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比賽徹底改變了我的演奏生涯」

2020-12-06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南都訊 見習記者朱蓉婷 去年,20歲的黎卓宇在2015年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中奪得銀獎,他被視為當今最具才華及創意的年輕天才鋼琴家之一。7月5日晚,這位「鋼琴神童」將首次在廣州星海音樂廳舉行個人獨奏會。

    1995年8月,黎卓宇出生於美國波士頓的一個熱愛音樂的華人家庭,他4歲半學琴,出人意料地上手很快,6歲多就得麻薩諸塞州音樂教師協會鋼琴大賽的冠軍。他9歲開始師從於旅美中國鋼琴大師殷承宗,20 0 5年,殷承宗專門帶上黎卓宇和他另一些傑出弟子回廈門開辦鋼琴「大師班」,琴聲所至,黎卓宇「神童大師」的名聲鵲起。

    但黎卓宇遠不止「鋼琴神童」那麼簡單。他曾同時收到來自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茱莉亞音樂學院的錄取通知書,目前正在哈佛大學與新英格蘭音樂學院音樂天才班攻讀雙學位,「我希望能夠接受好的教育,希望自己能夠成長為一個更深刻、更有知識的人。我相信我的所學會反映在我演奏的音樂裡。」

    作為年輕一代鋼琴家,黎卓宇似乎擁有超出年齡的駕馭能力,演奏風格時而優雅,時而絢爛,並且富於哲思,在演奏中注重與觀眾的內心交流。「我希望自己的演奏能夠讓他們從日常生活中抽離出來,來到音樂的世界。我想與他們分享我對音樂的感受,帶給大家快樂,讓人們因我的演出而感到世界的美好。」

    如今,曾經的「鋼琴神童」已經成長為一位富有大師風範的古典新星,正如鋼琴教育家加裡·格拉夫曼對黎卓宇的評價:「他有很好的文化資源,像馬友友一樣,在音樂界中舉足輕重,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前途不可限量。」

    近日,黎卓宇接受了南都記者的專訪。

    專訪

    南都:去年獲得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鋼琴銀獎後,你的人生發生了什麼變化?

    黎卓宇:柴可夫斯基比賽無疑徹底改變了我的演奏生涯,我有幸與世界知名的經紀公司籤約,並收穫了許多世界級的演出邀約。我的音樂會日程變得更加緊湊,由於我還需要在上學以及學習新曲目之間保持平衡,這樣的日程對我來說相當困難,但同樣激動人心,我也因此收穫頗豐。

    南都:你目前依然在哈佛就讀,學校生活的體驗怎麼樣?是否擔心繁忙的演出會對學業造成影響?

    黎卓宇:在哈佛,我身邊的人都擁有非常聰明的頭腦,但每個人聰明的方式又截然不同,我也因此從同學們身上獲益良多。目前,我每周只用去新英格蘭音樂學院上一次課,但我在大四和大五的兩年裡會去得更頻繁。至於練琴,我平均每天白天練琴3到5個小時,晚上的時間則用於寫作業。雖然我因為學業而頻繁熬夜,但到目前為止還在可控狀態。

    應該說,演出日程已經開始影響我的學業了,我專注於學業的時間要比我期望的更少,因此我也只能盡力而為,盡力用好花費在學習上的每一分鐘,儘可能多地學習知識。

    南都:對於年輕鋼琴家來說,積累曲目與技術、贏得比賽與開音樂會可能是三件最重要的事情。你是如何在其中做到平衡的?

    黎卓宇:在這三者之間做到平衡非常困難。我很希望柴可夫斯基比賽是我參加的最後一次比賽,在此之後我可以專注於舉辦音樂會以及學習新曲目了。由於日程繁忙,要找到時間來學習新曲目確實有點困難,不過對於年輕鋼琴家的成長來說,持續不斷地學習新曲目無疑是特別重要的。

    南都:在這次廣州的音樂會上,你將演奏4位作曲家的音樂作品,它們無論是音樂風格上還是地理上都差別巨大。為什麼想將他們的作品組合起來?

    黎卓宇:這套曲目既有多樣性,也有曲目之間的互相聯繫。儘管從大體上看這些作曲家確實非常不一樣,但也有一些共性。舉例來說,海頓的奏鳴曲中混合著悲劇性與單純的智慧、幽默與宏大敘事,由它所引出的蕭邦奏鳴曲則擁有難以置信的戲劇性、激情以及抒情性。拉赫瑪尼諾夫從蕭邦的作品裡繼承了陰暗的成分以及悲劇性,並將這些特點帶向了另一個極端。

    整套曲目以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結束,它與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有著完全相反的特性,用快樂與喜慶「中和」了後者的陰暗成分。

    南都:你有希望在未來特別專注研究的音樂流派或者作曲家嗎?為什麼?

    黎卓宇:作為鋼琴家,可供我們學習的曲目幾乎是無限的。但就目前來說,我希望專注於演奏勃拉姆斯、舒伯特、舒曼與貝多芬的鋼琴作品。這個名單顯然缺失了很多重要的作曲家,這也只是我想學習的作曲家中的一部分,他們的作品情感、智慧都非常動人。

    南都:除了音樂之外,你還有哪些喜好?

    黎卓宇:我十分喜歡閱讀。此外,我也喜歡體育,最喜歡的項目是足球、棒球和籃球。然而我通常只能踢踢足球,因為只有這項運動我不需要用上自己的手。

相關焦點

  • 「藝」起看|經典檔案:年輕的阿格裡奇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
    今日導賞阿格裡奇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在柴可夫斯基器樂協奏作品中,《第一鋼琴協奏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多優秀的鋼琴家都演奏過這部作品,這次雲劇院為各位帶來的經典紀錄片中,大家將欣賞到被譽為「鋼琴女祭司」的瑪塔·阿格裡奇(Martha Argerich)演奏的版本。
  • 訪第十六屆柴可夫斯基比賽中國選手吳羽翀
    2019年6月17日,第16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簡稱「柴賽」)在俄羅斯正式拉開大幕。首個比賽日,即俄羅斯當地時間6月18日13時55分,鋼琴組2號選手、來自中國的吳羽翀登臺演奏了包括J.S. Bach.
  • 13歲華人鋼琴少年日本演奏柴可夫斯基鋼琴曲(圖)
    13歲華人鋼琴少年日本演奏柴可夫斯基鋼琴曲(圖)   中新網5月7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5月7日,是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173年誕辰紀念日。
  • 中國選手登場第十六屆第十六屆柴可夫斯基比賽
    比賽首日,中國選手吳羽翀和安天旭先後登臺比賽,伴隨中國選手的演奏,共同讓世界音樂界聽到了「中國之聲」,展現了中國鋼琴藝術領域的發展成果。頂尖賽事:柴可夫斯基國際比賽俄羅斯柴可夫斯基國際比賽,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具權威性的音樂賽事之一,與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伊莉莎白皇后國際音樂比賽並稱為世界頂級
  • 2017年第10屆哈薩克斯坦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少年音樂比賽
    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少年音樂比賽(俗稱「小柴」比賽)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青少年專業音樂比賽,包括鋼琴、小提琴、大提琴三個項目,1991年由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明星協會」發起創辦,這個協會的成員大多是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獲獎者。創辦者希望通過舉辦這一賽事,發掘和進一步培養世界各國具有音樂天賦的青少年。
  • 中國選手獲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銅管組別第一名
    新華社聖彼得堡6月28日電(記者馬曉成 魯金博)第十六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日前在俄羅斯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同時舉行,中國選手在多個項目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在銅管組比賽中,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的曾韻憑藉出色演奏和完美的音樂表現獲得評委們認可,最終獲得第一名。據了解,這是管樂首次成為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的項目。管樂比賽分為木管組和銅管組,每個組別再細分為四個專業。參賽者需要通過同場競技來一決高下,比賽難度極高。
  • 柴可夫斯基「無法演奏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附樂譜
    而一直向柴可夫斯基提供援助的梅克夫人得悉此情況後,馬上贊助他與弟弟前往瑞士克萊倫斯度假村療養。那時, 柴可夫斯基才恢復正常的作曲工作,相繼完成 《f小調第四交響曲》及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他的好友,小提琴家高特克因擔心柴可夫斯基能否渡過艱難的時刻而去拜訪他,他們一起演奏拉羅 《西班牙交響曲》時,樂曲中的構想正啟發他開始創作一首小提琴協奏曲,高特克則提供小提琴演奏技巧的意見 。
  • 4年一次的柴可夫斯基大賽,中國選手因為「放錯曲」意外走紅
    每4年才舉辦一次的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最初是為了紀念俄羅斯作家柴可夫斯基而設立的,在俄羅斯乃至世界都聲望極高,是各國音樂家之間展示其才華的最高世界級平臺之一。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的比賽難度級高,是國際頂級音樂比賽之一,僅僅是有幸參加這樣的比賽,對於很多選手來說,已經是一份光榮和認可了,能夠成功得到進入決賽的機會的人,更是鳳毛麟角。然而在2019年的第16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的決賽中,一位中國鋼琴家因為組委會「放錯曲」而造成了幾秒鐘的失誤。
  • 柴可夫斯基的這5張唱片,你必須同時擁有
    專輯之中收錄了他與芝加哥交響樂團以及指揮家巴倫博伊姆合作演奏的柴可夫斯基和門德爾遜的第一鋼琴協奏曲。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開幕式,2009年10月1日天安門國慶焰火晚會,鋼琴家郎朗到達事業的高峰。《芝加哥論壇》——這麼多年以來,郎朗可以稱得上是這個時代最優秀、最偉大的年輕音樂家。
  • 「不朽的柴可夫斯基」 響徹冰城夏夜
    從哈爾濱走出去的著名指揮家姜金一執棒本場音樂會,在他的激情指揮下,哈爾濱交響樂團奏響了柴可夫斯基的《B小調第六交響曲》。 用交響向家鄉父老獻禮舞臺中央,指揮家永遠是亮點。昨晚,姜金一用他那具有深刻表現力和強烈藝術感染力的指揮,與哈響的音樂家們一道,為音樂做了最好的詮釋,為家鄉父老獻上最好的祝福。
  • 獲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第一 成都學子刷新中國管樂歷史
    莫斯科時間6月27日,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大二學生曾韻,在第16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以下簡稱柴賽)上,憑藉出色的演奏和完美的音樂表現,獲得評委們極高的認可,最終獲得銅管組別第一名,創造了中國管樂的歷史。見證這一歷史時刻的還有其指導教師,中央音樂學院溫泉教授。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的賀電難掩激動:「你們的成功將載入音樂史冊!
  • 第八屆長江鋼琴音樂節——致敬柴可夫斯基專場音樂會在宜昌舉辦
    第八屆長江鋼琴音樂節——致敬柴可夫斯基專場音樂會在宜昌舉辦9月8日,由中國音樂家協會、宜昌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學會、柏斯音樂集團承辦的第八屆長江鋼琴音樂節系列活動——致敬柴可夫斯基專場音樂會在宜昌劇院成功舉辦。
  • 魯超攜手曹雷鋼琴詩歌音樂會 奏響《柴可夫斯基的四季》
    曹雷講到父親曹聚仁為她寫過一篇演講稿《我要當個演員》,其中有一句「我哭人也哭,我笑人也笑」,成了曹雷藝術之路的啟明燈。演奏者魯超資料青年鋼琴家,俄羅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博士,國際比賽獲獎選手,國際比賽評委。出生於1988年11月3日。 四歲學習鋼琴演奏,師從吳寧寧教授。
  • 第16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成績揭曉
    當地時間6月27日,第16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成績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揭曉。中國選手以及中國製造鋼琴均獲得組委會讚譽。 王修君 攝中新網莫斯科6月27日電 (記者 王修君)第16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簡稱:柴賽)27日公布比賽成績。中國選手以及首次亮相柴賽的中國鋼琴均獲得組委會讚譽。在第16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期間,中國選手安天旭在彈奏中國製造的「長江」鋼琴。
  • 第16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舉辦 中國選手獲佳績
    6月17日—29日,「第16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在俄羅斯首府莫斯科和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市拉開帷幕中國品牌長江鋼琴作為本屆「柴賽」鋼琴組指定用琴,助力中國選手安天旭贏得「第16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鋼琴組「第四名」以及「組委會特別獎」,創造了17年來中國選手在「柴賽」鋼琴項目的最好成績。
  • 柴可夫斯基誕辰180周年,細數老柴跨世紀神曲
    江蘇大劇院 田藝苗的田via@haytak45尼採說:「當我想用一座城市來表達音樂時,我會想到維也納;當我想用一座城市來表達神秘時,我想到了布拉格。」而如果要用一個人來表達俄羅斯,柴可夫斯基便是一個選項。
  •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在古典音樂領域,我們也常能見到這樣的「榜單」,今天我們將要分享的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就是一首被歸入「榜單」的作品,它與貝多芬、勃拉姆斯、以及孟德爾頌的三首小提琴協奏曲一同被樂迷稱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 聽柴可夫斯基三大經典旋律,感受舞蹈音樂的靈魂!
    2月15日,蜚聲國際樂壇的白俄羅斯明斯克經典樂團即將來到德州大劇院為州城市民帶來一場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精品音樂會!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中國樂迷親切稱之為「老柴」,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也是俄羅斯民族樂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世界最偉大的古典音樂作曲家之一。他在交響曲、歌劇、芭蕾舞劇、協奏曲、音樂會序曲、室內樂以及聲樂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
  • 龍飛:為人類創造美——俄羅斯音樂巨人柴可夫斯基早期作品
    柴可夫斯基為聽取鋼琴家魯賓斯坦的意見向他彈奏了自己的新作。第一樂章結束,卻是令人失望的沉默,全曲彈完依然是難堪的沉默。過了片刻,鋼琴大師才開口,滔滔不絕地責備這部作品毫無價值。柴可夫斯基什麼也沒說起身便走。盧賓斯坦緊跟在後,給他指出許多需要徹底修改的地方。  「我一個音符也不改!」柴可夫斯基斷然回答。他果真一個音符也沒動,只是將樂譜上的獻詞「獻給尼·魯賓斯坦」改為「獻給馮·彪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