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音樂產業總規模超3700億 短視頻、泛娛樂直播等正成為數位音樂...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近五年來,中國音樂產業取得了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達3747.85億元,同比增長7.98%,創造近五年增速新高。

但與此同時,國內音樂平臺出現「一超多強,同質化嚴重」的競爭格局,中小公司基本退出競爭,隨著愈發激烈的版權大戰,主要以用戶付費為主的單一模式難以帶來新的活力,音樂版權市場需要挖掘新的增長點。

近日,2019第六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音樂行業的多位資深業內人士共同探討音樂版權商業化,在音樂版權競爭激烈的當下,行業各方如何實現音樂版權商業化的共贏?

2018年數位音樂用戶規模超5.5億人

據現場發布的《2019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總報告》顯示,2018年10個音樂細分行業總共為音樂產業帶來超3700億元的產業總規模。其中,音樂圖書與音像、音樂演出、音樂版權經紀與管理、數位音樂4個核心細分行業則總共貢獻了800多億產值。

《2019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總報告》

數據顯示,2018年音樂演藝市場總體規模達182.21億元。音樂類演出票房總收入68.18億元,同比增長14.8%。其中,劇場演出票房收入為25.83億元,大型演唱會、音樂節票房收入為39.85億元,Live house票房收入為2.5億元。音樂類劇場演出場次達到4.29萬場,同比增長73.6%;從演唱會人群的年齡結構不難看出,「95後」佔比超過65%,消費者持續年輕化。

在數位音樂產業方面,2018年這一產業規模達到612.42億元,同比增長5.5%。其中,數位音樂用戶規模超5.5億人,存量用戶消費市場成為未來主要增長點。

與此同時,數位音樂平臺、移動K歌、短視頻、泛娛樂直播正在逐漸成為數位音樂娛樂體驗的主戰場,版權運營、音樂社交、泛娛樂、UGC等多渠道營利模式也使得商業化渠道多元化。2018年,影視劇、遊戲、動漫音樂產業總產值達7.08億元,同比增長6.47%。其中動漫音樂增幅最快,同比增長14.01%。

《2019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總報告》

「在完美最早開發的十款遊戲產品中,涉及到一萬七千多個音樂樣本,不僅僅是遊戲,在影視、直播等方面音樂素材和音樂創作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完美世界(成都)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嘉頌談到。

數據顯示,在用戶付費、廣告收入、版權運營、電信音樂增值以及泛娛樂數位音樂產業收入構成中,用戶付費率由4%增至6%,同比增長25%,市場潛力依然巨大,音頻流媒體使用率高達89%。

不過,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會員部主任國琨也坦言,目前中國的音樂市場尚未成熟,利益的分配規則尚未完善,音樂人還未得到普遍合理的回報,社會的版權意識和行業自治力量需要進一步提高,司法實踐也需要根據產業的新發展不斷突破和創新。

靠低價競爭的音樂版權平臺未來將被淘汰

音樂市場的繁榮和巨大的發展潛力,無疑也推動了音樂版權市場的發展。

相關研報指出,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數字版權收入自2013年以來增長5倍,佔音樂著作協會收入近4成,幾近全球數字版權收入份額(13%)的3倍。預計到2023年,中國數位音樂版權市場整體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37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首看似簡單的歌曲雖然只有3~5分鐘,背後卻結合了各方的自理創造和商業力量。製作方、發行方、平臺方等都是這條產業鏈上的一部分,參與其背後的利益博弈。

對於音樂平臺的而言,巨大的行業潛力下,各大平臺花大手筆競爭音樂背後版權市場。每經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各大音樂平臺對頭部音樂版權的競爭愈發激烈。

2017年,騰訊以3.5億美元及1億美元股權取得環球音樂獨家版權,網易雲音樂則以20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拿到樸樹專輯《獵戶星座》的獨家版權。到了2018年,網易雲音樂又以1.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購買了華研音樂的2000首曲庫。

競爭的激烈,也導致一些版權音樂平臺打出「數量大、價格便宜」的低價競爭策略。對此,作為中國第一批成規模的線上版權音樂交易平臺,VFine Music副總裁陳鑫認為,不能因為市場需要正版,就把價格無限降低,這對行業整體發展是不利的。「未來音樂版權平臺的競爭必然會很瘋狂混亂,但是依賴低價競爭的平臺會必然會被淘汰、退出。」

那麼,在競爭激烈的行業環境下,如何實現音樂版權商業化的共贏?

陳鑫指出,眼下目前音樂行業要著眼於三點:第一要正版,對於音樂版權市場而言,基於正版的基礎上才能共贏,對智慧財產權管理保護很重要的;第二要要合理的流通機制,即要有發行機制以及無論是平臺間還是音樂人和平臺等都應該有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第三是作為中間商的平臺方業務能力要進化,音樂的發行不應僅僅是簡單的上架,而是應該考慮上架、營銷、運營等。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在線音樂內卷,短視頻破局?
    流媒體時代,數位音樂的生命得到無限延展,不同的業務形態以聚合的形式通過流媒體呈現,同時又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在用戶的手中。如今,音樂消費早已從單純的內容消費升級為音樂衍生物的消費,短視頻、直播、遊戲,各種渠道都有機會打造音樂新星。抖音、快手這類短視頻APP得以成功從各類渠道中脫穎而出,或許在於它以音樂為動能,搭建了一個具有強互動性的多元而蓬勃的社區生態。
  • 騰訊音樂生態戰略背後,數位音樂時代新浪潮已到來
    2020年的最熱老歌《Last Dance》和《處處吻》在熱播影視劇、短視頻和音樂流媒體多場景聯動下,播放量飆升,迅速翻紅成為年度熱歌。五月天的《突然好想你》在TME live的直播後,在TME旗下四大平臺的整體播放量較5月1日增長了275%。
  • 音樂產業3.0:像15秒短視頻那樣戰鬥
    這些產品的出現解決了「唱」的權利的「下放」,並將數位音樂產業的發展目光轉向了大眾的廣泛參與,進而帶來數位音樂產業鏈條的構成變化。而3.0階段的關鍵詞則是「玩」。其最核心的特徵就是與網際網路原住民的深入接觸,以及在創作形式上的改革。比如阿里創新業務事業群孵化的鯨鳴和唱鴨,網易雲音樂推出的音街以及騰訊音樂出爐的猜歌星球。我們目前還很難給這些產品定性叫什麼,比如短音樂產品?
  • 2020 騰訊音樂向左,網易雲向右
    截止5月10日,《少年》《世界那麼大還是遇見你》總發行量超過50億。其中緣由不止騰訊音樂與抖音短視頻平臺達成轉授權合作,更多還是因為TME跨平臺平臺宣推增加了內容裂變爆發的權重。這種反向爆款輸出也正是TME平臺中,任何娛樂形式不再獨立存在走向全面跨界連通的體現。
  • 聯通海納耀星計劃啟動 「短視頻+音樂」加速音樂破圈傳播
    音樂大咖們將以自身高品質、有創意的音樂短視頻內容,為廣大音樂人做出示範,激發音樂人的創作熱情,打開音樂人創作思路,同時給予音樂人億級流量扶持,助力更多優秀原創音樂人實現音樂夢想。近半年來,已累計為內容創作者提供超2億激勵流量、超50個專題搭建,覆蓋用戶超過21億。"海納"計劃的成功,促使更多優秀的內容創作者被認可,價值得到挖掘。在推動個人IP實現商業價值變現的同時,中國聯通海納計劃將繼續為整個文化產業發展注入活力,為打造優質IP品牌提供可行的實踐思路。
  • 騰訊雲發布「版權音樂助手」 著眼短視頻創作音樂版權問題
    2016年,QQ音樂與中國音樂集團合併,最終成立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TME」)。多方推動下,網絡版權產業規模實現穩增長。今年4月,國家版權局網絡版權產業研究基地在京發布《中國網絡版權產業發展報告(2018)》。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網絡版權產業規模達74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6%。
  • 網易雲音樂、鬥魚、映客爭相入局,耳朵直播火了
    「語音直播」火熱背後,是傳統電臺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用戶的「耳朵需求」,「語音哄睡」「語音陪玩」「語音交友」等基於聲音的新玩法,正逐漸用戶成為打發時間、消遣無聊的新模式。這是一門已擁有超過4億用戶的生意。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在線音頻用戶規模達4.25億人,增速達22.1%,相較於增速平緩的移動視頻及移動閱讀行業,呈現較快增速。
  • 「耳朵直播」:網易雲音樂、鬥魚、映客為何爭相互入局?
    「語音直播」火熱背後,是傳統電臺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用戶的「耳朵需求」,「語音哄睡」、「語音陪玩」、「語音交友」等基於聲音的新玩法,正逐漸用戶成為打發時間、消遣無聊的新模式。 這是一門已擁有超過4億用戶的生意。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在線音頻用戶規模達4.25億人,增速達22.1%,相較於增速平緩的移動視頻及移動閱讀行業,呈現較快增速。
  • 未來5年中國新媒體產業發展的預測分析
    綜合性音頻平臺以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為代表,提供播客節目、音頻直播、網絡電臺、有聲讀物等全類型音頻內容;垂直有聲閱讀平臺以懶人聽書為代表,提供網絡文學、漫畫、有聲書等多種形式數字內容的有聲閱讀平臺;音頻直播平臺以克拉克拉為代表,主要通過聲音社交發展音頻互動平臺;其他平臺如騰訊視頻、愛奇藝視頻等開啟「音頻後臺播放」功能,網易雲音樂、QQ音樂等開發「電臺直播」功能,越來越多的平臺嘗試音頻服務。
  • 《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發布 十大爆款歌曲總有一首你聽過
    近幾年,隨著原創音樂產業規模逐年遞增及數位音樂4.0時代覺醒,拓寬了原創音樂創作與宣發渠道,真正實現大眾娛樂生活從「聽音樂」到「看音樂」到「玩音樂」的多重共振。11月5日,抖音音樂正式發布《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
  • 增量市場紅利遠離的時代,這家音樂流媒體公司將如何演繹?(上)
    中國龐大的人口數量,對於音樂娛樂的需求不斷增長,但中國的音樂產業仍高度分散,人們並未充分意識到音樂的價值,在音樂娛樂方面的支出較低。  傳統音樂產業中,產品形式和消費方式單一且相對封閉,如唱片、演出、K歌等,在空間和場景上受到多維限制。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2019年全球網際網路音樂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界限逐漸被打破,市場開始出現流動和互通,音視頻內容發生大融合。
  • 短視頻長視頻釋放活力 線上文娛產業正升級
    據統計,今年春節及延長假期期間,騰訊視頻《將夜2》累計播放量超過20億次,與愛奇藝聯合網播的《新世界》累計播放量超過30億次。這些新劇的播出,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觀眾需求,也成為長視頻網站下載量增長的動力。   此外,為配合疫情防控,包括芒果TV、騰訊視頻、優酷等在內的長視頻網站也推出免費領會員、限時免費看等活動,豐富著人們的居家生活。
  • 蝦米音樂2月5日正式關停 網友淚目:我找不到比你更好的音樂APP
    這一產品囊括音樂播放器、粉絲社交、直播等多項功能,不過因為違背用戶習慣,強行改版等原因,招致老用戶反感。同時,在線音樂的其他玩家沒有停止行動。在2015年到2016年,騰訊音樂開始成為音樂曲庫和版權合作中的佼佼者。誕生於2013年的網易雲音樂,在2015年拿下了1億用戶,在2016年,其付費會員人數同比增長超過9倍,成為音樂平臺的後起之秀。蝦米音樂則自此逐漸落寞。
  • 從騰訊章魚式的業務布局,看「數位音樂」這隻觸手的潛力
    1月18日,看到騰訊的兩個新聞:一是騰訊股價再創歷史新高——上破450港元,市值逼近4.3萬億港元;二是福布斯實時富豪榜顯示,馬化騰已經成為亞洲首富——身價接近500億美元。在騰訊去年強勢的戰略布局下,這樣的數字一點也不再驚訝。
  • 報告稱廣州電競直播走在全國前列
    超高清視屏產業高質量發展——超高清視頻產業正成為廣州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目前,廣州擁有樂金顯示、視源電子、廣州創維、4K花園、珠江數碼等一批超高清視頻產業骨幹企業。廣州國際媒體港、廣東優創合影4K內容創新基地、花果山超高清視頻產業特色小鎮等內容製作基地加快建設,推動廣州向「世界顯示之都」不斷邁進。
  • 蝦米音樂關停,成也音樂,敗也音樂
    獲阿里支持,但版權沒跟上2015年是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的分水嶺,此前版權混亂的在線音樂得到了清理,國家版權局在2015年7月發布了《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要求在2015年7月31日前,無版權音樂作品全部下線。此後,版權跟商品一樣,成為數位音樂平臺的核心競爭力,誰能擁有更多的版權,誰就取得了先機。
  • 《一剪梅》海外走紅,TikTok正重塑全球音樂產業
    「小哥」在退休之後,或許沒有想到自己會通過短視頻的方式走紅海外。6月15日,據媒體報導,費玉清的代表作《一剪梅》近日在歐美地區走紅,在音樂平臺Spotify上一度獲得了挪威第一、紐西蘭第一、芬蘭第二的排名。而副歌部分的歌詞「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的音譯「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成為了網絡上的一句流行語。
  • 抖音與數位音樂公司Believe達成版權續約
    原標題:抖音與全球領先的數位音樂公司Believe達成版權續約   7月23日,抖音宣布與全球領先的數位音樂公司Believe 達成版權續約合作。抖音將繼續獲得Believe及旗下品牌TuneCore超過400萬首正版音樂授權。用戶可以在拍攝視頻、直播時使用相關音樂。
  • 泛娛樂產業又一大事件,虎牙音樂廠牌「虎動音樂」成立
    9月1日晚,虎牙娛樂音樂廠牌live表演秀《真正的歌手》巔峰之夜圓滿落幕。 30名潛力新人,連續4場直播,在萬眾矚目下向著自己心中的夢想發起衝擊。當晚,沈凌接替馮建宇,成為新任歌手推薦官。在一番激烈的角逐後,有著「吹風女皇」之稱的莎啦啦奪得冠軍。
  • 音樂的力量 | 最新版網易雲音樂APP產品分析報告
    slogn:音樂的力量!和超8億有趣的人聽歌看評論!1.2 功能架構網易雲音樂主要分為五個功能模塊:發現音樂、視頻、管理音樂、社區、帳號管理。3)直播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直播行業越來越大眾化,作為國內第一個音樂網站,酷狗音樂早在2012年v5.0版本就推出全民造星平臺酷狗直播,並在次年推出知名歌手莊心妍,成為第一例網際網路造星「爆款」。一直到現在的酷狗v10.0,酷狗音樂的直播業務已經發展為音頻直播、視頻直播以及多人聊天室三大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