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的旗袍,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在很多比較正式的場合上,很多女性都會穿上旗袍,顯示東方女性獨有的身材。去過越南旅遊的朋友,應該發現了一個和中國旗袍很相似的衣服,那就是越南的奧黛。在越南的大街上,奧黛幾乎隨處可見,深受越南女性的歡迎。從外形來看,奧黛和旗袍確實非常相似。但從具體的作用來說,奧黛又比旗袍更加實用。那麼,越南奧黛與中國旗袍之間,到底有多少繼承關係呢?
一、奧黛的前身五身襖,與中國的長襖非常接近
首先,我們聊一下越南的歷史發展。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繼續擴大帝國的版圖,徵服了百越地區。百越地區的面積很大,其中就包括越南的北部。換而言之,越南的北部在中原王朝的直接管理之下。這樣的情況從秦朝一直持續到五代十國時期。在1000多年的歷史上,越南北部地區使用和中原王朝一樣的服飾、文字、制度。中原文化對越南的歷史發展形成了很大的影響,至今,越南國內仍有太原、西寧等名字很有中原王朝特色的城市。在五代十國時期,越南擺脫了中原王朝的管理,但仍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在文化、服飾等方面,越南開始出現自己的特色,不過大體上與中原王朝保持一致。例如漢字,漢字曾經是越南選拔官員的必修項目,不懂漢字就不能為官。在明朝統治時期,明朝的婦女們喜歡穿長襖。在中國漢服形制中,長襖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服飾。
根據越南遺留下來的畫像和資料,就在明朝流行長襖的時候。也在越南國內,十分流行四身襖和五身襖。從樣式和形制來說,四身襖、五身襖非常接近中國的長襖,四身襖和五身襖同時也是奧黛的前身。五身襖比較耗費布料,一般來說,只有那些中產以上家庭的婦女們才穿著五身襖。至於廣大的勞動女性,則喜歡四身襖。四身襖比較節省布料,而且方便勞動。在17世紀,清朝入主中原,建立了自己的統治。隨後,清朝開始推行自己的服飾制度,女性們開始穿寬大的旗裝。越南雖然保留了原有的服飾樣式,但作為清朝的藩屬國,越南服飾或多或少受到了清朝服飾的影響。通過一系列老照片的對比,越南女性經常穿的四身襖、五身襖都發生了變化。首先是袖子越來越窄,原來的袖子很寬大。第二,襖子整體比較修身,不再刻意遮掩身材。
二、越南的奧黛融入了西方文化的內涵
五身襖和四身襖越來越瘦,那些越南貴族婦女的五身襖上,開始出現清朝官服上特有的馬蹄袖。馬蹄袖在越南女性服飾上,逐步成為貴族和平民之間的代溝。由於使用方面,包括越南貴族在內的男性們,也開始使用四身襖和五身襖。在近代歷史上,清朝和越南均遭受了西方列強的侵略。1885年,越南淪為了法國的殖民地,法國開始推行一系列西方文化下的制度。20世紀初期,清朝滅亡,我國進入了北洋軍閥時代。在法國的統治下,很多西方元素的文化進入越南,對越南各個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其中就包括服飾。越南的四身襖、五身襖開始融合西方元素,加入了圓低領、馬甲剪裁、肩膀打折等特色,逐步形成了很有特色的奧黛。與此同時,中國的傳統旗裝同樣融入了大量的西方元素,逐步形成了旗袍。
從歷史源頭來說,奧黛的前身是四身襖和五身襖,這兩種服飾的前身是明制長襖。中國旗袍的前身是清朝的旗裝,雖然旗裝進行了很大的改進,但仍會繼承明朝傳統服飾的一些特點。從這個角度來說,越南奧黛與中國旗袍有很深的歷史淵源。但兩種服飾又有很大的不同,為了防止走光,旗袍最多開叉到大腿部位。奧黛則可以穿下裝,能夠一直開叉到腰部。從實用性來說,奧黛擁有明顯的優勢。在中國的風俗中,比較正式的場合上,女性才會穿旗袍。行走、站立的時候,都需要十分注意。在越南境內,奧黛則沒有這些問題,大多數越南女性都喜歡穿奧黛。由於可以穿下裝,就連騎車都不用擔心走光。嚴格的說,奧黛和旗袍在逐步形成過程中,都融入了不少西方元素,並不屬於傳統服飾。隨著越南經濟的持續發展,越南新一代的年輕人,更喜歡追溯19世紀之前的越南傳統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