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你的幼鴿在巢窩裡面就長好

2020-12-03 七品賽鴿

現在的比賽是越來越激烈,主要是現在比賽的鴿友變多了,而且比賽的鴿友交的鴿子也變多了。動不動就幾十羽鴿子在比賽。並且現在的賽事主要就是以短距離的多關賽事為主,對於鴿子的健康要求很高,對於鴿子的速度要求也很高。而現在的賽鴿在窩子裡面成長的三十天左右的時間非常的重要。從小打好基礎,長大就更好訓練也更能夠在比賽中獲獎,那麼怎麼去餵養幼鴿,讓幼鴿在窩子裡面就長好呢?

首先,要想讓幼鴿在巢窩裡面就長好,千萬不要忽略了這麼一點:環境的問題。不管是成年的鴿子還是年幼的鴿子,其實都是非常害怕潮溼的環境的。而幼鴿的環境相對於成年的鴿子生活的環境來說,幼鴿生活的環境更容易被幼鴿弄得比較潮溼。所以當你養鴿子的時候,你的幼鴿的窩子沒辦法保持乾燥,千萬不要窩糞法養它們。經常打掃窩子周圍的糞便,是幼鴿成長的關鍵。

其次,在雛鴿出殼之後的吃鴿乳的那麼幾天內,以及後來的雛鴿餵食中,一定要保證營養豐富多樣,並且要保證多增加蛋白質的供給。因為雛鴿在窩子裡面的生長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一天出差錯,很有可能影響下一天鴿子的成長,到後面甚至還有可能影響到整個階段的成長。而儘管單單吃玉米鴿子也產生鴿乳,但是我們還是要儘可能的讓鴿子吃得營養豐富一些。保健砂自然也是不能少,整個階段都可以餵食。

再者,很多人吐槽說自己也知道鴿子要營養豐富啊,但是種鴿一直挑食怎麼辦?種鴿一直沒有給雛鴿餵飽怎麼辦?這裡要分清楚兩個情況,一種是因為挑食而不餵飽雛鴿,一種是天生就是不餵飽雛鴿的。後者只能用保姆鴿來代替。前者的話主要就是解決挑食的難題。解決挑食的難題還是餓。一般我們可以一天餵雛鴿兩次大餐,也就是食物給得多,一次吃飽,中間食物不殘留或者是少量殘留,這樣就不容易因為吃多了挑食。

最後,在雛鴿成長過程中,我們可以注意一下雛鴿的檢查。一兩天檢查一次雛鴿,看看雛鴿消化情況,吸收情況,身體的發育情況等等。及時發現雛鴿的問題。畢竟雛鴿出現問題後對於成長很大有很大的影響。三十天左右的時間,其實一般也就二十三天左右的時間,還是比較短暫的,注意檢查雛鴿情況很重要。另外像是一些營養不良可以給,但是數量不要多,也不要太頻繁。

相關焦點

  • 出殼三天的幼鴿能不能換巢窩?徐哥用實戰養殖經驗告訴您
    像你說的這種情況問題並不大,如果在幼崽沒出殼的情況下是不能動窩的,如果是幼崽已經出殼三天,換巢窩也沒有多大問題。如果你是把籠子整個位置換掉了,哪可能還有一定影響,籠子沒有換位置沒有換,相當只是給鴿子換了一個巢窩,這種情況下是沒有任何影響的。你完全可以大膽的給鴿子換一個巢窩,在平常飼養鴿子當中經常有鴿友會換窩,正常情況親鴿是不會丟棄幼崽的。
  • 幼鴿下窩之後怎麼管理?
    幼鴿下窩的時間一般是在出殼之後的二十五天左右的時候,這個時候幼鴿已經基本上有了吃東西的能力了,也應該開始適應新的生活了。而且這個時候種鴿基本上又要下蛋或者是已經下蛋了,幼鴿還在窩子裡面也會影響到幼鴿。所以也不適合太晚下窩。那麼幼鴿下窩之後,主要需要做好哪些事情呢?
  • 幼鴿應該早點下窩比較好
    一般來說,幼鴿在23天左右的時候就可以下窩了。總體來說,前後不會相差好幾天。有些鴿友會讓幼鴿一直被種鴿餵食。然後等到種鴿不願意餵幼鴿以後自然下窩,這樣的方式不利於現在的比賽。一般來說。現在需要現在需要幼鴿早一點下窩,這樣子會有比較大的好處。為什麼要這樣建議呢?
  • 如何把下窩的幼鴿養好?
    當幼鴿下窩之後,其實就意味著幼鴿要開始進行獨立的生活,開始進行系統的訓練了。不一樣的餵養情況,會把鴿子養得不一樣。大家都是希望幼鴿可以養得健康強壯,肌肉發達的。這樣的身體素質對於賽鴿的歸巢非常的重要。只有幼鴿的身體素質養好了,往後不管是做什麼事情才可以遊刃有餘。
  • 幼鴿出窩之後,如何快速學會吃東西?
    幼鴿到了一定的年紀,就需要離開父母鴿,然後自己到獨立的鴿捨去飼養。接下去再訓練,比賽。小鴿子在窩子裡面的時候,都是種鴿在養它們,出窩之後,就需要自己吃東西,自己獨立生活。這個過程本身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但是有的鴿子還是可能不適應。那麼怎麼讓剛出窩的幼鴿快速學會吃東西呢?
  • 一般好的幼鴿會出在第幾窩?
    現在春季已經是育雛的時間段了,而公母種鴿也經過數月的分居調養,現在也進入到配對孵育幼鴿的階段。基本都是靠種鴿自己孵育後代,每年年初的一月底二月初就把種鴿配上,基本把飛長距離和相對穩定的種鴿配在第一批。在鴿友的育雛記錄裡,第一窩出雛的變異較大,要麼就是出一窩很好的鴿子要麼就是出一窩比較差的鴿子。雖然第一窩出的幼鴿比較穩定,但是第二窩出現優秀的子鴿機會更大。遺傳的較穩定。有保姆鴿的可以選擇讓保姆鴿代孵種鴿的第一窩蛋,這樣的話種鴿就能在三月份出第二窩蛋。
  • 下窩一周內的幼鴿如何養?
    又到了春季,信鴿繁殖最旺盛的季節了,信鴿繁殖問題成了大問題,也成了最應該關注的問題,信鴿下窩後一周內的幼鴿該如何去養呢?其實幼鴿在巢內,除掉長毛那幾天比較危險,那幾天鴿子沒睜開眼,鴿子的大小差異大容易餓死小鴿子,其他時間都有種鴿進行仔細照料不會出現死鴿現象!
  • 如何管理剛剛脫離親鴿照顧的幼鴿
    所以我們就從二十日齡到三十日齡的幼鴿來分析怎麼管理好二十五日齡左右的幼鴿。這個階段的幼鴿脫離親鴿的照顧,算是比較可憐的一個階段,跳站也比較大。照顧好這個階段的幼鴿,接下去幼鴿身體素質就不會多差。在幼鴿二十日齡左右的時候,可以在巢箱那邊加一個小灶,小灶裡面加一些玉米和豌豆,其它小顆粒的飼料不需要多加。
  • 有什麼做法可以讓幼鴿快速學會吃東西?
    對於幼鴿來說,下窩之後,獨立生活,學會吃東西很重要。這個事情本身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但是還是有個別的幼鴿適應不來,學吃東西的速度慢,甚至消瘦過度。當然,這些基本上都可以通過人為幹預來改善。那麼我們鴿友可以採取哪一些做法來讓幼鴿快速學會吃東西呢?
  • 怎樣加強信鴿的戀巢習性,及千裡以外準確歸巢?
    很多鴿友買進種鴿以後立馬進行籠養,長年累月把種鴿關在鐵籠裡面孵化幼崽,雖然你的衛生工作做得確實是不錯,但是在籠子裡面空間狹窄,沒有足夠的活動量, 種鴿的體質必然下降。總鴿在體質下降的情況下,種蛋質量自然下滑嚴重這點非常重要,孵化出來的幼崽肯定不佳。然雖你對種鴿的飼料配比,非常科學營養充足,但是鴿蛋的質量嚴重下滑,孵化出來的幼崽質量差,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了。
  • 幼鴿剛下窩一周內,需要多注意鴿子的狀態
    正常來說,鴿子到了二十三天左右的時候,基本上就可以下窩了。不同鴿子的情況不同,前後有一點差異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差距不會很多天。而鴿子下窩之後,基本上不會有問題,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第一,幼鴿下窩之後的獨立進食的問題,鴿子獨立進食,學會吃東西是比較容易的,學會喝水也容易。基本上不用你去幹預。但是有的鴿子可能學習能力差一點,一直不能自己吃東西,就要對相應鴿子進行幹預。要注意,不要給太多的食物讓鴿子隨便吃,有時候適當飢餓,幼鴿學習吃東西還會更快。第二,注意一些鴿子下窩之後的應激反應,幼鴿下窩,到了新的鴿舍裡面,一開始緊張,不適應正常。
  • 第一窩幼鴿的去留如何決定?
    第一窩幼鴿,除了第一次下蛋的雌鴿下的第一窩鴿子蛋,每年種鴿經過調養之後下的第一窩鴿子蛋也被稱作第一窩鴿子蛋,尤其是這個情況下有不少鴿子都是重新配對。這個時候存在兩個說法,一個說法是頭窩蛋金不換,就是說這個第一窩鴿子蛋一定要留下來,給錢都不換。還有一個說法是頭窩蛋比較差,要捨棄掉。很明顯,這兩個說法相悖了。
  • 幼鴿的飼養管理和注意事項
    如果親鴿仍不喂,很可能是親鴿有病,要對親鴿隔離觀察或治療,其雛鴿由同期的其他窩的親鴿代哺。如果是雛鴿本身不健康,不會吃食,那就只有等死。遇到這種情況,細心的人會發現,親鴿總是不停地輕輕地啄擊剛出殼幾小時的雛鴿的小嘴,這就是誘發它吃食。隨著雛鴿的發育成長,親鴿餵給雛鴿的營養物質亦逐漸變化。
  • 什麼樣的幼鴿好?不要只看血統!
    但是很多時候種鴿來源於幼鴿,而比賽的成績也是來源於幼鴿。所以對於幼鴿的選擇變得非常關鍵。很多人選擇幼鴿的時候都是只看血統的,這樣做比較片面。血統固然重要,血統是基礎,但是我們也不要僅僅只是看鴿子的血統。還應該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 如何才能餵出好幼鴿?
    首先,種鴿從繁殖開始就要進入狀態,身體健康就抓下來配對、調理、下蛋、出鴿,其次,籠裡要保持種鴿不受驚嚇,小鴿出殼7天內不要加任何補品。幼鴿上7-10天就要每天早上加一粒育雛寶,每天晚上9-10點後,給幼鴿補加1/4片21金維他、1/3片高鈣片、5-8粒花生、20-40粒大白豌豆(都要水泡脹)。記住早上和白天不能輔助加食,否則幼鴿不向老鴿要食。
  • 交公棚的幼鴿一定要吃玉米
    尤其是要送公棚的幼鴿,一定要學會吃玉米。在雛鴿階段,也可以在幼鴿糧食裡面添加一些玉米。到了幼鴿下窩之後,學習吃東西,也要讓幼鴿學會吃玉米。健康的幼鴿其實都很輕鬆可以吃下玉米,這不是什麼大問題。而且本身願意吃玉米的鴿子是更加健康的鴿子,這樣的鴿子各方面也會比較耐粗飼一些。
  • 幼鴿天落鳥裡面有不少好鴿子
    在幼鴿訓練的階段,跟回來的幼鴿基本上每天都有。進棚的雖然不是很多,但是也是不少。對於正在訓練的一些賽鴿幼鴿,我們基本上都是放飛或者是讓鴿主來抓回去。年幼的鴿子本身各方面就比較不足,所以從裡面找比較不錯的鴿子的機會還是較大。
  • 幼鴿致勝秘訣(四)迷飛鴿很大可能,長成優勝鴿
    範•葛蘭伯根博士認為:飲食控制是防止幼鴿遊棚的不二法門,當它們能出舍時應將混合飼料的大麥比例增至30%,讓幼鴿的訓練程序進行得很好時,就該限制它們的飛翔時數,即使在晴朗藍天和陽光充沛之下,還是絕對要限制幼鴿的自由。自幼鴿第一回走出鴿舍起,就須面對迷飛的危險。和一般人的說法正好相反,我認為在這個稚嫩期間,好幼鴿迷飛的危險往往會高於劣鴿。
  • 對於幼鴿的飼養管理的建議!
    根據幼鴿各個階段的不同,我們來談談幼鴿飼養管理等方面的一些體會、總結。幼鴿從出殼到出巢這個階段,是鴿子生長發育最快的階段,幾乎是以成倍的速度快速成長。有的時候大家會發現出現兩個雛鴿一大一小,這時候你要注意,只要在種鴿餵雛時把大的移開,讓小的多吃幾口,很快就能改變這一現象。幼鴿套環後開始進入至關重要的階段,這個時段鴿子骨骼開始成型,羽毛開始生長,也意味著鴿子需要更多的養分,而這個時候的鴿乳也從完全的乳液改變為乳液+浸潤的整粒飼料為主。所以我們必須補充幼鴿生長必須的營養,刻意在飼料裡添加高蛋白、鈣製品以及保養腸道的一些保健品。
  • 幼鴿如何養得身體健壯,肌肉發達?
    當幼鴿下窩之後,其實就意味著幼鴿要開始進行獨立的生活,開始進行系統的訓練了。不一樣的餵養情況,會把鴿子養得不一樣。大家都是希望幼鴿可以養得健康強壯,肌肉發達的。這樣的身體素質對於賽鴿的歸巢非常的重要。只有幼鴿的身體素質養好了,往後不管是做什麼事情才可以遊刃有餘。而幼鴿也是比較容易損失的一個年級。那麼我們如何把小窩之後的幼鴿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