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人有一祖傳金碗,專家鑑定後建議上交,被拒絕後結果如何?

2021-01-11 騰訊網

如果問起古代最有權利的人是誰?相信大家心裏面已經有答案了,沒錯,就是皇帝。按理來說,擁有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權利,皇帝的生活應該很開心才是。但其實不是這樣,很多皇帝上位並不是自己願意的,只是被迫於當時的形勢而已。他們並不懂得政治,但是卻又因為王朝的覆滅,成為朝代的罪人。而一個王朝變化是怎麼樣的,文物是最能說明的了。在河南有一位老人,他家裡面有一個金碗,就見證了一個王朝的興盛衰敗,在專家鑑定過後,希望老人能夠上交,但是卻被拒絕了,結果怎麼樣呢?

河南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省,也是黃河的必經之地。河南是歷史上很多著名人物的家鄉,所以這裡也有很多的歷史文物遺留著。在1990年的時候,有位白髮燦燦的老人家來到文物鑑定中心,希望專家能夠幫忙鑑定一下自己的寶貝。而專家見到老人拿出來的東西時,也是覺得很驚訝,因為老人居然拿出了一個金碗。

經過老人的介紹,專家得知這個金碗是老人家裡的傳家寶,到現在時間已經過去很久。雖然是自個兒家的,但是老人並不知道這個金碗到底是真是假,也不知道來自於何處,所以才想讓專家幫忙為自己解答。專家經過仔細的鑑定之後,又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才終於肯定這個碗是真的用純金製成的,而且還是清朝最後一個皇帝用過的。這下就很多人都覺得奇怪了,怎麼堂堂皇帝用過的碗,最後到了一個農民的手裡呢?其實這個問題還是出在溥儀身上。

在古代的時候,身為皇帝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福的。幸福的是擁有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權利。不幸的是從此失去了普通人能夠享受的一切,甚至還可能成為朝代的背鍋者。

在中國的歷史上,一生悽涼而且在位時間非常短暫的皇帝其實也有不少,而溥儀作為清朝的最後一任皇帝,他的命運也不見得有多好。當時慈禧太后為了保持清朝話事人的權利,就讓人殺死了自己的兒子,讓當時只有3歲的溥儀當了皇帝。為了能繼續讓自己高高在上,慈禧太后跟侵略者籤了很多不平等的條約,導致中國的淪陷,老百姓被洋人欺負。直到新中國成立的時候,這種情況才結束。

作為清朝最後一個皇帝,王朝的覆滅自然讓溥儀感到恐懼。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他就在換著法子變賣宮裡面的寶物,想要換取錢財為將來做打算。而老人辛苦帶來的金碗,估摸著就是當初從皇宮裡面偷出來賣的寶物之一。而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的話,溥儀賣東西的時候,已經不再是皇帝了,那麼這個金碗也不屬於他,應該算作是國家的。

因此專家建議老人把金碗上交,為國家做出貢獻。但是老人拒絕了這個要求,認為這是祖傳的,不能上交。面對老人堅決的態度,專家也沒辦法,只能告訴老人,說這個金碗已經算是文物,不能買賣,不然就是犯法。

相關焦點

  • 河南老農有隻祖傳金碗,專家鑑定後提議上交,被拒絕後結果怎樣?
    而有些時候,一些祖傳的文物,其持有者不願意將其上交給國家。河南老農有一隻祖傳金碗,專家鑑定後提議上交,被拒絕後結果怎樣?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故事就和鑑寶專家有關係,一個戴著草帽的農民拿著一個金碗去找了這些鑑寶專家。
  • 河北老農藏有一金碗,專家鑑定後興奮地要讓老農上交,老農:不交!
    打開裡面一看,老農興奮得幾乎要跳了起來,原來裡面有一個金碗,而且這個金碗的樣子非常稀奇。老農想起,這張木床是爺爺那輩留下來的,但是爺爺因為意外過世,所以才沒來得及告訴兒孫們。 老農想到兒子過兩年就要結婚,家裡卻沒有積蓄給兒子弄一棟房子,也許賣了這個金碗就能讓兒子順順利利結婚呢。於是,老農便用布包好這個金碗,直接到縣城找專家鑑定。
  • 陝西老農摸魚撿到一條「金蠶」,拒絕2萬收購,上交祖國後成國寶
    陝西西安,古城長安,歷史上先後有10多個王朝建都在長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許多網友評價西安是「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陝西地下遍處是寶,有一陝西老農摸魚撿到一條「金蠶」,拒絕2萬收購,上交祖國後成國寶。
  • 農民山上撿得一塊銅片,拒絕10萬收購,上交國家後成無價之寶
    當得知這東西可能是金的時,屈西懷建議將這「銅片」拿去燒,只要一燒就知道是不是銅片了。但是趙三馬上阻止了他們,原因是「銅片」上還有一些奇怪的字,這些字肯定有深意,只是這種字體他們並不認識。為了慎重起見,表叔趙三告訴屈西懷不能輕舉妄動。 這塊「銅片」就在屈西懷家裡藏了起來,但屈西懷挖到金片的事情早已經被十裡八鄉的人知道了。
  • 大哥用祖傳瓷碗餵貓,雨天意外發現碗冒藍光,鑑定結果出乎意料!
    大哥用祖傳瓷碗餵貓,雨天意外發現碗冒藍光,鑑定結果出乎意料!在現在這個時代,國際上越來越重視國家文化。但是說起文化,其他國家遇到中國只能黯然失色,畢竟我們中國文化是有5000年之久,而古董則是文化的見證。小編今天繼續為大家講述和鑑寶相關的故事,今天的主角是一位大哥。大哥說:這個碗是我們家祖傳下來的,之後傳到我手上的時候我就沒把它當成一回事兒。就放在我們家裡餵貓,有一天在下雨的時候碗裡面好像有點水,就發現有點不對勁,裡面怎麼在發光?閃閃發光,藍色的光。
  • 老伯帶木鴨來鑑寶,花幾百塊買的,專家:文物價值極高建議上交
    老伯帶木鴨來鑑寶,花幾百塊買的,專家:文物價值極高建議上交!眾所周知,在我國我們的先祖們,他們曾經用自己的智慧,為我們創造了很多重要的財富,這些財富包括精神上和物質上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開始慢慢的重視文物這塊,很多人都在淘古玩,希望自己能淘到真品,這樣就一本萬利。
  • 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
    ,動物如果被大肆捕殺的話,將會對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造成很嚴重的影響,有一次鑑寶節目中,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狼皮」後,卻突然情緒失控,這樣的情況讓這位女大學生始料未及,而且專家還表示,不會給她鑑定。
  • 老太80元賣掉一個餵雞碗,專家鑑定後:全球僅3個,價值上億
    老太80元賣掉一個餵雞碗,專家鑑定後:全球僅3個,價值上億。 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有一個老太太拿著一個碗去文物商店,想把這個碗買了來掙一些錢。商店的工作人員便仔細鑑定這個碗,看看這個碗到底值多少錢。
  • 村民撿到「金印」,專家說是價值超2億的文物,上交後獲獎狀一張
    根據史書記載,秦始皇一統江山後,命李斯用和氏璧做成了一塊玉璽,這便是寫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8個小篆的「傳國之璽」。其實,傳國之璽並非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印章,在先秦時代,古人就使用了印章。隨著歷史的發展,印章不在局限於玉器、青銅等。到了漢代時期,不少貴族、大臣甚至是諸侯開始用上了「金印」。漢代時期的這些金印因為歷史的緣故,大部分都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中,只有少部分流傳了下來。
  • 河南老人釣到銅鏽「龜」,得知是國寶果斷上交,專家:要值18億
    然而在河南,有一位老人在釣魚時卻釣上了一隻布滿銅鏽的青銅黿。2003年的洹河河畔,有一老人如常在河邊垂釣,魚鉤突然一沉,老人以為釣上了一條大魚,急忙把鉤拉上來一看,卻並不是什麼魚,而是一隻布滿銅鏽的「烏龜」,背部插了四個箭頭,還有刻有很多奇怪的符文。
  • 我叔叔拿了「金龜」鑑寶,估價元左右:建議您交上來了
    所以人們對古董特別是嚮往,但是為了防止自己上當受騙,他們會去找鑑寶專家鑑定,所以鑑寶類的節目應運而生。在鑑寶節目中,將有專家免費為人民鑑定寶貝,的故事是一個鑑寶的故事,這個故事特別有趣,一位老人帶著一輛金龜去了鑑寶,看了之後,專家建議老人交上來,老人卻笑著說:「你敢嗎?」怎麼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小夥拿杯子去鑑寶,老房子土牆扒出來的,專家鑑定後他站不穩了!
    小夥拿杯子去鑑寶,老房子土牆扒出來的,專家鑑定後他站不穩了!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文化歷史悠久。伴隨著文化繁榮,人們審美眼光的變化,我們的祖先們為我們留下,太多太多的珍寶。這些珍寶可能由於戰爭原因等,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中,相信它們只不過是「韜光養晦」,有一天還是會再出現在我們面前。
  • 鄉下「狗食碗」被專家5塊買下,鑑定後專家心痛:一處缺陷損百萬
    鄉下「狗食碗」被專家5塊買下,鑑定後專家心痛:一處缺陷損百萬我國歷史悠久,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傳承,悠久的歷史不僅孕育出燦爛的文明,也孕育出了一個偉大的民族----中華民族,勤奮,善於勞作,長於創造,這些特點都是文明中華民族所具有的,正是因為這些心思靈巧的老祖宗
  • 小學生撿到玉璽,上交後獲得20元獎勵,45年後專家又找上門
    小學生撿到玉璽,上交後獲得20元獎勵,45年後專家又找上門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古代封建社會有無數朝代的更替,隨著戰亂的發生,很多歷史時期珍貴的文物也大量流失,這些都是我國珍貴的文化,如果流失海外將是巨大的損失,很多人在生活中如果偶然撿到文物都會上交給國家,有一位小學生就曾在路邊撿到一塊玉璽
  • 男子自稱乾隆7世孫,穿龍袍祭祖,拿出傳家寶後專家無話可說
    不過他這一行為也引來了大批網友的不滿,都認為他有「復闢」的想法。浮誇作風引起不滿不過一碼歸一碼,他祭拜歸祭拜,還是有人質疑過愛新覺羅恆紹的身份,畢竟他口中自己的生活,確實十分的「浮誇」,他向人們介紹他曾經獲得過美國一所醫學院的博士學位,但其實有人曝出那所醫學院就是一個「野雞大學」據說有錢就能上,博士學位除了聽起來很唬人,但其實一點用也沒有,這裡面真真假假無從判斷。
  • 河南老漢釣到一隻「烏龜」,龜殼插4支箭,專家:這一竿值18億
    比如前些年河南就有一位老漢,在釣魚時意外釣上來了一隻「烏龜」,經過專家鑑定後發現價值18個億。許多老人在退休以後,都會選擇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來打發時間,比如跳廣場舞、遛鳥、釣魚等等。中國人對釣魚有著特別的感覺,不僅考驗釣手的技術,還能鍛鍊釣手的心性。這種心性可以是「閒來垂釣碧溪上」的浪漫也可以是「獨釣寒江雪」的孤寂,養何種性取決於修身之人自己的心境。
  • 老人山上撿到把青龍寶劍,專家勸其無償上交,他卻直接磨成菜刀
    有一些王公貴族們會刻意在冷兵器的製作工藝中再加入一些珠寶,並且要求製作工藝一定要精美。這些武器具有很高的殺傷力的同時也具有收藏價值。所以現代人們在研究歷史的時候,可以在考古界通過一些武器來推斷古代時期的一些歷史。雖然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考古學家們在真正去了解文物背後的歷史時,還是會遇到一系列阻礙的。因為有一些公民們不懂法律,甚至對文物保護的意識還比較薄弱。
  • 河南老人曾釣魚釣到「烏龜」,頸側及蓋插有4箭,專家估價值18億
    但誰也想不到,現實中真有這樣的好事。河南老人釣魚釣到「烏龜」,卻引起轟動,只因龜上頸側及蓋插有4箭,更有專家估價值18億。這是怎麼一回事?老人覺得納悶:該不會是魚鉤被什麼卡住了?但他又不死心。河裡水也不深,他見那魚半天也沒個動靜,乾脆自己蹚著水一點一點地摸了過去。這一摸還真有收穫!拿上岸一看,是一個鐵坨坨。這可把老漢給氣笑了——較了半天勁,就為塊爛鐵。老人把鐵坨坨帶回家,發現這好像不是一般的鐵塊。把淤泥刷洗乾淨再看,原來是一個銅鑄的王八,銅綠鏽了滿身,身上還插著四個箭頭。
  • 小夥拿一「破碗」去鑑寶,被觀眾嘲笑,專家在碗中倒入水後不笑了
    其中就有個男子就曾拿著一隻破舊的碗去進行鑑寶,人們都想看看廬山真面目,當現場觀眾看到是一隻破碗時,都對其發出了嘲笑聲,認為這個男子是鬧著玩兒的,人們都在懷疑這個碗還需要做鑑定?
  • 河南老人無意釣到一隻「烏龜」,其背插4支箭,專家稱價值18億
    在河南曾有一位退休老人無意釣到一直「烏龜」,很多人對這隻「烏龜」產生了好奇,想一睹真容看看這隻「千年老龜」究竟長什麼樣。這是什麼緣由呢,這隻烏龜什麼特別的地方嗎?這位老人和我們平時生活中遇到的人一樣,在退休後領著退休工資,找點樂趣和興趣打發時間。和其他老人喜歡坐在樹下曬曬太陽嘮嘮嗑不同,這位老人很喜歡釣魚,經常吃完飯就拿著釣魚工具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