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為您提供福建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輔導資料,包含2019福建省考行測答題技巧/行測常識/分值分布。
公務員考試當中有幾類題型會涉及到對常識的考查,其中就有這麼一類比較重要的題型——定義判斷。從近幾年的考查內容來看,比較常見的有法律、社會學、心理學等等考查方面,今天中公教育專家跟大家一起學習兩個易混淆的社會學概念「再社會化」「繼續社會化」。
百度百科解釋:繼續社會化是人們在經歷了兒童期、青少年期的社會化後繼續進行的社會化過程。繼續社會化是一個人全部社會化歷程的一部分。人們經過兒童期、青少年期社會化,只是進入社會的開始,其社會化程度尚不完全;還要不間斷地學習,才能使其社會化程度逐漸完全起來。繼續社會化的起點,一般以人們經濟上的獨立、人格上的獨立為標誌。繼續社會化開始,人們會遇到許多的複雜問題。再社會化是指在早期社會化與繼續社會化中與社會要求不相適應的人的社會化過程。主要特點是改變或調整社會化對象原有的世界觀、價值觀、行為準則和生活方式,使之符合社會的規定與要求。比較典型的有罪犯改造、對因為客觀原因沒有得到有效教育的兒童進行補償教育、長期失業人群的培訓。
繼續社會化和再社會化的區別:
1.繼續社會化是認可前一段時期的社會化,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學習;再社會化是否定前一段時期的社會化,需要調整甚至重新學習。
2.繼續社會化,每個人都會在人生中經歷;再社會化不是所有人都會經歷。
通過上文的分析,大家對繼續社會化和再社會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們通過一個例題檢驗一下學習效果:
例題:再社會化是指有意放棄原已習得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重新確立和接受新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是典型的再社會化的是:
A. 一些移居海外的中國人很快適應了當地生活
B. 新兵在部隊經過訓練後逐步成為合格的軍人
C. 新生代農民工對城市有強烈的認同和歸屬感
D. 許多服刑人員經過教育能認罪服法遵守監規
中公解析:答案選C。再社會化定義要點是放棄原已習得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新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A項中國人移居海外,而且適應了當地生活,說明已經放棄了原有的行為規範,接受了新的行為規範,符合定義要點;B項普通人成為合格的軍人,會接受軍隊的文化和行為規範,原有的行為習慣已被改掉,符合定義要點;C項農民工認同城市生活並不能說明放棄原有的觀念和行為,所以C為正確答案;D項罪犯經過改造改掉原有的行為及錯誤的價值觀,形成新的正確的合理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
今天定義判斷小常識就分享到這裡,更多常識積累,歡迎走進中公課堂,我們等著你。
推薦閱讀:
2019福建省考行測推理:輕鬆解決行測圖形推理
2019福建省考行測推理:從結論表述看「另有他因」選項
中公教育官方刷題APP中公名師精挑好題,免費刷題,題題刷到點子上!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福建中公教育)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