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菜場售賣「野生青蛙」,誰還在心存僥倖?

2021-01-08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武漢菜場售賣「野生青蛙」,誰還在心存僥倖?

 

新京報漫畫/趙斌

「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真正讓捕捉、售賣野生動物的違法者付出代價,才能形成持久震懾,打消商家的僥倖心理。

最近,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生活逐漸回歸正軌,武漢街頭的煙火氣時常登上熱搜。但這其中,也出現了個別不合時宜的景象。據報導,在武漢的天聲街菜市場、長春路菜市場,有多個商家販賣野生青蛙。當地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稱,知情者可舉報,將派人調查。

首先要明確的是,捕捉、販賣、食用野生青蛙違反多種法規。《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要保護「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青蛙就是其中之一。

同時,今年頒布實施的「全面禁野」決定也要求,凡《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必須嚴格禁止。對違法行為,在現行法律規定基礎上加重處罰。無疑,捕捉、販賣、食用野生青蛙將會受到法規的從重懲處。

為什麼野生動物會受法律保護,原因當然有多種,但根本原因是人們已經認識到人與自然、動植物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保護這種關係,會一榮俱榮;破壞這種關係,則會唇亡齒寒。儘管到目前為止,新冠病毒源自哪裡和哪種動物尚無確切結論,但不抓、不賣、不吃野生動物,某種程度上早已成為社會共識。

就青蛙而言,我國共有180多種,作為雜食性動物,它們既吃蒼蠅、蚊子,也吃螟蟲、稻飛蝨等害蟲。青蛙在幼蟲(蝌蚪)時期,一天可吃掉100多隻孑孓,成熟後每天可吃掉害蟲70多隻,而這首先是可幫助糧食增產,其次可減少使用殺蟲劑,以保持綠色生態。

因此,人類有很多理由保護野生青蛙,但沒有一個充分理由捕食青蛙。無論是華南海鮮市場還是新發地市場的疫情,都警示人們,海鮮、農貿市場是疫情傳播的高風險場所,要儘可能地把好入口關,防止攜帶風險的動物、食品進入市場交易,這是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基本要求。

當然,在利益面前,難免會有一些商販心存僥倖、鋌而走險,而野生青蛙出現在市場上,也說明監管的確存在一些漏洞。這也提醒各地,尤其是有食用野味陋習的一些地方,要堅持不懈地加強農貿市場監管,強化《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相關法規的執行和處罰力度。

由於此一違法行為涉及非法生產、經營、獵捕、交易、運輸等諸多環節,也需多部門形成聯合執法機制,密織監管之網,從源頭上堵住非法野味交易與消費。

「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真正從制度上嚴控,強化監管職責,讓捕捉、售賣野生動物的違法者付出代價,才能夠持久形成震懾,扭轉個別商販的違法衝動,打消其僥倖心理。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一方面,要尊重自然法則,敬畏生命倫理,自覺革除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得看到吃野味不只給自己的健康和安全帶來風險,「野味鏈條」的存在也會給他人、社會帶來額外的隱患;另一方面,要努力做一名城市的守護者,對售賣野生動物的商鋪、餐廳,要及時舉報,剷除捕食、買賣野生動物的「隱秘的角落」。

保護野生動物,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環境——如果說此前是一種「願景」,那麼如今早已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規則。監管部門、商家、消費者,對此要多些敏感、多些行動、多些較真意識,共同去維護這一共識。

□張田勘(專欄作者)

 

新京報漫畫/趙斌

「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真正讓捕捉、售賣野生動物的違法者付出代價,才能形成持久震懾,打消商家的僥倖心理。

最近,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生活逐漸回歸正軌,武漢街頭的煙火氣時常登上熱搜。但這其中,也出現了個別不合時宜的景象。據報導,在武漢的天聲街菜市場、長春路菜市場,有多個商家販賣野生青蛙。當地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稱,知情者可舉報,將派人調查。

首先要明確的是,捕捉、販賣、食用野生青蛙違反多種法規。《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要保護「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青蛙就是其中之一。

同時,今年頒布實施的「全面禁野」決定也要求,凡《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必須嚴格禁止。對違法行為,在現行法律規定基礎上加重處罰。無疑,捕捉、販賣、食用野生青蛙將會受到法規的從重懲處。

為什麼野生動物會受法律保護,原因當然有多種,但根本原因是人們已經認識到人與自然、動植物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保護這種關係,會一榮俱榮;破壞這種關係,則會唇亡齒寒。儘管到目前為止,新冠病毒源自哪裡和哪種動物尚無確切結論,但不抓、不賣、不吃野生動物,某種程度上早已成為社會共識。

就青蛙而言,我國共有180多種,作為雜食性動物,它們既吃蒼蠅、蚊子,也吃螟蟲、稻飛蝨等害蟲。青蛙在幼蟲(蝌蚪)時期,一天可吃掉100多隻孑孓,成熟後每天可吃掉害蟲70多隻,而這首先是可幫助糧食增產,其次可減少使用殺蟲劑,以保持綠色生態。

因此,人類有很多理由保護野生青蛙,但沒有一個充分理由捕食青蛙。無論是華南海鮮市場還是新發地市場的疫情,都警示人們,海鮮、農貿市場是疫情傳播的高風險場所,要儘可能地把好入口關,防止攜帶風險的動物、食品進入市場交易,這是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基本要求。

當然,在利益面前,難免會有一些商販心存僥倖、鋌而走險,而野生青蛙出現在市場上,也說明監管的確存在一些漏洞。這也提醒各地,尤其是有食用野味陋習的一些地方,要堅持不懈地加強農貿市場監管,強化《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相關法規的執行和處罰力度。

由於此一違法行為涉及非法生產、經營、獵捕、交易、運輸等諸多環節,也需多部門形成聯合執法機制,密織監管之網,從源頭上堵住非法野味交易與消費。

「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真正從制度上嚴控,強化監管職責,讓捕捉、售賣野生動物的違法者付出代價,才能夠持久形成震懾,扭轉個別商販的違法衝動,打消其僥倖心理。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一方面,要尊重自然法則,敬畏生命倫理,自覺革除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得看到吃野味不只給自己的健康和安全帶來風險,「野味鏈條」的存在也會給他人、社會帶來額外的隱患;另一方面,要努力做一名城市的守護者,對售賣野生動物的商鋪、餐廳,要及時舉報,剷除捕食、買賣野生動物的「隱秘的角落」。

保護野生動物,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環境——如果說此前是一種「願景」,那麼如今早已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規則。監管部門、商家、消費者,對此要多些敏感、多些行動、多些較真意識,共同去維護這一共識。

□張田勘(專欄作者)

相關焦點

  • 村民聽信偏方治頭痛 心存僥倖 5元買只貓頭鷹被判刑罰金五千
    昨日上午,吳保因涉嫌非法運輸珍貴野生動物罪被黃陂區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並處罰金5000元。「活了一輩子沒和人紅過臉,卻因為誤信偏方,一時心存僥倖攤上了事,現在後悔死了。」昨日10時,庭審結束後,吳保對記者說道。吳保今年63歲,黃陂某村村民,平時在家種田,也做一些水產買賣,收購魚蝦拿到市場販賣。
  • 武漢菜場商戶明目張胆賣野生青蛙,25元一斤 市民:不敢吃
    8月28日,湖北武漢天聲街菜場、長春路菜場,有多個商家在販賣野生青蛙。一商家表示,野生的25元一斤,家養的15元一斤,野生的不好賣。另一商家則在門口擺放家養的青蛙,野生的放在後面。市民表示,現在疫情形勢還很嚴峻,不敢吃野生青蛙。
  • 心存僥倖遇嚴查,竟是「隔夜酒」惹的禍
    心存僥倖遇嚴查,竟是「隔夜酒」惹的禍 2020-07-31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曝光臺】曝光醉駕典型案例,切勿心存僥倖、以身試法!
    【曝光臺】曝光醉駕典型案例,切勿心存僥倖、以身試法! 經檢測,耿某血液中酒精含量為96.91mg/100ml,涉嫌危險駕駛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已吊銷耿某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生命只有一次請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酒駕不可「嘗」試提醒親友莫挑戰,別僥倖
  • 還在捕殺野生鳥類,抓!
    圖說:犯罪嫌疑人周某捕獲的野生鳥類。上海鐵檢院供圖(下同)1月14日,浦東公安分局在查處惠南鎮一處賭博場所時,發現參賭人員周某形跡可疑,隨手拎著的兩隻塑膠袋內散發出淡淡的血腥味。打開塑膠袋一看,立面竟是8隻血腥的不明鳥類屍體。此時的周某還在遮遮掩掩、含糊其辭,在被民警口頭傳喚到派出所後才終於承認,這8隻鳥都是他自己張網捕獲的野鳥!
  • 咬傷不痛不癢,心存僥倖?亞洲最強毒蛇——銀環蛇
    圖示為一被銀環蛇咬傷的患者2018年7月,一名21歲的女子購買銀環蛇飼養,由於操作不當導致被銀環蛇咬傷,卻心存僥倖心理可見被毒蛇咬傷切記不能心存僥倖!!!近年來,有許多因養蛇被咬後死亡的例子,在此我呼籲廣大養蛇愛好者們注意安全,不要因為一時的疏忽導致嚴重的後果。
  • 兩男子捉野生青蛙和刺蝟等野生動物被取保候審
    記者從南京六合公安分局獲悉,近期他們打擊處理了兩名捕捉青蛙和刺蝟等野生小動物的男子,兩人均因涉嫌非法狩獵罪被取保候審。9月22日上午,建鄴法院又審理一起販賣青蛙的案子,兩人因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刑。
  • 寧波有人售賣這種螺被判刑,千萬不要吃!
    比如,織紋螺、河豚魚等美味卻有毒,但仍有商家鋌而走險售賣,仍有消費者心存僥倖食用。近日,被告人鄭某就因為售賣織紋螺被寧波市北侖區人民法院依法嚴懲。 織紋螺(俗稱海絲螺、割香螺等),因較易吸吮、肉質嫩滑,成為不少人的「心頭好」。
  • 男子菜場售賣鱷魚龜無人買 專家:殺死吃掉
    日前,湖北武漢一名男子在菜場叫賣鱷魚龜,不少市民因好奇前來圍觀,但並沒有人買。對此,網上有專家建議鱷魚龜味道鮮美,建議殺死吃掉。據中青網報導,該男子在長江邊的魚塘裡捕到這隻15斤重的烏龜,在當地菜市場叫賣,要價500元,卻無人購買。
  • 漳州:司機撞斷高速欄杆機 心存僥倖逃逸最終還是被 「抓」
    當時劉師傅以為是設備問題,並不是自己的原因,心存僥倖的他沒有當場停車去跟收費站工作人員報告,而是選擇離開了現場。  過了十多天,劉師傅以為撞壞欄杆的事件就這樣過去了。
  • 最嚴「禁野令」中的江西果子狸之鄉:從心存僥倖到及時止損
    八個月過去了,有人轉型做普通家禽養殖,有人還在為重新創業發愁,「禁野」中的他們該何去何從?【剛擴規模】「貧困戶能掙這麼多錢不容易」一隻果子狸,一天只需餵一次,每天的飼養成本約1元錢,以8個月出欄期計算,成本總共只需240元左右。
  • 不僅是在武漢!朋友圈還有人在公然販賣野生動物!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各方的心,昨天(23日)國家林草局發布消息,部署疫情防控措施,包括紮實做好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配合公安、市場監管等執法部門嚴厲打擊各類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行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關閉 當地買賣野生動物行為屢見不鮮在湖北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各種野味明碼標價,該市場已在1月1日被關停。儘管這一市場已經關停,各類線索顯示,買賣野生動物的行為在武漢屢見不鮮。記者在微博上就發現,一個名為武漢放生護生會的民間組織,十年間一直不間斷地從多家市場購買野生動物和其他動物用於放生。
  • 啥時候了 江蘇無錫這男子還在捕野味 家中查獲黃鼬松鼠等野生動物
    啥時候了江蘇無錫這男子還在捕野味!家中查獲黃鼬、松鼠等野生動物黃鼬、松鼠 無錫宜興男子捕獵野味被刑拘前不久,江蘇無錫宜興警方在一名男子王某的小車庫的冰櫃裡查獲10隻黃鼬和5隻松鼠,還搜查到了71個獵夾。嫌疑人王某被刑拘。
  • 【違法曝光臺】心存僥倖不可取!一男子駕駛證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被處罰
    眾所周知,駕駛證被暫扣期間是禁止駕駛機動車上路的,不要心存僥倖。
  • 世界狂犬病日:不能心存僥倖
    狂犬病一旦發作,死亡率幾乎為100%,所以,被動物咬傷時,不要存在僥倖心理。剛受傷的時候,市民可以拿酒精對局部進行一個擦拭,如果有刺痛感,那說明表皮已破,存在肉眼可能看不到的傷口,而這時,就必須要打狂犬病疫苗了。
  • 男子抓捕刺蝟、蟾蜍售賣 明知捕獵野生動物違法
    正義網揚州7月23日電(通訊員郝洪偉)男子為獲取額外收入,非法捕獵國家保護野生動物達到20隻,並在集貿市場公開售賣,被民警當場查獲。近日,經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檢察院起訴,高郵市人民法院以非法狩獵罪,判決被告人嵇某某拘役三個月,緩刑四個月,沒收作案工具。
  • 動漫烏龜、五彩青蛙、桃心金魚……變裝小動物,喜愛別錯愛
    青蛙整容成五彩,剪掉魚尾變桃心除了巴西龜,李維陽印象深刻的還有一種常被整容成彩色的青蛙。他介紹,這種「青蛙」叫做非洲爪蟾,同樣屬於外來物種。在2000年前後售價比較貴,能達到十幾二十元,因為繁殖速度快,漸漸降價,才引得商販動了心思。
  • 非法購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陸龜,大連警方抓獲9名嫌疑人
    房某某直接或間接導致其他人非法收售、馴養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從肖某和房某某著手,金普森林公安繼續深挖線索,包括肖某和房某某在內,這一系列案件共查處9名違法犯罪嫌疑人,目前警方已對9人採取強制措施,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 陸生野生動物全面禁食!養殖的青蛙、蛇今後還能吃嗎?
    ,養殖的品類包括黑斑蛙、青蛙、蛇類、梅花鹿、孔雀、竹鼠等,其中八成是提供食用的。 李新輝是瀏陽市官渡鎮最大的青蛙養殖戶,承包了近百畝水塘養青蛙。時下正是蛙卵孵化為蝌蚪的時節,水塘裡的圓頭蝌蚪一叢叢地遊著。他說:「差不多已經孵化出3000多萬尾蝌蚪了,還會有苗出來。」 25日,李新輝按林業部門的要求,把蛙田的產值、存欄量等數據報了上去。
  • 上海野生動物園飼養員身亡事件:比野獸更可怕的,是對規則的漠視
    在悲劇過後,這名女遊客聲淚俱下的哭訴,後悔自己的僥倖心理,後悔自己的不敬畏之心,害了母親。正如上海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遭熊襲擊身亡事件一樣,假如拖拉機司機沒有擅自下車,或許這一悲劇就不會發生,可惜的是世間沒有如果...... 俗話說,沒有規則不成方圓。生活中,任何時候,都有潛在危險,萬不可掉以輕心。發生這樣的慘劇各方都有原因,但根本還是在於僥倖心理作祟,缺少對社會規則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