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南京段江豚又出現

2020-10-15 十大熱議內容

南京秋風起,江面波浪高。10月13日上午,有市民給江蘇新聞廣播發來視頻顯示:在南京長江大橋下,幾分鐘之內,就有好幾隻江豚將頭伸出江面拍水玩耍,十分可愛。


記者了解到,今年長江南京段江豚出現的頻次比往年同期更高了,「子母豚」(即懷孕母江豚或帶著幼崽的母江豚)也更常見了。長江十年禁漁,實施生態大保護的成效正在凸顯。


市民武先生是一位攝影愛好者,沒事就喜歡去長江邊看看。10月13日上午,在南京長江大橋下濱江外灘上,他發現了多隻江豚出現。武先生發來的視頻顯示:一隻只長得圓乎乎、黑溜溜的江豚,在長江翻滾的浪濤裡,跳躍翻騰,時出時沒,相互追逐,似乎興致極高。


「今天它們特別活躍,直接就竄到水面上了,它那個頭衝上來就像是在空中旋轉,特別好玩。」視頻拍攝者武先生說。



就在兩周之前的9月29日,武先生在南京下關濱江外灘江面上也看到了江豚。當時的場景是數頭小江豚探頭露臉,小江豚在媽媽的陪伴下練習捕捉魚,江豚爸爸在旁邊護駕驅趕魚群,江豚一家其樂融融。

時不時與江豚偶遇,給長江邊散步的市民帶來不少驚喜。最近江豚頻現,原因有哪些?記者從南京市江豚協會了解到,觀測數據顯示,入秋以來,長江南京段江豚出現的頻率、頭次確實比往年同期更高了。



「第一個原因是十年禁漁的政策,我們江蘇省不僅是率先展開,而且執行也是比較嚴格的,我們這不僅是禁漁,而且禁釣。這些有利的恢復措施我們覺得是立竿見影見到了效果,江豚又回來了,而且更活躍了。第二個就是每年秋季,天氣轉冷以後,本身也是觀測江豚的一個好的季節,一個是長江水位比較低,第二個天氣冷了以後江豚比較活躍。」南京市江豚協會秘書長姜盟介紹。


長江禁漁以來,更可喜的一個變化是,觀測到子母豚的頻次也更高了。姜盟說,「我們在南京三個家族的江豚,都發現了繁育產仔的情況。」這反映了江豚種群恢復的狀況越來越好。「第一個就是漁業資源比較豐富,江豚不愁吃。第二是現在人為活動對江豚的幹擾越來越小。如果江豚每年都能產仔,而且幼崽存活地比較好,那麼實際我們就可以樂觀地估計,江豚在南京的種群是在擴大的。」


圖片來源:南京市江豚協會

憨態可掬的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鯨豚類動物,被譽為「水中大熊貓」。因其露出脊背時,渾身黑黝黝的,江豚也被漁民親切地稱之為「江豬」。過去數十年,由於人類活動影響,長江江豚種群數量不斷萎縮。近年來,隨著江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長江大保護、長江禁漁等生態環境修復措施的執行,南京江豚的生存狀態也在積極向好。


那麼,市民在哪些地方更容易跟可愛的江豚來個不經意的偶遇呢?姜盟推薦了三個地方:「第一個是中山碼頭到歡樂舞臺一帶,那邊有一個江豚觀賞地的牌子。大家都可以在江邊散步的時候,往長江裡看一看,很有可能發現長江江豬的身影。第二個比較好的地方是建鄴區的魚嘴溼地公園,那個燈塔下面有個平臺。如果住在江寧的朋友,可以嘗試在新濟洲的濱江岸邊,那邊也是有一個比較大的江豚家族在那活動。」

相關焦點

  • 長江南京段多了四五頭小江豚
    江豚,被譽為「水中大熊貓」。昨天「南京長江江豚保護主題月」啟動,又傳來喜訊!通過「水上、水下、岸線」全方位監測發現,已有四五頭小江豚出沒在長江南京段。南京江豚保護協會供圖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動物學會副理事長楊光表示,這說明江豚能正常繁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南京對長江江豚保護的成效,南京有望成為長江江豚就地保護的成功典範。
  • 長江武漢段,江豚成群出現
    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鯨豚類動物,目前僅剩1000餘頭被譽為「水中大熊貓」。19日,武漢市民吳先生在江邊釣魚時,偶然看到十幾頭長江江豚出現在江面嬉戲跳躍。中科院水生所專家表示, 在武漢城區長江段看到這麼多江豚現身,實屬罕見!
  • 長江南京段:科學打撈千噸沉船 守護江豚美好家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經過相關部門人員二十多天的聯合作業,1月4日,長江南京段一艘千噸級沉船被成功打撈上岸。此前由於發生觸礁事故,這艘千噸級貨船沉沒在長江南京段。雖然沉船不影響長江航道正常通行,但卻存在溢油風險,威脅南京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內幾十頭江豚生存。去年12月10號,南京市長江辦聯合海事部門決定採用先清淤、後整體打撈的方案,儘快消除隱患。沉船清淤潛水員周順武告訴記者,主要是要把吸泥巴頭送到泥塵最高點,開始慢慢用水槍衝,清理一個地方後再換一個地方。
  • 長江南京濱江段江豚出來遛彎啦
    11月11日早晨,在靠近南京長江大橋上遊不遠處的江面上,「一家子」江豚整整齊齊、頻頻現身,南京江豚保護志願者武先生拍下了歡快的江豚在江面飛躍的精彩畫面。據回憶,江豚躍出江面並被清晰地拍下,這可能是南京目前有江豚影像資料以來的第二次。
  • 南京長江出現數頭幼江豚探頭露笑臉
    今天(9月29日)上午,南京濱江外灘秋高氣爽,桂花飄香,南京江豚保護志願者巡視時驚喜看見,南京長江江面上出現數頭幼江豚探頭露笑臉,在江豚媽媽的陪伴下練習捕捉魚,江豚爸爸則在旁邊護駕驅趕魚群。  據江豚保護志願者武先生介紹,上午9點多,南京下關濱江外灘江面上,數頭幼江豚東遊西竄,不時躍出水面探出黑黑的小腦袋微笑
  • 南京長江驚喜出現數頭幼江豚探頭露笑臉
    9月29日上午,南京濱江外灘秋高氣爽,桂花飄香,在各個地區南京江豚保護志願者巡視時驚喜地看見,南京長江江面上出現數頭幼江豚探頭露笑臉的情景,並在江豚媽媽陪伴下幼江豚練習捕捉魚,而江豚爸爸卻在旁邊護駕驅趕魚群的溫馨場面,引起江豚保護志願者好奇觀賞拍攝。
  • 數頭幼江豚出現在南京長江的江面,並驚奇的探頭露笑臉
    南京的秋天空氣清新如春,漫著桂花香。在考察南京地區幼江豚保護的過程中的志願者,他們驚喜地看到幾隻少年幼江豚在母親的陪伴下,帶著微笑的表情出現在南京長江水面上。據一位幼江豚保護志願者吳先生介紹,大約在上午9點左右,在南京下關外灘,看到幾隻幼小的幼江豚在東西方遊動,不時跳出水面,頭頂上戴著黑小黑頭,微笑著
  • 專家闢謠「長江南京段驚現鯊魚」
    12日,「南京長江江豚保護」公眾號推送文章《南京長江再現鯊魚!!?》,稱當日上午疑似鯊魚的水生動物又在南京長江三橋水域出現,並在文中連結了觀測員趙俊拍下的一段視頻。記者就此採訪農業部淡水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危起偉。危起偉告訴記者,長江下遊靠近海的地方有可能出現鯊魚,但長江南京段應該不會。
  • 長江彭澤段現江豚迎浪嬉戲
    【長江彭澤段現江豚迎浪嬉戲 】保護江豚 8月5日下午,在江西省彭澤縣長江最美岸線龍城段,出現江豚迎浪嬉戲的場景。江豚時而騰出水面、時而翻滾跳躍,煞是可愛。據了解,江豚被視為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指標生物」,隨著今年長江全面禁漁以及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工作的推進,江豚這一瀕危物種也將會得到繁衍生息,它們的頻繁出現是該縣實施長江生態環境修復,著力推動綠色發展的最新例證。
  • 長江宜昌段再現江豚戲水
    【長江宜昌段再現江豚戲水 】8月3日,在宜昌城區鎮江閣外沿長江水域,江豚逐浪嬉戲。近日,作為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指標生物」的江豚,在宜昌市濱江一帶水域出現,吸引不少市民的目光。
  • 江豚「落戶」長江靖江段
    2019年7月,農業農村部發布消息稱長江江豚數量約為1012頭,其中幹流約為445頭,處於極度瀕危的狀況。長江江豚被譽為「水中大熊貓」視頻拍攝者朱昆勤和餘興國都曾是副業漁民,去年11月,轉產上岸後成了靖江護漁隊的隊員。12日上午,朱昆勤駕駛巡航船從八圩港漁政碼頭出發向東行駛。當時,天氣悶熱。巡航船穿過江陰長江大橋,到新港附近水域時,偶遇了一群正在相互追逐的江豚。
  • 長江彭澤段現江豚暢遊 迎浪嬉戲煞是可愛
    8月5日下午,在江西省彭澤縣長江最美岸線龍城段,出現江豚迎浪嬉戲的場景。袁昕 攝8月5日下午,在江西省彭澤縣長江最美岸線龍城段,出現江豚迎浪嬉戲的場景。 袁昕 攝江豚時而騰出水面、時而翻滾跳躍,煞是可愛。
  • 長江邊,有一群追拍「江豚微笑」的人
    揚子晚報網7月2日訊(記者 梅建明)南京美麗的濱江外灘,江豚頻頻現身,不僅讓眾多市民一飽眼福,不少外地江豚愛好者也趕來一睹它難得一見的「微笑」。圖為長江裡的江豚。「我看見江豚了啊!」南京江豚保護志願者武先生興奮地告訴記者,這幾天來,南京濱江外灘的長江江豚非常活躍,以往大多都出現在江面中間,而這幾天都在岸邊,這也吸引了不少本地和外地客人前來拍攝江豚,而且隊伍也越來越大。長江江豚是最為神秘的物種,一直神龍見首不見尾,偶然露面也只是匆匆一瞥,便消失在滔滔江水中,再無蹤跡。
  • 長江南京段水位繼續上漲 閘門外排水堆沙袋
    長江南京段水位繼續上漲。 朱曉穎 攝中新網南京7月10日電 (記者 朱曉穎)10日,長江南京段水位繼續上漲。據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10日公布,當日14時,長江南京段下關站水位9.77米,超警戒水位1.07米。長江南京站高潮水位已達9.80米。
  • 漁民上岸 江豚「回家」 捕魚人變護魚人 長江再現江豚逐浪
    位於安慶下遊的南京市長江江豚自然保護區是江豚的另一個核心棲息地。通過持續觀測,目前南京市穩定生活著50頭左右的野生江豚。同時,南京市也是獨一無二的能夠在城市核心區看到江豚的地區。據了解,南京市十幾年前就已經實施全面禁漁。在保護部門的宣傳呼籲和規範組織下,每年都有市民和各類社會團體向長江中投放土著魚苗,長江的生態系統在南京段得到了良好的恢復。
  • 長江裡多了四五頭小江豚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孫琳) 記者在昨天啟動的2020年「南京長江江豚保護主題月」活動中獲悉,通過「水上、水下、岸線」全方位監測發現,已有四五頭小江豚出沒在長江南京段。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動物學會副理事長楊光表示,這說明江豚能正常繁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南京對長江江豚保護的成效,南京有望成為長江江豚就地保護的成功典範。近30年來,長江江豚數量不斷衰減,已成為「水中大熊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等級,2020年長江江豚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揚州市政協委員建議:推進「長江大保護」 建立長江揚州段江豚...
    長江是滋養中華文明的母親河,守護一江碧水,對揚州來說意義重大。揚州市「兩會」前夕,市政協委員、民進會員張曉梅圍繞推進「長江大保護」走訪調研,準備提案。2020年11月,長航公安揚州所民警在長江揚州段水域巡邏時,意外拍到江豚畫面。
  • 南京長江江豚晚霞下嬉鬧,市民歡呼:太美了
    近日,南京濱江外灘邊藍藍的水晶天和美輪美奐的火燒雲晚霞交相輝映,幾條長江江豚在晚霞的映襯下追逐嬉鬧,十分的活潑可愛,引起眾多市民興奮歡呼。不少路人紛紛掏出手機拍照:「晚霞與江豚相輝映,真是太美啦!」南京長江江豚晚霞下嬉鬧 市民歡呼:太美了!)來源:@荔枝新聞、網友評論流程編輯:TF015
  • 江豚寶寶長江戲水,「微笑天使」萌萌噠
    近日,在南京下關濱江外灘,長江江面上出現數頭幼江豚遊動嬉鬧。八九月份是南京長江江豚產仔高峰期,在南京長江大橋、中山碼頭等多個地區都出現了幼江豚。視頻截圖長江江豚被稱為長江中的長江江豚面臨的威脅主要都來自於人類活動的影響。長江幹流高密度、繁忙的航運輸船隻的噪音和螺旋槳成為江豚的最大威脅,洞庭湖區濫捕亂撈和非法漁具的大量使用、水質汙染一些水利設施的建設等影響外, 湖區大量使用的定置網具,在枯水季節佔據了大量水面。水利設施的建設和水體汙染等人類活動仍在加劇,使長江江豚也面臨著與白鰭豚同樣的威脅,野外數量急劇下降。
  • 兩隻江豚在長江湖北宜昌段撒歡戲水好歡暢
    2020年9月8日上午9點左右,在萬裡長江湖北宜昌段鎮江閣水域,兩隻江豚在江水中撒歡戲水,無比歡暢,引來不少市民的觀看,還有攝影愛好者,架起「長槍短炮」抓拍江豚戲水玩耍的瞬間。兩隻江豚沒入水中岸邊的攝影愛好者正在抓拍江豚戲水場面長江江豚