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媽媽投身社區防疫 女兒變著花樣為加班媽媽做飯菜

2021-01-10 騰訊網

「媽媽沒有衝在防疫最前線的醫務工作者那樣偉大,但在我的心裡,她是社區的守護者,是最美的『逆行者』。」這是大連市沙河口區李家街道綠香社區黨委書記陳麗的女兒瑤瑤在日記裡的一段話。在防控疫情的這段時間裡,20歲的瑤瑤主動承擔起了家務活,變著花樣給加班回來的媽媽做飯菜,還到媽媽工作的社區粘貼防疫宣傳單、公共區域噴灑消毒液,陪著媽媽一齊上陣。

陳麗的女兒瑤瑤是一名大學二年級在讀學生。從疫情防控以來,陳麗的工作沒日沒夜,懂事的瑤瑤承主動擔起了所有家務。「我媽春節開始就一直在上班,每次打電話給她,她都說自己晚點兒就回家,可她說的晚點兒,往往就沒有準點了。」瑤瑤無奈的說。

一大早,從陳麗走出家門,瑤瑤就開始忙活了,拾掇家、洗衣服、做飯。雞爪去血水、沸水煮、冰水浸泡、去骨、拌上調好的醬汁、冷藏,一道工序繁瑣的蒜香無骨鳳爪,瑤瑤做的頗為流暢。「我媽愛吃無骨鳳爪,這道菜得有,我再給她做一道我剛學會的燒烤拼盤。」燒烤拼盤裡,豆腐皮卷金針菇、雞翅、小丸子、土豆、火腿……每樣都是按照陳麗的口味準備的。陳麗不論多晚回家,家中隨時都有女兒親手為她準備的熱騰騰的飯菜。

「她以前也不會做飯,我實在顧不上家裡,她就照著網上的食譜,一步一步學著做的菜。挺好吃的……」陳麗說,工作上的辛苦不算什麼,主要是覺得虧欠孩子,「看到她的懂事和成長,真是又心酸又高興。」

高強度疫情防控工作持續了20多天,「每天看到媽媽那麼晚才能回家,膝蓋因為一直爬樓梯酸痛著,晚上又頭疼得睡不好覺,我心裡很難受。」瑤瑤看媽媽又忙又辛苦,兩次來到社區陪著媽媽一齊上陣,粘貼防疫宣傳單、公共區域噴灑消毒液……居民老宋笑問陳麗,「書記啊,你這是『拖家帶口』來防疫啊!」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齊芳芳

相關焦點

  • 為社區防疫人員送「愛心餐」讓雪天充滿愛
    2021年1月6日,大雪紛飛,旅順口區兩朵充滿愛心的「鮮花」綻放,讓社區工作者在雪中體會到兩位巾幗的愛心和擔當。1月6日中午,旅順口區登峰街道友誼社區黨委書記李虹看到送來的15份精心製作的午餐時,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多虧這兩位愛心人士,這不僅僅是一份份熱乎的飯菜時,暖的不僅是我們的身體,更是讓我們感動,給了我們力量。」當日中午,滿天大雪一直在下,當投身於疫情防控中的社區工作人員拖著疲憊的身體回來時,吃的不再是麵包和泡麵,而是一份份熱乎的飯菜時,這讓每一個社區人員都感謝兩位旅順的好心人。
  • 陪讀媽媽日記:女兒誇我做的菜好吃,真高興,大人也是喜歡表揚的
    女兒開心地說,:「這還用問,媽媽肯定會和我一起的,我上哪你都跟著我。」好吧,那就讓我們好好複習再做最後的努力,為後天的計劃贏得一個好的心情吧。中午去超市買了菜,女兒說想吃京醬肉絲了,可是因為女兒上課不能帶她出去吃飯,我又不會做,看著女兒失望的表情,還是決定上網搜一下,給她個意外的驚喜吧。
  • 最萌早餐:媽媽每天為女兒做「童話早餐」(圖)
    13日,38歲的王婧為正在讀二年級的女兒小熊端上了這樣一份早餐,因為這一天女兒要參加期末考試。「希望女兒有個好心情。」王婧說。  2015年伊始,王婧辭掉了外企的工作,當上了家庭主婦,開始為女兒做早餐。到2016年1月13日,王婧做了220份完全不重樣的早餐,每份早餐的構思都來自母女倆生活的點點滴滴,「我要用食物給女兒講屬於我們自己的童話」。
  • 《非人哉》九月和十一月最害怕的2件事:媽媽學做飯,爸爸學新菜
    只不過,回家住就意味著九月和十一月要面臨著兩件事,一件事是媽媽主動做飯,另一件事就是爸爸研究新菜。九月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媽媽學做飯九月的爸爸媽媽並沒有變成人形,而是一直保留著狐狸腦袋,他們外形非常可愛,一看就是性格可愛的狐狸。有一次,九月的媽媽心血來潮,突然想給家人做飯。因為九月媽媽平時將重心放在工作上面,所以很少下廚房。
  • 瀏陽愛心媽媽氣球變魔法 手工藝術溫暖自閉女兒
    瀏陽愛心媽媽氣球變魔法 手工藝術溫暖自閉女兒 來源:紅網 作者:張玲 編輯:曾小穎 實習生 吳若蘭 2015-05-06 10:49:14
  • 林心如下廚為女兒做飯,熬了一缽粥很開心,卻透露了小海豚的喜好
    就在剛才,林心如更新了自己的微博,並曬出自己為女兒下廚做飯的照片,從照片中看到她親手為女兒熬了一缽粥。2月10日上午,林心如更新了自己的微博,她在文案中開心說道:防疫期間會練就各項技能。同時她還曬出一張照片,照片中是一大缽子粥,粥熬得很黏稠,看上去黏黏乎的,裡面有黃色像胡蘿蔔似的東西,看上去很有食慾,讓人看了就有想吃的衝動。
  • 雙胞胎女兒為抗疫一線的媽媽改編歌曲
    雙胞胎女兒為抗疫一線的媽媽改編歌曲:「您是女兒心中最亮的星」  開欄的話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疫情防控阻擊戰是一場需要軍民團結一心、並肩戰鬥的人民戰爭,只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奪取最後的勝利。
  • 「媽,你別做飯了,我不餓」,看到桌子上的油條,真是難為孩子了
    很多孩子長大之後都會懷念媽媽的做的飯菜。在大多數孩子心裡,媽媽做的飯菜簡直是人間美味,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很害怕吃媽媽做的菜。尤其是家裡有一個不會做飯的媽媽時,對於孩子而言,吃媽媽做的飯確實需要一些勇氣。
  • 爸爸媽媽,我娶老婆讓你們白得了個女兒,你們可得好好對她
    不久林媛就如願懷上了寶寶,老公跟她說,生了孩子肯定得他的爸爸媽媽來伺候月子、照顧孩子,怕到時候觀念不同,容易產生矛盾,讓她上火;不如現在就把爸爸媽媽接來一起生活,早早磨合好了,將來有了孩子後就不會手忙腳亂、矛盾重重的。林媛一聽有道理,就將公公婆婆接到家裡住了。林媛的公婆來了之後,確實當成自己家一樣,做飯,洗衣,家務活樣樣都幹,還變著花樣給她補營養。
  • 生氣媽媽做飯沒空陪它,狗子直接跳上背,看她煮菜…
    小花平日裡超級粘人,尤其是對媽媽,真是恨不得24小時都能跟媽媽待在一起,粘人功力十級!這天,媽媽在廚房忙著煮菜,沒空搭理小花,於是小花不樂意了……只見小花在扒拉了媽媽幾次,沒得到回應後,這貨便立馬跳上媽媽的背。
  • 現在的女人不會做飯嗎?萌娃被媽媽做的菜難吃到哭:忍不住了
    一萌娃因媽媽做的飯太難吃大哭起來,萌娃一邊哭一邊說著難吃,媽媽問燒得不好吃啊?你就忍一忍好不好?萌娃接連搖頭說不好。還不停說著難吃。樣子委屈又可愛。網友:到底多難吃能吃哭呀。小夥子太不給媽媽留面子了,你不知道你媽平時在朋友圈曬的都是美食,看上去很好吃的樣子,這不是給媽媽打臉嗎很多網友表示,現在的女的有幾個會做飯的,你敢說一句你不會做飯,女的會理直氣壯的反問你「憑什么女的就必須會做飯」,真不知道哪裡來的底氣,就算不為以後的日子做打算,也要為自己的身體著想吧,天天吃快餐,點外賣真的好嗎,有的人覺得會做飯就會在家庭裡多擔一份責任,所以寧願自己吃不好,也不做飯,這種沒有家庭責任感的人
  • 九月媽媽想做飯被攔下,爸爸回來後欣喜若狂,看到創意菜後崩潰了
    有一天九月的媽媽突發奇想,想要下廚房給大家做一頓豐富的午飯。九月的媽媽平常很少下廚的,也不知道這一天是怎麼了。她的想法就是照著菜譜做菜就可以了,這樣的話一點問題都沒有。但這在九月和她哥哥看來確實一場如同噩夢般的操作,九月媽媽一邊哼著歌一邊拿出手機看菜譜。這邊九月和她的哥哥就在懷疑,想著上去阻止但是又不忍心打擊她,但看到接下來的一幕後,不得不打擊了。
  • 攤上一個不會做飯的媽媽是什麼體驗?萌娃:不好好吃飯,不能怪我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媽媽做的飯總是最好吃的,因為媽媽的菜裡總是包含著對子女的愛。即使只是一道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家常菜,也有屬於「媽媽的味道」。如果你攤上個「做飯難吃」的媽媽呢?小夢在生寶寶之前一直沒有下過廚,一方面是她自己工作太忙,另一方面小夢的老公本身就是廚師,家裡的飯菜的工作自然是老公全權負責。
  • 大連女子拒絕配合防疫登記,還打電話找人開後門:系社區副主任
    2020年1月13日晚,有大連網友發視頻爆料稱,一名女性社區工作人員拒絕配合志願者進行防疫登記,並且態度非常差,隨後女子現場打電話給書記,企圖「開後門」進入小區,遭到志願者拒絕。據了解,視頻發生地址為大連華夏金城小區,為了配合防疫,小區門口設立了防疫崗,並且安排了志願者值班。
  • 媽媽不在家的第N天
    為此,開展組織聯建,對混居群眾進行雙重管理,全面排摸,確保無遺漏;迎著寒風手持小喇叭,走街串巷向轄區內群眾宣傳防疫知識;親自上門聯繫返岱居家觀察人員,聯繫採買生活必需品,這些都成了方倫娜抗「疫」生活的每日規定動作,忙得不可開交。「媽媽,你在忙嗎?要注意安全,出門記得戴口罩。」
  • 孫僑潞媽媽自曝女兒託夢,每年生日元旦會再回來,媽媽頭像好感人
    本文由娛樂八卦情報局原創,未經允許任何商業不得轉載演員孫僑潞在跨年夜那天意外猝死,她媽媽發文承認女兒離世,去了魔仙堡。孫僑潞媽媽回憶起調皮的女兒,想要再給女兒做一頓飯,可孫僑潞再也不會回來吃了。孫僑潞媽媽想著還有好多好多的遺憾,可一切都來不及了。
  • 媽媽在廚房裡做飯,女兒和貓咪好奇趴在門上看,貓咪:在瞅啥呢?
    小寶寶對於未知事物都充滿了好奇,而好奇害死貓,其實,貓咪同樣是一種好動,愛玩的動物,一位網友家裡就養了一隻虎斑貓,網友這麼做其實是有目的,想要貓咪陪伴女兒成長,而且女兒還調皮,經常會抓貓咪的尾巴,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貓咪竟然沒有生氣,恰恰相反,還會撒嬌。
  • 寶翠花都社區關愛工作室 幫「中空媽媽」走出孤獨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如今,很多獨生子女選擇到外地求學或工作,長期不在父母身邊,一些中年媽媽成為空巢一族。在北辰區瑞景街寶翠花都社區,社區居委會負責人林則銀髮現中年空巢媽媽們常會產生孤獨、寂寞、失落的情緒,便於2015年在社區成立了「關愛中空媽媽工作室」。
  • 「媽媽,我昨天夢到你回家了」
    王帥是和平區新華街道南十社區的一名工作者,同時也是一個7歲孩子的媽媽。  從全員核酸檢測採樣工作啟動至今,她每天清晨就投身到一線工作,常常忙到凌晨以後才回家。為了阻斷可能潛在的風險,王帥回家後單獨居住,儘量不與孩子有接觸。  她已經8天沒和孩子見面了。  1月7日清晨,王帥在家裡的記事板上給女兒寫了一封簡短的信。
  • 「怎麼可以這麼對它」,媽媽燉了女兒養的魚,孩子眼中帶淚吃兩碗
    孩子在五六歲的年紀,比較喜歡養一些小寵物,像媽媽在集市上買回的小魚、小螃蟹等,都會被孩子養起來。相信你小的時候也經歷過,看著即將被媽媽下鍋的小魚小蝦,非常不忍心吃他們,甚至和媽媽生氣。會覺得為什麼成年人可以那麼狠心,甚至在夜裡,自己還曾經為被吃掉的小魚傷心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