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題是賦格。在聊賦格之前,需要先和大家說說「巴洛克時期」。
巴洛克時期是什麼時期?
很多人對巴洛克的理解,可能還處於「巴洛克風格裝修」的範疇
巴洛克一詞最早是一個(葡萄牙文Barroco)貶義詞——畸形的珍珠。最早用於藝術批判:巴洛克藝術指那種離經叛道、過度華麗博人眼球的藝術。在建築裝潢藝術中辨識度尤其高:
所以說巴洛克風格牆紙和真正的巴洛克藝術相比
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音樂上的巴洛克時期是指17世紀到18世紀上半葉的一段時間。這個時期著名的音樂家有:
等等…
提到巴洛克音樂,就不得不提到眾多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名稱,包括卻不僅限於:
·帕薩卡裡亞和恰空:兩種重要的變奏曲。比如巴赫BWV1004中的恰空對古典吉他來說一首很重要的作品。
·奏鳴曲:用古奏鳴曲式寫的作品(你彈的所有D·斯卡拉蒂的作品幾乎都是這種奏鳴曲)。
·卡農:這個大家非常熟悉,以前的文章也介紹過
·賦格:這就是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
古典吉他獨奏: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
賦格(Fugue)原意是『追逸』(形容聲部間互相追逐)。是一種模仿類的復調音樂的寫作手法:一開始在一個聲部出現主要樂思的主題,並依次在其他聲部模仿這個主題(答題);除此之外,當第二個聲部在模仿主題時,第一個聲部同時開始演奏第二個主題(對題)。在後面的這些進行中,通過模仿、變形、轉調等手段,使樂思的表現潛力得到充分的發展,並在結束時得到肯定:
你能從這個圖示中看出多少67曾經提過的知識?
經過這個過程,作品的面貌會從簡到繁,如同其他精美的巴洛克藝術一樣。賦格寫作法寫出來的作品可以單獨成曲,也可以和其他樂曲組合(比如前奏曲與賦格)。也可以用來寫一個單獨樂段(賦格段)。有時在奏鳴曲式的展開部中,也會用賦格的寫作手法可以展開主題材料。
除此之外,學習賦格的寫作方法也可以打開作曲家復調化思維的思路。傳言說莫扎特6歲就可以寫賦格了,以此證明他的音樂天分之高。
我…我隨便亂寫的…
賦格精妙的地方在於能夠高度凝練一個(或幾個)主要的樂思:
·主題:賦格的主要樂思出現在主調上就叫做主題。一般來說賦格的主題非常精煉,且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從節奏上來看,由於一開始主題是沒有伴奏的,所以它自己的節奏必須有點動力化。
·答題:主要樂思出現在別的調上就叫做答題(主要就是屬調),這也是賦格最大的特徵,一般來說至少能聽到一次主題和兩次相應的答題。
·對題:對題的功能是豐富織體,表明和聲,一般來說就是襯託紅花(主題)的綠葉,不過有的時候這片綠葉要是本身就很精彩,那麼作曲家(比如巴赫)就會將它作為第二樂思在樂曲中擔任重要功能。對題用副對位寫成,這樣可以在後面的發展中交換聲部的位置。
·過渡:間插是指賦格中非主要樂思(上述三者)的部分,按照不同的結構地位分為小尾聲、擴充和間插。
賦格手法中一種比較基礎的樂思呈現方式
可以記住最初的主題
並聽聽看後面的答題以及過渡部分
顯然,上面這種圖示雖然標準,卻很容易讓人陷入表面化的沉思。讓67找一些代入詞來增強大家的理解力:
從字面上就可感受到「儘管十分渴望,但還是不想被傷害」的思想
你甚至可以將代入詞在心裡默念出來,就會發現這種模式是具有非常強的表達作用。
賦格藝術有著非同凡響的魅力,直到20/21世紀,我們還在用各種形式繼續著賦格的魅力:
探戈音樂大師皮亞佐拉用現代配器寫的探戈。一開始由班多鈕演繹出主題,然後小提琴在班多鈕的下屬調、電吉他在小提琴的下屬調以此進行答題。之後音樂開始發展開來。
機器獨奏: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
這個視頻雖然音質差了些,噪音也很大。但我們可以發現機器使用錘擊的方式彈奏的,音色不禁讓人想起了鍵盤魯特琴(當然還是不一樣的)
*順帶一提託卡塔
託卡塔(TOCCATA觸技曲)是一種賦格的體裁(其他四種分別是利車卡式、類利車卡式、佐坎那式、協奏曲式)。託卡塔原先是一種炫技、即興的鍵盤曲,模仿式織體在託卡塔中只是經過性的片段。不過巴赫把這關係顛倒,讓裝飾性的片段用作經過。
本文出自公眾號:芝貓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