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幹倘賣無是一句閩南語,大概意思是說「有酒瓶子要賣嗎」。閩南、臺灣一帶收購廢棄的空酒瓶子,再賣到廢品回收站裡賺點小錢的人,都是一邊走街串巷,一邊高喊「酒幹倘賣無」。若有誰家裡有空酒瓶子要賣,就會叫住這收購廢品的人。
歌曲《酒幹倘賣無》是閩南語,但是有兩個錯別字。閩南語中保留很多古漢語的成分,有很多字如果不懂古漢語,根本寫不出來,比如歌名中的「幹」和「倘」,就是錯別字。「『幹』正確的應該是『瓨』(音同祥),這個字出現在2000年前司馬遷的《史記》裡,就是酒瓶子的意思;『倘』應為『當』,《古詩十九首》裡就有這樣的用法」,由於許多人不了解,所以便音譯成「幹」和「倘」
《酒幹倘賣無》由臺灣著名男歌手迪克牛仔演唱,環球唱片公司發行。是一首快人炙口、勵情勵志的一首國語歌曲。曾一時風靡大街小巷,是迪克牛仔國語歌曲上的又一裡程碑。關於《放手去愛》這首歌的演唱技巧方面,有音樂人在lyuyo。Com找到了許多這首歌的技巧,新浪,網易,中華網等門戶媒體都有報導過。
酒幹倘賣無,閩南語「有酒瓶子賣嗎」的意思,是收酒瓶的叫賣語。歌曲《酒幹倘賣無》是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由歌手蘇芮演唱。此後被多次翻唱。1983年,臺灣出品了其電影史上的扛鼎之作《搭錯車》,羅大佑、李壽全等幾位日後主宰華語流行樂壇的大師級人物參與創作。捧紅了蘇芮,她近乎吶喊的演唱是華語歌壇未曾有過的一種聲音,一種力量。而這力量不只是聲音的威力,而是歌者本人不屈的生命力。
影片中孫越飾演啞叔,是一個退役的臺灣老兵,以撿拾破爛為生。1958年冬天的一個清晨,啞叔在高級住宅區撿回一個被遺棄的女嬰,取名阿美。此後,啞叔又當爹又當娘,在艱辛貧困的日子中掙扎,憑藉著微薄的收入將阿美撫養成人。在青年作曲家時君邁的幫助下,阿美成了一名紅歌星。不料阿美成名之後,竟然遺忘了啞叔對她的恩情。身患重病的啞叔卻已躺在床上,只能從收音機裡聽著女兒熟悉的歌聲,懷著思念 、悲憤的心情離開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