文化。眾所周知,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時期,僧人樂尊路過一座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後來莫高窟經過不斷的發展,逐漸興盛。到了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的建設更是達到了巔峰時期。
  • 中國傳統文化,彩繪服飾紋樣,假面舞服
    本文乃作劉雲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假面舞飾樂舞圖中有六人頭戴面具,即以動物模型製作面具遮蓋演員面部進行表演。假面舞歷史悠久,其淵源可上溯至原始社會,先民們將自己打扮成動物的模樣,樂舞、娛樂的活動蘊含著他們狩獵生活與圖騰崇拜觀念。
  • 演繹潮流與傳統文化的結合 御殿·彌加設計登陸中國國際兒童時尚周
    新鮮的亞文化正越來越被年輕人所接受,他們不再迫切追求於以前的「名牌」,反而鍾情於有態度,有藝術文化內涵的國潮服飾。2020年8月23日19:30時,御殿攜「彌加設計 御殿 石空夜燈」亮相2020中國國際兒童時尚周,演繹潮流與傳統文化的結合!
  • 《衣尚中國》節目啟動 探尋中華古代服飾文化淵源
    中新網9月27日電 9月26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舉辦的《衣尚中國》節目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據悉,《衣尚中國》是一檔大型服飾文化節目。旨在「探尋中華古代服飾文化淵源」,尋找中華禮儀之邦的服飾文化根脈。
  • 古代傳統文化,圖騰對服飾起源的作用,原始裝飾對服飾的作用
    這是由於人類初期認為萬物都是有靈的,天地有神、萬物皆有神,並且相信圖騰是氏族的祖先。當時,每個氏族部落都有自己的圖騰,這些圖騰多是一些動、植物,氏族的成員認為本氏族在發展中與這種動、植物有著密不可分的依存關係,甚至認為自己的部落就是由所崇拜的圖騰逐漸演變而來的,而完成這一特殊使命的過去是、未來也將是神聖的母性,從而產生了對母性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