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踢腿,使勁,臉紅,這是傳遞什麼信號,寶媽知道的嗎

2021-01-10 上官網買

一條寶媽留言:這幾天,我發現寶寶吃奶時總是使勁,直到把臉憋紅。此外,他還會一邊吸奶,一邊用小手用力拉另一隻奶頭,不過,我覺得他這樣做,不但不舒服,反而很疼,咿咿唔哼唧唧。還有,孩子睡得也不好,眼看就要睡著了,可很快就縮起了手腳,甚至還把小手捏成了小拳頭,後來他乾脆就醒了。都不知道孩子是怎麼回事

確實,在我們看來,新生兒在出生之後,吃東西睡覺是沒有別的事可做的。但是實際上,寶媽要是夠仔細的話就會發現,寶寶也有很多類似上面所說的「小動作」,比如偷偷地在使勁,蹬腿,嗯嗯聲。事實上,人家的孩子都是長身體的。有一些人說,孩子長個兒了,這也沒錯,但是,孩子太小了,他需要發展和成長的方面還很多,不僅是個頭,還要長肉,還要鍛鍊肌肉,還要鍛鍊身體的各個器官。

但,不同的是,孩子說出的表現與當時相同,也許不見的是好事,或者是在向父母傳達他身體不適的信息。

一、睡覺時間。

嬰兒在睡覺時會出現蹬腿、握拳等動作,可能是因為孩子感覺睡眠環境讓他感到不舒服,或孩子出現腸脹氣,甚至缺鈣。

二、玩的時間。

小嬰兒很喜歡玩,一有玩具,就開心地玩,即使真的有一點不舒服,小嬰兒也不會感覺到。可不可以有的寶寶就在這個興奮的節點哼哼唧唧,還伴隨著蹬腿、使勁、憋氣等情況,很可能是孩子的腦細胞神經受到刺激,導致情緒難以控制所致。

因此說,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不要用響亮的聲音嚇著孩子,更不要在孩子入睡前給他留下恐怖的印象,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讓孩子連玩都不敢玩。

三、不睡覺,不睡覺就不睡覺。

有的嬰兒一生中總是一副不愛睡覺的架勢。碰到這樣的情況,多半是因為孩子還沒有形成規律的睡眠習慣,所以,這樣的情況,即使孩子睡著了,也會出現上述描述的情況,使勁、臉紅、吭嘰等等。這樣對寶寶身體發育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不僅會導致寶寶身高不合格,甚至還會讓寶寶的免疫力跟不上等等。

為了根治孩子的這種表現,父母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把握好兒童睡眠環境的溫度和舒適度。

除去孩子身上的束縛,例如襪子,手套等。但是不建議寶寶光著身子睡覺,如果是夏天,完全可以為寶寶製作或購買嬰兒肚兜。

對剛出生幾個月的嬰兒,母親一定要學會按摩嬰兒的腹部,以免嬰兒因胃吸進空氣,或消化不良而引起腸絞痛或腸脹氣。

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沒有小事,不要再自言自語,當爹媽的時候,要學會用科學的態度,分析孩子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然後有針對性地加以處理。

相關焦點

  • 睡覺踢腿、蹬被子、臉紅,是因為寶寶在長個嗎?有多少父母弄錯?
    而這之於照顧自己的家長而言,無疑加大了理解的難度,往往有很多的父母會搞錯原因,比如把孩子晚上睡覺的各種不老實行為,歸結於他們在長個子。孩子晚上睡覺不老實,奶奶說是在長個,寶媽心頭質疑孩子出生不到半年,都是李霞媽媽親力親為的照顧,孩子基本上也並沒有給自己的媽媽添什麼麻煩,吃得好、平時也不愛哭鬧,唯獨就是晚上睡覺讓李霞媽媽操碎了心。
  • Science子刊:小小嬰兒為何可以快速踢腿?
    當嬰兒還只是子宮內胎兒時,就開始出現踢腿活動,而直到4個月大時,嬰兒才會本能地踢腿。踢腿就像在成人身上所發現的保護性反射一樣,比如使手迅速遠離熱源。但是,神經元層面的動作是如何產生的,人們對此了解甚少,這是因為以前不做手術就無法對單個神經細胞進行詳細分析。
  • 寶寶搖頭、扯頭髮什麼意思?
    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嬰兒的語言。哈哈。新手爸媽通常第一次有孩子,而小寶寶又無法通過語言來表達自身的感受,因此就需要通過一些行為來傳遞感情或者意思,不明白的爸媽趕緊學習起來吧。睡覺時搖頭不同時間的寶寶動作具有不同的意思,寶爸媽們首先最要學習的就是分辨能力,分辨清楚寶寶是單純地搖頭還是有目的性地搖頭。
  • 踢腿、撞頭、握拳頭各代表啥?你讀懂寶寶這些「肢體語言」了嗎?
    通過對方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來判斷一個人的情緒、狀態,也同樣適用於嬰兒。  嬰兒的肢體語言1、踢腿  躺在床上的嬰兒不能很好地活動自己的身體,踢腿是他們難得的活動方式,寶寶有時候躺在床上踢腿,可能是感到開心,或者他是個活潑好動的寶寶。
  • 寶寶愛吐舌頭 可能是給寶媽傳遞信號 也可能是腦癱的症狀!
    因此寶寶就會經常吐舌頭,這其實也是寶寶正常地感知這個世界。1.伸舌頭會降低口腔內溫度,並減少口水,由於嬰兒體溫過高或口水過多,會讓人有一種舒服感。2.但是吐舌頭只是有些寶寶的一種習慣,父母這時就需要幫助矯正嗜好。3.也可能是口腔過於乾燥,寶寶體內水分偏低,讓寶寶不舒服,於是就會頻繁地吐舌頭。這種時就需要寶媽適當增加寶寶的哺乳量或者飲水量了。
  • 清洗嬰兒的衣服,要怎樣選擇清潔劑?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選錯了寶媽
    為寶寶洗衣可以說是寶媽們最頭疼的一件事,因為擔心洗衣機洗的不乾淨,所以寶媽們都是用手洗,但即使用手洗,寶寶也會出現皮膚病,這可讓寶媽們心疼壞了。實際上不管是機洗還是手洗,如果寶媽選擇的洗滌劑不夠多的話,寶寶的健康都會受到威脅,所以今天就教大家如何選擇洗滌劑給寶寶。
  • 狗經常舔你的手腳和臉,是在傳遞什麼信號?很多養狗人都不知道
    說起狗狗,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尤其是對於喜歡狗的朋友來說,更是把狗看得非常重要,不過,對於養狗的一些冷知識,可能大家就不見得都知道了,在狗經常舔你的手腳和臉,是在傳遞什麼信號這個問題上,很多養狗人也都不知道,其實狗是在向人們傳遞這些信號。
  • 是在傳遞這3個信號,父母知道嗎?
    是在傳遞這3個信號,父母知道嗎?動畫片可以說是孩子們成長中的好夥伴,它們伴隨著孩子們成長,帶來了無限的歡樂,也填補了孩子們生活中不少的空餘時間。不過在孩子觀看動畫片的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也要對這件事有所了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們成長。
  • 狗狗後踢腿的動作真有趣,一文介紹關於後踢腿的含義、原因
    「記得之前有個養狗的朋友,忽然發了一條短視頻給我看,當我打開視頻的時候,看到視頻的內容是他家的狗狗,這狗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就擺了一個後踢腿的動作,儘管只有短短的幾秒鐘,但是內容給我的直觀感覺就是有趣,後來朋友就問了我一句:你知道狗狗在表達什麼嗎?
  • 這款搖床10年內導致30名嬰兒死亡,類似不安全嬰兒用品還知道哪些
    孩子出生後,爸爸媽媽恨不得把自己最好的都給孩子,買什麼東西都要最好的。國人有一種思想,覺得進口的都是最好的,買東西也喜歡進口的。在三聚醯胺事件之後,奶粉很多媽媽都只買國產的。在報導了有的玩具是由廢棄的醫療塑料垃圾製造的之後,很多父母也都不敢買國產的玩具了。
  • 向後踢腿是鍛鍊到哪裡 這些你都知道嗎
    可以鍛鍊到骨骼 如果大家經常練習向後踢腿的動作的話,就可以鍛鍊到自己的骨骼的,甚至是可以鍛鍊到自己的關節。因為在向後踢腿的過程中,也就是對自己腿部的肌肉進行鍛鍊了,而且也鍛鍊到自己的膝蓋關節的。時間長的話,就可以促進自己腿部骨骼的生長了,也會讓自己出現增高的現象的,因此,大家可以去嘗試一下。
  • 寶寶「嬰語」你過6級了嗎?掌握這6點,帶娃會輕鬆很多!
    通常,出生後2~4個月的嬰兒聲道發育就很接近成年人了,但離正確吐字發音還遠著呢。在出生後的第4~6個月,寶寶就能無意識發出「爸、媽」等音,同時發出比較複雜的聲音,如ao、ou、ai等,來表達不同的需求。那寶寶什麼時候能夠像模像樣的和家長溝通交流了呢?
  • 「一少一多」傳遞了什麼信號
    「一少一多」傳遞了什麼信號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作者:  2021-01-17 □ 主要由居民房貸構成的居民中長期貸款出現多個月以來的首次同比少增,表明前期出臺的房地產金融監管措施正在產生效果。
  • 被吐槽3個很「雞肋」的嬰兒用品,「套路太深」!寶媽最好別買了,不...
    被吐槽3個很「雞肋」的嬰兒用品,「套路太深」!寶媽最好別買了,不利健康! 2、定型枕 可能很多寶媽不知道,定型枕一般不建議給1歲以下的寶寶使用。
  • 陳偉霆鍾楚曦聊到臉紅是什麼梗?陳偉霆鍾楚曦聊到臉紅聊了什麼內容
    陳偉霆鍾楚曦聊到臉紅是什麼梗?陳偉霆鍾楚曦聊到臉紅聊了什麼內容時間:2019-12-26 23: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陳偉霆鍾楚曦聊到臉紅是什麼梗?
  • 給嬰兒洗澡很難嗎?其實知道了這些,很簡單!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 】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作為新手媽媽面對著柔弱的新生兒,到了洗澡的時候,就會無從下手,怕不小心傷到孩子。其實寶寶真的沒有那麼脆弱,我們了解了洗澡的流程,知道一些注意事項,避免了那些誤區,給寶寶洗澡還是很簡單的。
  • 嬰兒吃奶總是不誠實的,可能是因為這些原因吧,媽媽們一定要知道
    嬰兒自己在那裡吭哧吭哧累得不行,大人這樣抱著他也很危險,一不小心就容易掉下來。聽到媽媽這番話,我想寶寶吃奶時如此不安,一定有他的原因,他是想向大人傳遞什麼信號,那麼媽媽們能否理解呢?臭不舒服嬰兒每天吃、喝、拉撒睡覺,都需要大人照顧,由於他不會說話,所以只能靠一些動作來告訴大人他的想法。餵它奶的時候,它的屁屁總是在那裡拱來拱去,媽媽還不時聞到一股臭味。
  • 嬰兒大便不成型正常嗎?嬰兒大便不成型怎麼辦?看這篇就夠了!
    嬰兒大便不成型正常嗎?嬰兒大便不成型怎麼辦?我們先來看看寶寶大便不成形的原因。 與此同時,一般情況下,餵奶粉的嬰兒大便呈淡黃色或土灰色,且多為成形大便,常常有便秘現象。而母乳餵養嬰兒多是金黃色的糊狀便,次數多少不一,每天1—4次或5—6次甚至更多些。有的嬰兒則與之相反,經常2—3天或4—5天才排便1次,但糞便並不乾結,仍呈軟便或糊狀便,排便時要用力屏氣,臉漲得紅紅的,好似排便困難,這也是母乳餵養兒常有的現象,俗稱「攢肚」。
  • 不是不困,而是向我們傳達這3種信號
    文/忒咪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作為新手寶媽,在育兒路上難免會遇到「攔路虎」!有時候明明沒有做錯什麼,但是面對孩子不尋常的行為,也常常會嚇出一身冷汗!有些寶媽就反映說:每天晚上到了入睡前的那段時間,寶寶總會哭鬧不停,每次哄半天,但是收效甚微,自己看著心疼不說,關鍵是找不到解決方法干著急。寶寶睡前總哭鬧,難道是因為不困嗎?事實上,育兒專家曾經說過:寶寶一切行為的背後,勢必有著更加深層的原因。
  • 娃可以自主入睡的三個「信號」,寶媽做好「配合」,遠離哄睡煩惱
    寶寶練習自主入睡的三個「信號」,如果全中那麼恭喜你《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顯示:一般來說,嬰兒到16周大師,能夠在晚上連續睡眠6個小時,而白天的睡眠開始變成規律的小睡。簡單概括,就是寶寶4個月大的時候,可以開始睡整覺了,睡眠也逐漸變得有規律,寶媽帶娃能夠在哄睡的問題上更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