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農有隻祖傳金碗,專家鑑定後提議上交,被拒絕後結果怎樣?

2021-01-08 騰訊網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我們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在這悠長的歷史長河之中,有許多古人的智慧結晶,經過歷史的洗禮流傳至今。而這些智慧的結晶有些被人們所珍藏,成為他們的傳家寶,代代相傳被人們守護。而那些傳家寶們不,僅寄託著先人們對後人的諄諄教誨,也保存了那段可能不為人知的歷史所帶給人們的美麗。而有些時候,一些祖傳的文物,其持有者不願意將其上交給國家。河南老農有一隻祖傳金碗,專家鑑定後提議上交,被拒絕後結果怎樣?

我國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經濟一直處於發展階段,當時的人們僅僅滿足於解決溫飽問題,能夠吃飽穿暖就已經是最大的幸福了。如今,隨著新一輪經濟發展,我國人民的關注點不僅僅只在於解決溫飽問題上,更多的人把關注點放在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上,喜歡收藏文物的人便開始用自己的餘錢去收藏文物。但文物市場的水很深,有些不良的文物販子便用一些次品以次充好。有些缺乏文物收藏常識的人們便會因此上當受騙,所以這些人們也經常在購買文物之前去諮詢專家的建議。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故事就和鑑寶專家有關係,一個戴著草帽的農民拿著一個金碗去找了這些鑑寶專家。這個農民的身上非常破爛,而這個金碗看起來一定價值不菲,專家們不知道這個農民到底來自何處。他們開始仔細打量起這個金碗來,後來經過專家們的各種認定以及對細節上的研究,認為這個老農拿出的金碗,就是中國的末代皇帝溥儀曾經使用過的金碗。專家們會很好奇,末代皇帝使用的金碗,是怎麼落在一個如此普通的農民手中的呢?

有些專家甚至開始懷疑這個老農到底何來處,後來這個老農說,這個金碗是自己家的傳家寶。自己家祖祖代代都是非常老實的農民,從未乾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而當時這個金碗是溥儀被列強趕出紫禁城後,匆忙帶出宮的,而經過一些機緣巧合之下,流落到老農的祖宗的手中。老農的祖宗知道這個金碗來頭不小便,叮囑後輩一定要將其保護好,代代相傳。

老農今日將金碗帶來讓鑑寶嘉賓進行鑑定,是想了解一下這個金碗背後的故事,雖然他們家族已經讓這個金碗守護多年,但這個金碗背後的故事他們並不得知。而專家們在知道了這個金碗的真正來歷後,便建議這個老農將金碗上交給國家,讓其發揮真正的價值。

這個金碗一定會為國家的歷史研究做出重大的貢獻,但是老農拒絕了專家的建議。河南老農有一隻祖傳金碗,專家鑑定後提議上交,被拒絕後結果怎樣?他認為這個金碗是自己家的傳家寶,他擁有著這個金碗的使用權,他選擇把這個金碗作為傳家寶留給下一代,因為他們就是這樣代代流傳,才使金碗保存下來。專家同意了,但也叮囑老農不能將金碗進行交易。

結語

金碗本就是老人的所有品,所以他想如何處置它,都是他的自由,我們無權幹涉。如果我們在平常看到了和歷史研究有關的文物,也要第一時間通知有關部門,對其予以最好的保護。

相關焦點

  • 河南老人有一祖傳金碗,專家鑑定後建議上交,被拒絕後結果如何?
    在河南有一位老人,他家裡面有一個金碗,就見證了一個王朝的興盛衰敗,在專家鑑定過後,希望老人能夠上交,但是卻被拒絕了,結果怎麼樣呢? 在1990年的時候,有位白髮燦燦的老人家來到文物鑑定中心,希望專家能夠幫忙鑑定一下自己的寶貝。而專家見到老人拿出來的東西時,也是覺得很驚訝,因為老人居然拿出了一個金碗。
  • 河北老農藏有一金碗,專家鑑定後興奮地要讓老農上交,老農:不交!
    老農當場就意識到這個木盒並不簡單,因為木盒上雖然很多灰塵,卻沒有任何朽壞的樣子。打開裡面一看,老農興奮得幾乎要跳了起來,原來裡面有一個金碗,而且這個金碗的樣子非常稀奇。
  • 陝西老農摸魚撿到一條「金蠶」,拒絕2萬收購,上交祖國後成國寶
    陝西西安,古城長安,歷史上先後有10多個王朝建都在長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許多網友評價西安是「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陝西地下遍處是寶,有一陝西老農摸魚撿到一條「金蠶」,拒絕2萬收購,上交祖國後成國寶。
  • 老農偶得破碗,親戚來家中吃飯,出價1萬元收一個碗,老農卻報官
    陝西西安處處是寶,近幾年很多農民在這裡找到了國寶級文物,並上交國家。我們能目睹到這些文物的真容,真要感謝這些農民的無私奉獻。前些日子陝西西安郊區農民種地時,無意間發現了幾個破碗,有的都有裂痕。因為窮,家裡的碗也都磕磕碰碰不成樣子。
  • 大哥用祖傳瓷碗餵貓,雨天意外發現碗冒藍光,鑑定結果出乎意料!
    大哥用祖傳瓷碗餵貓,雨天意外發現碗冒藍光,鑑定結果出乎意料!在現在這個時代,國際上越來越重視國家文化。但是說起文化,其他國家遇到中國只能黯然失色,畢竟我們中國文化是有5000年之久,而古董則是文化的見證。小編今天繼續為大家講述和鑑寶相關的故事,今天的主角是一位大哥。大哥說:這個碗是我們家祖傳下來的,之後傳到我手上的時候我就沒把它當成一回事兒。就放在我們家裡餵貓,有一天在下雨的時候碗裡面好像有點水,就發現有點不對勁,裡面怎麼在發光?閃閃發光,藍色的光。
  • 農民山上撿得一塊銅片,拒絕10萬收購,上交國家後成無價之寶
    趙三將這塊「銅片」放在手上掂量了一番後,告訴屈西懷這東西可能不是銅片,可能是金的,因為只有金片不會生鏽,這塊「銅片」雖然有些灰塵,但並沒有生鏽。 屈西懷拒絕了文物販子的請求,但文物販子對這塊金片非常看重,來來回回往屈家跑了10多趟。最後,文物販子想出了一個辦法,將中指咬破寫下血書,承諾將金片賣出後會給屈家分一半,絕不食言。
  • 農民釣魚釣到「烏龜」,背部插著4支銅箭,專家:釣了18億
    今天要跟大家說的這位老農,釣魚時無意釣到「烏龜」,並且背上還插了四支箭,經鑑定得知價值有18億,最後他又怎麼做了呢?這是一位老農是河南人,閒暇時喜歡釣魚打發時間,不但能陶冶情操還能改善家裡夥食。一日,老農像平常一樣去河邊釣魚,結果卻一無所獲,本想一走了之,意外發現釣魚線下沉。老農以為釣上來了大魚,趕緊收緊魚線,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
  • 老農撿到一個「瓷罐」,當夜壺用了50年,專家:價值1個億
    1966年江蘇省一個老農在下地幹活的時候,偶然挖出一個造型古樸的瓷罐,那會兒國家正在鼓勵保護文物,只要上交的古董被鑑定為真品,政府就會給出相應的補償,老農雖然沒有文化,但願意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將這件意外挖出的瓷罐上交,可無奈因為路途遙遠,在趕路的時候這件瓷罐就被遺失在了半路上。
  • 河南老農釣到只「烏龜」,後背插4支箭,專家:一竿子釣了18億
    對於「木乃伊」南酸棗果實化石的價值,考古專家說了4個字:無可估量。而對於這酸棗果實化石,網友更是調侃:應該很好吃吧。    無獨有偶,河南有個老農喜歡釣魚,以此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這天他抱著釣魚竿來到河邊,沒一會兒就感覺自己釣著了個大東西。
  • 30多年前,撿到將軍金印上交的青年,如今過得怎麼樣了?
    偏將軍金印驗真金媳婦用牙咬,為大義青年獻國寶不久之後,一個裝成撿破爛老農的文物販子溜進了村子。文物販子開價3塊錢收購「金烏龜」,劉定權認為這東西就賣3塊錢還不如自己留著玩兒。古代將軍1983年春,劉定權把這個「金烏龜」上交重慶博物館。
  • 村民撿到「金印」,專家說是價值超2億的文物,上交後獲獎狀一張
    根據史書記載,秦始皇一統江山後,命李斯用和氏璧做成了一塊玉璽,這便是寫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8個小篆的「傳國之璽」。其實,傳國之璽並非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印章,在先秦時代,古人就使用了印章。隨著歷史的發展,印章不在局限於玉器、青銅等。到了漢代時期,不少貴族、大臣甚至是諸侯開始用上了「金印」。漢代時期的這些金印因為歷史的緣故,大部分都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中,只有少部分流傳了下來。
  • 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
    ,動物如果被大肆捕殺的話,將會對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造成很嚴重的影響,有一次鑑寶節目中,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狼皮」後,卻突然情緒失控,這樣的情況讓這位女大學生始料未及,而且專家還表示,不會給她鑑定。
  • 55年前老農撿到一鐵疙瘩,拿回家半夜怪叫不停,專家:中華第一龍
    傳聞雖然年年有但身邊卻不曾見到一例,所以只當成是人們茶餘飯後的消遣而已。但1965年家住黑龍江的一個老農,竟然撿到一個造型怪異的「鐵疙瘩」。最令他無法忍受的是,這個「鐵疙瘩」拿回家後竟然半夜怪叫不停,讓老農一家人都倍感難受,後來經專家鑑定之後被奉為「中華第一龍」。第一、老農撿到「鐵疙瘩」1965年黑龍江省內一個偏遠的小村莊,竟然爆出了一個大新聞。
  • 老頭意外釣出一頭詭異「王八」,上面刻著33個字,專家:必須上交
    然而在河南境地,有一個七旬老漢,在釣魚過程中,竟然釣上來一隻烏龜,也許你會說:「有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只烏龜嗎?」可別小瞧這隻烏龜,它的後背插著四肢支銅箭,這隻烏龜大有來頭,價值不菲,專家鑑定能值十多億。
  • 小學生撿到玉璽,上交後獲得20元獎勵,45年後專家又找上門
    小學生撿到玉璽,上交後獲得20元獎勵,45年後專家又找上門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古代封建社會有無數朝代的更替,隨著戰亂的發生,很多歷史時期珍貴的文物也大量流失,這些都是我國珍貴的文化,如果流失海外將是巨大的損失,很多人在生活中如果偶然撿到文物都會上交給國家,有一位小學生就曾在路邊撿到一塊玉璽
  • 小夥拿杯子去鑑寶,老房子土牆扒出來的,專家鑑定後他站不穩了!
    小夥拿杯子去鑑寶,老房子土牆扒出來的,專家鑑定後他站不穩了!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文化歷史悠久。伴隨著文化繁榮,人們審美眼光的變化,我們的祖先們為我們留下,太多太多的珍寶。這些珍寶可能由於戰爭原因等,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中,相信它們只不過是「韜光養晦」,有一天還是會再出現在我們面前。
  • 老太80元賣掉一個餵雞碗,專家鑑定後:全球僅3個,價值上億
    而有些時候,一個人家中雖有文物,卻不知道它的真正價值,只當其是一個普通的物件,甚至也不怎麼重視它們。老太80元賣掉一個餵雞碗,專家鑑定後:全球僅3個,價值上億。 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有一個老太太拿著一個碗去文物商店,想把這個碗買了來掙一些錢。商店的工作人員便仔細鑑定這個碗,看看這個碗到底值多少錢。
  • 老農的豬圈半夜傳出奇怪聲音,報警後專家急忙趕來,頓時樂了
    我國有著五千年歷史,雖然經歷了很多的改朝換代,也換了很多的君主,人們的習俗、法紀等很多東西都發生了不小的改變,但有一個習俗,一直被延續了下來,那就是人們對人死之後的安葬特別的看重,有錢、有權勢的人更是如此。
  • 河南一老漢釣到只「烏龜」,背上插有4支箭,專家:你釣到18億
    曾經,一位河南老農在釣魚的時候,意外釣到了一隻背上插著四支箭的「烏龜」,當有關專家對這一「烏龜」進行鑑定之後也表示,這位老農釣上來的「烏龜」價值十八億左右。那麼,這個「烏龜」究竟是何來歷?為什麼其貌不揚的它會有著如此高的經濟價值呢?
  • 老農釣魚釣到一青銅烏龜,身上插了四把箭,專家:是商紂王弄的
    這個「大烏龜」是一位老農上交的,他在河邊釣魚的時候,意外撿到的,回家清理後才看出來這是個青銅器,剛好國家又在徵集文物,所以就交給了國家博物館。專家們通過對這個文物的初步觀察得出,這隻「大烏龜」很明顯是用青銅做的,而且這個文物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但是奇怪的是,這隻烏龜的背部插了四支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