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戰爭題材的電影,一般要麼很悲壯,要麼畫面很殘酷,通過這種方式,觀眾可以由此感受到戰爭的無情和殘酷。然而這部電影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不是從成人的角度來描述戰爭,而是從一個孩子的視角來描述他眼中的戰爭。
電影的主人翁是一個叫喬喬的小男孩,他和母親生活在納粹統治下的德國,而他因為從小被洗腦,被是個從小崇拜希特勒,渴望加入希特勒青年團的小朋友,在洗腦教育下,他的善良成了被嘲笑的原因,因為不敢殺死一隻兔子,他被人稱為「喬喬兔」,而殘忍和殺戮反而成了值得宣揚,多麼諷刺。這部電影沒有太多戰爭場面,但是從戰爭背後人們生活的變化中,我們也可能感受到戰況的改變。
喬喬從一個單純的崇拜希特勒的小男孩,到自己的母親被抓走並被殺害,到他認識了一個猶太人,並發現原來猶太人並不像他所接受的教育裡說的那樣邪惡,也並非是魔鬼,而是和他一樣的人類,他漸漸地開始懷疑自己原本堅信的一切,也可以說是他覺醒的開始,他慢慢開始擺脫了曾經被洗腦的那種思維模式。
通過這種方式來講述二戰,把原本嚴肅的戰爭,用這樣一種反諷、喜劇的方式表現出來,可以說是很創新的,也讓人看完不禁思考,戰爭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對於一張白紙的孩子來說,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善良的、才是人性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