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20天,住院照藍光後,黃疸褪下又反彈」原來是它惹的禍

2021-01-08 欣媽育兒經

表嫂一個月前添了二胎,剖宮產手術很成功,寶寶也很健康,湊成了兒女雙全,全家都沉浸在快樂的海洋中。在醫院住院的前五天,表嫂和寶寶都挺好的,可到第六天出院的時候,被告知寶寶的黃疸15mg/dl,需要住院治療。

這個消息對他們來說猶如晴天霹靂,雖然新生兒黃疸很正常,可是需要把寶寶放進NICU,她們怎麼能捨得。後來通過了熟人介紹了醫生,醫生說:「如果不想住院,就回去喝點茵梔黃,再觀察觀察,記得複診。」

聽完這話,她們才放心出院了。給寶寶喝了五天藥後,又去醫院複查黃疸了,可黃疸值沒有下降,反而升到了20mg/dl,這個結果醫生直接就說需要住院照藍光了。

雖然表嫂不願意和寶寶分開,可是為了寶寶,她還是聽醫生了,就這樣寶寶住進了NICU。住了5天後,醫生跟表嫂打電話說寶寶黃疸正常了,可以出院了。不過回家三天後,再記得來複診。

再過三天,寶寶也就20天了,表嫂又帶著寶寶去複查了,可黃疸值又升高了,是11mg/dl,這次醫生沒說啥,只說把母乳停個三天,然後再看看。

表嫂一直都堅信母乳餵養好,可是寶寶的黃疸總是這麼大反覆,弄得她不得不把母乳給寶寶停了。

三天過後去複查,好消息是寶寶的黃疸恢復正常了,壞消息是表嫂奶憋回去了,這下寶寶徹底吃不成母乳了。

短短的一個月,也就是表嫂生完寶寶恢復最為重要的一個月,就這樣在煎熬中度過了,不過幸運的是寶寶的黃疸徹底好了。表嫂說:「新生兒黃疸可真磨人,以前大寶沒測過,也沒這樣呀。而且我只聽說過母乳餵養好,怎麼母乳還會導致黃疸高呢?如果早知道是母乳惹的禍,我就不讓孩子吃了,這樣估計也就不用去ICU了吧。」

其實我特別能理解表嫂的心情,畢竟孩子還那麼小,剛從肚子裡出來10天就要住去NICU,5天見不到孩子,心裡多難受呀!而且住就住了,藍光也照了,這怎麼出來後黃疸還高呢,這中間怎麼還有母乳的問題呢?

我相信好多寶媽都為黃疸而著急過吧,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關於黃疸的知識,希望可以幫到你。

一、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簡單的說就是由於嬰兒血液當中一種叫做「膽紅素」的化學物質累積而引起的,而新生兒的肝臟發育還不夠成熟,不足以完成清除血液循環當中膽紅素的功能。

針對黃疸來說:第一,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十個寶寶中就有九個黃,大部分情況下是可以自愈的功能性疾病,一般在一周內會自行消退;第二,黃疸產生的原因就是不成熟的肝臟發育,因此最能釜底抽薪的治療方法是加快代謝,也就是多吃多拉。即使是這樣,有些寶寶滿月了依舊黃,為了讓寶寶退黃,媽媽們也是費盡心思的去找「藥方」,由於一些寶媽缺少相關的醫療知識,用一些不正確的方式幫助孩子治療。

二、新生兒黃疸數值怎麼看?

黃疸的數值其實就是檢測膽紅素的水平。膽紅素是一種抗氧化劑,少量的存在體內反而對新生兒是有益的,所以黃疸數值只要不超過15mg/dl,是不需要特別是治療。

至於測量方法可以就近去醫院檢測,也可以自己買一個測量儀,當然這個測量儀一定要跟醫院的數值相差不多。

三、新生兒黃疸大致上分為這三種

有些新手爸媽可能對黃疸很陌生,以為黃疸就是黃疸,怎麼還分類呢?對,黃疸大致上可分為三類: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母乳性黃疸。

1、 生理性黃疸

膽紅素生成較多,輕者可能面頸部位呈現淺黃色,一般足月兒數值不超過12mg/dl,而早產兒不超過15mg/dl,,即為正常的生理性黃疸。如果數值在12-15mg/dl之間的,如果寶寶除了皮膚黃外,食慾和精神方面都沒有多大的影響下,輕者在一周內會自行消退,重者在一個月內症狀就會消退,當然也有少部分退黃的時間會更長,如果檢查沒問題,寶媽不要太著急於治療。

促進生理性黃疸治癒的根本方法及時加強代謝,多吃多拉,所以母乳餵養應每天保持8-12次餵奶,這樣不但可以保證寶媽有足夠的產奶量,同時還能將嬰兒體內的膽紅素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

2、 病理性黃疸

膽紅素生成過多、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等原因引起,持續時間較長,或者消退之後又容易復現,嚴重者需要醫療方式介入。

病理性黃疸有這幾個特點:①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而且症狀比較嚴重,這個時候則需要通過抽血對膽紅素進行檢查;②黃疸症狀嚴重者,可能還有吐奶、發燒、抽搐、嗜睡、大便發白等表現;③病理性黃疸進展快,持續時間長。

寶寶得了病理性黃疸怎麼辦?

1)頻繁母乳餵養,一天至少8-12次,讓寶寶多吃多拉,儘快的排洩出去;

2)給寶寶照藍光

這個方法是醫院最為常用的辦法,照藍光副作用少,偶爾可出現腹瀉和皮疹,但多不嚴重,也不影響光照。這個需要寶寶脫光衣服,將他抱到一個具有特殊光線的箱子裡照射。而在照射的過程中,嬰兒的眼睛要覆蓋保護起來。

現在去醫院照藍光,一般都會讓寶寶住進NICU裡,不能跟媽媽見面,這是寶媽最不願意接受照藍光的原因之一。

不過除了去醫院,現在還有專門租用照藍光設備的,這個可以回家照,不過回家一定要保護好寶寶的眼睛,另外還要注意室內溫度,避免寶寶著涼感冒。

不適合新生兒降黃疸的方法:

1) 曬太陽

曬太陽來退黃必須要滿足:①時間足夠;②陽光充足;③裸露肌膚。

這三個條件你覺得適合新生兒嗎?寶寶皮膚嬌嫩,太陽大的,曬不好的話會損傷皮膚,另外還容易中暑。而冬天天氣冷,可能裸露皮膚嗎?春秋天天氣乾燥,時而颳風,一不小心著涼怎麼辦?別到時候黃退了,寶寶卻曬出了一身病,這就得不償失了。

2) 為寶寶餵葡萄糖

新生兒各方面還未發育完善,服用葡萄糖只會給胰腺帶來負擔,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

3) 服用藥物

如果黃疸不是太高,醫生會給你開茵梔黃。但是關於這個茵梔黃的爭議有很多,因為早在2016年,國家就禁止嬰幼兒通過注射茵梔黃來退黃了。

茵梔黃就相當於瀉藥,喝了讓孩子多排便,它是中成藥,毒副作用並不明確。

這三種方法不可用,最為正確和安全的方法就是:多吃多排便,再加上藍光治療。

3、 母乳性黃疸

如果寶媽懷疑是母乳型黃疸,可以通過停止母乳餵養去篩查。如果是母乳惹的禍,在停止母乳3天後,就會有明顯的退黃效果。待寶寶退黃後,可以再繼續進行母乳餵養哦!

四、如果寶寶是這幾種情況,最好果斷諮詢醫生

1、如果你家寶寶是早產兒,黃疸較高記得諮詢醫生,醫生會結合寶寶的情況對症治療;

2、寶寶出生後第一天膽紅素水平就高;

3、寶寶短期內黃疸值上升很快,從面部直接黃遍全身;

4、黃疸總是反反覆覆,退了又升,或者黃疸加重;

5、寶寶的手心腳心都呈黃色;

6、寶寶的黃疸顏色偏暗黃,另外大便也不正常,顏色偏淺,或白陶土色。

你家寶寶黃疸是什麼時候退的?

相關焦點

  • 僅11天嬰兒照藍光慘死!新生兒黃疸必須照藍光?別被忽悠了
    四川綿陽的一個家庭,在寶寶出生後,醫院檢查黃疸值偏高(其實不到15),建議照藍光治療,導致11天嬰兒莫名死亡。這不是藍光傷害患者的個例!有些寶寶照藍光的時候被灼傷,有些視網膜受到了影響,都是永久性無法修復的傷害。
  • 寶寶月子裡出現黃疸怎麼辦?一定要住院照藍光嗎?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期(一般指寶寶出生28天內),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超出了人體的代謝能力,引起體內血液膽紅素水平升高,從而導致寶寶皮膚、鞏膜及其他臟器的黃染,嚴重時會傷及腦部,它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新生兒黃疸的寶寶表現,大多皮膚及眼睛發黃,一般寶寶出生後2-5天就發病!
  • 新生兒黃疸,什麼情況要照藍光?
    新生兒在出生後大部分的寶寶會出現黃疸的症狀,由於很多的新生兒的黃疸症狀不是很嚴重,往往醫生不會建議要進行治療,但有些新生兒黃疸的症狀是較為嚴重的,要及時治療,那麼新生兒黃疸必須要照藍光嗎?新生兒黃疸必須要照藍光嗎用於光療的光源有多種:臨床常用一種特殊藍光。
  • 十個嬰兒九個黃,都要住院照藍光,新生兒黃疸有那麼可怕?
    一、什麼是黃疸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一般新生兒出現的是生理性黃疸,並且這種生理性黃疸可自愈,不用太多的人為幹涉。黃疸,是和寶寶體內膽紅素代謝情況有關。剛出生的寶寶,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輕微的黃疸不會對寶寶造成任何傷害。但是嚴重性的黃疸和病理性黃疸,應及時就醫,對寶寶的腦部發育和神經系統會有危害。
  • 寶寶黃疸偏高,父母自購藍光燈在家照射,5天大的寶寶皮膚似南瓜
    寶寶黃疸偏高,父母自購藍光燈在家照射,5天大的寶寶皮膚似南瓜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浙江台州的王女士抱著出生5天的寶寶急匆匆地去到當地醫院兒科診室,寶寶全身皮膚泛黃,就像小南瓜。醫生立即給寶寶進行一系列退黃治療,檢測到血清總膽紅素高達429mg/dl,必須立即換血治療,不過好在治療及時,寶寶的黃疸最終得以消退。
  • 寶寶出生三天被測出黃疸值偏高,這新生兒黃疸給我折騰的夠嗆
    二寶去年八月十九出生的,出生三天被測出新生兒黃疸,第一次測六點五,醫生告訴我們可以給孩子先餵點去黃的藥,然後還需要觀察,如果超過十二點多就要被送去照藍光的~在醫院那幾天,聽說只要被送去照藍光的寶寶,基本最少都要十天左右父母才能見到寶寶,每天只有一小時的探望時間,其餘時間裡是見不到寶寶的
  • 新生兒出生第二天出現黃疸,治療兩天後被家長帶回家「曬太陽...
    出生才5天的新生兒寶寶珊珊(化名)是一名足月低體重兒,出生沒多久就出現黃疸,並被診斷為「蠶豆病」,但是治療才2天,就被家人帶回家曬太陽「退黃」,由於延誤治療,三天後珊珊出現了嚴重的病理性黃疸再次入院,接受換血治療後才轉危為安。
  • 新生寶寶為什麼會出現黃疸
    ');}-->   提到黃疸,大家都不陌生。據統計,大約有 60% 的足月兒、80% 的早產兒會在出生後的1周左右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重慶現代女子醫院醫生周曉指出,導致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是由於體內代謝異常,引起的血液中膽紅素過多,主要的症狀為皮膚、眼睛結膜及一些黏膜發黃。所以黃疸,其實就是紅細胞衰老「死亡」後產生的一種代謝產物--膽紅素。  清理的過程有點兒複雜,首先,膽紅素要進入肝臟,被「解毒」處理,然後變成膽汁排到腸道,再然後和腸道的有益細菌親密接觸,最後隨著大便排出體外。
  • 出生僅8天,因黃疸死亡?娃出現這些症狀,別輕視
    在娃出生前,我也曾有過這樣的幻想:娃白白的皮膚,大大的眼睛,萌翻天的笑……但出生後終被現實擊垮,只想說:這是誰家的娃?沒過幾天,又發現本來就不白的娃,越變越黃。而且,60%足月兒和80%早產兒都會出現新生兒黃疸。但這不是說新生兒黃疸無關緊要!順德一嬰兒,就因為生後第2天出現黃疸沒有重視,結果出生僅8天死亡。
  • 曬太陽或網購藍光燈治療新生兒黃疸,靠譜嗎
    幾天前,小娜帶著剛出生10天的寶寶來門診看黃疸。我為患兒皮測黃疸值為20mg/dl,皮膚黏膜已經達到重度黃染,建議寶寶住院治療黃疸並進行相關檢查明確黃疸病因。小娜捨不得還未滿月的孩子,就問我:醫生,網上說曬太陽或是自己在網上買個藍光燈可以治療黃疸,對嗎? 答案是否定的。
  • 新生兒黃疸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我家寶寶母乳性黃疸三個月才退完
    作者:寶寶知道 柒寶麻麻我家柒寶是典型的母乳性黃疸,三個月才退完,可想而知我這三個月的心情,但是我是在滿月檢查的時候才得知是母乳性黃疸的…出院時醫生開的茵梔黃,開始我並不打算給寶寶吃,因為我知道沒多久黃疸自己一定會退的,我這麼堅持所以我背著柒寶的爺爺奶奶直接就沒給柒寶吃藥
  • 兒童黃疸可以自愈嗎?別錯過最佳治療期
    「經常會碰到不願給寶寶服用這種中成藥的父母,認為黃疸都是可以自愈的,吃藥反而增加副作用。」該院兒童保健科主任朱雲霞說,嚴重的黃疸如不及時治療,常可損害神經系統,對寶寶的身體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早期服用茵梔黃 不增加不良反應「從臨床上看,80%到90%的新生兒會出現黃疸,一般在出生後3到5天左右出現。」
  • 新生兒黃疸:怎麼區分生理性還是病理性?吃母乳寶寶變黃怎麼辦?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導語:新生兒一般在出生24小時後出現變黃的情況,這應該是出黃疸了,關於黃疸要細分的話會有三種情況,一起來了解下。
  • 為什麼嬰兒出生有黃疸?聽聽專家怎麼說
    「出現黃疸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幾乎所有寶寶出生後,都會出現皮膚發黃的現象」,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附屬八一兒童醫院池婧涵醫生近日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時指出,對於大多數嬰兒來說,黃疸是無害的,只需要確保餵養充足即可。但如果寶寶出現黃疸過高(可觀察皮膚及眼球顏色),就需要治療。
  • 新生兒出黃疸不要慌,媽媽可以通過這2種途徑幫助寶寶退黃
    文 | 齊麗娟很多嬰兒剛剛出生的時候都會有皮膚變黃的現象,其實這就是小兒黃疸症。很多沒有經驗的年輕父母們一看到孩子出黃疸就特別的慌張,其實大多數的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會出現黃疸,不過是一些寶寶的情況嚴重一點,一些就稍微輕一點,出黃疸在新生兒時期還是屬於很正常的現象。
  • 新生兒黃疸多久消退 病理性黃疸需及時治療
    新生兒與成人相比,由於紅血球相對較多,而肝臟還未發育成熟,紅血球代謝後的物質不容易代謝完全,就會出現黃疸,臨床把這種情況叫做生理性黃疸。一般在寶寶出生兩天以後,媽媽就能看出來嬰兒皮膚黃黃的,在出生後三天到五天,黃疸指數達到最大值,這個時候小嬰兒的眼白可能都會黃黃的。
  • 寶寶的黃疸在多久後消失算正常?
    寶寶的黃疸在多久後消失才算正常?新生兒黃疸分為:1、生理性黃疸:足月兒黃疸持續2周消退,早產兒由於肝臟功能較差,黃疸持續時間較長,一般不超過3周;2、病理性黃疸:出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且程度較重,持續2-3周不消退伴尖叫、哭鬧、嗜睡者,應警惕病理性黃疸;3、母乳性黃疸:黃疸持續3周不消退,一般狀況良好,可暫停母乳餵養,一般1個月後逐漸消退。
  • 新生兒黃疸該如何退黃?
    什麼是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在新生兒中非常普遍(50%~70%),通常出現在新生兒出生2~3天後。造成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是血液中膽紅素過多。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需要大量血細胞來傳輸氧氣,那時由胎盤來代謝處理掉老舊的血細胞。血紅細胞被破壞的一種產物叫作膽紅素。當寶寶出生後,膽紅素由寶寶的肝臟來處理(稱為結合作用),然後隨糞便排出體外。
  • 新生兒黃疸藍光治療過程要點詳解,膽紅素多少算正常?父母要看看
    新生兒寶寶初次與家人見面,接觸到這個陌生的世界,自主呼吸不久,就要經歷一種叫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新生兒期常見病、多發病。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會引起新生兒黃疸,對於由高膽紅素血症引起的病理性黃疸在治療的過程中多採用藥物、光療等治療手段。而生理性的黃疸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微膽值不是很高的情況下,無需接受治療,是可以自行消褪的。
  • 新生兒黃疸患病率雖高,但若孕期能做好這3點,就能有效避免黃疸
    很多新生兒出生之後,皮膚甚至眼白都會發黃,很多新手媽媽在看到寶寶出現這樣的情況之後心情都會十分的焦急,其實這就是我們大家口中所說的黃疸問題。雖然新生兒黃疸或病的機率比較大,但也是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兩種情況,如果是生理性黃疸,且症狀比較輕微,過一周左右孩子就會慢慢調理過來。可是如果黃疸情況比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