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都有屬於本國獨一無二的傳統服飾,就比方說韓國的漢服、日本的和服,而我國作為有著上千年悠久歷史、民族多樣的國家,傳統服飾多到難以數清,不僅有漢服、唐裝等古代民族服飾,還有中山裝、旗袍等近現代民族服飾,這些服飾每一種都有他們獨一無二的特點,而其中最能展現東方女子溫婉性格以及窈窕身材的,非旗袍莫屬。
作為我國傳統服飾中流傳、接受度最高的服飾,旗袍能夠完美展現出其主人的完美身材,同時還能將東方女性身上所擁有的柔和美展現的淋漓盡致。不過想必很多人都好奇,為何旗袍兩側開叉。在經過多方的查閱驗證後,在這裡對旗袍開叉的原因做出了一個大致的總結。
在了解旗袍為何開叉之前,我們先弄清楚旗袍的起源。旗袍原本同它的名字一般,是給旗人穿的袍子,而這裡面的旗人指的就是「八旗子弟」中的旗,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滿族人。而我國古代服飾除卻一些方便勞動的服飾被特以改短外,其餘皆以長袍為主。
不過現如今我們所了解到的旗袍同我們人之中的袍子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最初的旗袍在設計上並不似現在這邊窄,而是非常寬的,兩邊開叉的部分是為了方便旗人在狩獵以及勞作過而準備的。當旗人需要打獵抑或是勞動的時候,便將前後兩片袍襟掀起,打成一個活結,這樣就能便於勞作。
但是我們這裡說的是最初版型較寬、最為原始的旗袍,因此同我們現如今認知中的旗袍存有一定的差距。而旗袍在清朝統治期間被大規模流傳開來,因此許多漢族女子也都開始穿著這種旗袍,在這個過程中旗袍不斷的被漢人所改良,變得越來越貼合身體曲線,能夠完美的將女性身材進行展示,因此當時很多女性都喜歡穿著旗袍,都會花費不菲的價格來制定幾件貼合自己身體曲線的上等旗袍。當時皇宮內還有很多妃子也十分喜愛旗袍並時常穿著,這一舉動更是將女子穿著氣派的風向推到了頂端。
等到民國時期,中西方文化開始漸漸融合,而我們的傳統服飾也開始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現如今我們所見的旗袍便是受西方影響下的產物。旗袍變得更短、更加貼合女性身體曲線,同時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新型樣式,而這種被改良後的旗袍也受到了外國女性的青睞,很多外國名媛也紛紛穿上中國的改良版旗袍,致使旗袍在全世界盛行。
經過時代的漫長演變,最終旗袍變成了我們現如今所見到的樣子。對比於最初寬鬆的旗袍,現如今的旗袍完美的勾勒出女性妙曼的身材,相較於最初男女都能夠穿的旗袍而言,現如今旗袍已經變成只能由女性穿著的一種複試。旗袍所改變的不僅僅是外型上的變化,更是在功能上進行了改變。
舉例說最初旗袍在前方開叉是為了便於工作,而現如今旗袍開叉則是為了更加明顯的向外界展示女性修長的雙腿以及使女性在解決生理問題時能夠能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