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寶媽留言:這幾天,我發現寶寶吃奶時總是使勁,直到把臉憋紅。此外,他還會一邊吸奶,一邊用小手用力拉另一隻奶頭,不過,我覺得他這樣做,不但不舒服,反而很疼,咿咿唔哼唧唧。還有,孩子睡得也不好,眼看就要睡著了,可很快就縮起了手腳,甚至還把小手捏成了小拳頭,後來他乾脆就醒了。都不知道孩子是怎麼回事
確實,在我們看來,新生兒在出生之後,吃東西睡覺是沒有別的事可做的。但是實際上,寶媽要是夠仔細的話就會發現,寶寶也有很多類似上面所說的「小動作」,比如偷偷地在使勁,蹬腿,嗯嗯聲。事實上,人家的孩子都是長身體的。有一些人說,孩子長個兒了,這也沒錯,但是,孩子太小了,他需要發展和成長的方面還很多,不僅是個頭,還要長肉,還要鍛鍊肌肉,還要鍛鍊身體的各個器官。
但,不同的是,孩子說出的表現與當時相同,也許不見的是好事,或者是在向父母傳達他身體不適的信息。
一、睡覺時間。
嬰兒在睡覺時會出現蹬腿、握拳等動作,可能是因為孩子感覺睡眠環境讓他感到不舒服,或孩子出現腸脹氣,甚至缺鈣。
二、玩的時間。
小嬰兒很喜歡玩,一有玩具,就開心地玩,即使真的有一點不舒服,小嬰兒也不會感覺到。可不可以有的寶寶就在這個興奮的節點哼哼唧唧,還伴隨著蹬腿、使勁、憋氣等情況,很可能是孩子的腦細胞神經受到刺激,導致情緒難以控制所致。
因此說,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不要用響亮的聲音嚇著孩子,更不要在孩子入睡前給他留下恐怖的印象,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讓孩子連玩都不敢玩。
三、不睡覺,不睡覺就不睡覺。
有的嬰兒一生中總是一副不愛睡覺的架勢。碰到這樣的情況,多半是因為孩子還沒有形成規律的睡眠習慣,所以,這樣的情況,即使孩子睡著了,也會出現上述描述的情況,使勁、臉紅、吭嘰等等。這樣對寶寶身體發育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不僅會導致寶寶身高不合格,甚至還會讓寶寶的免疫力跟不上等等。
為了根治孩子的這種表現,父母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把握好兒童睡眠環境的溫度和舒適度。
除去孩子身上的束縛,例如襪子,手套等。但是不建議寶寶光著身子睡覺,如果是夏天,完全可以為寶寶製作或購買嬰兒肚兜。
對剛出生幾個月的嬰兒,母親一定要學會按摩嬰兒的腹部,以免嬰兒因胃吸進空氣,或消化不良而引起腸絞痛或腸脹氣。
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沒有小事,不要再自言自語,當爹媽的時候,要學會用科學的態度,分析孩子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然後有針對性地加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