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輝藏香豬苗大概多少錢一頭特色農村扶貧項目
在給一些養殖戶進行技術指導的過程中,多數養殖戶反應養藏香豬繁殖率太低,有的1窩僅能產3~4頭,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養殖藏香豬的規模擴大和經濟效益。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從影響藏香豬繁殖過程的3個方面,即公、母藏香豬的選擇、飼養及抓好繁殖環節,綜合說明提高藏香豬的繁殖性能,供養殖戶參考。
1 選好公、母藏香豬是提高繁殖率的前提
1.1 種用公藏香豬的選擇
外貌要求毛色呈灰黑色或褐紅色,毛粗稀,耳尖小,嘴尖長,頭部和腹部小,腳細高,背直不凹,牙齒尖銳。同時要求性徵表現明顯,前軀深廣,性機能旺盛,發育勻稱。在18月齡以上耐粗飼,採食速度快,食量較大,不挑食,這樣的公藏香豬有較強的配種性能。另外,也可從剛配完種的母藏香豬的採集進行質量檢查,其密度雖然不到家豬的一半(每微升在10萬個以內),但要活力必須在0.6以上。
一般選擇身長、腿高、嘴尖等符合藏香豬特徵的純種野公豬留作種豬。用藏香豬與家豬的特種藏香豬所產的後代留種,培育出來的後代有返祖現象,即生產出來的豬只,外觀有部分不象藏香豬而象家豬。所以,二元的特種野公豬不宜留作種用。如受條件限制,非用特種藏香豬作種公豬用時,也要選擇具有75%以上藏香豬血緣的三元特種藏香豬作種豬,在血緣關係上還要防止交配,這樣,其後代抗病力強,生長迅速。養豬技術:特種藏香豬種公豬的飼養要點種公豬的初次配種月齡為12~14個月齡。適合初次配種的體重在65~75千克之間,過瘦或過肥都不適合配種。種公豬的使用年限在4年以內,對種公豬實行單圈飼養。①飼料:成公豬每天投料量2.5千克~3.0千克。
1.2 種母豬的選擇
養殖藏香豬,提高繁殖率不能以犧牲肉品質(濃鬱的野味)和降低純度為代價。用本地母豬作母種,雖然產仔數可以提高,但應注意其後代純度至少不低於25%;否則,其各項生理生化指標會下降。要求母藏香豬在出生後5~6月齡、體重達40~60kg才可配種。在考慮純度的同時,要求母藏香豬有良好的繁殖性能和種用體況,面容清秀,結構良好,吃食快,精神好,母性強,有效不少於4對,和發育良好。經產母藏香豬要求無流產、死胎記錄。
2 養好公、母藏香豬是提高繁殖率的基礎
2.1 養好種用公藏香豬
2.1.1 防止公藏香豬過肥
公藏香豬原是獸類,以樹葉、野草為主食,人工飼養的飼料中60%~70%應為青草、青菜等青綠飼料。而有些養殖戶用全價飼料來餵養公藏香豬,前期生長沒有限制飼量,營養水平過高,致使公藏香豬過肥,造成公藏香豬爬跨困難或不能正常配種。因此,對公藏香豬要進行適當地限制飼養,以青綠飼料為主,加強運動。 2.1.2 供應均衡營養
藏香豬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不飽合脂肪酸.並含有l7種胺基酸。用藏香豬肉加工成的藏香豬火腿腸、藏香豬風味臘肉暢銷海內外市場藏香豬經馴化後,保持了原有外觀體型和具有野味、抗病力強、耐粗飼、合群性強的特性,因而倍受人們青睞。藏香豬食量小,價值體效益是養殖肥豬的8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型肉類食品必將受到越來越多的人歡迎。特種藏香豬的飼養前景與技術特種藏香豬是經過人工馴化改良後的一個藏香豬品種,穩定。公母豬可長期做種繁殖而不變,它不同於家豬,形似藏香豬,故取名為特種「藏香豬」,開發前景極為樂觀。經濟價值特種藏香豬保持了藏香豬瘦肉率高、適應性強、野味濃厚的優點,又克服了野豬僅在春季和人工圈養下不易成活和難以等到缺點。
公藏香豬需要較多的粗蛋白和維生素,如果日糧中其含量不足或失衡,會影響公藏香豬的體質和品質,造成少而稀,發育不全、活力差,受胎率下降,甚至喪失配種能力。因此,魚粉、豆粕、蝦、蠶蛹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飼料應常年充足供應,交配期可補充1~2枚雞蛋或1杯牛奶,多餵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青綠飼料;平時要注意補充骨粉、礦物質或貝殼粉等,這對提高公藏香豬的質量具有顯著的效果。
2.1.3 加強運動 增強體質
有些養殖戶過度使用公藏香豬,或沒有強制公藏香豬運動,致使公藏香豬體質下降,造成厭配或拒配。對這樣的公藏香豬應該加強運動,每天讓其進行1~2小時的運動,距離可為1.5~3km,這是增強公豬體質、保證其旺盛、提高活力必不可少的措施。
2.2 養好配前野母豬
俗話說「配前母豬七八成膘,容易懷胎產仔高」。保證母藏香豬的中、上等膘情是提高繁殖率的基礎條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母藏香豬產出數量多、質量好的,從而達到多產仔、產壯仔的目的。為此,要對膘情異常的母藏香豬進行調整,瘦弱的母豬應適當加料、特殊照顧,使其及時復膘;過胖的母豬易造成脂肪浸潤,影響成熟和正常,此時應減料;還要保證母藏香豬正常的營養需要,要注意營養比例的平衡,配種前多餵一些青綠多汁飼料、動物性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添加劑。在配種前10天對母藏香豬加餵1kg左右的精料,實行短期優厚飼養,能增加數,提高質量,利於受胎。實踐證明,配前放牧,使母藏香豬接觸陽光、土壤、新鮮空氣等,能促進和成熟。
3 抓好藏香豬繁殖環節管理是提高繁殖率的關鍵
3.1 重視配種工作,充分發揮公、母藏香豬的繁殖潛力
由於藏香豬靈敏度比一般家豬高,故只能用本交(自然交配)法配種,當母藏香豬、允許公藏香豬爬跨後即可配種。在並允許公豬爬垮後的12~24小時內配種均有效。野母豬時,外器明顯,當外器由紅色變為暗紫色時,再由腫脹變為稍皺縮,或用手摁母豬後臀部,而其站立不動時為好的配種時間。公、母藏香豬配種時間約需40分鐘,比家豬略長。根據經驗,好採取復配方式,即間隔6~8小時後再重複交配1次。母藏香豬適合交配時,也可將公藏香豬趕入母藏香豬圈內1~2天,此時公藏香豬夜間可多次爬跨、交配,可顯著提高母藏香豬的受胎率和產仔數。母藏香豬周期一般為18天,如果不再,證明已交配成功;如果又出現,說明未懷上,要及時抓漏補配。
每個周期在18~24天之間,情期內延續時間為48~72小時,明顯的是後24小時,外表觀察母豬腫脹,有時有少量流出,願意接近公豬,接受公豬爬跨,食慾減退。③配種:在正常條件下,母藏香豬在仔豬斷奶後5~17天正常配種,後備母豬除派年齡應在10~14月齡時,體重應在65~75千克後備豬過早初配,不僅影響其頭產繁殖成績,還會影響其本身發育,降低其終生繁殖性能。過晚配種會增加培育費用,而且影響產仔後的泌乳量。母藏香豬達到性成熟後,即會出現固有的性周期,亦稱周期(通常,把上次到下一次的間隔時間稱為周期)。純種野母豬每年春秋兩次屬季節性;馴化後的野母豬的周期平均為20天,範圍多在18~24天,期一般持續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