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辦、盲盒、娃娃機……野蠻生長的衍生品市場

2021-01-11 騰訊網

Kaws 與優衣庫的聯名款 T 恤遭瘋搶,快看漫畫為漫畫做的香水衍生品在一經上線內被搶購;長草顏糰子表情包爆火後,大街上的青年男女在頭髮上帶起了長草的發卡;年輕人一批一批的把盲盒帶回家;精緻的人形玩偶可以跟著人們一起吃飯旅行……

近幾年來,90 後、80 後的娛樂方式層出不窮,文娛消費成為 TA 們的重點消費支出,在這數額不低的消費背後,各種不同的周邊衍生品是如何俘獲用戶的?

衍生品成為 IP 變現的主要方式

小賈家裡一米五的床上,三分之一的位置都放滿了娃娃,後來床上放不下,她乾脆掛了臥室一整面牆。作為重度資深抓娃娃的用戶,小賈告訴動點科技,「抓」 的樂趣已經遠遠超過了娃娃本身。

LLJ 夾擊佔在三裡屯、五棵松的店,經常在周末出現爆滿的情況,已經成為一家網紅娃娃機打卡店。用十二棟文化創始人王彪的話說:「希望用戶開心的把娃娃帶走」。對於娃娃機的設置,王彪告訴動點科技,根據不同類型的娃娃成本有一定的概率設置,會在用戶抓的次數內收回成本,同時也能讓用戶開心地抓住。王彪透露,今年 ChinaJoy 現場,十二棟正式發布旗下衍生品品牌 BC12,通過品牌化運作和全產業鏈布局致力打造國創衍生品精品。王彪相信,衍生品的未來一定不局限於 「玩具」,而是陪伴大家,守護快樂,滲透到每個生活場景的生活 「必需品」。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當盲盒遇到IP衍生:最後一公裡場景將解鎖千億粉絲經濟
    「王者榮耀手辦、阿狸迷你公仔、吾皇巴扎黑玩偶……」在盲盒機面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淘寶」情緒驅動下無法自拔,個別「土豪」青年甚至會花掉一兩萬元收集各類盲盒手辦,一般情況下一個系列的盲盒會出5~12款,售價在39~69元之間,新奇好玩、神秘感、收藏價值,這些特質正在吸引年輕族群的注意力。不過需要承認的是,中國IP衍生市場一直未迎來真正的釋放。
  • 抓娃娃機、盲盒、口紅機...真的「低投入、高回報」麼?
    創始人王彪認為,選擇抓娃娃,是通過一種以玩代賣的方式,讓消費者在娛樂的同時,獲得IP衍生品。目前,娃娃機承擔了品牌50%的變現責任。品牌成立於2017年,創始人秦婷婷在日本考察期間發現,一家娃娃機公司在日本可以做到一年營收26億,而彼時中國的600億娃娃機市場,還沒有出現能佔據5%市場份額的品牌,格局分散。
  • 「低投入、高回報」背後的殘酷真相:抓娃娃機、盲盒、口紅機真能躺...
    據統計,番禺生產的遊戲機佔全國市場的60%,佔全球市場的20%。在這些遊戲機中,就包括具有賭博性質的捕魚機。捕魚機曾經風靡一時,甚至很多人傾家蕩產。2014年初,有關部門頒布了相關法律法規,捕魚機被禁止生產。因此,番禺的遊戲機生產商,大部分開始轉型為娃娃機生產商。但對於當時的電玩城來說,娃娃機並不是第一選擇。
  • 讓年輕人瘋狂的抓娃娃爽店來了!周末約會打卡夾機小佔
    來夾機小佔人均消費百元,在北京和廣州兩地遊樂遊藝榜中星級分排名前1%,綜合評分都在4.8分以上。   必中爽店 想在夾機小佔裡泡一整天   夾機小佔品牌定位「一家必中的娃娃機店」,在夾機小佔夾娃娃的單位要用「車」來計算,第一次來夾機小佔一定會被驚到,基本一人夾一「車」,驚呼也都太會了吧!
  • 盲盒,莫名爆紅:這屆年輕人,就這樣破產了
    但沒想到,孩子越來越迷戀,不久就塞滿了書櫃,想要管的時候只能面對孩子極大的不滿,「就像當初管控她抓娃娃似的」。後來她才知道,盲盒已經是最紅的潮流玩具了,身邊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也大多為之著迷。從最初的懷疑嫌棄到最後的入坑痴迷,人們需要跨過的僅僅是幾十塊錢購買一次的衝動,在這以後,眾多網友高呼「真香」,為盲盒大軍添磚加瓦。
  • 國產動畫衍生品市場分析:一個不得不經歷的時期
    「我想要個手辦就這麼難麼?」上面這兩句話是某個義憤填膺的小夥伴對我吐的槽,某種意義上講···我得承認他說的是對的,目前國內衍生品市場確實開始出現明顯的降級,動漫衍生品中低使用價值品的比例越來越高。亦或是願意為了相關產品花大價錢的人群,具體可以參照手辦愛好者中衍生出來的絕版手辦交易市場,對於已經絕版的老手辦的交易從未停止過,而且相當一部分的價格已經遠高於原本價格的數倍了。
  • 「盲盒」爆紅 「潮玩」成年輕人新寵 據稱過去一年有30萬玩家在...
    有數據顯示,盲盒交易已經是一個千萬級的市場,過去一年有30萬盲盒玩家在閒魚平臺進行交易,平均每月閒置盲盒數量較去年增長320%。其中,「95後」更是成了該領域的消費主力。根據今年8月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2018年天貓潮玩手辦銷量同比增長近190%。盲盒玩具是玩家數量增長最快的領域。盲盒成為年輕人新寵,背後的商家也賺得盆滿缽滿。
  • 用扭蛋機替代娃娃機後,他要激活下沉市場的「盲盒」,年入6500萬
    在日本生活過六年的胡篤晟意識到,盲盒販賣機的套路和日本50年前出現的扭蛋機如出一轍,本質上是一潮玩的生意。在日本遍布的扭蛋機歷經三次熱潮,2017日本市場規模達到319億日元。 國內盲盒的背後推手代表泡泡瑪特,也通過盲盒的生意煥發第二春。2017年至2018年,泡泡瑪特業績增長140倍。2018年上半年,其營收1.61億元。
  • 深度解析盲盒、泡泡瑪特、夾機佔、咔啦酷、口紅機...
    據統計,番禺生產的遊戲機佔全國市場的60%,佔全球市場的20%。在這些遊戲機中,就包括具有賭博性質的捕魚機。捕魚機曾經風靡一時,甚至很多人傾家蕩產。2014年初,有關部門頒布了相關法律法規,捕魚機被禁止生產。因此,番禺的遊戲機生產商,大部分開始轉型為娃娃機生產商。但對於當時的電玩城來說,娃娃機並不是第一選擇。
  • 盲盒、玩具和娃娃機成為年輕人新寵,「潮玩」的中國式機會
    市場數據判斷這一IP已經具有一定的用戶規模,因此第二個系列就加推了盲盒。」 「潮玩IP的孵化是一種產品孵化IP的邏輯。」 鄧匡傑說。2018年底,她成立了潮玩品牌goco,以原創盲盒切入潮玩市場。
  • 樂趣在於「不確定」,盲盒「驚喜經濟」能否持久
    去年8月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95後最「燒錢」的愛好中,潮玩手辦排名第一。其中,盲盒收藏成為硬核玩家數量增長最快的領域。單在天貓上,就有近20萬消費者每年花費2萬餘元收集盲盒,有人一年耗資百萬元。
  • 從「盲盒熱」看青年人的自我關注與表達
    澎湃新聞:為什麼想要研究盲盒消費?李安琪:我第一次關注到盲盒是通過一位關係很好的朋友,她是一個二次元玩家,非常喜歡日本的手辦。她帶我光顧了泡泡瑪特店,當時我的印象是人非常多,各式各樣的娃娃看起來很可愛,娃娃的價格不是很貴。
  • 盲盒成為旅遊營銷新「玩法」
    盲盒源自日本的福袋,是指將玩偶或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放進未經標識的盒子中,消費者只有購買並打開才會知道自己抽中了什麼。近兩年,以「泡泡瑪特」為代表的潮玩企業將盲盒帶到了廣大青年人中,引發了「盲盒熱」。2019年,「泡泡瑪特」創造了16.8億元的營收,不少景區和文創企業看到了盲盒市場的無限潛力,開始研發自己的IP盲盒產品。
  • 3年淨利潤增長近300倍,「盲盒第一股」會是下一個迪士尼嗎?
    過去兩年,「盲盒」市場接近於靠IP吃飯。但國內盲盒市場的爆發,IP或許並不是最關鍵的。準確的說,與其獨特的銷售方式以及外觀關聯性更大。國內盲盒娃娃的形象IP沒有故事背景,這是國內盲盒與日本扭蛋最大的區別。扭蛋,大多有著日本動漫的背景故事;國內公司的產品,主要單純是以可愛娃娃為主。
  • 小小盲盒「抽出」千萬級市場
    小小盲盒「抽出」千萬級市場  「買盲盒沒有什麼頻率而言,主要看心情,有時候一到店裡就會花個上千元。」90後北京姑娘小貞一說起盲盒消費就滔滔不絕,雙眼放光。相比水滸卡,盲盒囊括80後、90後的大年齡跨度受眾群,加上女性消費群體的加入,讓盲盒市場有了更大的潛力。   談及盲盒讓人慾罷不能的原理,分析認為,首先,盲盒作品是大眾易於接受的可愛形象,從來沒了解過盲盒的路人看到也會感興趣,加之各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的「粉絲」來買單,受眾群體廣。其次,盲盒的價格親民,幾十元是絕大多數人都能承受的價格。
  • 一日蒸發150億,透過泡泡瑪特看盲盒經濟
    按現在的角度來看,小浣熊乾脆麵應該是我們最早接觸的「盲盒」類產品了。當然,如今我們提起盲盒,通常指的是裡面裝有各類動漫、影視作品或者知名設計師設計出來的手辦,同時從外觀判斷不出裡面到底是哪一款的盒子。正因為只有打開盒子才能知道裡面是什麼,這種不確定性和彩票有異曲同工之妙,加之近年來二次元文化的盛行以及潮流玩具消費的崛起。
  • 誰為盲盒狂?有人1年買盲盒耗資百萬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誰為盲盒狂? 有人一年買盲盒耗資百萬 「盲盒化」已經悄然成為零售「新物種」們集體進化的方向作者: 王海「最初接觸盲盒是一個朋友送我的,她抽到的是我的星座(天蠍座)的一個Molly娃娃,因為特別喜歡,然後我就去抽Molly其他系列的天蠍座娃娃。」
  • 還沒看懂「炒鞋」又來了盲盒 Z世代的嗜好有多大市場空間?
    要聞 還沒看懂「炒鞋」又來了盲盒 Z世代的嗜好有多大市場空間?表面上看,玩盲盒並不像玩手辦一樣燒錢。在國內,盲盒單價並不高,一般在39-69元之間。這個價格設置的十分巧妙,比起動輒成百上千的手辦,咋一看好像並不是很貴。但盲盒最大的坑就在於其新品不斷。每個系列都會按照季節發售,而一個系列中又有十幾個款式,每個款式中的人設動作、表情、服裝上都有細節變動,產品復購率也因此大大提升。
  • 樂高、泡泡瑪特做的「盲盒」 如何讓消費者心甘情願被套路?
    顧名思義,盲盒就是一個盒子,裡面裝著不同樣式的玩偶手辦,一套十二個盒子擺在你面前,你卻根本不知道裡面裝著哪一款,抽盲盒全憑運氣,有時候會抽到人見人愛的那款,運氣更好的時候會抽到隱藏款。   盲盒令人著迷之處就在這裡,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糾結半天最終選的是否是自己心儀的,而在打開的那一刻,有種等待500萬彩票開獎的興奮,驚喜或是失落就在開盒的那一瞬間。
  • 瘋狂的盲盒,是變相賭博,還是合法經營?
    20世紀80年代,日本模型市場吸納了「福袋」的營銷思路,出現了「扭蛋機」, 用於銷售動漫IP手辦、玩具模型、飾品掛件等。到日本旅行,你會發現便利店、商超裡,扭蛋機隨處可見。到了90年代,中國出現了「集卡式營銷」,可以看做是「盲盒」營銷在本土的早期應用,如最典型的小浣熊、小當家等乾脆麵的水滸英雄卡牌。後來,盲盒在模玩手辦的銷售中使用的越來越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