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一體的密宗認為只要在上師、佛菩薩的加持下、方法得當,就能「即生成佛」!意思是:此生就能成就佛果。不必像顯宗那樣一步一步修行,累積菩薩道之菩提資糧,經歷三大阿僧祗劫才能成就。
而三大阿僧祗劫是7億年!
當然,從絕對的層次來講,佛教認為時空是錯覺;眾生都在大圓滿的境界裡(佛果),只因無明造作,心外去追尋那個圓滿境界,導致累世不能得度。只要不心外求法,一念回歸,便能打破時空的錯覺,獲得解脫。
「即生成佛」也含「即身成佛」的意思。就是通過這個身體就能成就。因此要充分利用這個身體,它是成就必須捨棄的負擔,卻又是你現在唯一可入手的工具。
密宗修行中因此十分注重上師、佛菩薩之「三密加持」,即:身(密)、口(密)、意(密)三密。簡單講,人造業通過身口意,轉業也須通過身口意。
密宗修行必經「本尊法」。修持本尊法一個必經法門是觀想法,即觀想佛菩薩(你的本尊)。這就是身口意三密裡的意密。
這時候需要用到唐卡!
這就是唐卡畫師不能隨便創意一尊佛菩薩的原因,他必須按照法的儀軌來畫佛。因為佛(或菩薩、金剛、本尊、護法等)的姿勢、手印、法器、乃至顏色都包含了法的「密意」。(這是唐卡與漢地文人寫意畫之佛菩薩的最大區別)
通過觀想唐卡中佛菩薩金剛護法的形象,使你迅速切入法界,就像不必給你一本書,分析介紹糖水的成分、益處、與身體結合後可能帶來的感覺,而直接讓你喝下糖水,感受到糖水的滋味一樣。
把唐卡用到這個層次,它就「值老錢了」。因此,收藏者,你不必只盯著藝術市場唐卡的增值;或收藏大佬劉益謙拍下一幅明代唐卡,出資3.48億!它跟你沒有一毛錢關係。你上網看看那副珍貴的唐卡,凝視它,把它深深印在潛意識裡,那會跟你有關係。
除了修行中的殊勝用途,普通人也可把唐卡作為供奉的用途。在藏地,見唐卡如見佛。唐卡所繪的內容是佛菩薩的身壇城,是每個凡人未來之圓滿境界。每天看看「未來的自己」,在你凡夫有限的生命中,沒有比這更好的事可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