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時期的聲樂作品具有濃厚的藝術特徵,在人文主義的洗禮下,極度地肯定人的自由和理性,對社會文明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巴洛克聲樂作品當中的節奏記號、旋律、表情記號獨樹一幟,突出了當時社會藝術的方向趨勢,其演唱的特點也十分鮮明,為美聲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巴洛克時期聲樂概述
歐洲音樂史上,巴洛克時期是指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中葉一百五十年的階段。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流派就是義大利聲樂學派。在這個時期,聲樂的歌唱、教學、創作等方面都不同以往,展現了新的姿態,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這個時期誕生了許多偉大的聲樂家、作曲家,他們所創作的聲樂作品藝術特徵十分鮮明,氣質獨特、情感豐富、風格迥異,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演唱性。在整個歐洲音樂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巴洛克時期聲樂的發展為歌劇的誕生鋪平了道路,這是一件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二、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的藝術特徵
節奏模式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的節奏模式相比古典聲樂而言,更加靈活自由簡單。其速度不快不慢,在自由和規則之間找到了很好的平衡點。比如有的節奏按照節拍小節線進行劃分,有的則不分拍,演唱者可以按照即興的方式自行處理。一般而言,巴洛克時期的詠嘆調都有節拍線,宣敘調即興曲則更多是自由處理。
有時候在一首曲子當中也可以看到兩種節奏模式同時出現,不同的套曲當中按照不同的模式進行演唱。前者模式旋律穩定貫穿於全曲當中,後者模式則在單純的動機中靈活應用,大量的裝飾音就反映了這種模式,激動的旋律和穩定的旋律相得益彰,平衡感十足。自由模式可以為穩定模式持續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保證旋律的豐富性和多元性。這就是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的節奏模式的最大特徵。
音樂充滿人文性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充滿了人文色彩,這是在歐洲文藝復興的成果上進一步發展而來的社會思潮。人文性就體現在尊重人性,保護人性,崇尚人與自然的和諧,關注現實世界,打碎宗教精神世界。最終的目的就是解放人。
舉例來看,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假如你愛我》就體現了這一特徵。作品用直白的表述勇敢歌頌姑娘對愛情的自信。許多歌詞都充滿了這種人文主義的情感。比如「假如你愛我,假如你為我嘆息,親愛的牧羊少年,我為你的愛而幸福,你若認為我只應接受你的愛戀,你就太容易受自己騙,美麗紫紅的玫瑰我把它選,但又因其有刺明天就拋一邊」。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內心充沛的情感流露,這是和古典主義時期聲樂作品完全不同的一種特徵體現,閃爍著人性的光芒。
題材豐富多元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題材豐富,遠超中世紀聲樂作品的題材內容,它涵蓋了世俗題材、宗教題材、舞曲、神話傳說等等。既保留了古典聲樂作品的優秀之處,也展示了新時代的社會風貌。舉例來看,《我懷著滿腔熱情》是德國作曲家格魯克的歌劇《帕裡斯與海倫》中的一段。這首作品通過描寫維納斯的故事,反映了同時代人性的豐富一面,既有對生的眷戀,又有對死的敬畏。題材豐富多元是這一時期聲樂作品最大的特徵體現。另外還有許多世俗內容的題材,也大量出現在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當中。
三、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的演唱特點
模仿說話音調眾所周知,在中世紀宗教神學的禁錮下,精神世界是高於現實世界的,人作為現實世界的存在物,沒有受到重視,中世紀的聲樂作品圍繞宗教題材展開,對人並不重視,對人的各種情緒、內心世界缺乏足夠的了解和尊重,反映在創作上就缺乏靈活性和多樣性。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由於尊重人性,所以在藝術特徵上更加豐富多元,充滿了人文色彩。
模仿說話的音調就是人文性的體現。人固有的聲音是最真實的,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十分強調模仿音調,尤其在朗誦時候更是如此。比如對一些宣敘風格的曲子演唱時,特別關注說話者的音調,給人一種介於朗誦和歌唱之間的感覺形式。由於它所承載的人文主義的音樂文化,這讓聲樂作品的題材內容都具有很強的張力和吸引力,
尤其在悲劇性創作方面,體現了很強的哲思意味,藝術成就可見一斑。
鮮明的戲劇性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具有很強的戲劇性,在演唱時尤其要注意這一點。戲劇性因素在演唱時必須要表現出來。比如在宣敘調當中,朗誦的音調要有頓挫感,適當的進行誇大,展現戲劇性。旋律要連綿起伏不能中斷,通過節奏的變化來加大戲劇衝突效果。通過增加情感在音調當中的運用,讓歌詞的內涵進一步挖掘出來,線條更加流暢,這樣藝術張力就顯現出來了。
聲音的連貫性聲音的連貫性是演唱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時必須要注重的一個特徵。由於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風格多樣,題材廣泛,無論是節奏、旋律都展現了不同的變化,所以對演出者而言,必須要保證聲樂的連貫性,氣息要平穩流暢,不能給聽眾刻意的感覺。所以我們經常在欣賞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時會有一種如同泉水一般流暢自然的感覺,音色和語言的連接、曲調與歌詞的連接天衣無縫,渾然一體。
結語
綜上所述,分析巴洛克時期聲樂主要從藝術特徵和演唱特點進行分析,通過這兩方面更好地體驗到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的魅力和風格,也為聲樂教育、創作的發展提供寶貴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