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農曆二月十九,長沙陽光明媚,古開福寺人頭攢動。香客、商販、看相算卦者將這座古剎圍了數圈。下午3時許,一名用竹竿挑著類似浣熊動物的商販在開福寺前轉悠,吸引了一些香客駐足觀望,上前詢問議價。
「山狸子」叫價800元一隻
「平時節假日、周末幾乎都會來,每次用一根棍子挑著賣,賣完了再去車裡取。」在開福寺前看相多年的何師傅說,他和周圍朋友經常看見有人售賣野生動物,就在24日還親眼見到賣出去三隻。
上午11點,一處擺攤販賣鸚鵡、烏龜、兔子等動物的商販告訴記者,每年只來開福寺四次。「不少香客買動物放生,廟裡面就可以放。」在與記者攀談時,他老闆在20分鐘內已賣出2隻兔子,一隻八哥,共售價120元。他介紹,今天帶了60隻兔子,十籠禽類,還有泰迪等犬類,「不出意外,下午會差不多賣完。」
下午3點半,在寺廟前巡邏執勤的開福區城管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經常看到有商販售賣野生動物,「不歸我們管,看見了只是叫他走,別在這邊賣。」
10分鐘後,一名穿著迷彩上衣的中年男子用竹竿挑著一隻動物出現在開福寺前。記者湊前詢問道:「這是什麼動物,賣嗎?」該男子較為警覺地上下打量記者,應承道:「賣,你是吃還是放生?」當記者以放生為由諮詢價格後,該男子笑著說:「這個是野生動物『山狸子』,在山上抓的,有靈性,放生積德,很多人買,遇見你有緣,只要800塊。」隨後,他從身上掏出一個蛇皮袋,將他所稱的『山狸子』裝入袋中,記者提了下,約有十斤多。
放生或許成了「放死」
近年來,一些個人或團體組織,以「慈善」、「愛心」等名義放生。殊不知,不當放生或許只是加速該動物的死亡,甚至會帶來生態災難。
本報曾在3月4日報導,嶽麓山一隻被放生的貉嚴重受傷,後被大學生收留送至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嶽麓山景區工作人員稱,不少偷偷放生在山上的動物最後都面臨著難以生存的結局。
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工作人員周暢怡介紹,放生需要遵循兩條原則,一是本地物種適宜放生,但是要注意生態容量,一個地方能夠容納的物種數量是有限的,一下子放入過量的動物,不僅不是放生,反而會造成動物因飢餓等生態空間有限而死亡;二是外來物種嚴禁放生,因為外來物種沒有天敵制約,進入野外容易引發意想不到的生態災難,放生需要在專家指導下進行。
售賣野生動物涉嫌犯法
「保護動物、放生動物是好事,但一些動物並不適合放生,如果市民碰到罕見的動物,建議不要貿然放生,可先諮詢林業部門或相關的動物保護機構。」周倡怡補充到,遇到野生保護動物,公開售賣涉嫌犯法,情節嚴重者或將量刑處罰,市民可將相關情況反映給當地森林公安部門。
記者 張洋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