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大自然中的生物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有的生物種群規模十分龐大,許多生物之間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依存,上演了自然版的相愛相殺的「狗血劇」。這篇文章著重要講的就是一種呈密集式分布,並且還會蠕動,看上去令人頭皮發麻的生物——鵝頸藤壺。
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第一次看到「鵝頸藤壺」這4個字還以為是一個構造很奇特的物件罷了,但實際上它是一種海洋生物,號稱「來自地獄的海鮮」,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鵝頸藤壺別稱「佛手螺」、「鬼爪螺」、「狗爪螺」,因其外形酷似鵝的脖頸而得名,通常喜歡隱藏在礁石縫隙或者黑暗的洞穴內,有時也經常附生在海洋裡的漂浮物上或海裡一些大的海洋生物的皮膚上,比如輪船和鯨魚、鯨鯊、海龜等也是鵝頸藤壺的主要附著對象,可以說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海洋附著物。
由於鵝頸藤壺大量附著在輪船上,不僅會增加船體的整體質量,也會增加船體與水體之間的阻力,影響正常的航速,而且船體的吃水深度也會隨著船體質量增加而增加,這也存在觸礁的風險,是船長的夢魘。因此,對於船務公司和漁民而言,鵝頸藤壺這類生物的附著「行為」不是什麼好事,需要定期對船體外表的進行清理,以降低航行的安全隱患。
而且對於鯨魚和鯨鯊這類海洋生物來說,鵝頸藤壺的附著也是一個「夢魘」,畢竟鯨魚沒長雙手,沒法對附著在皮膚上的寄生物加以清理,而鵝頸藤壺也不是什麼「善茬」,它們會成群結隊強制性的牢牢吸附在鯨魚等生物的皮膚上,利用鯨魚等的遊動來獲取食物,從此過上不愁吃穿、不符吹灰之力就能遊遍各大洋的逍遙自在的日子,就像狗皮膏藥想甩都甩不掉,許多的鯨魚也因此深受其害而變得焦躁不安,有時不得已而傷害自己。
從種類上來看,鵝頸藤壺屬於節肢動物門中的蔓足類,別看它長得非常的醜,甚至還有點小小的噁心,但卻是西班牙乃至整個歐洲一種緊俏貨,很多人都為之而瘋狂。這主要是由於鵝頸藤壺富含多種微量元素,是一種非常美味的海鮮,平均一斤能夠賣到幾十甚至上百歐元,最貴的甚至達到了上萬元人民幣,是大自然饋贈的美味。
鵝頸藤壺在世界範圍內的分布也是比較廣的,在各大洋均有分布,就我國而言則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一帶,是趕海之後「全螺宴」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關於鵝頸藤壺,你了解了嗎?想不想嘗嘗這道美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