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來源於電影大爆炸【微信號:movie-bigbang】
◤原創聲明:本文為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不過歡迎大家轉發到朋友圈~麼麼噠~
等了12年,一再跳票,最後卻等來了這樣一部電影,它唯一的優點,就是畫面很美,主創們臨摹唐宋古畫的努力還是有回報的。
↑↑↑《大魚海棠屏風前的椿》
先不管導演畫的《大魚海棠屏風前的椿》涉嫌剽竊宋畫《海棠蛺蝶圖》這種事,單就電影創作的層面,一部電影在美術、服裝和道具方面借鑑了一些合適的東西,這是很正常的。《大魚海棠》的畫面很美,這方面是絕對的好評。
宋朝名畫《海棠蛺蝶圖》
除了畫面很美之外,這是一部越想越讓人生厭的片子,因為它的劇本實在太糟糕了。五六年之前,《大魚海棠》眾籌時放出過一個六分多鐘的片段,一時間仿佛讓人看到了國產動畫的希望,終於不都是喜洋洋和熊出沒那種成人不宜的低幼貨了。結果磨了這麼多年,就是不好好地磨一下劇本。
沒想到它之前出了一部《大聖歸來》,獲得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大聖的優點是導演在鏡頭調度上很聰明,不能說完美複製吧,絕對算是好萊塢動畫的水準。大聖的劇本也弱了點,只是大魚就更弱了。
《大聖歸來》的強項不在故事
《大魚海棠》有一個很優秀的世界觀設定,片中的各種名字就出自《逍遙遊》和《山海經》之類的古籍,故事實際上更像是印度神話。可惜世界觀再棒,展開之後也只是一個視野狹窄、三觀不正的韓式狗血三角戀,導演的鏡頭調度也只是中規中矩。
我們看好萊塢動畫,看日本動畫,人家都有自己民族的價值觀輸出,比如所有的好萊塢動畫,主題都是無論你是誰,你都可以做自己,追求自己的美國夢。《大魚海棠》有一個關於靈魂輪迴報恩的故事,一世世的輪迴超越了肉體的生與死。故事展開之後就失去了民族特色,看一個作死的少女以報恩為由,不惜毀了村莊,毀了世界,人設都是一副超然的模樣,致使人類行為上邏輯動機牽強。
就算是畫面外包給韓國人,配樂外包給日本人,這還是一部中國動畫,它在技術的層面上是合適的,劇本除了邏輯bug,就是細節不足。故事一直給人高潮上不去的感覺,因為這個三角戀的人設從一開始就是崩的。
作為男主角的鯤,他是沒有人格的,他的智商只會流流眼淚。你可能會說,這是動畫片,大魚怎麼能像人一樣?為什麼不能?這是動畫片,連貓都能幻化成人形湊一桌打麻將!
靈婆的掌燈貓帶領椿尋找鯤的靈魂
作為三角戀故事,其中一角什麼都沒幹就讓女主角椿愛得死去活來,編劇這樣的設定就是先天的問題,備胎男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永世不得逆襲。因為編劇肯定從一開始就這麼認定了,再不合理,他們也不會察覺。
三角戀的人設崩了,椿的角色又是那麼綠茶婊兼聖母婊一身,以致於這個故事徹底淪為了少女瑪麗蘇,反而最亮的角色是備胎男湫。
鯤當然可以有人格,《千與千尋》裡的白龍,變成了龍的外形,不是照樣有著人格嗎?幸虧鯤的人格沒有人格,只是一條魚,否則就有更多人會想起了《千與千尋》了。如果鯤有人格,他身上有很多可以發揮的地方,比如鯤的那個角,鯤除了取自《逍遙遊》,還讓人想到《摩奴法論》裡摩奴之舟的故事。
摩奴的故事
摩奴幫助了一條小魚,照樣它長大,在「諾亞方舟」式那種滅世大洪水的時候,長大後的魚讓摩奴把繩子套在它的角上,將大船上拉到了高高的雪山下,拯救了世界,那條大魚就是毗溼奴的化身。結果,鯤的角就沒有任何用途,這就像是浪費故事的人設。
客家土樓
其實編劇浪費的何止這些,像故事的世界觀設定裡,「其他人」一族掌管著世間萬物運行的規律,掌管著人類死去的靈魂。但對於這個世界的運轉方式和社會結構,這片子展示的僅僅是福建永定的客家土樓的建築外觀,僅此而已了。
人類世界
去人類世界遊覽七天完成成人禮的孩子們,他們什麼都沒幹,編劇就是用旁白提了提。結果第七天的歸來時刻卻遇到暴風雨,為什麼只有椿一個人遇到了問題,害死了人類男孩的設定也是邏輯上不嚴謹,其他海豚呢?
遊歷人類世界的椿
這種細節上不嚴謹的地方很多,比如那個用陰謀去了人間的鼠婆,她的敘事支線突然就沒了。這種細節的缺失有很多,再比如最後的高潮,又是死亡,又是補天,又是復活的,反而最後的重點成了韓式狗血的離別戲,一而再再而三,用配樂強煽情。
這片子最常被人黑的點是山寨宮崎駿,它誇張的美術確實把中國風做出了一股日本風,主要還是它的人物造型和人設太像宮崎駿,很難不讓人想到《幽靈公主》和《千與千尋》,而它的故事人設就更會讓人想到《千與千尋》了。
許多人都質疑《大魚海棠》抄襲了《千與千尋》。
你也可以說它不像,因為日本動畫鮮有把愛情當成重點的,《大魚海棠》這種故事本質上和中國電影院裡那些作死的青春片並沒有什麼區別。我倒是寧願它可以成功複製宮崎駿,或者是日式的青少年純愛動畫,只要夠優秀,山寨也可以忍受,只是可惜它就像宮崎駿的兒子宮崎吾朗拍了一部綠茶婊瑪麗蘇的韓式狗血劇。
宮崎駿之子宮崎吾朗的代表作《虞美人盛開的山坡》,畫面雖美,但深度和其父相差甚遠
也許這種作死的青少年戀愛方式就是中國式青春的特色吧,愛的死去活來,狂撒狗血,現在連國產動畫片裡的愛情都沒能倖免。
電影一直在用老年椿的旁白講述片中的世界觀,連主題也一併說出來。所有人類的靈魂都是海裡一條巨大的魚,出生的時候從海的此岸出發,在路途中有時相遇,有時分開,死的時候去到海的彼岸變成一條沉睡的小魚,等待多年後的再次出發,這個旅程永遠不會結束,生命往復不息。
生死輪迴,周而復始,但在這個人設上只剩下了編劇一廂情願的三角戀故事,我們並沒有看出什麼超越生死的道理,也許「其他人」種族這些非人類談戀愛的邏輯,我們人類很難懂,因為他們都單純到幼稚。
《大魚海棠》的美術的確十分出彩
最後還是要肯定《大魚海棠》的美術,它的的路子是對的,借用了中國傳統繪畫的元素,讓人想到國產動畫那些經典的美術片。美術片是動畫片、木偶片、剪紙片的總稱,只要運用繪畫或其他造型藝術的形象來表現藝術家的創作意圖。
《哪吒鬧海》劇照
比如我們一開始提到的臨摹古畫這事,中國的美術片會把中國民族的傳統繪畫、壁畫、年畫、雕刻、民間工藝和地方戲曲等元素變成自己的藝術風格,比如《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和《寶蓮燈》等經典。
《大鬧天宮》的美術性和藝術性是高度統一的。
《大魚海棠》在美術方面也是沒的說,再就是它的配樂也很出色,可惜它為了更高的票價,後期轉成了毫無必要的3D,要不你把《清明上河圖》變成3D試試?其實國產動畫,除了畫風和美學上繼承中國繪畫的傳統之外,更需要在民族精神和價值觀上延續這個民族的特色,當然這也正是當下中國電影人最尷尬的地方。否則你做的再精美,也只是一個繡花枕頭。
點擊以下連結,即可查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