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透露了密宗「即生成佛」之密法的什麼秘密?

2021-01-08 西藏旅行

三乘一體的密宗認為只要在上師、佛菩薩的加持下、方法得當,就能「即生成佛」!意思是:此生就能成就佛果。不必像顯宗那樣一步一步修行,累積菩薩道之菩提資糧,經歷三大阿僧祗劫才能成就。

而三大阿僧祗劫是7億年!

當然,從絕對的層次來講,佛教認為時空是錯覺;眾生都在大圓滿的境界裡(佛果),只因無明造作,心外去追尋那個圓滿境界,導致累世不能得度。只要不心外求法,一念回歸,便能打破時空的錯覺,獲得解脫。

「即生成佛」也含「即身成佛」的意思。就是通過這個身體就能成就。因此要充分利用這個身體,它是成就必須捨棄的負擔,卻又是你現在唯一可入手的工具。

密宗修行中因此十分注重上師、佛菩薩之「三密加持」,即:身(密)、口(密)、意(密)三密。簡單講,人造業通過身口意,轉業也須通過身口意。

密宗修行必經「本尊法」。修持本尊法一個必經法門是觀想法,即觀想佛菩薩(你的本尊)。這就是身口意三密裡的意密。

這時候需要用到唐卡!

這就是唐卡畫師不能隨便創意一尊佛菩薩的原因,他必須按照法的儀軌來畫佛。因為佛(或菩薩、金剛、本尊、護法等)的姿勢、手印、法器、乃至顏色都包含了法的「密意」。(這是唐卡與漢地文人寫意畫之佛菩薩的最大區別)

通過觀想唐卡中佛菩薩金剛護法的形象,使你迅速切入法界,就像不必給你一本書,分析介紹糖水的成分、益處、與身體結合後可能帶來的感覺,而直接讓你喝下糖水,感受到糖水的滋味一樣。

把唐卡用到這個層次,它就「值老錢了」。因此,收藏者,你不必只盯著藝術市場唐卡的增值;或收藏大佬劉益謙拍下一幅明代唐卡,出資3.48億!它跟你沒有一毛錢關係。你上網看看那副珍貴的唐卡,凝視它,把它深深印在潛意識裡,那會跟你有關係。

除了修行中的殊勝用途,普通人也可把唐卡作為供奉的用途。在藏地,見唐卡如見佛。唐卡所繪的內容是佛菩薩的身壇城,是每個凡人未來之圓滿境界。每天看看「未來的自己」,在你凡夫有限的生命中,沒有比這更好的事可做了!

相關焦點

  • 《密宗》:藏密的秘密修持之法
    藏密三位一體之秘密修持法藏傳密宗認為人體本來就有許多奧秘和潛能,只要通過各種密宗法門的不懈修煉,就可以使每位修行者發揮自身的潛能,迅速與宇宙溝通,天人一體,進而即身成佛,也就是說成為具有大智大意超功能的人
  • 密宗不神秘!三分鐘了解佛教密宗的基本修持法:三密相應!
    密宗,源出於古印度佛教中的密教。唐開元初,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人先後來華翻譯傳播,形成宗派,以《大日經》和《金剛頂經》為依據,把大乘佛教的煩瑣理論運用在簡化通俗的誦咒祈禱方面,認為口誦真言(口密)、手結印契(身密)、心作觀想(意密)「三密」同時相應,可以即身成佛。
  • 藏傳密宗之薩迦派及其「道果」法
    (註:詳見《士觀宗派源流》)卓彌大師是在西藏傳播或發揚「道果」法的第一位藏族密宗大師。  「道果」法的修煉,有顯宗和密宗之分,一般以先修顯宗而後修密宗為修習次第。  修煉顯宗「道果」法又分三個步驟,如經書中所說:「首應破非福,中則破我執,後破一切見,知此為智人。」對此作進一步闡釋,首先要知曉人類生死根本的俱生無明,從而斷除無明根本而融歸法界。
  • 葬佔密宗之格魯派及其「顯密貫通」法
    何為「密宗」或密教,在本書第一章中已作過介紹,這裡不再重複;「道」,指趣證佛裡所必須經歷的修學過程,「次第」就是說明修學的過程必須經歷的階段,所謂自下而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可缺略紊亂等,故名「密道次第」』。金剛持道,即密宗道。總之,《密宗道次第廣論》或《大金剛持道次第開顯一切密要論》,是宗喀巴大師於1406年創作的一部大乘佛教密宗修行次第的論著。
  • 密宗金剛乘上師的資格
    密宗金剛乘的上師密宗金剛乘的上師資格要求極其高。(一)相續清淨,淨持律儀。未違犯外別解脫戒,內菩薩戒,密乘三昧耶戒。沒有違犯灌頂時所受持的誓言和其他戒律。(二)廣聞博學。精通經續論典,精通經律論三臧,精通內密四續部的所有儀軌。精通一切密宗金剛乘基,道,果的一切續部意義。密乘的經典稱為續。(三)具大悲心。心地善良,對眾生具足四無量心。心相續周遍大悲心,唯求利他。對無邊的如母眾生充滿慈愛。悲心無量惟利他。(四)傳承的資格,具有傳承的加持力。獲得不間斷能成熟的灌頂,成熟相續。
  • 佛教十宗之金剛頂宗(密宗)
    密宗簡要密宗,又稱為真言宗、金剛頂宗、毘盧遮那宗、秘密乘、金剛乘。綜合各國的傳承,統稱為「密教」。密教興起於印度大乘佛教晚期七世紀至十一世紀間,直至印度佛教全面被破壞滅亡為止。密教雖在印度消失,卻在中國、西藏、日本、韓國傳播開來,成為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傳至西藏,形成了以密教為骨幹的藏教特色。乃至今日與禪、淨土,同為世界佛教的主流之一。
  • 有著大量的咒語和繁雜的手勢,信仰密宗的人是如何修行的?
    此外,在修行方面,密宗受到了印度「左道」的很大影響,所以,密宗有著印度教和佛教的兩種混合,在修行方面也有了很多的變化,比如強調男歡女愛的體驗等等。總的來說,密宗的修行可以歸結為:「三密」這三密就是:「身密、口密、意密。」修行者的三密要和佛的三密要一一對應,便能達到佛即是我,我即是佛的一種意境之中。
  • 藏傳密宗之噶舉派及其「大手印」法
    從印度的那若巴、彌勒巴等處學得「喜金剛」「集密」「大手印」等密法。因此,瑪爾巴成為當時的密宗大師,他更是「大手印」法在西藏的開創者和傳播者。當時在瑪爾巴周圍聚集著大批門徒,其中最著名者有所謂的「四柱」,即四大弟子:俄敦·曲古多傑、措敦旺內、麥敦村布和米拉日巴。
  • 原來密法八祖說的是他們,沒想到密宗五大壇有這麼多規矩
    密宗的寺廟中所擺設的供物,有所謂「五明具足」。這五種東西就是兩個明燈、兩個花鬘(意思是兩個插有花的花瓶)和一個燒香爐,稱為五明。每一個壇上都一定有這五種基本擺設。在密宗的壇城裡,一共有五種壇。第五種壇是聖天壇。這種壇是圓形的。在密宗的壇城裡,有四方壇,圓形壇,也有三角壇。
  • 清華藝博呈現唐卡與造像之美,包括沈從文捐贈的降龍文殊
    澎湃新聞了解到,展覽「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於4月26日開幕,將首都博物館收藏的26件造像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的38件唐卡並置展出,呈現唐卡與造像藝術之美。由於疫情影響,目前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並未對外開放,「澎湃新聞·古代藝術」經授權,精選刊發展覽中的精品。其中包括知名作家、文物學者沈從文先生捐贈的唐卡降龍文殊與吉祥天母。
  • 如何成為仁波切:破解密宗上師的諸多誤解
    而密法對於漢地並非是經由藏密系統第一次傳入,這即應是常識。但今天有人說密法在今日對漢地影響之巨前所未有,這種看法也是錯誤的。  雖然漢地曾經由「開元三大士」傳入唐密,但密法在唐宋時代卻不是一般人能夠修習,密續經典亦不是隨便可以接觸,播傳十分有限。密法對漢地文化和政治影響的巔峰時代應該是13世紀蒙元時期,甚至直接導致道教徹底衰敗。
  • 元音老人:這是修法的關鍵!
    元音老人:這是修法的關鍵!本平臺每天分享公認祖師大德開示,權威實用,歡迎關注,歡迎分享,自利利他!用功的人識得自性,在喧鬧的環境當中又能適應,具足受用,不用修什麼法,只是在塵境當中轉,磨練自己的習氣就是了。
  • 成剛老和尚開示:什麼是密法?有三種意義!誦諸神咒,成無上道
    關注法音清涼 | 聽梵唄 | 學佛法隨順修學,才能到達寶所。那麼,這密是啥意思呢?一、緊張嚴密意密法,一是緊張嚴密。修密法。重在身、口、意這三業要相應,心想、口說、身造,三業相應,連續作業,沒有閒暇休息的時刻。
  • 解讀千年藏傳密宗法器之「金剛杵、金剛橛、金剛鉞刀」
    獨股象徵獨一法界、三股象徵三密三身、五股象徵五智五佛。獨股杵、三股杵、五股杵、寶杵、塔杵合稱「密宗五杵「。其中,獨股杵是最為古老的杵型。兩端鋒刃很長,為大日如來護法密跡金剛力士所持。此外,千手觀音其四十手亦持金剛杵,以及金剛藏王菩薩一百零八臂中之一手,亦持獨股杵。五種金剛杵中,以獨股杵與蓮華部相應,置於壇城之西方,其獨鋒象徵獨一法界。三股杵與羯磨部相應,置於大壇之北方。
  • 西藏密宗的法器(圖)
    西藏密宗的法器:骷髏碗藏傳佛教密宗盛行用人的骨骼製成各種法器。骷髏碗也稱人頭器,它是密宗修祛者舉行灌頂儀式時,在灌頂壺內盛聖水,頭器內盛酒,師傅將聖水灑在修行者頭上,並讓其喝酒,然後授予密法。灌頂的意義是使修行者聰明和衝卻一切汙穢。
  • 唐朝密宗東渡扶桑,中原再無真言宗
    十宗分別為"禪宗、天台宗、華嚴宗、密宗、法相宗、律宗、三論宗、淨土宗、俱舍宗、成實宗。而在印度發源之地,大致分為顯和密兩宗。其實從佛法來講,沒有顯密之分,乃因人而異,應眾生不同根器,唯以不同方法教導,不過因材施教罷了!唐代,印度密教傳到了漢地,稱為唐密。密教的傳承法脈是始祖大日如來,二祖金剛薩埵,三祖龍樹菩薩,四祖龍智,五祖善無畏和金剛智,不空六祖,青龍寺惠果為第七祖。
  • 閻子龍老師淺談密宗
    貢嘎上師在漢地傳法的時候,一直強調九乘次第,但是傳漢人的時候只講密三乘。他認為漢地人根基還算好,尤其是民國時期和他學法的都是一些高級知識分子、政要,所以前面的加行都省略了,直接傳了很多內三乘的法,在漢地也一直有流傳,其實在漢傳佛教顯教中也有密教的傳承,比如說穢跡金剛法、準提法、四臂觀音法,這都是漢地有傳承的。密教裡主要是真言,就是咒語。
  • 歡喜佛與雙修法
    這部要門是這樣說的:空行秘密道大喜樂者,年十六至二十五之明母,即蓮種母、獸形母、螺具母等等,乃具相手印金剛瑜伽母,與具緣士夫如兮嚕葛者,擁抱、交合,作無二行,以有漏享用無漏,令明點降、持、回返、周遍和處中增長。旋若慈烏,作獅子、大象、孔雀、雌虎、陸龜之勢,觀三種四喜共十二喜之義,示俱生智自性無別,一切現有法皆顯現為無漏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