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意外發現超級地球,溫度竟比地球更適合生存!

2021-01-13 濤濤隨記

濤濤在之前的文章中不止一次地講到過關於蘇美爾文明。他作為史前最早的文明之一與外星文明的聯繫非常緊密。蘇美爾文明的這些發現或者發明都是經過考古學家的挖掘和論證的,也是得到了很多研究歷史人群和科學派的認同。但是這個蘇美爾文明有一點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那就是第一批蘇美爾人到底是從哪來的。經過研究和推論,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們認為蘇美爾人肯定是黑頭髮的亞洲人,不是歐洲或非洲人。但這時候有人說了。就在印度還真發現了一些類似蘇美爾人的生活遺蹟。所以就又推論說蘇美爾人是從印度遷移過去了,但是由於證據不太充分,所以這個觀點也沒有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

既然這個問題科學解決不了,那就輪到偽科學派上場了。他們的觀點很玄乎。認為蘇美爾人的祖先,甚至是人類的祖先都是外星人帶來的。並不是進化而來的,但是還有一個古文明研究專家寫了一本關於地球編年史的書,其中有一本叫做第12個天地,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看過。這本書的內容實在是腦洞大開,完全超乎你的想像,就跟看科幻片似的,精彩程度遠比正兒八經的科學有意思多了。而裡面很大一部分觀點為對太陽系的認知是11個天體。而他所說的第12個太陽系的天體就叫做尼比魯星球,書裡說尼比魯星球每3600年就會進入太陽系一次。大約在45萬年前,尼比魯星球上的安魯納基人就來到了地球。那他們來地球幹什麼了?挖黃金。怎麼說是挖黃金呢?別忘了金字塔。於是他們開始在地球上的各個地方建立著根據地,包括埃及、南美、南極洲和波斯灣等等。

濤濤在之前文章中講到過關於尼比魯星球的天體。但同樣也想通過尼比魯星球引出一個話題,人類究竟從哪來?地球又是不是唯一的地球。不過第二個問題濤濤倒是可以非常乾脆的回答,在廣袤的宇宙中,這種類地球的星球絕對有無數顆,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宇宙中恆星的形成機制都差不多,都起源於星子云。都是星雲的凝聚和收縮形成的恆星吸積盤。中心壓力和高溫引發了氫核聚變,恆星就生成了。恆星會吸取這個吸積盤中絕大部分質量,也會剩下一點點渣子,就會形成行星。一個恆星系統就這樣生成了,可以說所有的恆星幾乎都會有行星相伴。而且絕大部分不會只有一顆,銀河系有2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有多少行星?宇宙中有上萬億乃至十萬億個星系,每個星系都有千億乃至萬億顆恆星,你能算出有多少恆星嗎?恆星都算不出來,還能夠知道有多少行星嗎?

而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曾在2019年的時候發布了一則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現了第一個潛在的可居住星球。這顆新行星圍繞著一顆名叫GJ357的恆星運行。這顆m型矮星的質量和大小大約是太陽的1/3,比我們的恆星冷40%。後來又在2020年7月份,歐洲南方天文臺eso陸基望遠鏡現已發現50多顆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顆潛在孕育生命的超級地球行星。那麼什麼是超級星球?所謂的超級星球就是類地行星,就是像地球這樣有著堅硬外殼,可能在所謂宜居帶的行星。這在每個恆星中都可能存在,距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存在,距離我們第二近的巴納德星也存在。

現在宇宙中已經發現了幾千顆太陽系外行星,其中上千顆所謂的類地行星、宜居帶行星也有幾百顆。所謂蛇夫座距離六光年的超級地球,就是巴納德b星。所以我們神秘兮兮地把這顆巴納德b星拿出來說事實在有些小題大做。巴納德星是距離我們地球第二近的太陽系外恆星,第一近的是比鄰星。發現了一顆宜居帶行星,現在第二近的巴納德星又發現了一顆宜居帶行星,因此可以說行星的這種狀態是很普通的,只不過是人類現在的觀測和探查手段還很弱,難以探測清楚罷了。

每個天體都在運行,我們地球以每秒460米的速度自轉,以每秒30公裡的線速度圍繞著太陽公轉。太陽則以每秒250公裡的速度圍繞著銀河系中心公轉,轉一圈需要2.5億年。這顆巴納德星也在運行。每秒運行速度100多公裡,實際上還沒有太陽線速度快,但這個速度是向太陽相對運行的速度。因此就會越來越靠近太陽。就有人驚呼了,不過這兩個星球還不是呼聲最高的,克卜勒452b現在才是呼聲最高的。位於距離地球1400光年的天鵝作星系,與地球相似度高達98%,被科學家成為地球版2.0。體積也是地球的六倍,直徑是地球的1.6倍。年齡超過60億年,比地球多15-20億年,所以也被稱為超級地球。和地球一樣圍繞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行,公轉周期大約是385天。並且處於恆星系統的宜居帶,由於距離較遠,科學家只能通過天文望遠鏡經過觀測的數據分析,克卜勒452b擁有大氣層以及流動的液態水。所以很有可能存在生命。

其次第二個就是克卜勒22b,他是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第一個類地星,距離地球600光年。直徑是地球的2.4倍,質量也是地球近十倍。雖然整體比地球大很多,但由於與主恆星的距離較近,所以克卜勒22b的運轉軌道周期約為290天。並且圍繞的主恆星也是和太陽一樣的光譜型G的矮黃星。只是質量比太陽小,溫度也低很多,這些恰好讓克卜勒22b星球接收的光照亮與熱能都非常合適。其地表平均溫度在22度左右。據科學家觀測,克卜勒22b星球在恆星系統的位置會讓此星球表面存在液態水,所以科學家推斷克卜勒22b存在低等生命可能性非常高。光從他的數據資料顯示,其實就非常適合生物的生存。尤其是第二個它的平均溫度在22攝氏度,四季皆宜。可見倘若人類移居到了克卜勒22b居住會比在地球居住要更舒適。

不過就目前而言,克卜勒22b其實還有兩點在困擾著人類。一點是關於他的星球屬性,他究竟是一顆巖石行星還是一顆氣態行星。顯然如果是氣態行星,哪怕克卜勒22b和地球生態環境完全類似。人類也無法居住在克卜勒22b,也因為分不清是巖石行星還是氣態行星的緣故。科學家不能確定這顆行星的質量大約是多少,因此並沒有第一科研究更詳盡。而且如果它是巖石行星的話,則克卜勒22b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35倍。粗略估計,一顆克卜勒22b大約相當於14個地球之大。這顆星球上至少能夠供十倍以上的地球人類居住,以及克卜勒22b上大約有著多少說不清的礦產資源。人類可以安心地在克卜勒22b上生存千萬年,也不用擔心資源隨意的開採百年之後就已經面臨枯竭了。

不過理想很美好。目前階段咱們對於這些星球的探索也僅僅停留在看得見的階段。至於他上面的真實情況,、還有無生命存在以及他是否宜居都只能按照已有的科學知識去推測,如果要實地考察,依照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的速度。也需要在太空中航行將近2000多萬年的時間才能到達克卜勒22b。更別提離得更遠的克卜勒452b了。科學家們目前只能寄希望於發現了更多顆距離地球更近的類地行星。那麼你的看法呢?歡迎留言告訴濤濤吧,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是濤濤隨記,我們下次見!

相關焦點

  • 地球不再完美?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
    地球有多漂亮,相信生活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類都能講述一些專屬於她的美。不過由於人類活動的加劇,地球實際上現在已經是傷痕累累,還沒有到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步。不過如果大家再不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那麼幾百年之後,這顆星球可能就要荒廢了。
  • 呼聲最高的「超級地球」或已有生命存在
    然而,科學家們並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並且隨著新超級地球的陸續發現,他們開始關注這個問題。這類地行星距離地球很遠,和地球一樣是一個星系中適宜居住的區域,環境和地球類似,不僅有水資源,而且有大氣。現在,科學家們發現了50個類似地球的巖石行星,其中有16個非常類似於地球,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其中三個最像、也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超級地球」。
  • 地球不再完美?科學家:這星球環境或「比地球更好」,就在太陽系
    這些年來,科學家們致力於尋找外星生命、宜居行星,不過,尋找宜居行星、外星生命的過程是很艱難的。因為生命對環境的要求比較苛刻,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不適合生命的生存。在太陽系內雖然有八大行星,但是這些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不同,導致這些行星的環境不同,有一些行星表面的溫度非常高,有一些行星的表面溫度非常低。
  • 超級地球葛利斯581d適合生命居住
    葛利斯581d是歐洲天文學家在2007年的時候發現的,它的質量為地球質量的8倍,被認為是一顆超級地球。於2007年發現葛利斯581d的科學家小組在2009年4月下旬藉由新的觀測結果判斷該行星位於適居帶當中,意味著它可能有液態水或生物存在。葛利斯581d擁有能支持生命存在的環境,可能是巖石的地貌,這顆行星是地球的2倍大小。
  • 科學家發現24個可供人類居住星球,宜居程度更甚地球!
    據海外媒體10月6日報導,最近美國的科學家就在移民外星這一課題上有了重大發現。來自華盛頓大學的一群科學家,一直致力於研究地球以外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勤勤懇懇研究了數十年,沒想到還真讓他們找到了,還不止一顆,足足有24顆!甚至這些星球比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
  • 又發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僅距地球4光年,人類能否到達?
    一直以來,人類都在找尋著「第二個地球」,這不僅是希望能找到地外生命,也希望能找到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家園,畢竟人類不可能永遠生存在地球上,終有一天人類會走向宇宙,若那一天到來了,那麼人類的下一站也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 科學家發現地球正在變暗,陽光越來越少,比亞馬遜雨林燃燒更可怕
    是由一位來自蘇黎世理工大學的地理研究者發現的,蘇黎世理工大學的學者在20世紀的80年代發現在過去的30年裡,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陽輻射減少了10%。 隨後,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發現,太陽到達地球表面的輻射呈現出減少的趨勢,如,荷蘭和以色列的科學家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證實地球表面接受到的陽光總量在減少,大概是每10年減少2%至3%,但是,令人感到慶幸的的是,到了20世紀的90年代,全球變暗的趨勢有所減緩。
  • 科學家發現,水熊蟲又進化了可抵抗致命紫外線,它們更像地球主人
    在地球上還生活著一種耐受能力更頑強的生物,它本身沒有多大的本領,不會對任何生物造成危害地球上海水最深的地方是地球大氣壓的1097倍,地球表面的任何生物都無法扛住這樣的壓力,但水熊蟲可以扛住6倍於這樣的壓力,不死亡。除了以上的能耐以外,水熊蟲還能扛住致人類死亡輻射劑量的數百倍,科學家估計像是原子彈、車諾比這樣的核輻射,對它是沒有危害的。
  • 美科學家發現外星人在地球上生存過的痕跡:統治地球上億年
    慧緣開運講壇:科學界有一個敏感詞彙——「外星人」,科學家就外星人存在不存在進行了辯論。大部分科學家都認為外星人是存在的,只是我們沒有能力去發現。        萊特教授有著天文與天體物理學學位證書,其就自己所理解的史料,表達出「技術外星人」或許在地球之外的星體出現過,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導致外星人生存足跡被掩蓋,而現在我們可以通過某些科學技術來發現外星人留下的足跡。
  • 美德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比地球更宜居
    據央視報導,近日,美德兩國研究人員宣布,在對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條件進行比對後,最終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這些行星距離地球均超過100光年,它們圍繞旋轉的恆星壽命比太陽長且變化更慢,因而生命體或許更容易在這些星球生長。
  • 科學家:地球在警告!
    推薦語:北極冰原受地球氣溫上升的影響越來越大,出現各種特殊現象也就會越來越多見,這類現象其實在氣溫暖和的海洋中是很常見的現象,如今也出現在北極冰原可以看出北極的溫度上升得實在太多了下文轉載自作者:趣說科學文/行走天涯北極的雪被染成紅色?
  • 科學家發現,滅絕百年巨龜在地球重現!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眾所周知,生物生存具有「自然規律」,而人類的幹預只會加速其變化。但是,每年由於人類的活動,可以說許多生物面臨滅絕或消失的趨勢,並且仍在加強。大多數能夠生存良好的生物都位於人類很少或根本沒有參與世界的地區。因此,很多時候,科學家們已經探索並發現了新的生物或在這些地區發現了新生物。稀有物種。
  • 滅絕多年的物種再次出現在地球上,科學家卻對此憂心忡忡
    眾所周知,在大自然中存在著許多動物,但隨著生態環境被破壞,動物們都無法正常回家,導致許多動物都將面對瀕臨滅絕的情況,甚至有不少生物已經很難發現他們的蹤跡,似乎已經是完全滅絕了,著實讓人有些痛心。但俗話說得好,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讓無數人意外的是,滅絕多年的物種,居然在地球上再次出現。這次出現的位置是在喜馬拉雅山,原本是一個讓人興奮的消息,科學家們卻對此憂心忡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滅絕多年的物種再次出現在地球上,科學家卻對此憂心忡忡
    眾所周知,在大自然中存在著許多動物,但隨著生態環境被破壞,動物們都無法正常回家,導致許多動物都將面對瀕臨滅絕的情況,甚至有不少生物已經很難發現他們的蹤跡,似乎已經是完全滅絕了,著實讓人有些痛心。但俗話說得好,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讓無數人意外的是,滅絕多年的物種,居然在地球上再次出現
  • 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飛到距離地球6光年的超級地球需要多長時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自然世界和宇宙空間的認知水平逐步提升,為了更有針對性、更加系統和直接地了解地外空間的環境狀態及其演化規律,科學家從上世紀50年代起就開啟了向太空發射探測器的序幕,其中以探測地外生命的存在基礎和生命形態為主要內容的宇宙生命科學工程,成為眾多太空探測器的重點任務之一。
  • 中國天眼收到規律的信號,來自17光年外的超級地球,疑似外星人!
    人們對於宇宙的研究一直都沒有停下腳步,當然研究宇宙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希望找到一顆和地球相似,可以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也是為了保證整個地球的安全性,想探究宇宙當中是否還有其他的生命存在,在這個探測的過程當中,單單只靠人力是不可以的,所以科學家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設備,一些探測器還有衛星希望能夠探測到宇宙當中的其他生命,而在一系列的設備當中,最出名的應該就是2016
  • 地球壽命還剩多久?科學家猜測,人類移居或是唯一可能!
    ,這些變化隨時隨刻都會波及人類的生存。未來地球會朝著什麼趨勢發展很多人都開始擔心地球的安危,未來會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雖然已有人重視到問題的嚴重性,可真正付出行動的人卻寥寥無幾。地球的變故對所有生物而言都是一大壞消息,科學家也發出過警告,如果人類再不遏制自己的行為,第6次物種大滅絕即將到來。因此地球還能生存多久,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 兩顆與地球相似行星!表面溫度0到50度,天文學家:可能適合居住
    ,當然在這其中的目的還有很多,在找到地外生命之後,來確定這個星球是否適合人類居住,所以這也變相地成為了人類尋找第二家園的目的。如今我們確實嚮往「第二地球」,但是具體在哪裡,還是不清楚的。根據《天體物理期刊通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雜誌又發布了一篇報告稱,天文學家們在宇宙中發現兩顆適合居住的太陽系外行星。
  • 60光年外的一個亮點引起了科學家關注,未來地球已提前上演!
    因為他們發現了一個地獄一般的行星,儘管科學家們有些落寞,但無意中卻揭示了一個真相,未來地球的真相! 2018年9月16日,arXiv上刊登的預印本論文稱,在山案座π黃矮星周圍發現了一顆軌道周期僅為6.27天的超級地球,它的質量大約是4.82 ± 0.85 M⊕(地球的4.8倍左右
  • 地球氣候或在大變!北極熊可能提前滅絕,「超級病毒」正在釋放?
    按照公開的數據來看,如今北極變暖的速度已經是整個地球的2倍,所以是超速之中,當然這也表明了我們地球的溫度上升速度也加速了很多。科學家們表示,預示地球的平均表面溫度將比工業化前的基準溫度升高3.3攝氏度。那麼這將一度引發地球「熱浪」「乾旱」「超級風暴」的加劇出現,當然在以前我們也看到北極出現了一些罕見氣旋,正在引發北極的更極端氣候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