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野生動物 維護生態平衡 唐人筆下的野生動物

2020-12-01 佛教在線

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地球大家庭的一員,是大自然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對於維護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經濟社會全面持續可協調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連日來,從中央到地方,多部門多地拿出「最嚴」措施,大力加強監管。

其實,自古以來,人們都非常重視野生動物的保護,而且有獨到和成熟的經驗、做法。我們不妨從唐詩中看看,唐朝文人筆下的動物形象。

對於野生動物喜怒哀樂的描寫

野生動物都有自己的習性。動物的心理活動在二十世紀初開始系統地納入科學研究。在中國古代詩歌中,人們大多按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來理解動物的心理感受。唐詩中有大量對於野生動物喜怒哀樂的描寫。

杜甫寫了一隻失群的大雁,他通過短短幾句話寫出了這隻孤雁的悲傷哀痛,它失去了群體的溫暖,陷入無助的孤苦境地。

《孤雁 後飛雁》

唐 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譯文

離群的孤雁既不飲水也不啄食,邊飛邊叫的聲音裡飽含對同群夥伴的思念。雁群消失在雲海之間,誰來憐惜著天際孤雁?孤雁望斷天涯,仿佛依稀看見夥伴們就在眼前;哀鳴不絕,好像愈發聽到了同伴們的呼喚。野鴉完全不解孤雁的念群之情,只顧自己鳴噪不停。

晚唐李建勳寫了一隻失群的白雁。細緻的描寫不僅符合白雁的實際,也反映了作者的孤獨心境。正是由於人獸有相類、相通之處,以物擬人是唐詩中常用的手法。

《白雁》

晚唐李建勳

東溪一白雁,毛羽何皎潔。

薄暮浴清波,斜陽共明滅。

差池失群久,幽獨依人切。

旅食賴菰蒲,單棲怯霜雪。

邊風昨夜起,顧影空哀咽。

不及牆上烏,相將繞雙闕。

差池失群久,幽獨依人切。

旅食賴菰蒲,單棲怯霜雪。

邊風昨夜起,顧影空哀咽。

譯文:

村子的東邊的溪邊上,立著一隻毛色雪白的鴻雁,它的羽毛是多麼的潔白呀。天色將晚、夕陽西下之時,它獨個兒在清溪裡遊弋,梳洗自己的羽毛(對應「浴」字)。美麗的白毛反射的光芒,同西下的陽光一同,也漸漸隱去。這隻雁兒,不小心與雁群分散,時間已日漸長久了;因為獨自幽棲的緣故,產生了無盡的寂寞與孤獨,它尋思著能有一個夥伴,相依相偎的心情也日漸迫切。在失群的旅途中,它賴以生存的食物,只有菰和蒲(兩種水草)了;而因為獨自棲息,失去了友伴,它對霜雪也害怕起來。昨夜開始的北風日漸強盛了,這隻孤雁時常回頭看著自己的影子,只能可憐而無助的嗚咽著。它深深地感覺到啊,自己的境遇,還比不上牆上的烏雀——因為,它們卻能在屋宇間自由自在,雙飛雙棲。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烏鴉具有「反哺」的特點。白居易在《慈烏夜啼》一詩中,以白描的手法敘述了烏鴉報母恩而不得的哀怨。

《慈烏夜啼》

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慈烏,是一種較小的烏鴉,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稱慈烏。唐白居易《慈烏夜啼》詩中以「慈烏」自喻,寄託「舐犢情難報,未盡反哺心」的無盡愧恨和哀傷。

野生動物的兩性之間也有情感關係,寒山子有一首詩說:

止宿鴛鴦鳥,一雄兼一雌。

銜花相共食,刷羽每相隨。

戲入煙霄裡,宿歸沙岸湄。

自憐生處樂,不奪鳳凰池。

這裡描寫的是雌雄鴛鴦同行同止、雙去雙來的習性及反映出的動物的「夫妻之情」。

吳融《鴛鴦》寫道:

翠翹紅頸覆金衣,灘上雙雙去又歸。

長短死生無兩處,可憐黃鵠愛分飛。

這裡描寫的也是同一種感情,實際上反映了人類的美好寄託。

對野生動物的審美價值的描述

野生動物對於人類的價值是多方面的,簡單說來可分為心理愉悅的審美價值和實際功能的現實價值。在自然界中,很多野生動物有符合人類的審美標準,其神態、動作、聲音、性情往往有可愛可喜之處。

李白平生酷好白鳩不能改移,他既肯定白鳩的顏色姿態,也讚賞其品性和對人類的益處。最後六個字強調白鳩在春天鳴叫,具有提醒農業生產的意義。

《白鳩辭》

李白

鏗鳴鐘,考朗鼓。歌白鳩,引拂舞。

白鳩之白誰與鄰,霜衣雪襟誠可珍。

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噎,性安馴。

首農政,鳴陽春。

韓偓《天鑑》說:猛虎十年搖尾立,蒼鷹一旦醒心飛;這裡對猛虎蒼鷹姿態的讚賞包含作者的遠大志向。

白居易《池鶴二首》說: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這是描寫白鶴丹頂之紅和雙翅之白的乾淨漂亮。

高越《詠鷹》說,「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專待振毛衣」。這是描寫蒼鷹姿態和動作的勇猛有力,清晰地表現出作者的喜愛讚賞之情。

許多野生動物對於人類有較大的現實價值。很多野生動物的活動,直接有益於人類生產,這類動物被稱為「益鳥」。唐朱慶餘《啄木兒》寫道:

丁丁向晚急還稀,啄遍庭槐未肯歸。

終日與君除蠹害,莫嫌無事不頻飛。

這裡說啄木鳥整天為庭院中的樹木清除害蟲,人類不要嫌棄它們。

救助野生動物 恢復它們的自由

對於絕大多數野生動物來說,其生存都是坎坷艱難的,經常面臨各種威脅和危險。尤其在強大的人類面前,它們時刻可能遭遇到傷害。如果有人能夠出手予以救助,將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事。唐詩記載了較多救助動物的例子。

杜牧《贈獵騎》:

已落雙鵰血尚新,鳴鞭走馬又翻身。

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

這裡詩人苦言相勸人們少要傷害野生動物的生命。

《病鴟》是唐代詩人韓愈創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詩寫詩人解救病鴟的事,詩人同情病鴟的遭遇,照料並使它獲得自由,體現詩人的權權愛心,詩人借病鴟以自比。在這首詩中,運用白描的手法,使用樸素的語言,寫得真摯樸實。

一生貧困潦倒的詩人王建也有救助野生動物的經歷,《寄舊山僧》說:獵人箭底求傷雁,釣戶竿頭乞活魚。這應該和他與僧人交往受到佛教影響有一定關係。

幫助野生動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恢復其自由的生活。

宋之問有一首《放白鷳篇》,講到朋友送了他一隻來自吳溪的白鷳,雖然他非常珍愛這隻白鷳,最後還是把它放飛了。

乃言物性不可違,白鷳愁慕刷毛衣。

玉徽閉匣留為念,六翮開籠任爾飛。

晚唐詩人雍陶《和孫明府懷舊山》一詩說:

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為客落人間。

秋來見月多歸思,自起開籠放白鷳。

這裡的「五柳先生」指的便是他放飛的白鷳。

大詩人白居易也有許多救助動物的活動,其詩歌對此記載較多。比如《放旅雁(元和十年冬作)》說:江童持網捕將去,手攜入市生賣之……見此客鳥傷客人,贖汝放汝飛入雲。」

白居易還殷勤叮囑大雁不要去正在發生戰亂的西北方,以免被兵士打下吃掉。白居易還有把家童所買的魚放生南湖的經歷。應該說,他的這種活動較之宋之問、雍陶境界更高一些,因為他付出一定經濟代價來救助野生動物。

韓愈的《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記載了他釋放一條蛇的事,「開籠聽其去,鬱屈尚不平」。不過他的本意並不是為了救這條蛇,而是討厭蛇的樣子所以不想吃它。他同時還告訴這條蛇:「賣爾非我罪,不屠豈非情。不祈靈珠報,幸無嫌怨並。」這反映了作者性格中「喜人相謝」的一些特點。

唐詩中記載的人類處理與野生動物關係的做法可以給我們多方面的啟示。我們應該學習古人友好地對待、幫助野生動物的做法,這既是人類文明提升的必要,也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必要。從非典到今天新冠肺炎的大規模暴發都說明,如果處理不好人與野生動物的關係,人類本身也會受到傷害。

我們呼籲,積極參與野生動物保護,維護生態平衡、保護大自然、促進人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

以史為鑑,做好野生動物保護,構建人與自然和諧,我們的家園才會更加美好!

積極響應中國佛教協會 「慈悲護生、合理放生」的倡議,從我做起,樹立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道德觀念,出門旅行、野外郊遊和生態攝影等戶外活動,做到不恐嚇、不幹擾野生動物,不汙染、不破壞野生動物棲息環境。

相關焦點

  • 刑附民公益訴訟聚焦野生動物保護 維護生態平衡
    刑附民公益訴訟聚焦野生動物保護 維護生態平衡 2020-07-22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拒食野生動物 維護生態平衡
    拒食野生動物 維護生態平衡 2020-06-07 03: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玉田人 保護野生動物 維護生態平衡人人有責!
    (一)非法獵捕野生動物 1 未經國家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2 未經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獵捕普通野生動物。
  • 保護野生動物 共建美好生態
    對於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及其棲息地,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行為,新《條例》規定可以提起公益訴訟,以引導市民形成更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野生動物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是人類的寶貴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高度,野生動物保護得到黨和國家前所未有的關心和重視。
  • 野生動物對生態系統的重要性
    野生動物是指在大自然的環境下生長的動物,野生動物的種類有很多、有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以及軟體動物和昆蟲類。無論是那種野生動物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對於維護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意義重大。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近日呼籲:不食野生動物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 於文靜 郭信峰)近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亂捕濫獵濫食野生動物和走私、非法經營野生動物產品等大案要案時有發生,嚴重危及野生動物種群安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近日向全社會發出呼籲,拒絕濫食野生動物,樹立健康的飲食觀念和文明的社會風尚。    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自然資源。
  • 保護野生動物,我們在行動!
    在此我們共同呼籲全社會一起關注和參與野生動植物保護,維護生態平衡,保護人與野生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地球生態系統,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什麼是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是指在大自然的環境下生長且未被馴化的動物。
  • 《山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施行,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共173種
    《山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近日修訂完成並公布施行。名錄中,屬我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包括果子狸、狼、大白鷺等共173種。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戰略資源。保護野生動物,既是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基礎,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更是確保國家生物安全的必然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條和《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第三條,我省對《山西省重點保護名錄》進行了調整。參照國家重點野生動物名錄調整的瀕危性、珍貴性、相似性、預防性、兼容性、關注度等原則,本次調整後,《山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共173種。
  • 【「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公益廣告】拒食野生動物 保護生態平衡
    【「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公益廣告】拒食野生動物 保護生態平衡 2020-08-17 18:0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保護野生動物,他們吹響集結號!
    12月18日,營口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正式成立,與此同時,協會開設的位於市民服務中心附近的野生動物標本展覽館免費向市民開放。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秉承著「同一藍天 共同家園」的理念,以保護野生動物,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宗旨,配合市林業草原局等野生動物保護部門,為我市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貢獻力量。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雖然剛剛成立,但是協會的會員們卻早已開始了保護我市野生動物的工作。
  • 安徽日報:野生動物保護的「秘籍」
    相反生物多樣性越差,生態系統越脆弱,生態惡化就越容易,會加速生物消亡。 我省地處我國中東部,自然生態環境優越,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如陸生脊椎動物,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我省現已知有共32目100科557種,約佔全國種數的26%。陸生野生動物中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18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65種,省一、二級重點保護動物103種。
  • ZAKER攜手野生救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呼籲拒絕非法野生動物貿易
    ——《流浪地球》人與動物是地球上的命運共同體,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今天是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ZAKER 攜手野生救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共同呼籲大家尊重和敬畏生命,拒絕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為生命吶喊,與自然共生!
  •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統籌管理與保護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應充分考慮生態平衡與經濟社會環境的多重因素,統籌協調管理與保護,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戰略謀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一環。保護野生動物,才能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近年來,各地檢察機關不斷加大野生動物保護辦案力度,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用足用好檢察建議、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或行政公益訴訟等方式,以法之名向社會昭示:堅決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條,讓參與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付出代價。
  • 保護秦嶺|保護秦嶺野生動物,從我做起!
    ,將重點打擊非法獵捕、殺害、收購、運輸、銷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非法捕撈、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水生野生動物,非法採伐、毀壞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以及利用網際網路非法買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等違法犯罪行為。
  • 高新城管持續推進秦嶺野生動物保護
    連日來,高新區城市管理局全力加強秦嶺野生動物普法宣傳教育,持續開展非法佔道售賣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專項整治行動,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佔道售賣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行為,切實維護秦嶺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據了解,在東大、草堂、龐光、集賢、九峰五個沿秦嶺鎮(街)轄區,執法人員協同鎮(街)工作人員重點以張貼野生動物宣傳海報、現場發放宣傳彩頁及向周邊商戶宣講秦嶺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政策法規的形式展開活動。
  • 我省修改法規彌補野生動物保護短板,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自《辦法》實施以來,對保護拯救海南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公眾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現行《辦法》的部分規定已不能適應當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需要,亟需進行修改。
  • 廣州大學青年志願者開展「保護野生動物,共建生態文明」系列公益...
    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資源,在維護生態平衡,改善人居環境,保障公眾健康,推動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等各項事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有效引導居民群眾自覺保護野生動物,禁止獵捕、買賣、食用野生動物,並帶動全社會形成保護野生動物、崇尚健康生活的良好風尚。
  • 碰不得的野生動物保護紅線
    為此,不少人在田野、江河等不同地點布設鐵獸夾,獵捕野生動物。某些不法分子更是不顧生態的良性循環和超載能力,盲目地捕獵。這類行為會破壞 《民法典》第九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浴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第251條規定: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屬於國家所有。
  • 永新縣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力度
    為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加大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宣傳力度,12月22日,永新縣林業部門聯合森林公安等部門在該縣中心廣場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廣播播放、現場解答選形式進行宣傳,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