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滿100萬步才賣的雞、蟲臉識別……農博會颳起數字風

2021-01-10 杭州網

鄉村治理數位化管理平臺。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董旭明 張迪 奕婷婷 攝

浙江新聞客戶端訊 跑滿100萬步才出售的「跑步雞」、「讓害蟲無處遁形」的蟲臉識別系統、全副數字武裝的智慧村莊……2019浙江農博會數字鄉村展區,憑藉一臺電腦和數塊顯示屏,就將浙江鄉村最具現代感的畫面呈現在參觀者眼前。

近些年,數位化在鄉村振興中澎湃出巨大能量,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湧現,不僅進一步解放和發展了鄉村生產力,也讓靈敏高效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模式初現雛形。

數字紅利也正加速向浙江鄉村溢出。本屆農博會上,記者通過觀察剖析三個樣本,試圖勾勒出浙江鄉村數位化發展的現在與未來。

產業數位化

戴上腳環的「跑步雞」

在浙江新農都會展中心4號館數字鄉村綜合展示區,一隻模型雞引得人們紛紛駐足。

「這不是一隻普通的雞,而是一隻『跑步雞』。」展臺前,身著紅色衛衣的農創客唐平冬介紹說:「你們看,每隻雞的腳上都戴有一個腳環。」

記者湊近觀察,只見雞的腳環上印著一個二維碼,手機掃一掃,便得到這隻雞的「身份證」——養殖戶、養殖周期、養殖地點等信息一目了然。

用時下流行的俏皮話說,唐平冬是「全村的希望」。他是泰順彭溪鎮車頭村人,是村裡走出的第一個大學生。他身上最醒目的標籤是「雞司令」。

看父母、鄉親們養雞,這是童年的唐平冬最熟悉不過的生活場景,大學畢業後,他的創業路也從這裡起步。

2016年12月,「我的雞籠」項目開始孵化,採用「公司+基地+實體店+網際網路」的經營模式。項目進展順利,一年時間,就擁有了超過10萬名會員、年銷售土雞蛋1000萬枚。

「雞是土雞嗎?」「蛋是土雞蛋嗎?」在市場上,唐平冬回答得最多的是這兩個問題。「我給他們看基地的照片,看養殖的視頻,但是依然不能打消一些消費者的顧慮。」

農產品要想賣得好,生產者必須與消費者建立信任。唐平冬開始思考,什麼技術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朋友每天去刷微信運動步數。我就想,這種技術是不是可以用到養殖中去?這樣不僅可以成為銷售亮點,還能建立溯源體系,從而讓消費者信任我們的產品。於是,2017年,我們啟動了跑步雞項目。」唐平冬說。

基於區塊鏈+物聯網,公司自主研發的跑步雞智能溯源腳環,不僅可追溯雞苗養殖的成長數據,包括疫苗接種、奔跑步數、農場定位、養殖戶等,還能追溯環境數據,比如溫度、溼度、負氧離子含量等。一隻雞一個腳環,一個腳環一個數據鏈條,數據實時同步、不可篡改。

「農戶的雞養到兩三個月的時候,我們給雞戴上腳環,跑滿100萬步才出售。這就意味著,一隻雞要養滿7至8個月。」2018年2月,首批跑步雞養殖基地落戶泰順彭溪,2018年9月,跑步雞正式上線銷售。截至目前,銷量已超過10萬隻。

「農戶用土地和勞動力入股公司,承擔養殖員的角色。」唐平東介紹說:「我們將大的雞舍承包給多個農戶,或者讓農戶自己蓋小型雞舍,我們免費提供雞苗,智能溯源腳環和養殖技術,符合養殖要求的雞包銷售。」

農博會上,這種運用「網際網路+」和智慧農業孵化出的深山跑步雞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農創客潘康康饒有興致地問:「我在新昌的果園裡也可以養跑步雞嗎?」兩個年輕人一合計,準備在新昌打造跑步雞合作基地;一位來自杭州梅家塢的客商也想嘗試在茶園下養殖跑步雞……

站在網際網路風口上,這隻跑步雞還要繼續「飛」。

能自動識別病蟲害的APP

科技數位化

識別蟲臉的APP

聽過人臉識別,你聽過蟲臉識別嗎?

在數字鄉村綜合展示區,記者發現了一個田間神器——省植保檢疫總站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創建的植物病蟲草害自動識別APP。用戶可以通過拍照,上報病蟲草害發生情況,隨時獲得識別結果和防治指導資料。

現場工作人員打開APP,對準一隻斜紋夜蛾標本拍照,手機上便出現了該害蟲的名稱和各種信息,包括它會危害哪些作物、蟲害發生規律以及防控措施等。

省植保檢疫總站謝子正介紹說,通過深度學習植物病蟲草害資料庫,該APP已經可以識別超過1000種病蟲草害和300多種作物。

除了識別蟲害,APP還能識別一些病害。在展示臺上,記者看到兩個柑橘都呈現出褐色的斑點或斑塊。拍照後,APP準確識別了病害——它們分別得了褐腐病和潰瘍病。

「小農戶病蟲害防治是目前植保工作的難點。」省植保檢疫總站陸劍飛告訴記者,技術人員不僅要了解生物學、生態學的知識和方法,還要有實踐經驗,才能為農戶提供準確、及時的預報服務。鄉鎮農技員對轄區農戶情況比較了解,是基層植保工作的「最後一公裡」,但是人員力量稍顯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識別系統的作用更顯重要。

「尊敬的用戶,您的樂清基地裡,發生衝量突增後報警,請登錄智能測報平臺查看詳情。」這是近期陸劍飛收到的預警簡訊。

這些信息是怎樣來的?原來,我省布有100個觀測站,可以即時傳回蟲害疫情。

記者在大屏幕上看到,設在水稻田間的標準觀測站,由水稻智能測報燈、農業氣象站和高清攝像頭組成,可以對水稻主要害蟲實行自動採集、自動識別、自動分析和自動預警。

「水稻智能測報燈利用現代光、電、數控集成技術,實現自動誘蟲、自動拍照、自動傳輸和自動計數;農業氣象站自動採集田間小氣候;高清攝像則用來實時監測田間大環境。」謝子正介紹說。

「就像天氣預報一樣,這套系統可以對病蟲害發生趨勢作出預測,為農戶提供參考信息。」陸劍飛說, 今後,農民只需要掃一掃就可以獲取防治措施。

5G技術助力數字鄉村建設。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董旭明張迪奕婷婷攝

治理數位化

感知全村的「一張圖」

這是一個全副武裝的數位化村莊。村裡來了陌生人、路燈壞了、垃圾分類等都能實時顯現,實時處理。農博會的數字鄉村展區內,湖州市德清縣阜溪街道五四村帶來了「數字鄉村一張圖」,為人們觀察數字鄉村打開了一扇窗。

五四村位於莫幹山腳下,近年來開始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作為美麗鄉村的典範,五四村不斷增強改革創新動力,在數字鄉村上積極探索與實踐,力圖彌合城鄉「數字鴻溝」,培育資訊時代新農民。

德清城市大數據運營有限公司數據工程師魏宇明告訴記者,公司依託德清縣地理信息技術及「城市大腦」建設,構建了「數字鄉村一張圖」,把鄉村規劃、鄉村經營、鄉村環境等內容搬到網上,實現隨時查看、時時更新。

哪裡是基本農田,哪裡是新增建設用地,打開「空間規劃」,一張匯集全村土地信息的彩色地圖展現在眼前。村裡引來新項目,能在哪裡落地,一目了然。

通過「數字鄉村一張圖」,鄉村也迎來了綠色的生活方式。每天早上,五四村村民都會按時將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類投放在門口的垃圾桶中。收集員會駕駛垃圾智能收集車,對分類桶進行稱重和圖形採集,判斷分類是否準確,然後將數據實時上傳、更新。

「數字鄉村一張圖」也為鄉村治理能力、治理體系現代化提供了新路徑。通過「村民一生事」,村民上學、就醫、建房等都可以在網上辦理,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

5G先行,延伸數字經濟;數據便民,實現智慧共享;創客進村,破題鄉村振興……五四村「一圖」可知全局,不斷提升鄉村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一圖感知五四」自9月上線以來,已有效處理環境汙染、鄰裡糾紛等問題180餘起,平均用時從以往的5個工作日縮短到3個小時。據悉,這種村莊數位化管理模式,年底前將推廣到德清40個村和社區,計劃明年覆蓋全縣,並在全省其他縣域推廣。

數字植物工廠,可以智慧灌溉農作物。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董旭明張迪奕婷婷攝

數字鄉村面面觀

浙江鄉村智慧網:我省數字鄉村省級基礎平臺,具有在線互聯、數據共享、業務協同、決策支持等功能:

1個大數據中心,包括10大農業農村數據資源庫;

1張全域地理信息圖,全省農業規模主體、海洋漁船、農業「兩區」、土地確權、農機、數字農業工廠、物聯網基地等可以在一張三維地圖上展示;

1個數位化工作平臺,提供具有農業農村特色的通用組件和支撐應用;

5大領域數位化應用,包括生產管理、流通營銷、行業監管、公共服務、鄉村治理等農業農村五大領域核心業務應用系統。

目前,浙江鄉村智慧網的基礎框架已經基本建成,梳理了自然資源、技術裝備等10大類數字資源,50多個資料庫,1萬多個數據資源項,匯集5.8億條數據。

智慧畜牧管理系統:通過依託動物檢疫和流通備案等行政許可一次不用跑,基本實現規模主體全面覆蓋,以生豬為例,全省調入、檢疫出欄、屠宰、存欄、病死豬無害化等數據都實時掌握。

同時,運用物聯網和可視化技術,對規模養殖場、屠宰場、動物檢查站、無害化處理場所實行24小時不間斷監控。

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管理系統:結合全省十大主導產業確定40個特色農產品,劃定了430個特優區,並將數據上圖,開發數位化動態管理系統。

智慧農機:匯聚全省農機、駕駛員、購機補貼等數據,動態掌握全省農機信息。實現了全省8萬多臺拖拉機的註冊、年檢、變更、轉移、註銷、報廢等業務。

相關焦點

  • 託普雲農:數字三農東風正勁,看浙江數字農業農村如何高質量發展
    「數字三農協同應用」是今年浙江省農業農村發展的新方向,是對「數字農業農村」內涵的豐富,也是對相關建設工作的拓展。  本屆農博會上,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也以「數字三農」作為展示亮點,從頂層規劃設計到基層應用落地,無不體現「數字賦能三農發展」的概念,具體是怎樣的呢?我們來逐一回顧吧!
  • 河北武邑扶貧「跑步雞」帶記步腳環跑百萬步
    王鵬 攝河北武邑扶貧「跑步雞」帶記步腳環跑百萬步 帶動453戶貧困戶增收中新網衡水3月1日電 (崔志平 王鵬)1日,記者就河北省武邑縣京東扶貧跑步雞「一引雙聯」電商扶貧模式進行了實地探訪。據悉,該縣發揮京東電商平臺營銷優勢,給每隻雞都佩戴記步腳環,跑夠100萬步由京東回購、銷售,使「扶貧雞」賣出了「大價錢」,帶動了453戶貧困戶增收。運動的「跑步雞」。
  • GPS腳環計步、AI「雞」臉識別,只為確保吃到一隻健康的雞?
    與絕大多數工廠化養殖、45天屠宰的小雞相比,這些被AI鎖定的幸運小雞可以緩慢享受自己的「雞」生:成長四到六個月,步數、飲食等具體情況都會被詳細記錄。而利用臉部識別技術,購買這些小雞的每位顧客都能夠從他們自己的手機上,真實地看到他們買的那隻雞的生活,並確保其安全被送達自家廚房。
  • 武漢農博會首日吸引6萬市民 看新奇嘗美味一站搞定
    原標題:武漢農博會首日吸引6萬市民 看新奇嘗美味一站搞定(圖) 來自天南海北的萬餘種新奇農產品匯聚江城,首日便吸引6萬市民逛展會嘗新鮮。會場裡市民接踵摩肩,不少人滿載而歸。本次農博會將持續至11月4日。   蘿蔔籽油首次亮相   昨天,武漢研發的蘿蔔籽油首次亮相農博會,成為會上新品之一。
  • 三斤不到的它 身價近三百元 「跑步雞」跑出增收路
    它們呼吸著新鮮空氣,飲著山泉水,吃著野草,啄著害蟲,是基地裡的勤懇本分的「小衛士」;它們天天鍛鍊,跑滿一百萬步出欄,是肌肉發達的「運動員」;它們純生態放養,生長方式比籠養雞快樂健康,被稱作「生態跑步雞」。「跑步雞」如今可是市場的「新寵」。一隻不到3斤的「跑步雞」,身價可達兩三百元;一顆不到20克的蛋,就能賣2.5元。「跑步雞」有何特別之處?它們又是如何養出來的?
  • 齊白石畫群蝦和群雞才賣550萬,為何1隻普通的「蟬」,賣1150萬?
    齊白石畫群蝦和群雞才賣550萬,為何1隻普通的「蟬」,賣1150萬?作為中國傳統的一個藝術家,齊白石在畫草蟲上面十分的得心應手,而且他的草蟲還畫的很有特點,因為老人很有童心,因此他畫蟲草的時候都十分的具有特點。
  • 搶先看農博會上的狗狗「明星」們(圖)
    農博會動物展區上,萌寵狗狗們的粉絲也是最多的。今年的農博會上,遊客們仍然能看到不少平時少見的狗狗「明星」。8月11日下午,在本屆農博會開幕的前一天,不少狗狗明星們已經「閃亮登場」了。>  全身鬆弛的皮膚,一張布滿皺紋的臉,突出的垂肉由頭上摺疊伸展到頸部,形成了多層臉頰。
  • 第十一屆廣東線上農博會召開 一畝田連獲三大獎項閃耀全場
    以「灣區品質 數字賦能」為主題,本屆展會首開廣東農博會線上辦展的先河,打造永不落幕的線上農博會。繼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一畝田連獲兩項表彰之後,本次展會一畝田再次以多年網際網路平臺與技術推動廣東農業發展的努力與成果,榮獲「廣東農產品採購突出貢獻單位」,一畝田主播王小穎獲「廣東農產品抗疫推廣突出貢獻主播」、「廣東農產品短視頻營銷突出貢獻個人」。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大麥蟲雞
    >   南國都市報記者 易帆/文 陳衛東/圖  在定安龍湖,龍湖南科食用菌公司基地上,專啄食大麥蟲的
  • 周末去江門農博會看83cm的鯉魚
    本屆農博會為期3天,將於12月2日落幕。  農業部「四大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將首次作為支持協辦單位參加農博會。農博會期間,還同時由江門市政府與中國漁業協會共同舉辦第二屆中國(江門)錦鯉博覽會。  今年是農業科技促進年,為此本屆農博會將突出農業科技創新主題,內容非常豐富。
  • 南瓜三百斤西瓜正方形(圖)_走進農博會_山西新聞網 - 主流...
    史德民一臉驕傲。 在大冬瓜的旁邊,是一堆只有鉛球大小的小西瓜,記者用手掂了掂其中的一個西瓜,分量和一個蘋果相當。「別看個兒小,這種西瓜口感好。」史德民說,這種小西瓜種植在長治縣荊圪道村,皮薄、籽軟,是真正的旱地瓜。 此外,在省農科院展臺,記者還看到了一種正方形的西瓜,甚是稀罕。
  • 「狗臉識別」來了!可識別化妝後的汪星人,準確率99%
    人臉識別技術正如火如荼地開展,「狗臉識別」技術也不甘落後。如何證明你的狗是你的狗呢?看鼻子!近期,支付寶開放了「寵物鼻紋識別」技術,將根據鼻紋信息創建寵物電子檔案,通俗一點講就是:狗臉識別(其實貓臉也可以),主要應用於為貓、狗等寵物投保寵物險。
  • 農民跟風養殖,卻賺得盆滿缽滿,一斤最高賣到60元!
    現在的的人想要創業都會先去考察一下市場情況,然後再決定創業類型和投資成本,這樣才不會減少創業失敗的風險。市場上總會出現一些高價需求量大的農產品或者水產品,也就會有人去專研如何去種植或養殖,從中怎麼才能獲取最大的利潤,減少投資風險。
  • 養殖戶路邊賣雞,3斤多重的100元4隻,兩天賣了4000隻,賺錢嗎?
    農村封路後很多養殖戶斷料便宜處理雞鴨鵝的人不少,解封後養殖戶終於又可以上街賣雞了。剛解封後的農村消費也非常旺盛,廣西養殖戶老王在路邊兩天就賣了4000隻雞,老王高興地說終於緩過勁來了。3斤重的雞100元4隻3斤多重的雞100元4隻,路邊賣雞生意紅火。
  • 插畫師焦響樂:胖臉仕女圖,最潮的唐風文化 | 匠人100
    丨 焦響樂的仕女自畫像焦響樂,鹿想IDEER籤約作者,「胖臉吉祥」創作者,擅長將現代人物與古風工筆畫結合,畫風細膩成熟,獨特的「大臉」風格,識別度高,人物討喜又不失韻味。2018年出版《大唐風俗志》,根據古畫創作出可愛的Q版唐代風俗畫圖,以其可愛討喜的形象贏得大批粉絲的喜愛。曾為電影《千與千尋》繪製人物海報,與《國家寶藏》合作周邊。
  • 螞蟻外灘大會開幕日亮點:數字咖啡、直升飛機、寵物鼻紋識別
    這杯「數字咖啡」其實是包含了數字時代的普惠和創新。3月初,全國工商聯聯合網商銀行發起「無接觸貸款」助微計劃,100家銀行共同加入,3個月服務了超過1000萬小微經營者。10年後的今天,這架「直升機」的「飛行報告」讓很多人驚嘆:網商銀行已能一年服務2千萬家小微企業、個體戶、農戶,貸款平均額度僅3.6萬,最小一筆甚至只有1塊錢。
  • 浙江小夥放棄50萬年薪工作,大山養殖跑步雞,如今年銷售2000萬元
    通過創新養殖跑步雞,走上了致富路。如今3年過去了,唐平冬的跑步雞現在每隻能賣198元,年銷售額超2000萬元。在他的引領下,當地300多戶農戶跟著養殖跑步雞致富增收!他是如何創新養殖跑步雞的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今年農博會11月27日開展 新增青川、臺灣展區
    昨天下午,浙江省農博會組委會宣布,今年農博會定於11月27日至12月2日在浙江農業展覽館(杭州和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展出時間6天。  作為浙江省規模最大、檔次最高、輻射面最廣、成交額最大的農業盛會,一年一次的農博會,都會給大家提供一個買賣優質農產品的互動平臺。  與以往不同的是,本屆農博會有四大特色。
  • 臺灣老闆賣蝦飼料,簡單一招不用跑市場,半年拿下100家蝦場訂單
    第一層是賣產品賺差價,比如一臺洗衣機,進價800賣900,利潤100。第二層是做品牌賺錢,比如餐飲加盟,收加盟費。第三層是用模式賺錢,第四層是藉助系統賺錢,第五層是靠資源賺錢,第六層是收租賺錢。後面幾層工資都是什麼意思呢?大家可以倒回去從頭看一看,10幾分鐘就能看完。
  • 農博會改名蔬果會
    12月3日至12月7日, 2020湖南(郴州)蔬果產業博覽會(簡稱「蔬果會」)將在郴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這意味著連續舉辦了五屆的農博會正式更名為蔬果會。農博會全稱是湖南(郴州)特色農產品博覽會,自2015年起在郴州舉行,至2019年已成功舉辦了五屆,旨在為展示發展成果、探討發展思路、推動產銷對接。歷經五年的發展,農博會已成為湖南省品牌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