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極熊從吃海豹到吃草,今後還會吃什麼?(圖))
公式高登義
本報訊
(記者 雍黎)今年是重慶入冬最晚的一年,氣候變化對世界有什麼影響呢?昨日,我國完成地球「三極」(南極、北極、青藏高原)科考第一人、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中國科學探險協會主席高登義在重慶科技館用自己40多次的科考經歷向300多名市民講解自己的觀察所得。
南極冰川並不是都在融化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南極冰川是否真的會消融,淹沒大量的城市?高登義說,從他們的科研數據來看,這不太可能。比如我國在南極崑崙站建立3個氣象觀測站,其中兩個兩米以下全都被冰雪埋起來了。這起碼說明,在我國崑崙站所在的東南極部分冰川正在增厚。我國的科學家初步估計,東南極每年增加的冰川在800億噸左右。
對於北極冰川,高登義說,根據科學家的監測,他們發現北極冰川是在波浪式地減少,並不是直線下降。例如他們發現2007年北極冰川減少到了1979年的10%,但是2009年和2010年卻開始回升。所以,未來兩極冰川會消融,海平面會上升將淹沒很多大陸的說法可能並不成立。
北極熊無奈吃魚吃海帶
不過由於氣候變化,2007年前的30年,北極的浮冰持續減少,北極熊的生存環境受到重大影響。北極熊主要以北極海豹為食,但是自上個世紀以來,由於人類大量捕殺北極海豹,使得北極海豹的數量越來越少,這給北極熊的生存環境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北極熊的數量也開始大量減少。
高登義說,他這幾年發現北極熊所吃的食物在不斷發生變化,當海豹少了,它們開始吃魚;2011年,他拍攝發現北極熊能吃海帶;2012年,北極熊可以吃鳥蛋;到了2013年,北極熊可以吃草了。隨著北極浮冰面積減小和人類無限制地捕殺北極海豹,北極熊會不會像熊貓一樣變成雜食性動物?高登義說,這還需要持續地觀察。
南北極旅遊花費5萬~15萬「大家可不要以為只有科考隊員才能去南北極。」高登義說,現在南北極旅遊已經不再是夢,環境也不是想像中的困難,已經有七八萬中國人前往兩極旅遊過了。
「到南北極其實對於身體的影響並不大,也沒有像攀珠峰那樣有眾多身體健康方面的限制。」高登義說,現在北京已經有五六家機構組織到南北極旅行。到北極價格在5萬~9萬,到南極價格在9萬~15萬,旅行的大部分時間會在溫暖的船艙內度過,不過也有很多機會到浮冰上去,和企鵝進行親密接觸,或者乘坐飛機從空中觀賞當地風光。
不過,對於前往南北極的市民,高教授也特別提醒,到南北極旅行,不是去享受,更多的是要了解大自然。因此一定要做好事先的準備工作,讓自己去後有所收穫。同時一定要注意環保,不要隨意丟棄垃圾,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
作者:雍黎
(來源:重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