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聲音!真正威脅北極熊的不是32℃的北極圈,而是缺少食物

2020-12-04 北京日報客戶端

入夏以來,高溫天氣不斷肆虐北半球,連一向以氣候涼爽著稱的北歐也未能倖免。炎熱、乾燥的天氣不僅讓人為自身的生存環境擔憂,也為一些在寒帶、亞寒帶生存的珍稀動物「捏一把汗」。

近日,一篇名為《北極圈出現罕見32℃高溫,我們或許再也看不到北極熊》的文章頻繁出現在國內外諸多社交媒體,成為令人揪心的話題。

的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

北極地區的海冰面積正大幅度萎縮,

這對北極熊的生存構成威脅。

2015年,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全球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所做的評估報告預計,到2050年北極熊數量將減少30%以上,同時強調北極熊數量和海冰面積的下降幅度和速度存在不確定性。

但也有另一種聲音認為,北極熊不會有事,海冰面積萎縮對它們的生存不足以構成滅種般的威脅,北極熊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行為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配合以人類的保護,它們的生存不會如預言那樣岌岌可危。

但無論哪種言論,都體現出人們對於北極熊這種「寒帶萌物」的高度關注,也指向其生存環境的典型性背後隱藏的關鍵一點——它們的生存環境變化間接體現著人類生存環境正在發生的變化。

憨態可掬的「氣候代言」

北極熊的生存狀況之所以備受關注,一方面源於其稀有性,另一方面源於特殊的地緣賦予它們獨特的寒帶外貌特徵,身被白毛、憨態可掬的北極熊「萌翻」了無數動物愛好者。

從某種意義上說,北極熊的一身「萌勁兒」是拜寒冷的氣候所賜,也是冰雪環境特有的生存方式。

北極熊是熊科動物中體形最大的,也是現今體型最大的陸上食肉動物之一。在位於北極地區的美國阿拉斯加州卡克託維克小鎮(Kaktovik),每到秋季,北極熊隨處可見。

在卡克託維克小鎮及周邊地區,生物學家曾一次數到80多頭北極熊。

這裡的北極熊稱得上是「氣候難民」,它們之所以出現在陸地上,是因為它們獵捕海豹的地帶——北冰洋冰層正在消退

挪威北極圈地區到底啥樣?

據報導,「北極圈氣溫高達32℃」的信息來源是挪威北部一個位於北極圈內名叫 Banak的氣象站,以往此地20℃左右的夏天在今年突破30℃。

7月底,挪威和芬蘭的北極圈內區域多次記錄到了超過攝氏32℃(90℉)的高溫,比往年均溫高出15℃。

嗯,是32攝氏度,不是華氏度。

在常人眼裡,32℃,與印象中冰天雪地的北極,似乎不著邊際!但在北極地區做連續觀察的自然科學工作者們的眼中,32℃的記錄,好像來得倒是並不那麼的突然。

挪威北極圈地區

▼盛夏季節北極圈地區盛放的嬌豔花朵。

▼苔原上出現的植物,它們是棕熊最喜歡吃的水果,據說味道和藍莓差不多。

▼如果你不看屋頂上標識的緯度,你能想像出這掩映在高草與矮樹叢中的建築就是著名的北極圈中心嗎?

▼進了北極圈你以為該冷了?不,由於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這裡十分溫暖溼潤,夏季出現30℃以上的溫度不足為奇。你看,這片歐洲赤松林可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

▼進入北極圈以北70公裡,你能感覺這裡是北極嗎?這裡的牧場也不是近幾年才有的。

今夏32℃的北極圈並未波及北極熊

在先後16次前往北極科考的中國海洋大學專家趙進平看來,最近北極異常溫暖現象主要發生在周邊陸地,是西風急流南北振幅增大、暖空氣北上的結果

究其原因,夏天的挪威原來在冷暖空氣的鋒面以北,一般在零上20℃左右。今年鋒面北移,以往被冷空氣覆蓋的挪威北部成為暖空氣的覆蓋區,故而溫度較往年更高。

「但北極圈內陸地氣溫偏高不等於北極變熱。」趙進平強調,最近20年,北冰洋的夏天有冰雪覆蓋的地區表面溫度保持在-4℃到0℃之間,被稱為「無核夏天」。

下圖為北緯80度以上區域的採樣點氣溫監測數據折線圖,其紅線是2018年獲取的數據,綠線代表1958年到2002年的數據,藍線為0℃參考線。

目前,沒有證據證明今年夏天北極冰雪覆蓋區的整體氣溫升高,今年北極海冰的覆蓋範圍也沒有低於2012年的極小值。「冰層起著平衡氣溫的作用,只要海冰沒有異常減少,海冰覆蓋區氣溫一般不會突然升高。」趙進平說。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地區變暖的速度是其他地區的2.5倍,被稱作「北極放大」現象。有人將今年的北極地區高溫歸因於「北極放大」。趙進平說,科學研究表明,北極放大現象主要發生在秋冬春三季,夏季北冰洋的海冰覆蓋區沒有明顯的放大效應。

除了陸地氣溫升高之外,在無冰區域氣溫也可能有比較明顯的上升。

由於海冰覆蓋範圍越來越小,如果陸地和無冰海域的氣溫高於往年,北極整體氣溫就會升高。要等到夏天過去,通過評估所有數據,回顧夏季氣溫升高的範圍、區域、時間,才能明確今夏增暖的整體情況。

缺少食物才真正堪憂

在近日流傳的視頻資料中,北極熊瘦骨嶙峋,在浮冰上艱難行走。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浮冰加速融化,越來越多的北極熊因找不到食物而被餓死。但北極熊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是易危物種,而非瀕危。

據估計,上世紀60年代,北極熊的數量在8000到10000隻,到2015年,其數量達到22000到31000隻。除去觀測精度和計算方法造成的差異,這些數據表明,在全球變暖的過程中,北極有了更高的生產力,確有北極熊種群數量增加的時期。

北極熊現在的生存狀況極其糟糕。

過去北極的冰很多,海冰邊緣有幾十公裡寬的融化帶,海豹集中在這個區域生活,以海豹為食的北極熊也生活在這裡,北極熊很容易解決溫飽問題。

但隨著海冰的日漸融化,海豹可以到處覓食,變得越來越分散,北極熊捕食海豹變得困難重重。據報導,過去一隻北極熊跟蹤並捕捉一隻海豹只需幾天,現在為了一隻海豹,北極熊平均要花費半個月以上的時間。

下圖北極熊研究和保護領域最權威的加拿大氣候變遷和環境保護機構發表的2018年北極熊數量和趨勢預測地圖。其中紫色圓點的大小代表北極熊數量的多寡。

據統計,北冰洋海冰的總面積已經減少了一半,體積不足原來的四分之一,2012年創下北冰洋海冰覆蓋範圍的極小值。

沒有食物,北極熊沒法在夏季和初秋積累足夠的脂肪。關於北極熊種群減少的報導很多,高解析度衛星經常在北冰洋上發現它們的屍體,這在過去是罕見的。

關於北極熊數量增多的報導大多是依據居民區附近見到的北極熊數目統計得到的。但更多的北極熊到居民區覓食恰恰說明北極熊因生存困難而冒險。關於北極熊的種群數量需要更多的觀測與研究。

來源:中國氣象局

相關焦點

  • 這個在北極七年的中國人告訴你「北極圈32℃北極熊滅絕」的全部真相
    大多數人,一輩子沒機會見過真正在冰面上的北極熊,但就因為一篇關於「北極圈氣溫高達32℃」的微信推送,幾乎是一夜間都開始關心起北極熊會不會被滅門了。32℃北極熊滅絕」背後的真相。
  • 北極熊可能滅絕!北極圈罕見達到高溫32℃,我們能做些什麼?
    近日,據天氣網報導,瑞典北極圈境內溫度一度達到30℃高溫,而西伯利亞北部地區,氣溫也在本月初達到32℃可是不是所有的北極熊都如它這般幸運,更多的北極熊在天災面前無力抵抗,海岸邊被發現的北極熊屍體,因為海冰融化,依賴海冰覓食的北極熊,不得不跋涉更遠的距離去尋找食物。
  • 32℃不等於"北極變熱" 但北極熊確實處境艱難
    歐洲被熱浪侵襲,北極熊成為令人心碎的熱門。「32℃的北極圈,無家可歸的北極熊面臨著滅頂之災」持續刷屏。極地變暖、海冰融化被視為「元兇」。但同時,另一篇提出「北極熊的數量穩中有升,今年夏天並不難熬」的文章聲稱「北極圈很大,北極熊活得很好」。北極究竟熱不熱?北極熊生存狀況如何?
  • 32℃不等於「北極變熱」,但北極熊確實處境艱難
    歐洲被熱浪侵襲,北極熊成為令人心碎的熱門。「32℃的北極圈,無家可歸的北極熊面臨著滅頂之災」持續刷屏。極地變暖、海冰融化被視為「元兇」。但同時,另一篇提出「北極熊的數量穩中有升,今年夏天並不難熬」的文章聲稱「北極圈很大,北極熊活得很好」。北極究竟熱不熱?北極熊生存狀況如何?
  • 全球變暖,冰川融化,這不是北極熊的問題,而是幾億人將無家可歸!
    北極圈氣溫飆升到了32攝氏度!近日,據天氣網報導,瑞典北極圈境內溫度一度達到30℃高溫,而西伯利亞北部地區,氣溫也在本月初達到32℃,比北京還「暖和」。央視網視頻截圖這一異常數據變化背後,直接反應的是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海冰成倍減少,不僅對北極熊等生物構成了嚴重威脅,還可能進一步加劇北半球的異常天氣。
  • 北極都32度了北極熊怎麼辦!?看完這篇文章,你可以洗洗睡了
    北半球近日出現罕見的持續高溫天氣,尤其是北極圈內的挪威班納克測到32攝氏度的高溫,讓不少國人驚呼「北極都32度了,日子怎麼過!」。一篇題為《北極圈罕見32度高溫,我們或許再也看不到北極熊了……》的文章最近更是在微信上刷爆朋友圈。
  • 北極圈的兇猛霸主,細說白色「壯漢」北極熊
    對於北極熊而言,還有一點生存技能必不可少,那就是它們還需要強大的耐力,北極熊經常出沒的一些地方,海冰的厚度很薄,而且大都不是連續的,從一塊浮冰遊到另一塊浮冰上,它們有時候不得不一連遊上好幾英裡,才可以遊過浮冰之間的水域。
  • 北極熊生存現狀:氣候變化構成致命威脅
    隨著氣候變化,北極海冰的逐漸消退對北極熊構成致命的威脅。近來年,北極熊數量正呈下滑趨勢。2008年,全球北極熊數量為2萬到2.5萬之間。由於氣候變化等原因,北極熊數量正呈下滑趨勢。
  • 北極熊遷到南極能否生存?
    第一個要思考的問題是,為什麼北極熊沒有出現在南極?沒叫過的是北極熊,不是南極熊。由於北極熊只在北極圈內,所以他們都在南極。事實上,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大陸漂移時期,這種熊動物,大部分看起來生活在北半球。另一些人則認為,在南極,這種動物非常罕見,最終會死亡。
  • 真相:北極熊的數量穩中有升,今年夏天並不難熬
    也就是說,在北極圈內被測量到 32.4度高溫的地方,完全不是北極熊的棲息地啊。   而此時棲息地的溫度,和往年差不多。   2018年的夏天,對北極熊來說,還算一個正常的夏天。   難道北極熊不需要保護了嗎?
  • 32℃不等於北極變熱 氣候變化使極地動物處境堪憂
    歐洲被熱浪侵襲,北極熊登上令人心碎的熱門。「32℃的北極圈,無家可歸的北極熊面臨滅頂之災」持續刷屏,極地變暖被視為元兇。但同時,另一篇提出「北極熊的數量穩中有升,今年夏天並不難熬」的文章聲稱北極圈很大、北極熊很好。北極究竟熱不熱?
  • 保護北極熊不光憑顏值!全球變暖已令北極熊出現「變異」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2月17日報導:「我們保護北極熊不是因為它們長得可愛,它們是極地生態的旗艦物種。」「去年夏天,北極圈已經熱到了30度!」今天下午,在一場「保護北極熊」為主題的親子科普講座上,科普作家、動物專家沈梅華向現場的小朋友們生動講述了北極熊的「生存秘笈」和保護極地生態的重要性。
  • 問吧精選丨那片32℃的北極地區並無北極熊,真相是什麼?
    近日,朋友圈裡「北極圈罕見32℃高溫,在我們有生之年,或許再也看不到北極熊了」,「這個地球的空調正在癱瘓」等這類信息幾乎每條都有很高的點擊率。因為在常人眼裡,32℃與印象中冰天雪地的北極,並不搭邊。但在北極地區做連續觀察的自然科學工作者們眼中,這個溫度記錄好像來得並不那麼突然。
  • 32℃不等於北極變熱 專家指出氣候變化使極地動物處境堪憂
    歐洲被熱浪侵襲,北極熊登上令人心碎的熱門。「32℃的北極圈,無家可歸的北極熊面臨滅頂之災」持續刷屏,極地變暖被視為元兇。但同時,另一篇提出「北極熊的數量穩中有升,今年夏天並不難熬」的文章聲稱北極圈很大、北極熊很好。  北極究竟熱不熱?北極熊生存狀況如何?
  • 北極熊瀕危,企鵝數量銳減...百萬物種瀕臨滅絕,這個星球何去何從?
    北極熊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海冰上漂浮,只有在繁殖期才會登上陸地,而且海冰還為它們提供穩定的食物來源——海豹。當海豹爬上海冰上休息的時候,北極熊就會瞄準機會捕獵自己的食物,除了海豹,它們還會食用一些鯨魚的屍體。
  • 北極熊將在40年內滅絕,拯救世界的不是超人,而是ta
    今年入夏以來,極端高溫天氣席捲全球,作為地球「空調」的北極圈也陷入「癱瘓」。近日,北極圈內出現罕見極端高溫,一度達到32℃,高溫天氣導致北極的冰川不斷融化,北極熊頻繁溺死,有科學家預計,全球氣溫的持續上升將導致北極熊或在40年內滅絕。
  • 距離消失還有80年,北極將看不見北極熊了,人類該如何挽救它
    北極熊由於體型龐大,體內脂肪量大,而且有濃密的毛髮抵抗嚴寒的入侵。另外,北極熊是一名出色的獵手。據悉,它的視力和聽力與人類相當,嗅覺極為靈敏,是獵犬的7倍,而且北極熊奔跑速度更為驚人,最快可達60km/h,哪怕是世界百米冠軍也難以望其項背。再加上北極圈的天時地利環境,北極熊能夠輕易地捕殺到獵物。可以這樣說,北極圈就是北極熊的樂園。
  • 斯瓦爾巴群島是一個位於北極圈北部的挪威小島
    斯瓦爾巴群島是一個位於北極圈北部的挪威小島; 大致位於挪威和北極之間,它擁有超過2.500名永久居民,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北部的居民區,我聽說這個群島的少數事情之一是天氣條件可能很惡劣,而惡性北極熊是最大的威脅,事實上,北極熊(3.500)的數量甚至超過了人類,那麼為什麼你會去斯瓦爾巴德?
  • 與北極熊、極光和冰雪相伴 不是抑鬱而是治癒
    生活在這裡的小夫妻莎拉和泰勒,卻可以高頻地在自家陽臺觀賞極光,在海面上與成群的白鯨嬉戲,近距離觀察北極熊的生活。從2017年12月搬到小鎮,倆人已經在北極圈附近生活了將近三年。作為當地唯一的華人住戶,泰勒製造苔原車,莎拉運營民宿,他們還和因紐特人成了朋友。疫情期間旅行暫停,他們的民宿流失掉大量訂單,於是夫妻倆關掉民宿,飛往城裡的醫院待產,迎接寶寶的降生。
  • 再過80年,絕種的可能不止北極熊
    早在2008年,考慮到全球變暖導致北極冰川融化並威脅到北極熊的生存環境,美國內政部已宣布將北極熊列為《瀕危物種法》中的「受到威脅物種」。但研究人員通過建模評估情況,發現隨著北極熊能承受的空腹時間正在超過其極限,到2040年可能就會有許多北極熊將出現繁殖危機,到2100年這些種群將面臨生殖衰竭,最終導致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