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真的就「一鏡到底」

2021-01-09 咯嘛講故事

《1917》一部囊括了第92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效果,最佳攝影獎。是一部難得的高分戰爭片。

為什麼《1917》那麼吸引人呢?原因很簡單-新奇!《1917》整部片子採用了長鏡頭拍攝。這個長鏡頭拍攝可了不起,專業的說,長鏡頭的拍攝時間就是開機和關機兩個時間點,除了這兩個時間點,鏡頭一刻都不會離開主角,沒有人任何的切換。通俗的來說就是「一鏡到底」。

電影的劇情看似平凡,但其中蘊含深意。

為大家簡單介紹《1917》劇情

《1917》是一部以一戰為背景的戰爭片。講述的是兩名英國士兵,在接到上級需要遠在前方的先頭部隊停止進攻的命令後,從白天出發,最終到達目的地後的一天完整的經過。

中間發生了很多小插曲。例如一名士兵的戰友犧牲了,主角遇到了善良的法國姑娘,主角奔跑在殘簷斷壁的廢墟中,在最後不顧一切,傳達消息的場景…… ……

下面,我們將從攝影技術與背後主題為大家解析《1917》。

《1917》背後的攝影技術

正如上面所提及,《1917》採用了長鏡頭的拍攝方法。這個拍攝方法既有利也有弊。

我們來談一談「長鏡頭」的優勢之處。首先在這樣一個被各種信息淹沒的年代裡,電影產業也很少會有導演願意將長鏡頭運用到整部電影中。所以對於已經視覺疲勞的觀眾來說,再欣賞完麥可·貝,卡梅隆,諾蘭等人對鏡頭的完美把控後,或許這一部風格完全不同的《1917》來說,絕對是最大的一個賣點。

其次,長鏡頭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真實」。很少有戰爭片可以做到完全真實,這是顯而易見的,例如《血戰鋼鋸嶺》,《決戰中途島》,《拯救大兵瑞恩》等著名戰爭電影來說,都沒有做到完全還原戰爭最本質的形態。而《1917》不同,整部電影的鏡頭絲毫沒有離開主角,一直跟隨主角的腳步移動,從不同的視角去表達主角的內心活動,心路歷程等等,所以這樣一部「長鏡頭」的戰爭電影,真實地展現出了一個一戰的普通士兵,一天的經過是怎樣的。

不同於其他的戰爭片,急於用2個小時的時間將足足近兩個月的內容壓縮,最後產出。《1917》在接近兩個小時的正片中,只描述了一天的經過。而就是這一天的經過中,展現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士兵的一天,沒有時時刻刻激烈的戰火,更多地表現了寧靜,戰爭的另一副樣貌。

說完了「長鏡頭」的優點,我們來談談它的劣勢之處。眾所周知,想要將「長鏡頭」運用到整部電影中,沒有一個強大的攝影劇組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而《1917》有著強大的攝影製作團隊,由羅傑·迪金斯擔任攝影指導,要知道他可是獲得了兩次奧斯卡最佳攝影獎和14次提名的大咖!如果沒有一個技藝高超的攝影指導,那麼「長鏡頭」的運用對於電影來說會是災難性的。

其次,整片「長鏡頭」最大的問題在於枯燥。可能習慣了諾蘭在《盜夢空間》中對鏡頭的完美乃至極致的把握後,再來看《1917》可能稍顯枯燥,這純屬正常。因為長鏡頭幾乎不允許影片中存在CG特效元素。而且一直看著主角到影片中後部分也會稍顯乏意。還好《1917》做了補救,運用不同的視角,將背景色不停地更換,不停地加緊劇情節奏,才使得這種視覺疲勞稍微緩解。

最後,也是比較頭疼的一點。「長鏡頭」需要強大的後期特效製作團隊。眾所周知,雖然電影裡大家覺得主角是一氣呵成拍攝完成的,但其實演員也是被導演叫停了N次的!為了最終達到「一鏡到底」的效果,就不得不依賴後期特效團隊完成「無縫銜接」。而這對演員和特效團隊都是一種巨大的考驗,也別是《1917》的主角才是一個英國電影新晉小生的情況下,「長鏡頭」技術攻關也變得難上加難。但還好,《1917》最後給大家交上了完美的答卷!

《1917》背後的主題

《1917》不只是一部簡單的因為鏡頭而火的戰爭片。它背後深刻的表現手法也讓人不得不連連稱讚!

可以說《1917》對於表現戰爭殘酷的手法是相當成熟的了! 無邊無際的草原上,沒有敵軍的身影,只有四處零星的硝煙慢慢地直衝雲霄。隨處可見的屍體將綠色的大地染成赤紅色,泥濘的地面,巨大的彈坑,散落的步槍…… ……影片並沒有用激烈的火炮表達戰爭的殘酷,而是用戰後的殘骸來表達出戰爭是人類的原罪。

本片另一大特色就是它的不確定性,觀眾永遠不知道下一秒哪裡會出現一具腐爛的屍體,哪裡會出現希望的曙光,導演也通過這種方式告訴我們戰爭本身就具有不確定性,正是這種不確定性造就了人見人怕的常態。

英軍士兵們氣勢低迷,真實而又令人髮指!原來這才是真正的戰爭,每個人都因為下一秒就可能是自己倒在敵人的槍口下而默默悲哀。遇到這種情況,人人都是害怕的,因為求生的欲望總是最強烈的。

《1917》整部片子幾乎沒有出現敵軍的身影,唯一兩次是主角的夥伴被刀捅死時和主角閣樓激戰時。我們不禁發問,沒有敵軍的氣勢洶洶,怎麼反應戰爭的兇猛和殘酷呢?《1917》告訴你,用景物!電影中大量出現了斑駁的牆壁,殘簷斷壁的村莊,隨處散落的磚頭,一片狼藉的城市…… …… 這些景物都曾告訴你,這裡曾經是一處惡戰之地。比起真實的戰爭場面,戰後遺蹟顯得更加深邃,因為他們同樣是戰爭的見證者和受害者。

電影中,這一鏡頭使我大有感悟(如下)。主角爬上戰壕,與開頭的膽怯形成鮮明對比。在英軍同伴都一起往前衝時,主角與他們奔跑的方向不同,因為他有緊急任務在身-「拯救同胞的生命」。導演這樣安排寓意在於,主角每一秒的奔跑中都有許多同胞踏進了敵人的陷阱,他只有爭分奪秒,才能換取更多同胞的性命,與其說他與時間賽跑,不如說他與死神在賽跑。

當然,《1917》也通過了一個特殊的劇情側面反應戰爭的殘酷。一個法國的婦女,領著一個襁褓中的嬰兒,但她並不是他的母親,他們都因為戰爭流離失所。但是法國婦女絲毫不懂英語,而主角也對法語一竅不通,但在這種情況下,兩人依然可以平靜相處,彼此體諒對方。說明戰爭對於我們的影響在表面上或許是血腥和殘酷,但在深層中也有跨越任何鴻溝的聯繫和情誼。正如電影中安排的,婦女與主角是在地下室見面,正暗示了戰爭在暗面對於人類的影響。

最後,男主千辛萬苦之下將犧牲戰友的遺願完成,送達了情報,完成了對哥哥的許諾。「哥哥活了下來,弟弟卻因為想要保護哥哥而犧牲了。」這也是戰爭的常態。而在戰爭中,往往戰友之間的情誼是深似海的,雖然沒有一起經歷「生」,但是可以將彼此性命相互託付…… ……這也是戰爭底下催生出的一種情誼-「戰友情」。

戰爭也是人類的一項原罪。

相關焦點

  • 《1917》一鏡到底
    其實在《1917》拍攝過程,並不是真的一個鏡頭拍到底(也不可能),而是運用了巧妙的運鏡和特效,把22個鏡頭完美地拼接在了一起。所以《1917》敢用「一鏡到底」來呈現,我不禁要為大洋彼岸的薩姆·門德斯導演起立鼓掌——能有這樣一部作品的出現,雖然一定程度上歸功於現代電影技術的發展,但同樣要感謝是導演和劇組的不懈努力。那接下來是我個人對使用「一鏡到底」這個拍攝手法所拍攝的電影,在表現力上出現的優點和缺點的個人見解。
  • 談「一鏡到底」的製作手法在電影《1917》中的運用
    這部時長119分鐘的大片,用了「一鏡到底」的製作手法,憑藉這個技巧,電影《1917》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和最佳攝影三項大獎。下面我將為大家簡單介紹「一鏡到底」的製作方法,並聊一聊它給這部電影帶來了什麼價值。1、「一鏡到底」究竟是什麼?電影《1917》是一部由真人故事改編的戰爭類影片,由美國夢工廠出品。
  • 論「一鏡到底」製作技術在電影《1917》中的運用
    這部119分鐘的大片,採用「一鏡到底」製作技術,憑藉這一技術,影片《1917》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最佳聲音和最佳攝影大獎。下面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一鏡到底」的製作方法,並談談他給這部電影帶來的價值。1、什麼是「一鏡到底」?電影《1917》是一部改編自真人故事的戰爭電影,由夢工廠製作。
  • 《1917》未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只因《鳥人》將一鏡到底做得太完美
    而《1917》年相對於《鳥人》的複雜而深刻的內涵,顯得簡單浮淺,也是因為《1917》在一鏡到底的技術上,走得更為徹底,更加純粹。這就像外延與內涵的關係一樣。「一鏡到底」就像外延的邊框一樣,對這一技法執行的越徹底,內涵越受限制。
  • 用一鏡到底窺探2020喜劇愛情電影《大腳女婿》
    新聞編輯:金兔子今天我們來踩點關於2020喜劇愛情《大腳女婿》的導演選擇的拍攝手法,「一鏡到底+蒙太奇」的結合。作為一名新聞編輯,對於影視拍攝手法也懂一些,可是我對玩「一鏡到底」的影視劇還是充滿好奇。據說,《大腳女婿》的拍攝經費不是十分充足,而本片的導演卻在特殊精彩部分場景都選擇了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令人充滿期待。楊志寶導演表示,一鏡到底在鏡頭語言上表現事件具有很強的真實性,還能加強空間力度,抓住觀眾的視覺眼球。「一鏡到底」會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容易達到讓觀眾「同喜同悲」的效果。
  • 《1917》一部精緻的紀錄片
    作為頒獎季的熱門影片,電影《1917》斬獲了多個重要獎項,「一鏡到底」的噱頭讓這部影片備受矚目。影片講述了一戰1917年4月6日這一天所發生的故事,觀眾隨兩名信使深入戰場,體驗著戰爭的未知與恐懼。在現代電影工業的助力下,《1917》最大限度地探索了影像表現的空間與可能性,並由此展開對戰爭與人性的反思。
  • 一鏡到底的戰爭片有多牛?國產導演們好好學學,長鏡頭不是來炫技
    但《1917》實在太牛了,肉眼可見的強悍無敵,因為它是一鏡到底!一個鏡頭拍到底!你所看到的這一切,全都是一個鏡頭拍到底的!換句話說,我們看電影的120分鐘,如同和主角一起在經歷了這永生難忘的送信之旅。這也不是簡單地看電影的體驗,而是親歷戰爭的殘酷,在戰火紛飛的土地上體驗了兩個小時的濃縮戰爭......
  • 電影《1917》:數碼時代的長鏡頭是重塑時空的魔術
    電影《1917》劇照 近期上映的電影《1917》,使得「一鏡到底」再次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1948年的《奪魂索》來自希區柯克一個「瘋狂的想法」,用一個鏡頭呈現整部電影,這是一鏡到底電影的開山鼻祖。 一鏡到底是長鏡頭的一種極致表現,將鏡頭無限延長,直至電影結束。最初的一鏡到底無疑是為了對抗剪輯規則,拒絕省略,製造一個連續統一的時空。
  • 《1917》影評:「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1917年4月6日,兩位年輕的英國士兵——布雷克和斯科菲爾德,奉命在有限的時間內前往前線,送達撤退命令,否則1600名士兵就會陷入德軍陷阱而陣亡。影片就圍繞著這兩名士兵的送信之路展開。這部差點問鼎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1917》,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它足夠長的長鏡頭,也就是一直作為宣傳賣點的噱頭——「偽一鏡到底」。
  • 1917:兩個人的偉大,和1600個人的渺小
    是的,這部電影就是薩姆·門德斯「一鏡到底」的戰爭神作《1917》。《1917》是由美國夢工廠出品的戰爭片,由薩姆·門德斯執導,喬治·麥凱、迪恩-查爾斯·查普曼領銜主演。該片於2020年1月10日在美國上映。2020年8月7日在中國重新定檔上映。
  • 一個長鏡頭拍完的電影《1917》有多牛?
    2020年1月6日,在第77屆金球獎頒獎禮上,電影《1917》爆冷成為最大贏家,獲得了最佳劇情片以及最佳導演獎項。它能夠擊敗《小丑》、《愛爾蘭人》等重量級對手,獨特的影像風格功不可沒,電影《1917》全片時長119分鐘,導演薩姆·門德斯用了一個長鏡頭就完成了所有拍攝,是繼2002年的《俄羅斯方舟》之後再次完成這一壯舉的影片。
  • 《1917》:用鏡子獲得奧斯卡佳攝影的魅力
    帶著金球獎的勝利光環,《1917》將在北美大規模上映,然後在三天內以3650萬美元的紀錄登上周末票房的榜首。豆瓣得分為8.5分。這部電影圍繞兩個士兵的送信方式展開,電影最後的表現方式是更容易讓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跟著男主角一路走,影片中呈現的每一分鐘都是現實中的每一分鐘,專注於他們任務的每一分鐘,他們很緊張,也很擔心,他們沒有時間和機會去猜主角當任務完成後,觀眾會放鬆下來,沉浸式的吸引力也是電影的成功。至於《1917》,難免會提到「一面鏡子到底」的拍攝技巧,但我在看似簡單的情節中看到了另一種不同的含義。
  • 《慾海驚魂》:希區柯克告別「一鏡到底」技法,回歸人物刻畫正途
    而我們今天對該片的關注,則是因為,在這個電影裡,希區柯克終於遠離了對「一鏡到底」技法的迷戀,而重新回歸人物刻畫的正途。在拍攝《慾海驚魂》這部電影之前,希區柯克於1948年導演了石破天驚的運用「一鏡到底」技法拍攝的電影《奪魂索》,開啟了電影史上具有開創之功的「一鏡到底」技法新紀元。
  • 電影《1917》中的歷史背景
    然而《1917》卻是反其道行之,居然用一個「偽」一鏡到底的方式,講了一個《絕地求生》的故事。 電影開篇就給出了時間背景,是1917年4月6日,那是美國參加一戰的日子。有一種說法是美國之所以要參戰,是因為擔心英國戰敗,導致向美國借的戰爭債券作廢,為了讓英國還錢,所以美國不得不參戰。
  • 那些一鏡到底,全片只有一個鏡頭的7部電影,感受一氣呵成
    一鏡到底,這樣的方式拍攝在電影中已經屢見不鮮了,所謂一鏡到底也就說鏡頭不換不切,全程不能停,一人失誤就得重頭再來,不過一鏡到底的炫酷程度的確是有著不小的吸引力,非常過癮,但是這樣的鏡頭拍的好流傳千古,拍的不好就變成了詬病,今天小編就說說那些全程單靠一個鏡頭完成的電影。
  • 《鳥人》幕後視頻揭開「一鏡到底」的秘密
    兩段幕後視頻,「一鏡到底」鏡頭的秘密和長鏡頭也需要特效的配合-【幕後視頻 第一段】《鳥人》幕後:「一鏡到底」鏡頭的秘密長鏡頭=攝影指導的多次鏡頭設計走位+攝影師的多次排練(斯坦尼康和三軸穩定器)+演員的臺詞功力這樣都在短短的30天內拍攝完成*參演的演員臺詞功力非常了得,15頁的對白一次說成功
  • 外媒評《鳥人》:前衛藝術,一鏡到底一黑到底
    恣意流暢的鏡頭語言、耳目一新的戲劇元素、一黑到底的喜劇效果,均讓《鳥人》充滿了一種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  《鳥人》是一部頗具開創性的電影,每個鏡頭和每句臺詞都在為故事服務。麥可-基頓將男主角的孤寂和絕望,闡釋得精確而富有內涵,這和其作為一個現實中的過氣超級英雄明星(曾主演過1989年版《蝙蝠俠》)有著微妙聯繫。
  • 《1917》:逆風而行,激蕩不止
    《1917》是薩姆·門德斯在戲院打造的魔幻空間,它在表現形式上面臨許多質疑,但它的故事核心純粹而動人。金獎導演薩姆·門德斯的最新作品《1917》採用實時(real-time)敘事,帶觀眾回到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戰線,兩名英國士兵接獲長官命令,他們必須穿越戰場,警告前線部隊緊急停止攻擊行動,否則將會落入德軍設下的死亡陷阱。電影懸念至此建立:兩個士兵,要阻止一場戰事發生。
  • 楊紫的《聽見她說》第二期20多分鐘的戲一鏡到底,趙薇讚不絕口
    前幾天剛補了楊紫的那期《聽見她說》,演技當然是一如既往的優秀,最讓我驚訝的是,全劇大段大段的臺詞楊紫在20分鐘不間斷的情況下一字不差,兼顧臺詞的同時,情緒也非常投入,一鏡到底一條過,這就非常讓人佩服了。
  • 葉羅麗:鏡孔雀自掘墳墓,孔雀一招「閉合」秒殺鏡孔雀
    葉羅麗第八季正在熱播中,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鏡孔雀和孔雀。 鏡孔雀是孔雀黑化之後的樣子,很多人都喜歡這種霸氣形態的孔雀。可是,鏡孔雀雖然霸氣,但是內心卻是極度黑暗的存在。如果孔雀真的變成了如此模樣,她將會失去所有的朋友,而且淪為曼多拉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