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民撿到6條河豚 可能是來廈門海域產卵的

2021-01-13 閩南網

  昨日市民汪先生撥打本報968820熱線稱,自己在演武大橋觀景平臺下的海裡遊泳時,撿到幾隻已經死亡的河豚。他產生疑問,廈門海域還有河豚生存?這些河豚是否含有毒性?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上汪先生了解情況。

  昨日上午11點,記者在大生裡公交站附近見到汪先生,他從袋子裡小心翼翼地拿出六條小河豚,擺放在桌上給記者看。這些河豚因脫水已久,已經乾癟,小的只有兩三釐米長,最大的不超過10釐米。

  汪先生告訴記者,當天上午6點左右,他跟往常一樣來到演武大橋觀景平臺下的海邊遊泳,可沒遊一會兒,就看見海上漂浮著幾條小河豚。「當時它們都已經死亡。」汪先生說,他挑選了幾隻屍體完整度高的撿了回家。

  「河豚具有毒性,現在正值暑假旅遊旺季,若是有遊客撿到誤食,一旦中毒,後果不堪設想。」汪先生說。

專家

  這些河豚是月腹刺魨

  可能來自臺灣海峽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工程師鄭維兵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汪先生所發現的河豚,名叫月腹刺魨,這一生物主要生活在臺灣海峽附近,在廈門海域出現,很可能是來這裡產卵的。

  據介紹,河豚屬於海魚類,對水質很敏感,基本生活在無汙染或少汙染的水域中,此次在廈門海域發現這種河豚,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廈門海域水質優良。

  鄭維兵提醒市民,此類河豚的肝臟及血液中,含有較強毒素,市民在海邊看到此類河豚,應第一時間放生;若河豚已死亡,可用沙土就近掩埋。

  市中醫院急診內科主治醫師趙磊說,萬一誤食河豚,應第一時間催吐,並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送醫救治。(廈門日報 文/圖 記者 薛堯 實習生謝毅鑫)

原標題:市民下海遊泳撿到6條河豚 可能是來廈門海域產卵的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近期市民頻繁在廈門海域看到白海豚追逐嬉戲
    市民在鼓浪嶼海域拍到白海豚。吳福星 攝白的、粉的、灰的、斑點的……昨日9時許,在鼓浪嶼鄭成功雕像附近海域,五六隻不同體色的中華白海豚在追逐嬉戲。在鷺江道世紀中心32樓工作的市民朱女士有幸拍攝到這一畫面。「看到白海豚是一種幸運。」
  • 中華白海豚連續6天現身廈門海域
    最近,我市小嶝、土嶼、東渡等多個海域出現了白海豚頻繁出沒的美麗情景。昨天,廈門海洋保護區小嶝監測站觀測員許振作說,2月24日至29日,白海豚連續6天出現在小嶝海域。這是小嶝設立監測站7年來的首次,反映出我市海洋生態環境日益變好。
  • 白海豚廈門海域「遛娃」
    12月30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兩隻海豚現身鼓浪嶼鋼琴碼頭附近海域,時而躍出水面,時而潛入水下,玩得不亦樂乎。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段拍攝海豚出沒的視頻,收穫了近5萬的播放量。不少網友欣喜留言:能偶遇海豚太幸運了!
  • 廈門海域9種最常見、最易傷人海鮮 市民小心被刺
    廈門海域9種最常見、最易傷人海鮮 市民小心被刺海鮮 www.fjsen.com 2013-06-06 08:22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魟魚東南網6月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呂寒偉)它們很好吃,有的清涼降火,有的肉質極嫩,有的可以給女人補月子,在市場上更可以見到買到。
  • 廈門海域9種常見海鮮易傷人 市民小心被刺(圖)
    但是恐怕你不知道,它們被稱為廈門海域的「海鮮劍客」,刺到後會讓你疼很久。  昨天,本報報導《海鮮「兇猛」》以後,繼而尋找民間諺語裡的幾大「劍客」,下次看到它們,得先看看刺被拔了沒有。  八市 「四大高手」很常見  廈門海鮮的「劍客」排行榜前四名,無論是島內還是島外,沒有爭議: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
  • 廈門海域有一些有毒生物 它們很美它們很毒
    那麼,廈門海域是否會出現此類劇毒水母?還有哪些「不可褻玩」的有毒海洋生物,值得注意?  別擔心廈門海域尚未發現僧帽水母  見過僧帽水母的網友「愛思叉兒外」形容,僧帽水母的外形「鼓鼓的像餃子,有點粘,會動會變形」。
  • 高齡中華白海豚媽媽在廈門海域「遛娃」
    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在廈門海域觀測到中華白海豚母子同遊景象。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人民網廈門6月9日電(陳博)近日,據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消息,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隊伍在廈門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觀測到一對中華白海豚母子海中嬉戲畫面,這是中華白海豚幼崽2020年首次在廈門海域現身。  據悉,本次觀測到的中華白海豚媽媽是廈門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人」之一的「大白」。
  • 廈門附近海域拍到鯨魚?相關部門回應了
    我這廈門第一碼頭出海不到2個小時。」一些網友表示驚喜,同時也有網友提出質疑:廈門附近海域真的會出現鯨魚嗎?近日,記者就這一視頻諮詢相關專業人士。 記者了解到,該視頻於10月28日發布於抖音短視頻平臺。不少網友在視頻下方評論,「船離鯨魚這麼近可能嗎」「這是真的嗎,好想去看」……截至發稿前,該視頻已有近3.8萬點讚數及1700多條評論。視頻在海洋領域專業人士中引發討論。
  • 中華白海豚頻現廈門海域覓食嬉戲
    最近,隨著中華白海豚繁育期即將到來,在福建廈門附近海域,市民頻頻發現中華白海豚集體覓食、追逐的身影。畫面中的中華白海豚由不同年齡階段呈現粉、白、灰三種顏色,廈門中華白海豚文昌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表示這顯示中華白海豚種群相對穩定,中華白海豚的頻繁出現,一方面得益於廈門海洋部門的增殖放流、水域汙染治理等措施,另一方面,也與中華白海豚即將到來的繁育期活動規律有關,近期海豚的活動會更活躍,一般跟著漲潮,追隨魚群來到內灣,因此常被市民發現。
  • 廈門男子被鱸魚刺傷後截肢 市民應當心9種毒魚
    就是這條魚差點要了莊先生的命  海峽導報6月6日訊 它們很好吃,有的清涼降火,有的肉質極嫩,有的可以給女人補月子,在市場上更可以見到買到。但是恐怕你不知道,它們被稱為廈門海域的「海鮮劍客」,刺到後會讓你疼很久。  昨天,本報報導《海鮮「兇猛」》以後,繼而尋找民間諺語裡的幾大「劍客」,下次看到它們,得先看看刺被拔了沒有。  八市 「四大高手」很常見  廈門海鮮的「劍客」排行榜前四名,無論是島內還是島外,沒有爭議: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
  • 白海豚「一家三口」廈門海域戲水引圍觀
    昨日在演武大橋附近海域,三隻海豚嬉戲,圖為其中兩隻。(朱倩倩 攝)臺海網7月16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昨日上午9時許,有市民稱在鼓浪嶼鄭成功石雕像與世紀中心大廈間的海域中看到了3隻中華白海豚,2大1小在寬闊的海面上歡騰嬉戲,引得圍觀群眾歡呼連連。「快看,那是白海豚嗎?」昨日上午9點多,世紀中心大廈9層的一間辦公室裡傳出一聲驚呼,在大廈上班的林先生聞聲看去,窗外,演武大橋附近的蔚藍海面上,幾抹靈活的淺色身影在浪花間騰躍。
  • 重慶大媽來廈門花47元買兩條肥肥的魚 嚇壞了!
    本月2日,從重慶來廈門和孩子過年的潘女士撥打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反映,她在八市買了兩條看起來肥肥的魚,結果孩子告訴她這是河豚,把她嚇了一跳。文/圖 記者 林依文【讀者講述】在重慶少見海魚誤買河豚一陣後怕潘女士說,她剛到廈門不久,聽說廈門海鮮多,2日中午,她特地來到八市選購。市場上的海鮮和魚種類繁多,讓在重慶很少見到海產品的她一時無從下手。
  • 廈門的觀鳥「黃金期」來了!因為候鳥「春運」先頭部隊已抵廈
    告訴你哦,最近的廈門真是「熱鬧」。自10月以來,候鳥「春運」先頭部隊開始抵達,備受期待的水鳥遷徙高峰也逐日臨近,廈門也迎來觀鳥「黃金期」。(小貼士:據了解,冬候鳥每年10月南飛、次年4月。北飛路過廈門;夏候鳥每年3月北飛,10月份南飛路過廈門。)
  • 廈門鳥兒迎來「群英會」 鸕鷀翔集燕子群聊
    近來,廈門市民觀賞到不少鳥兒的「群英會」。這是鳥界三四月份特有的「節目」——它們有的要離開,有的剛返廈,在遷徙前後都要一起行動。  它們要離開:鸕鷀空中「聚會」  鳥兒成群結隊從空中飛過,目測有上千隻,近日,不少市民都用手機捕捉到了這種畫面:20日17時左右,小陳在湖裡區鰲山路附近工地看到上千隻黑色鳥兒從廈門大橋往集美大橋方向(自西向東)飛去。大概一星期前,市民陳先生在高崎機場路口看到了同樣蔚為壯觀的場景。網友「@那年我還大二」在微博曬出19日下午在廈門大橋拍到的鳥兒集群過境圖。
  • 這難得一見的畫面在廈門被拍到了……
    「鳥人」們紛紛出動,集體「蹲點」 等候抓拍燕鷗的曼妙身姿 拍攝 陳躍生 這是市民在會展國際會議酒店對面海灘上拍攝的視頻。 據了解,粉紅燕鷗在廈門周圍的海域非常少見,這次能看到實屬幸運。 拍攝 廈門市觀鳥協會 廈門市觀鳥協會會員、資深觀鳥人陳浩告訴我們,大家之所以如此激動,是因為往年很少有機會能觀測到數量如此龐大、種類如此之多的燕鷗。
  • 廈門旅遊:最小眾的8個景點推薦!
    最有特色的,莫達於依山而建的保生大帝紀念雕像廣場了,廣場位於岐山山頂,從山腳到山頂,有臺階900餘級,兩邊雕鑄是歷代名醫石像,這裡也成了廈門市民登高健身的好去處,這倒是也應和了保生大帝的盛名,以為佑人民健康為已任!
  • 身上的斑紋像蛇頭部的模樣像魚 「怪魚」現身海邊市民及時放生
    廈門網訊 (文/圖廈門日報記者 羅子泓 實習生 葉琰) 身上的斑紋像蛇,頭部的模樣像魚。近日,市民小劉在海灣公園附近發現了一隻退潮擱淺的動物,在市民的幫助下,小劉將它放生。  黑色的點狀斑紋,又長又圓的軀體,看不見腦袋,「躲」在石頭與淤泥間一動不動……3日傍晚6點,正在海灣公園海邊散步的小劉,發現了這隻奇怪的動物。
  • 廈門沙灘現無頭江豚 專家:可能是被鯊魚咬死
    (王先生供圖)廈門網(微博)-廈門日報(微博)訊 它全身藍灰色,尾部扁平,一動不動地躺在海灘上,任憑海水不斷拍打在它的身上。背脊處微微隆起一塊皮膚,沒有背鰭暴露了它的身份——江豚。昨日下午5時許,市民王先生在會展中心附近海灘發現一隻無頭江豚的屍體。王先生告訴記者,昨日下午,他和朋友在環島路騎自行車。
  • 白海豚結隊嬉戲廈門海 在哪能看到「白精靈」?
    三隻白海豚在東渡附近海域。  【現場1】  杏林大橋附近海域  三四隻白海豚,市民稱幾年來頭次見  「釣了好幾年的魚,第一次看到野生白海豚!」3月12日,黃先生在杏林大橋附近釣魚,魚沒釣到,卻等來了白海豚,他激動地叫出聲來。黃先生說,這群「不速之客」出現在當天上午10點多,約有三四隻。
  • 白海豚「一家子」暢遊廈門灣海域 市民點讚優良水環境
    6日下午,一群中華白海豚歡騰嬉戲在漳州開發區附近的廈門灣海域,岸上一些市民驚喜地發現這一幕,猜想可能是白海豚「一家子」出來「遊玩」。近兩年,白海豚頻繁在該海域出沒,市民紛紛點讚這裡優良的水環境。「這次遇見的是白海豚群,至少有六頭,就在眼前的海面遊水嬉戲。」當時,在漳州開發區黃金海岸散步的市民康先生說。他立即把鏡頭拉近,看到那些白海豚有粉色和灰色,非常活潑,不時躍出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