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牢記《道德經》中這十句名言

2020-12-05 執筆墨者

從《道德經》中抽出了十句名言,牢記這十句話,你就更接近一個中國人。

1、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 長短相較 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 前後相隨。這句話意思是說相對的,一切東西都是相對的,一個杯子高不高,要看它跟誰相比較,跟一張紙相比它就很高了,跟房子相比它就很矮了。

3、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告訴我們的核心含義就是別折騰,不要整天翻,要學會無為而治。

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我們都非常熟悉《塞翁失馬》這個非常充滿智慧的故事,禍福相依的這個原理大家都懂。

5、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事情都是一步一步做起來的,一點一點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6、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我們作為一個人,你的德行要向地學習,俗話說天無私覆地無私載,老天爺不會有私心,不會因為你是個好人我就託著你,也不會因為你是個壞人就給你地震,所以說天地有大德。天是按照道的規律來的,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有很多種解釋,有所自而有所然,因果,道法就是因果的關係,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大家可以慢慢體會,一生當中慢慢琢磨,反正幾千年來都沒有定論,琢磨它本身就是很美好的一件事。

7、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有十種德行,水對一切東西都是有好處的,但是水從來不居功自傲,凡是往下流的東西都是水去的地方。人不願意往下走,水願意往下走,最後髒的亂的東西都給到了水,沒關係,水願意接納這一切,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就是這麼來的。所以水的這種德行是非常高的,叫上善若水。

8、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大家都知道《笑傲江湖》裡面的男女主角,一個叫令狐衝,一個叫任盈盈,這兩個名字哪兒來的呢?叫做道衝而用之或不盈,這也是《道德經》裡的原話,所以金庸先生從《道德經》裡邊給這兩個人起了這麼好聽的名字。

9、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德,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人要懂得知足,才能夠常年處在富足之中。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把這十句格言能夠聽懂,能夠記在心上,經常以它來影響我們的生活舉止,我們就活得更像一個中國人。

相關焦點

  • 《道德經》中的十句經典名言,精闢透徹,誰看誰受益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是春秋時期老子創作的哲學作品,以無為、無我、自然之觀點,闡述了精深哲學的道家思想。《道德經》中的十句經典名言,精闢透徹,誰看誰受益。一、輕則失根,躁則失君。出自《道德經·第二十六章》。輕率就會失去自己的根基,急躁就會喪失主動權。二、民不畏威,則大威至。出自《道德經·第七十二章》。當人民不怕威脅的時候,那麼對統治者的大的威脅就要來了。三、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 《道德經》中的10句「千古名言」,含有人生哲理,影響深遠
    《道德經》中的10句「千古名言」,含有人生哲理,影響深遠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的楚國,當時我正處於動亂之中,他學會了一套明哲保身、修身養性的方法。這些方法逐漸滲透到他的作品中,隨著《道德經》的傳播,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 《道德經》中的這十句名言,意味深遠
    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不是無原則,而是變通,是權衡。2.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釋義:人應該保持本質淳樸無華,減少私心念欲。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二章》釋義:不要只從自己的角度去看事物,才能明察秋毫;不自以為是,才能更好地彰顯自己;不自我誇耀,反而能夠成就功業;不自高自大,才能有所長進。上善若水的智慧,就是沒有個人成見,因此無論裝進什麼容器,都能像一面平整的鏡子那樣映照世界。
  • 道德是立身之本!十句道德名言名句!
    道德是立身之本!十句道德名言名句!一、君子以儉德闢難。選自《周易·否》。君子依靠儉樸純真的德行,來避免災難的發生。錢財可以裝飾房屋,道德可以滋潤身心,心胸寬闊,身體安泰,因此君子一定會讓其意念真誠。六、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選自《荀子·正論》。道德和地位不相匹配,自身具備的能力和處所的官職不匹配,獎賞不得當,這樣是十分危險的。
  • 《道德經》名言賞析——生活中的智慧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道德經》中的名言名句:一,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想做一件難度很大的事,要從這件事最容易的地方下手;要想做成一件大事,先要從最細小的地方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無論工作還是學習中,都應該從細節入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三,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 《道德經》名言精選——感悟豁達的人生
    炎熱的夏天,人的心情也很容易浮躁,趁此機會,我們再學習一下《道德經》裡的名言,讓我們心也跟著清淨一下,心靜自然涼嘛。一,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道德經.第八十一章》悟道的聖人,無私無欲,從不為自己要求什麼,他做一切都是為了別人的利益,反而自己得到更多,變得更富有。這就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的道理,越想得到的,偏讓你失去,越不想得到的,偏偏就給你。四,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 《道德經》中的10句經典名言,常讀常悟,才能參透出其中真諦
    那個時代比較動蕩,處於旋渦中的老子,學會了一套明哲保身、修身立命的方法,這些方法,也逐漸滲透到他的作品中,並且隨著《道德經》的流傳,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人。《道德經》也叫《老子》,它是東方智慧的代表,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已經深入在每一個人的血脈之中。
  • 《道德經》中的名言,道盡人生之道!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它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道德經的經典名句。
  • 道德經裡經典的三句名言,記住並理解,對你的人生大有裨益
    中華文化作為世界上悠久文化之一,有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值得我們去學習,古人除了寫過很多大有裨益的書籍之外,還流傳下來不少名言。雖然到了今天,這些名言距離我們已經非常久遠了,但是古人憑藉著人生閱歷和智慧總結出來的名言,對我們依然有用處。
  • 哲學大師尼採的十句經典名言,充滿哲理,啟迪人生,值得牢記收藏
    在人類思想史上,尼採的影響力恐怕要排名前十。在道德、現代文化、哲學、科學等領域,尼採影響著一代代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位德國偉大的哲學家、語言學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的十句至理名言,句句啟迪人生,值得銘記。
  • 關於道德的十句真理名言,句句都是精華!
    出自《黃帝四經》。【大意】積累德行的人就會興盛,積累禍害的人就會滅亡。二、德則無德,不德則有德。出自《韓非子·解老》。這句話的意思是:自以為有德就是無德的表現,不自以為有德卻真正是有德。三、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
  • 關於道德修養的名言10句,字字真金,句句受用!
    古代人們經常用美玉比喻道德高尚的君子,雕琢玉石用來比喻人們對待道德修養的重視。一個人,如果不能夠修煉自身的品德,即便擁有再高的天賦,擁有再豐富的知識,也終究與常人無異。關於道德修養的名言10句,字字真金,句句受用。1.
  • 盤點《道德經》中的名言警句,就知道其對中國人的影響有多大?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大小多少。報怨以德。——《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 關於道德的10句警示名言,字字千金,充滿人生智慧!
    關於道德的10句警示名言,字字千金,充滿人生智慧。1. 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大學》。有道德的人會得到民眾的擁戴,得到了人民的擁戴就可以掌管一個國家。因此君子都首先去修養自身的道德。2. 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養正遺規》如果自己道德高尚,就不會被外界的事物所誘惑。3. 貴有德,貴貴,貴老,敬長,慈幼。——《禮記·祭義第二十四》。
  • 《道德經》中經典的5句話,字數不多,卻很受用
    該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道經》,下篇為《德經》,故後人改為《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字,早於古希臘哲學典籍《對話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較完整的哲學著作。而《道德經》是除《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這足以看出國內外,都對這本哲學啟蒙書有著多麼大的興趣。
  • 十句魯迅名言,看透人生
    回顧一下魯迅曾經說過的一些經典的語錄,太多太多,選取十句。1從來如此,便對麼?——《狂人日記》2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鄉》3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原由了。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 《道德經》名言名句欣賞,領悟老子的智慧!
    《道德經》雖然僅僅五千言,卻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智慧,直到現在,它依然對我們的社會人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影響到我們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今天繼續與大家分享其中的名言名句,共同學習。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道德經》中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文章作者:琢磨君《道德經》第五章說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意思就是說: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
  • 關於道德、節儉、執著的名人名言60句!
    01 道德的名言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魏徵 8、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恩格斯 9、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10、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1、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 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做一個有修養的人,從小養成好習慣!
    每個人都應該要在意個人道德修養的提升,道德修養是生而為人最重要的素質體現。今天學習啦小編分享的是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希望你會喜歡。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熱門篇】1 修之至極,何謗不息.2 歷史使人賢明,詩造成氣質高雅的人,數學使人高尚,自然哲學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穩重,而倫理學和修辭學則使人善於爭論。——培根3 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馬克思4 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