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的小說,總是讓人捉摸不透,沒有耐心的人,覺得他寫的小說,都是什麼鬼,驢頭不對馬嘴,看上了十幾章,仍然不知道講的是什麼?一臉懵逼!到底是有意故而未知,還是他的伏筆。所以喜歡烽火戲諸侯作者的有兩個極端,一種是愛之深,不由自主覺得寫得真好,小說都要看幾遍,還會大力推薦給朋友,一個人不敢獨享。另外一種就是我擦這些都是什麼,看不懂看不下去,渣渣!
前幾篇我寫過,烽火戲者的《劍來》一個要一統寶瓶洲的大驪王朝,高手能人輩出,陰陽家,墨家,大驪的諜報機構,別人一言一行甚至未來十幾年的發展都能算出來的國師繡虎,為什麼再圍殺阿良的時候,既然無一人知曉,到現在依然是一個謎,沒有交代清楚。這到底是為什麼???
再來說說我們《雪中悍刀行》一開始就出現了,讓人反差的想法,這是我們的作者一貫手法,還是對未來劇情有伏筆隱情。
文章中一開始就寫到作為王朝碩果僅存的異姓王,在廟堂和江湖都是毀譽參半的悲涼王徐驍作為一名功勳武臣,可謂得到了皇帝的寶座意外所有的東西,在西北三洲,他就是當之無愧的主宰,隻手遮天,翻雲覆雨。
難怪朝廷中雨這位異性王政見不合的大人們私下都會文縐縐罵一生嗎一聲徐蠻子,而一些居心叵測的,更誅心地丟了頂「二皇帝"的帽子。
文章中還交代了北涼王徐驍的鐵騎。
天下間,誰能與馳騁輾轉過王朝南北十三州的北涼王鐵騎爭鋒?
小說中種種表明,徐驍在廟堂上,在軍隊裡,在江湖上,可以說是一個紀律嚴明,而且是一個一不二的人,同時育有二子二女,已不是獨子或者家裡獨苗,不會斷了香火,為什麼對自己的兒子如此的卑躬屈膝,好像是唯唯諾諾,生怕惹他生氣。
文章中他兒子對他的態度做了交代。
等下人去給大柱國報喜,急匆匆三部作一步趕來探望,結果看到兒子直接艹起床頭的宣德爐就砸了過來,跳下床破口大罵:
「徐驍你給挨千刀的,把老子趕出王府,三年啊,難怪你常說老子不是你親手的。」
徐驍頭一歪,躲過爐子,舔著臉賠罪。
可是徐風年哪裡肯放過這個讓自己三年風餐露宿的罪魁禍首,砸完了室內的一切可以砸的東西,一路追到房外,見廊角斜擱哪裡一把錦繡掃帚,擰起來就追著打。
小說裡面種種表現,兩廂相互對比,可見徐驍父子之間的關係,兒子比老子要狂,好像這些江山是徐風年打下來的,他才可以隻手遮天,翻雲覆雨。雖然裡面提到,北涼王要求徐風年做花花公子,無所事事,避其鋒芒。但是前期已經對自己的父親這種態度。我們看很多小說裡面都會寫道二世祖,怎麼無法無天,對自己家族長輩還是不敢逾越的。
所以這些劇情一直讓我揣摩不透,父親對自己兒子太過溺愛,還是把家裡唯一的香火寄託到他的身上,愛之深。烽火戲諸侯的小說讓人捉摸不透,抓耳撓腮,這種情況知道的網友可以留言評論告知。作者要表為什麼這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