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讓你看懂天地會、青幫、哥老會等這些組織是如何形成的

2021-01-16 網易

2021-01-13 09:15:49 來源: 夏夜意風

舉報

  在了解天地會、哥老會、青幫這種幫派組織形成之前,我們要先從根源性的問題著手,其遊民的大量增多,以及資本主義的出現,再加上當時動亂的中國,會黨慢慢形成規模,但不同時期的性質是不同的,下面我們一一道來。

  

  東北青幫訪日代表團

  遊民和會黨

  近代以來,遊民的增長速度較以往更加迅猛。究其原因主要由自然、社會兩大因素造成。在自然方面,水災、旱災等災害頻繁發生,加之大範圍的饑荒和瘟疫,導致人口銳減和大批流亡。如在1876年至1878年間,華北地區的山西、河南、山東、直隸、陝西等省爆發了一場特大災荒,史稱「丁戊奇荒」,許多人餓死,慘至「人吃人」,近兩千萬人流離失所。其中山東農民為躲避荒災,紛紛攜眷乘船前往關東地區謀生,駛達牛莊的人數一日即達八千餘名。在社會方面,土地高度集中,人口與耕地的矛盾日趨激化,加之兵荒馬亂的滋擾,大批農民失去土地,無以為生,而被迫四處流浪。鹹豐、同治年間,貧苦民眾「無末業可治,散而遊幕,去而僧道,隸為胥役,投為奴僕,流為地棍鹽徒,每省不下二十餘萬人」20。同時,如前所述,在資本主義的滌蕩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迅速解體,傳統手工業受到沉重打擊,數千萬家庭手工業者失業或破產,迫於生計而不得不背井離鄉,另謀出路。

  

  逃離家鄉,流亡他方

  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遊民在空間和職業上的流向對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影響至深。在空間流向上,遊民迫於人口壓力,主要向東北、內蒙古、西南、臺灣等邊疆地區及海外擴散,在當地的經濟開發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在職業流向上,遊民的選擇多種多樣。一部分人自發地湧入各大市鎮,主要謀生於山林礦區、店鋪作坊、工商城鎮和交通運輸線,從事極不穩定的粗賤職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近代工商業和城市近代化的發展。另一部分人則淪為乞丐、娼妓、盜匪、相士等,加速近代社會的動蕩不安。

  

  因水災逃亡的難民

  19世紀中後期,在錯綜複雜的社會流動中,遊民的貧困化、無組織性及地域上的頻繁遷徙,既催化了會黨的滋生,又推動了會黨勢力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流動。民間秘密會黨多以互濟互助、防暴自衛為基本宗旨,在「歃血盟誓,焚表結拜弟兄」的形式下結社拜會,並以傳統倫理道德中的忠義思想為紐帶,維繫內部團結。這符合廣大遊民群體的生存與心理需求,為會黨的發展與壯大提供了一個廣泛而深厚的社會基礎。近代會黨參與人數眾多,社會成分複雜多樣,其中尤以遊民為主,大致包括破產農民、城鄉僱傭勞動者、礦工、流氓無產者、縴夫水手、破產的小手工業者、個體商販、散兵遊勇、民間藝人、叫花乞丐、江湖郎中、測字算命者等。這一群體大多游離於士農工商之外,處於失業或半失業狀態,在行動和生存手段上具有盲目性、寄生性和非法性。

  會黨

  明末清初,由於政治動蕩不安,戰爭連年不斷及清軍入關後所採取的剃髮、圈地等一系列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加之遊民與移民社會流動的加劇,廣大下層民眾(其中包括一部分明朝遺老和明室後裔)或為了生存的需要,開始以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的忠義思想為紐帶,採取「歃血盟誓,焚表結拜」的方式結盟拜會,互助互濟,防暴自衛;或打出「反清復明」的旗幟,掀起反清起事(青幫例外)。這些結社組織形式較為原始,且沒有正式的會名,尚屬會黨的雛形。雍正、乾隆年間,異姓結拜組織向秘密會黨加速轉化,出現了一批「立有會名」的早期會黨組織,例如父母會、一錢會、抬天會、小刀會等。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僧人提喜(俗名鄭開)在福建創立天地會,標誌著清代會党進入成熟時期。由於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會黨在具體活動中往往帶有盲目性和破壞性。

  作為一股強大的社會勢力,近代會黨在空間分布上幾乎遍及全國各地、其中以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西、廣東、福建、臺灣等省最為活躍。在整體規模上,會黨數量龐大且名目繁多,彼此間相互滲透、融合。據統計,僅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記載的清代秘密社會已達二百一十五種,再加上地方志和其他文書的相關記載,估計不會少於三百至四百種。30具體而言,主要句括天地會、哥老會、白蓮教、青幫、青蓮教、洪幫、一貫道、同善社、大刀會、三合會、在理會等諸多名目,其中尤以天地會、哥老會、青幫影響最大。

  

  青幫三大亨

  天地會也稱洪門,創立於1761年,是清代南方地區一大民間秘密會社。初創之時,本為下層勞動者互助性秘密團體,後因屢遭鎮壓,反清色彩日益濃厚。嘉慶以後明確提出「興明絕清」「反清復明」的口號。嘉慶、道光年間,為躲避清政府的搜捕及便於吸收會眾,各天地會組織不斷變換名稱,成為擁有數十種名目的秘密會社組織,其中屬於天地會且具有代表性的會黨組織主要有雙刀會隆興會、關爺會、添弟會、三合會、小刀會、齋公會等。隨著會黨數量的逐步增多,天地會在地域上廣為蔓延,從早期的福建南部漳州地區逐漸遍及福建、廣東兩省,進而擴充至江西、廣西、雲南、貴州、湖南等地。這一時期,天地會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傳會制度和組織形式,確立了大體相同或相似的結盟儀式、隱語暗號、詩詞歌訣等,為其發展與壯大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哥老會是19世紀後期繼天地會後崛起於長江地區的一大幫會組織。前身為起源於乾隆初年的四川國嚕會。嘉慶、道光年間,與天地會、白蓮教、青蓮教等秘密會社相互融合、滲透,逐漸形成了哥老會的組織名目。哥老會在鹹豐時期已相當興盛,主要活躍於陝西南部、湘鄂西、貴州、雲南等地,並逐漸滲透至軍營。同治初年,湘軍受哥老會影響,「各營相習成風,互為羽翼,抗官、譁餉皆由於此,實乏禁遏之良法」。天京陷落後,湘軍陸續被裁撤,總數達十餘萬人。大批的散兵遊勇聯合當地遊民,結盟立會,蜂擁而入哥老會。哥老會勢力因此迅速膨脹,由長江中上遊擴充至兩湖、上海的城鄉之間。

  

  天地會

  青幫形成於鹹豐時期,主要由羅教水手行幫和青皮黨演化而來,是近代中國一大秘密會社。道光、鹹豐年間,海運興起後,內河漕運趨於衰亡,造成江浙一帶的水手縴夫大批失業。數以萬計的水手縴夫聚集在兩淮鹽場,與長期活躍在長江、兩淮地區的私鹽販青皮黨相結合,形成青幫。幫會名目繁多,諸如「安清道友」「安清幫」「清門」等;內部成員十分龐雜,主要分為巢湖幫、流氓光蛋、糧幫三種;社會成分也日益複雜化,包括腳夫、縴手、船戶、肩販、流氓無產者、遊勇等。為嚴格控制幫會組織,青幫制定了幫規、禁律、家法等各十條,尤其強調縱向的師徒關係,並通過字輩來確定成員間的輩分大小,從中衍生出上下的等級關係。在一些不法鹽商的利用下,青幫主要從事武裝販賣私鹽的活動。

  

  天地會

  鴉片戰爭以來,全國範圍內的武裝抗爭綿延不斷,會黨則在其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1846年至1855年,民眾的反抗活動達九百三十餘次,其中多數由秘密會黨組織發起。以湖南為例,鹹豐時期天地會、青蓮教等會黨發動的較大規模的武裝抗爭已達五十六起。1864年至1894年間,由哥老會發起的大規模抗爭事件就達六十餘起,幾乎遍布湖南全境。19世紀中後期,會黨組織和參與的武裝抗爭多種多樣,既有政治意義較為濃厚、目標綱領尚不明確的反清起事和反教會特權抗爭,如鹹豐年間的上海小刀會起事、閩南小刀會起事、廣西大成國起事及九龍山事件、長江教案、大足教案等;同時又有富含俠盜色彩的劫富濟貧活動。除此之外,會黨作為一種脫離社會生產的盲目力量,滋事擾民的土匪行為更是屢見不鮮。會內成員從事搶劫商旅、綁架勒索、走私販毒、打單等活動。如安清道友(又稱安清會)在同治年間「把持村市」,佔據沿河碼頭,「騷擾商旅,搶奪民財,近更加以各處土匪附和,窩主容留,結黨盈萬,散布愈多」。會黨由此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的病態反映,對社會環境及其穩定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天地會、哥老會、青幫之間到底有什麼聯繫,你知道嗎?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天地會、哥老會、青幫、洪門都是晚晴民國時期興盛的民間秘密結社組織,主要是三個體囘系天地會系統、哥老會系統、青幫系統,他們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會黨和幫會。而其他諸如小刀會、三囘點會、雙刀會等都是屬於這三個系統之中的,天地會,清代民間秘密結社之一。
  • 「三大黑幫」:青幫、洪門佔其二,「舵把子」原來是他
    其中,青幫歷史悠久,創立與清朝,以漕運為主,又稱糧船幫,門眾眾多,遍及各地,上海大名鼎鼎的杜月笙,他就是青幫的代表人物之一;洪門,也稱「天地會」,也是始於清朝,主張反清復明,門規甚嚴,他們的思想就是忠義、仁義、俠義,大家都看過星爺的韋小寶,裡面他的師傅陳近南就是天地會的代表人物之一,人稱「陳大俠」。今天小編要隆重介紹的是第三個鮮為人知的幫派-哥老會。
  • 加入青幫——蔣介石混在上海灘的日子
    大部分工廠勞動者、搬運夫,大部分巡捕、大部分包打聽,這一批活動力很強的市民都在青幫支配之下。」 他還說:「他們老頭子的命令效力強過工部局。他們所作的罪惡實在不少,上海的秩序安寧可以說操在他們的手裡。」 青幫,傳統三大幫派之一(青幫、洪門、哥老會),關於三大幫派,小編另闢新文撰述。
  • 上海為何能形成以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三大亨為首的青幫集團
    舊上海威霸一方的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青幫集團約形成於民國以後;其誕生之後,對中國社會所造成的規模和影響之大,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這個集團是如何形成的呢?01上世紀初大批移民湧入上海,是首要因素1949年以前,上海近500萬的人口中,有400多萬來自全國各地,佔總數的80%以上。
  • 青幫按字輩傳承幾百年,張嘯林比杜月笙大一輩,黃金榮排不上號
    大哥江蘇人,秀才出身,後棄文從武,加入天地會,名字叫翁巖;二哥錢堅,山東人,是個商人,雍正二年的時候跟著老大加入了天地會;三弟潘清,浙江杭州人。這三人揭皇榜後,創立了水路運糧之道,在通州到杭州的這段航程中,建設了七十二個碼頭,設立了一百二十八個幫辦,手下門徒眾多,從而建立起青幫。
  • 民國時期青幫和洪幫誰實力更大!兩幫的大佬哪個最值得人尊重
    中國近代歷史上,青幫和洪門可謂名震天下,江湖上無人不曉。青幫由漕幫演變而來又稱「安清幫」,是效命於清朝的民間組織。而洪門即「天地會」,為鄭成功部將陳近南所創,以「反清復明」為宗旨。青、洪兩幫始於明末清初時期。青洪幫是不公開的團體,是舊中國秘密社會的一部分。
  • 青幫弟子行走江湖,這些暗語和手勢不掌握,幾乎是寸步難行
    幫話是青幫內部的機密之一,一般外人很難得知,因此,青幫成員行走江湖,或是周旋於組織內部,若是不懂或者記不住幫話,那麼,可以說是寸步難行。青幫幫眾分布五湖四海,在全國各地都有水灣、碼頭、港口,糧船、鹽船數以萬計,雖然都是身為青幫成員,但想要認清是否是自家人確實很難,這個時候就要利用幫話進行聯絡或是求援等。
  • 杜月笙在上海創造的青幫神話,為何僅限於民國時期
    上海幫會組織是由青幫和洪幫演變而來的,青幫原為清代漕運水手相互團結形成民間結社,到了19世紀70年代的時候,因為漕運業被廢除,因此水手、船夫等也相繼失業,因此這批失業人員就大量流入曾經漕運繁華地帶上海。洪幫原為反清復明的秘密結社,到了80年代的時候,其頭目在上海創立龍飛山,廣招門徒,發展成為組織。
  • 青幫三大亨:黃金榮愛錢,張嘯林愛權,杜月笙愛什麼?
    提到青幫,就不得不提洪門,青幫是從洪門演變而來,而洪門則是明末清初到民國時期最大的一個幫派組織,以「忠義」為統治思想,組織形式效仿梁山泊,在清兵入關時候一些愛國人士結成的反清復明組織,就連《鹿鼎記》裡的「天地會」都是洪門的一支,這個幫派整整延續了三百多年!
  • 從漕幫到青幫:水手失去工作,就成了黑社會打手
    漕幫出現於清朝前期,顧名思義,這是因漕運聚集在一起的跺工、水手、縴夫所形成的組織,他們構成了在大運河上討生活的一個特殊群體。 各幫內部組織嚴密,老管具有無上權威。有幫眾犯錯,會依幫規,處以棍打、燒炙、截耳、割筋等各種酷刑。幫中定有聯絡信號,遇事傳出「紅箸」、「溜子」,就「人即立聚」。這種組織調度能力,真不次於武俠小說中的江湖幫派。
  • 原來青幫成立竟與清代漕運有關:人家是護糧衛隊,還真不是黑社會
    但朝廷的這一套組織經常壓榨水手,使其生活瀕於絕境。這時,秘密拉幫結派來保證生存是最可行的選擇,而且幫派還是利用官方舊有組織結構,一切名稱不變。其中勢力較大,且對青幫日後發展較有影響的是「安慶幫」,青幫歷史的早期傳說多與此幫有關。
  • 青幫退幫有多難?運氣不好一命嗚呼
    所謂三幫,就是需要有三個青幫的師父作為入幫的引薦人,如果一個人找不到這樣的三個師父,那就說明你還沒有得到青幫人的認可,沒有入幫的資格。這三個人可沒那麼好找,必須屬於青幫的不同派系,所謂的不同派系,簡單說就是不能是同一個地方的青幫組織。這個難度可想而知,如果不是跟青幫有所來往和交集,是不可能結識這樣的三位師傅的。
  • 青幫之所以長久不衰,只因一個重要秘訣,其他幫派無法效仿
    青幫是歷史悠久的一個幫會,很多人對其性質都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尤其是民國時期的上海灘青幫三大亨如雷貫耳、家喻戶曉,不過沒有真正去研究過青幫的人,很少會知道青幫作為一個組織機構,它的內部是如何運作的?我們都知道,青幫誕生在晚清時期,它的前身是漕運船幫。
  • 青幫早就有了,創始人居然有個秀才,揭皇榜攬下了皇帝的活兒
    自古以來,有黑就有白,在中華五千年歷史裡,有過很多朝代,同樣也有過很多讓人聞風喪膽的黑幫,這其中又以青幫為人熟知,那麼青幫到底是個怎麼樣的組織。這個時候青幫的三位祖師爺,翁巖,錢堅,潘清,三位好友揭下了皇榜。這三位裡面翁巖本是秀才,後來棄文從武,在少林寺習武,加入了天地會。錢堅家族本身就是經商的。中途和翁巖一起加入了天地會,潘清是三人裡年紀最小的,但做事頭腦靈活,懂得馭人之道。三位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自然幹成了大事。這三位在雍正帝四年的時候揭下了皇榜。開始創辦糧食走水路運送這條道路,主要就是從通州到杭州這頓段路。
  • 杜月笙倚仗的青幫,連蔣介石都曾迫不及待的加入,有什麼的背景?
    與蔣介石,杜月笙有著千絲萬縷的青幫,究竟有著什麼神秘背景呢?青幫不是近代才出現,而是由來已久。據學者研究,中國古代的秘密社會組織可分兩種,秘密教門和秘密會黨。洪門是秘密會黨的典型代表之一,與三點會,邊錢會是同一類型。而青幫的前身羅教就是秘密教門的代表,與白蓮教,聞香教,八卦教同一性質。
  • 青幫大佬廣招弟子,杜月笙一看急了:別收了,這些人我也鎮不住
    要了解青幫,就得了解青幫的輩分制,因為青幫是拜師入幫,會眾以師徒相稱,而且推崇「師徒如父子」,所以輩分是很重要的。而輩分又是按照「字」來排序的,依序為清、靜、道、德,文、成、佛、法,仁、倫、智、慧,本、來、自、信,元、明、興、理,大、通、悟、覺。 這是前二十四代的輩分,還有後二十四代以及繼二十四代,這個就不都說了。青幫發展到杜月笙這一代,還在用前二十四代。而杜月笙便是「悟」字輩的,因為他的入幫師傅陳世昌是「通」字輩的。
  • 大清都亡了,韋小寶的天地會還在?
    天地會以反清復明為宗旨,雖然始終未能達成自己的目標,但是卻成功的熬死了滿清朝廷。當你鬥不過你的敵人時,你爭取活的比他長,這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因此天地會在筆者看來,依然是相當了不起的。
  • 青幫裡的人分為四類,蔣介石為什麼要加入青幫
    青幫裡的人分為四類,蔣介石為什麼要加入青幫蔣介石曾在上海,搞金融,結果一敗塗地。各位,這必須從1916年開始。這年,陳其美被袁世凱暗殺,直接導致蔣介石失去最大的支持。同時,孫中山發現,革命的口號不能喊空,而要靠錢來支撐。於是他動員國民黨成員去上海。
  • 青幫曾與洪門齊名,為啥現在落寞了?原來和收徒有關!
    小香階段經過三年考核,師父會考量學生的學習是否方向正確,是否忠於家門,應對進退是否合宜,若一切合乎條件,則再報請戶部開設大香堂,戶部同樣會通報四庵六部與學生之三幫九代,擇吉日幫學生晉任大香,大香階段的弟子,可以稱為儲備師父,他們不僅得具備小香所學的技能與知識,主要得學習如何領幫帶眾,傳道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