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到寶媽這樣的抱怨:
比起哺乳時的麻煩,懷孕時的日子簡直是天堂了。
啥都不說了,感覺只有這幅圖能夠表達丁媽的心情:
我懂,我都懂
圖片來源:soogif.com
的確,哺乳日子的苦,只有忍受過乳頭皸裂、漲奶不適、漏奶尷尬的媽媽才會懂。
別擔心,寶媽心裡苦,丁媽有絕招~作為「過來人」的丁媽,給大家推薦 10 個哺乳神器,分分鐘讓大家體會到「只要當媽的幸福,不要哺乳的痛苦」。
話不多說,上乾貨!
神器一:綿羊油 / 乳頭保護霜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如果遇上乳頭皸裂,疼得不行還得哺乳,綿羊油就可以發揮作用了。
綿羊油又稱為羊毛脂,有助於保溼,並可以促進皸裂的乳頭的癒合。而且,它對寶寶也很安全,哺乳前不用洗去。
當然,其他成分的乳頭保護霜也可以起到相似的作用,不過要看好成分和說明,選擇選擇標註了「入口安全」「可食用」的才放心。
神器二:乳盾 / 乳頭保護罩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有些媽媽乳頭內陷得比較嚴重,餵奶困難時,可以用乳盾來幫助解決問題。但對於未滿百天的寶寶,不建議使用乳盾餵奶,以免發生乳頭混淆,影響親喂。
發生了乳頭皸裂的媽媽,在哺乳後塗上綿羊油,然後帶上乳盾,可以保護乳頭免受衣物的摩擦刺激。
神器三:吸奶器
吸奶器比手動擠奶更加省心省時。在不能餵養寶寶的時候,吸奶器可以舒緩漲奶的不適感,也可以幫助媽媽維持產奶量。
同時,對於部分乳頭內陷的媽媽,利用負壓吸奶器可以將內陷的乳頭吸出,方便哺乳。
神器四:乳墊
乳墊的款式很多,有一次性的,可拆洗可重複使用的。大家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就可以了,最重要的一點是,帶著舒服。
使用時有一點要注意,乳墊溼了就要及時更換,不然,長期潮溼的刺激,可能導致乳頭皮膚過敏或感染的。
神器五:哺乳文胸
在孕後期,許多寶媽都會「升杯」,以前的文胸就不合適啦。
建議在孕期最後一個月,就換成哺乳文胸,給長大的乳房提供合適的空間和支撐。
哺乳文胸的設計也更巧妙:前方有可以打開的扣子,解開就可以露出乳房哺乳。而且,插墊設計也可以將乳墊插入,避免溢乳的尷尬。
神器六:枕頭、扶手椅和小踏凳
抱著寶寶哺乳,是個體力活。懷裡一個大胖寶寶,十幾分鐘下來,腰背手臂簡直不是自己的了。
這時候,一個舒服的枕頭就很有用啦。放個枕頭在身後,可以給媽媽腰椎和手臂提供支撐,還有助於保持正確的哺乳姿勢,從而避免哺乳的疼痛。
扶手椅和小踏凳也是一樣,媽媽坐的舒服,身體放鬆,餵起奶來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神器七:哺乳巾
帶著寶寶出門,一時半會兒找不到母嬰室,咋辦?
雖然丁媽堅信,哺乳時的媽媽是最美麗的,但有時候,還是會有人對袒露乳房的媽媽指指點點,讓人尷尬不已。
這時,一條哺乳巾就可以解決公共場合哺乳的尷尬啦。而且,許多哺乳巾設計得也很好看,當做單品搭配也無壓力。
神器八:水
足量的飲水,是保證奶量的關鍵。如果媽媽的小便次數比較少,而且尿液顏色比較深,那就是缺水啦。
一般而言,對於哺乳的媽媽,喝水量需更多些,每天保證喝 2.1 升的水,大概是 10 杯左右。這裡的水包括了白開水和飲料。
如果吃飯的時候喝了很多湯,可以適當地減少飲水量,適宜的飲水量,可以用觀察小便、口唇乾燥的情況來判斷。
神器九:媽咪包
一個容量足夠、分區合理的媽咪包,可以給外出哺乳省下不少麻煩。相比於手提的,更推薦寶媽們選擇雙肩背包的款式。這樣,雙手就可以騰出來抱寶寶啦。
除了款式的選擇,媽咪包裡面的裝備也是很重要的,這些可以作為媽咪包裡面的標配:
紙尿褲、紙巾、綿羊油、換尿布墊或毛巾、寶寶的換洗衣物、乳墊、飲料和哺乳巾。
當然,媽媽們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己配備升級版:比如吸奶器、奶瓶、小收納袋等。
終極神器:一個靠譜的奶爸
相信丁媽,一個靠譜的奶爸,可以解決寶媽們心理、生理上的種種不適:
他是幫寶寶換尿布的得力幹將,是產後抑鬱時光的貼心撫慰,也是出門時的人肉運輸機。
嗯?問丁媽咋知道的,因為……娃他爸唄 (害羞)。
這些哺乳神器,(除了最後一個)一般在母嬰用品商店都有售。不少哺乳用品都是分款式、大小的,建議大家在購買前,好好諮詢店員,一定要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哦。
哺乳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問題,希望這些哺乳神器能夠幫助大家減輕哺乳的痛苦,並慢慢地享受哺乳的過程。
畢竟,能夠看著懷裡的寶寶滿意地吮吸自己的乳汁,是我們當媽的人才能體會到的幸福和滿足,不是嗎?
轉載需經授權並註明來源,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